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嘉俊,卓宏標,陳俊濤,梁華芳,溫崇慶
(廣東海洋大學 水產(chǎn)學院,廣東 湛江 524088)
高血糖激素家族(CHH家族),又稱為CHH/MIH/GIH肽家族,是X器官-竇腺(X organ-sinus gland,XO-SG)中最豐富的一類肽激素,具有熱穩(wěn)定性,在調(diào)節(jié)血糖水平及調(diào)控生殖、發(fā)育和蛻皮等生理活動中起著關鍵作用[1]。性腺抑制激素(gonad-inhibiting hormone,GIH)又稱為卵黃生成抑制激素(vitellogenesis-inhibiting hormone, VIH),是CHH家族中重要的一員,屬于Ⅱ型肽激素,由72~87個氨基酸構成,具有酸性等電點、熱穩(wěn)定性等特點,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 000~11 000[2-3]。該激素由眼柄中X器官的神經(jīng)分泌細胞分泌,經(jīng)軸突神經(jīng)束運送到竇腺暫時儲存,之后進入血液循環(huán),最終作用在肝胰腺、卵巢、大顎器和雄性的促雄性腺等組織。其既無種類特異性,也無性別特異性,具有抑制卵巢發(fā)育、雄性精巢發(fā)育與交配行為、大顎器官合成甲基法尼脂(MF,保幼激素類似物)及肝胰腺合成卵黃蛋白等作用[2]。目前,關于GIH基因在斑節(jié)對蝦Penaeusmonodon、日本沼蝦Macrobrachiumnipponensis、挪威海螯蝦Nephropsnorvegicus、歐洲螯龍蝦Homarusgammarus等甲殼動物中的研究已經(jīng)取得了不少進展。此外,有關光周期對龍蝦性腺發(fā)育的影響也有一些報道,如Sachlikidis等[4]研究發(fā)現(xiàn),錦繡龍蝦Panulirusornatus在夏季自然光周期條件下比冬季抱卵個數(shù)多,研究者認為光周期是龍蝦性腺成熟和交配活動開始的主要因素。然而,有關波紋龍蝦的相關研究報道則較少。
波紋龍蝦Panulirushomarus隸屬于十足目Decapoda腹胚亞目Pleocyemata龍蝦科Palinuroidea龍蝦屬Panulirus,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地方經(jīng)濟種類[5-6],是中國兩大主要龍蝦養(yǎng)殖品種之一,同時也是世界龍蝦養(yǎng)殖的主要品種。波紋龍蝦具有生長快、個體大、抗病力強、經(jīng)濟價值高等優(yōu)點[5]。目前,中國海區(qū)龍蝦資源缺乏,超過80%的龍蝦需要從國外進口。雖然各地水產(chǎn)部門對開展龍蝦人工養(yǎng)殖高度重視,但以捕撈天然龍蝦苗種進行人工養(yǎng)殖的模式已無法滿足市場的長期需求[6-7]。因此,開展龍蝦人工繁殖研究勢在必行。目前,有關龍蝦繁殖研究主要集中在營養(yǎng)[8]、內(nèi)分泌[9]和生態(tài)環(huán)境[10-11]等領域,對其分子生物學方面的研究較少。本研究中,利用cDNA末端快速擴增技術(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基于廣東海洋大學甲殼動物實驗室提供的波紋龍蝦眼柄轉(zhuǎn)錄組篩選克隆得到了PhGIH基因的全長cDNA序列,并進行了生物信息學分析,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方法檢測了該基因在波紋龍蝦不同卵巢時期和不同組織的表達情況,并通過為期92 d的光周期試驗,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對波紋龍蝦卵巢發(fā)育的影響,利用qPCR檢測眼柄PhGIH基因的表達情況,以期為該基因參與波紋龍蝦性腺發(fā)育調(diào)控機制研究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同時也為龍蝦的人工繁殖和甲殼動物CHH家族的研究提供新的材料。
