潘文良,奚振華,黃 萍,施偉良,潘雪微,喻國燊,張丹鳳,馬小董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浙江 海鹽 314300)
缺血性腦卒中是腦卒中最常見類型,約占我國腦卒中的69.6%~70.8%,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病死率、致殘率、復發(fā)率等特點,男性發(fā)病高于女性,農村高于城市,近年有年輕化趨勢[1-2]?!吨袊毙匀毖阅X卒中診治指南2018》推薦該病在起病6 h內可給予尿激酶進行靜脈溶栓治療,尿激酶具有療效好、風險小、速度快、價格相對低廉等優(yōu)勢[3]。研究顯示在西醫(yī)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傳統(tǒng)中醫(yī)藥治療能夠減少缺血性腦卒中溶栓治療的并發(fā)癥,提高溶栓效果,改善預后[4]。筆者于2018年4月—2020年10月在尿激酶靜脈溶栓的基礎上配合自擬活血通竅方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觀察對神經功能、生活能力及腦血流的改善作用,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就診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50 例,按就診順序奇偶數分為兩組。對照組75例,男43例,女32例;年齡40~76歲,平均(59.89±6.27)歲;發(fā)病時間0.5~6 h,平均(2.93±0.36)h。觀察組75例,男45例,女30例;年齡40~78歲,平均(60.28±6.36)歲;發(fā)病時間0.5~6 h,平均(3.02±0.35)h。兩組患者基線資料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1)符合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相關診斷標準,發(fā)病不超過6 h,具備尿激酶靜脈溶栓時間以及適應癥[3];2)符合《中風病辨證診斷標準》中相關診斷標準,辨證為痰瘀阻絡型[5];3)年齡40~85歲,性別不限;4)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 1)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或有出血傾向者(腦出血或溶栓后出血的患者);2)合并其他臟器嚴重疾病者;3)進展性卒中的患者,NIHSS評分>27分的患者;4)嚴重凝血功能異常者。
2.1 治療方法 2 組患者均給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即注射用尿激酶(武漢人福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42021790)100萬U+0.9%氯化鈉溶液200 mL,30 min內靜脈滴注完成;期間心電監(jiān)護,監(jiān)測血壓、心率等指征變化,持續(xù)吸氧,觀察病情變化。24 h后復查頭顱CT,無顱內出血后口服阿司匹林(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30078),100 mg/d。對基礎疾病給予穩(wěn)定血壓、血糖及降血脂等對癥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自擬活血通竅方治療,具體方藥如下:丹參30 g、三七粉10 g(沖服)、黃芪30 g、當歸10 g、赤芍10 g、川芎10 g、紅花6 g、桃仁10 g、地龍10 g、全蝎6 g、菖蒲10 g、遠志15 g、生姜10 g、老蔥10 g、大棗6 g,由本院科室統(tǒng)一煎制,每劑藥方煎至200 mL,每次服用100 mL,每天2次。兩組連續(xù)治療2周。
2.2 療效標準 參照文獻[6]中相關療效標準評定。
2.3 觀察指標 1)NIHSS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NIHSS量表評估[7]。 2)生活活動能力評分: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Bathel指數量表(BI)評估[8]。3)腦血流動力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后采用經顱彩色多普勒檢測2組大腦前動脈(ACA)、大腦中動脈(MCA)、大腦后動脈(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
2.4 統(tǒng)計學分析 運用SPSS 20.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自擬活血通竅方治療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療效 見表1。
表1 2 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3.2 自擬活血通竅方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BI評分的改善效果 見表2。
表2 2 組患者治療前后NIHSS、BI評分比較分)
3.3 自擬活血通竅方對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大腦動脈Vm的影響 見表3。
表3 2 組患者治療前后大腦動脈Vm比較
腦梗死是由于局部腦組織血液供應障礙,引起以神經功能缺損癥狀為主的一種腦血管疾病。缺血再灌注損傷是其重要的發(fā)病過程,能量供應障礙、氧化應激反應、鈣超載、炎癥反應以及細胞凋亡等造成神經血管缺血、缺氧[9]。實施超早期靜脈溶栓是該病最有效的治療手段[10-11]。
缺血性腦卒中屬于傳統(tǒng)中醫(yī)學“中風病”范疇,認為機體臟腑陰陽失調導致氣血逆亂、血脈瘀阻、經絡壅塞、清竅失養(yǎng)為基本病機,血瘀是關鍵病理因素,腦脈瘀阻為其主要病機。故治療當以活血通竅。筆者自擬活血通竅方輔助溶栓治療該病,方中丹參活血化瘀,其活性成分具有改善血液流變學,改善腦血管的通透性,改善腦側支循環(huán)以及促進側支血管新生,修復腦組織內皮細胞等作用[12]。三七粉化瘀止血,三七有效成分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環(huán)、擴張血管,促進血管新生,保護血管內皮、抑制血栓生成等作用[13]。黃芪大補元氣,黃芪有效成分能增加腦組織血流量、抑制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后的炎癥反應、清除氧自由基、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降低微血管通透性[14]。當歸養(yǎng)血活血,當歸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抗血小板凝集以及抗氧化等作用,能夠降低腦缺血大鼠全血黏度、紅細胞壓積,改善血液流變學[15]。赤芍活血散瘀,清熱涼血,現(xiàn)代研究赤芍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腦代謝,增加腦血流量,減少神經細胞的調亡、抑制神經細胞營養(yǎng)不良、保護神經細胞等作用[16]。川芎祛風、活血行氣,現(xiàn)代研究川芎能夠促進缺血性中風患者神經功能恢復,促進血管新生以及神經元再生[17]。紅花、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現(xiàn)代研究紅花、桃仁有效成分具有改善血流動力學、抗凝、鈣離子拮抗、降壓、降脂、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18]。地龍、全蝎活血通絡。菖蒲、遠志化痰開竅,安神益智。生姜、老蔥行氣活血化瘀。大棗健脾補中。
本文觀察結果顯示,活血通竅方聯(lián)合尿激酶靜脈溶栓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療效顯著,能夠降低NIHSS評分,升高BI評分,增高大腦ACA、MCA、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提示其能夠改善神經功能損傷,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腦動脈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