試驗用波紋龍蝦捕自中國海南省瓊海市南海海區(qū)。選取體格均一、附肢完整、健康鮮活的波紋龍蝦,在廣東海洋大學東海島生物研究基地暫養(yǎng)一段時間后用于試驗。于2019年8月2日選取增殖期、發(fā)育期和成熟期3個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的波紋龍蝦在廣東海洋大學甲殼動物實驗室進行GIH基因(記為PhGIH)的克隆和時空表達分析。其中,波紋龍蝦卵巢的發(fā)育階段通過其卵巢色、形態(tài)、性腺發(fā)育指數(shù)(gonadosomatic index,GSI)和組織學特性[12-13]進行分期。
于2020年6月8日選取卵巢發(fā)育時期為增殖期、平均體質(zhì)量為123.5 g 的波紋龍蝦在廣東海洋大學東海島生物研究基地進行光周期試驗。試驗期間,波紋龍蝦投喂近江牡蠣Crassostrearivulari和波紋巴非蛤Paphiaundulate。
基因克隆及組織表達試驗選取眼柄、心臟、腦、肝胰腺、卵巢、腸、鰓等組織樣品;光周期響應試驗選取眼柄組織用于基因檢測,卵巢組織經(jīng)體積分數(shù)4%的多聚甲醛固定后用于石蠟組織切片觀察。將波紋龍蝦解剖后,用于基因克隆及檢測的組織樣品裝入有RNA later試劑(Thermo Scientific)的凍存管中,之后放置于4 ℃過夜,再轉(zhuǎn)移至-80 ℃下保存?zhèn)溆谩?/p>
主要試劑盒:SanPrep柱式DNA膠回收試劑盒,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反轉(zhuǎn)錄試劑盒(EasyScript One-Step gDNA Removal and cDNA Synthesis Super Mix)、實時熒光定量試劑盒(PerfectStart Green qPCR SuperMix)、TransZol Up Plus RNA Kit和DH5α感受態(tài)細胞,均購自北京全式金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MD-19T載體試劑盒和SMARTer?RACE試劑盒,購自TaKaRa公司。
1.2.1 引物設計 應用Primer 5.0軟件,根據(jù)波紋龍蝦眼柄轉(zhuǎn)錄組篩選得到的一條與短溝對蝦PenaeussemisulcatusGIH基因高度同源的1 182 bp的EST序列,設計該基因片段序列克隆引物和RACE特異性引物。根據(jù)PhGIH開放閱讀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片段和眼斑龍蝦β-actin序列(GenBank登錄號:GQ865599.1)設計實時熒光定量PCR(qPCR)引物。所有引物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各引物及其序列如表1所示。
表1 試驗用引物及序列
1.2.2 總RNA提取及cDNA的制備 采用TransZol Up Plus RNA Kit提取上述樣品的總RNA,用10 g/L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其完整性,經(jīng)Nanodrop 2000超微量核酸測定儀(Thermo Scientific)檢測其濃度和純度。將上述樣品所得總RNA按照反轉(zhuǎn)錄試劑盒說明書進行反轉(zhuǎn)錄,所得cDNA用于后續(xù)的qPCR模板,于-20 ℃保存?zhèn)溆谩?/p>
將眼柄總RNA分別按照反轉(zhuǎn)錄試劑盒與SMARTer?RACE試劑盒說明書制備得到用于片段序列克隆的模板cDNA和RACE的模板cDNA。
1.2.3PhGIH基因的全長cDNA克隆 將用于片段序列克隆的眼柄cDNA作為模板,利用引物GIH-F/R(表1)進行PCR技術擴增,得到包含該基因ORF的中間片段序列。以該中間片段序列為模板,設計5′RACE和3′RACE的特異性引物和巢式引物。將用于RACE的眼柄cDNA作為模板,通過RACE技術和巢式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3′末端。第一輪PCR引物使用GIH-3′-outer(表1)和接頭通用引物UPM。反應條件:98 ℃下循環(huán)變性10 s,59.1 ℃下退火復性5 s,72 ℃下延伸5 s,共進行30個循環(huán);72 ℃下再延伸5 min。取PCR產(chǎn)物0.5 μL進行巢式PCR,引物使用GIH-3′-inner(表1)和接頭通用引物NUP。反應條件:95 ℃下預變性5 min;95 ℃下循環(huán)變性30 s,58.3 ℃下退火復性30 s,72 ℃下延伸1 min,共進行30個循環(huán);72 ℃下再延伸10 min。目的基因的5′末端擴增與上述方法一致。
用10 g/L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巢式PCR擴增產(chǎn)物。切膠回收目的條帶后與pMD-19T載體4 ℃下連接過夜,然后轉(zhuǎn)化至DH5α大腸桿菌感受態(tài)細胞中,將轉(zhuǎn)化后的菌液均勻涂布于含氨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并倒置于37 ℃培養(yǎng)箱中培育12 h。之后篩選陽性克隆送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進行測序。
1.2.4PhGIH序列分析及系統(tǒng)進化樹的構建
利用DNAMAN軟件對測序結果序列進行拼接,獲得PhGIH基因的全長cDNA序列。通過NCBI網(wǎng)站查找ORF序列,將預測的氨基酸序列與蛋白質(zhì)數(shù)據(jù)庫進行相似性比對分析;利用ExPASy ProtParam(https://web.expasy.org/protparam/)和ExPASy ProtScale(https://web.expasy.org/protscale/)預測蛋白質(zhì)的理化性質(zhì)和親水性;利用PSORT Ⅱ Prediction(http://psort.hgc.jp/form2.html)預測亞細胞定位;利用SignalP 5.0 軟件Server(http://www.cbs.dtu.dk/services/SignalP/)預測信號肽;利用TMHMM Server 2.0軟件(http://www.cbs.dtu.dk/services/TMHMM)進行跨膜結構域分析;利用SMART 4.0軟件(http://smart.embl-heidelberg.de/)進行蛋白質(zhì)結構域分析;利用SOPMA(https://npsa-prabi.ibcp.fr/cgi-bin/npsa_automat.pl?page=/NPSA/npsa_sopma.html)進行二級結構分析;利用SWISS-MOLDEL(http://www.swissmodel. expasy.org/)預測三級結構;運用ClustalX 1.83和ClustalW 2.1軟件進行多重序列比對;使用MEGA 5.0軟件,基于N-J(Neighbor-joining)法采用Bootstrap method重復計算1 000次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
1.2.5PhGIH基因在波紋龍蝦中的時空表達分析根據(jù)克隆得到的PhGIHORF序列設計其特異性qPCR引物GIH-qPCR-F/R和內(nèi)參基因β-actin引物β-actin-F/R(表1)。在Roche light CyclerTM96 實時熒光定量 PCR 儀(Roche)上進行 qPCR 分析,檢測GIH在波紋龍蝦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不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以獲得的波紋龍蝦各組織樣品cDNA作為qPCR模板,參照實時熒光定量試劑盒說明書進行PCR。qPCR反應體系(10 μL):上、下游引物各0.4 μL,Nuclease-free water 3.7 μL,cDNA模板0.5 μL,2×PerfectStartTMGreen qPCR SuperMix 5 μL。反應程序:95 ℃下預變性30 s;95 ℃下循環(huán)變性5 s,60 ℃下退火復性15 s,72 ℃下延伸10 s,共進行40個循環(huán)。
1.2.6 光周期對波紋龍蝦性腺發(fā)育和PhGIH基因表達的影響 波紋龍蝦在南海中國近海繁殖期為4—9月[12],期間光周期變化為12L∶12D~13.25L∶10.75D。根據(jù)Matsuda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日本龍蝦Panulirusjaponicus在14L∶10D時卵巢發(fā)育速度最快,因此,結合中國本土光周期變化情況設置3個光周期試驗組,分別為12L∶12D、13L∶11D和14L∶10D。以80 W節(jié)能燈作為發(fā)光源,通過數(shù)位式照度計(TES-1330A)檢測水面的光照度為3 350 lx。用黑色遮陽布隔絕外界陽光的干擾,通過電源計時器控制開關燈時間,3個光周期試驗組均從每日6:00開始光照。
選取23尾雌蝦和6尾雄蝦進行試驗,試驗期間水溫為29~32 ℃,鹽度為30。2020年6月8日,試驗開始前隨機抽取5尾雌蝦解剖觀察其卵巢發(fā)育情況,再將剩余雌蝦隨機分到3個試驗組中。Matsuda等[10]試驗證明,當日本龍蝦雌雄比例為10∶3時,所有的雌蝦均能成功產(chǎn)卵,因此,以6尾雌蝦和2尾雄蝦為一組,分別置于3個水深為0.5 m、體積為1 m3的無毒聚乙烯塑料桶中,每個桶均放置人工掩體。試驗過程中記錄龍蝦的蛻殼、體質(zhì)量、頭胸甲長等變化情況。試驗開始后分別在27、92 d時進行取樣,記錄頭胸甲長、蛻殼時期、卵巢與輸卵管的質(zhì)量、顏色與形態(tài),取少量卵巢進行石蠟組織切片,取眼柄進行qPCR分析,其分析方法與“1.2.5節(jié)”方法一致。
1.2.7 指標的測定與計算 光周期試驗中,在解剖龍蝦前通過游標卡尺記錄其頭胸甲長,切除卵巢和輸卵管后在精密電子天平測量其濕質(zhì)量。性腺發(fā)育指數(shù)(GSI)計算公式為
GSI=m×105/L3。
其中:m為卵巢濕質(zhì)量(g);L為頭胸甲長度(mm)。
實時熒光定量PCR數(shù)據(jù)運用2-△△Ct法計算PhGIH的相對表達量。每個樣品進行3次重復。
采用 SPSS 23統(tǒng)計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采用新復極差法(SSR)進行組間多重比較,顯著性水平設為0.05。
利用RACE技術克隆得到的PhGIH基因(GenBank登錄號:MN864537)cDNA序列全長為1 206 bp(圖1),包含223 bp 的5′-UTR和629 bp 的3′-UTR,ORF長度為354 bp,可編碼117個氨基酸。預測該蛋白質(zhì)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3 400,理論等電點為6.22,酸性氨基酸(Asp+Glu)和堿性氨基酸(Arg+Lys)均有13個,不穩(wěn)定系數(shù)為40.29,脂肪族氨基酸指數(shù)為83.33,具有疏水性。主要定位于內(nèi)質(zhì)網(wǎng)內(nèi)(44.44%),該蛋白質(zhì)含有一個信號肽,其信號肽切割位點位于A39與R40之間,在21~43 aa存在一個跨膜區(qū),在48~114 aa有一個Pfam蛋白質(zhì)家族功能結構域。
下劃線表示起始密碼子(ATG)、終止密碼子(TAA);陰影區(qū)域為信號肽;方框部分為Pfam結構域;黑色方框為保守的半胱氨酸殘基;波浪線表示α螺旋;斜體部分為Ploy(A)結構。
PhGIH蛋白質(zhì)二級結構預測結果表明,其由57個α-螺旋、39個無規(guī)則卷曲、16個延伸鏈和5個β-折疊組成,分別占總結構的48.72%、33.33%、13.68%和4.27%。
通過SWISS-MOLDEL軟件以同源建模方法,構建了波紋龍蝦GIH的三維結構模型(圖2),其中,包含5個α-螺旋,以及由6個保守的半胱氨酸殘基形成的3個二硫鍵錨定(圖1和圖3)。
圖2 PhGIH蛋白質(zhì)三維結構模型
將PhGIH氨基酸序列在NCBI上進行BLAST比對,發(fā)現(xiàn)與NCBI數(shù)據(jù)庫中已公布的其他物種的GIH/MIH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不高。利用ClustalX軟件將PhGIH氨基酸序列與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rosenbergii、日本沼蝦、克氏原螯蝦Procambarusclarkii、挪威海螯蝦、歐洲螯龍蝦、短溝對蝦、斑節(jié)對蝦Penaeusmonodon、非洲龍蝦Jasuslalandii、南美白對蝦Penaeusvannamei和日本對蝦Penaeusjaponicus進行多重序列比對,結果顯示,PhGIH氨基酸序列與其他物種相似度不高,僅有部分氨基酸殘基和功能位點保守,其中,各氨基酸序列成熟肽有6個保守位置的半胱氨酸殘基(圖3)。利用ClustalW將上述氨基酸序列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PhGIH氨基酸序列與非洲龍蝦的一致性最高(56.8%)(圖3)。利用MEGA 5.0軟件構建PhGIH和其他物種的系統(tǒng)進化樹(圖4),結果發(fā)現(xiàn),波紋龍蝦的分支較其他物種短,與南美白對蝦、短溝對蝦、斑節(jié)對蝦和非洲龍蝦同位于第一大支,其中與非洲龍蝦聚為一支,bootstrap值為61,親緣關系最近。
深灰色標記保守的氨基酸殘基,淺灰色標記相似的氨基酸殘基;下劃線為5個α-螺旋序列。
圖4 基于N-J法構建的PhGIH氨基酸序列系統(tǒng)進化樹
利用qPCR技術檢測了GIH在波紋龍蝦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的組織表達情況。從圖5可見:GIH在波紋龍蝦各個組織均有表達,但表達量差異較大,眼柄表達量最高,其次為腦、肝胰腺和卵巢,眼柄組織與其他組織的GIH表達水平存在極顯著性差異(P<0.01);3個卵巢發(fā)育時期中,增殖期的眼柄GIH表達量最高(P<0.05),隨著卵巢的發(fā)育,眼柄GIH表達量逐漸下降。
標有不同大寫字母者表示同一組織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標有不同小寫字母者表示同一組織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有顯著性差異(P<0.05),標有相同字母者表示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
光周期處理波紋龍蝦試驗前,隨機解剖了5尾雌蝦,其性腺發(fā)育指數(shù)為0.32,卵巢顏色為白色,說明光周期試驗中使用的雌蝦在試驗開始時卵巢均處于增殖期。光周期處理試驗進行到第27、92天時,12L∶12D、13L∶11D和14L∶10D處理組的雌蝦GSI值出現(xiàn)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圖6),其中12L∶12D和13L∶11D處理組的GSI值變化幅度相近,此時,兩組龍蝦的卵巢形態(tài)極細,顏色均為白色,其石蠟組織切片如圖7所示,卵巢主要由卵原細胞和卵黃板形成以前的卵母細胞組成,濾泡細胞較分散,呈橢圓形;在試驗進行到第92天時,14L∶10D處理組的GSI值達到1.27,為三者中最高,且顯著高于其他兩組(P<0.05)(圖6),此時,該組龍蝦卵巢顏色呈橘紅色,形態(tài)肥厚,其石蠟組織切片如圖8所示,以成熟卵母細胞為主,細胞近橢圓形,圖中可見大多數(shù)細胞無細胞核,且卵徑較大。
標有不同字母者表示同一時間不同光周期處理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標有相同字母者表示組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下同。
opp—卵黃板形成前期卵母細胞;f—濾泡細胞。
n—細胞核;mo—成熟卵母細胞;yp—卵黃板。
利用qPCR技術檢測了不同光周期處理0、27、92 d時雌蝦眼柄PhGIH表達情況。從圖9可見:3個光周期處理組的PhGIH表達量隨時間變化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與GSI值變化趨勢相反;12L∶12D和13L∶11D處理組的PhGIH表達量變化幅度相近;第27天時,14L∶10D處理組的PhGIH表達量為3組中最高,且3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第92天時,14L∶10D處理組為3組中最低,且與其余兩組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圖9 不同光照周期眼柄PhGIH基因的表達量變化
蝦蟹類生殖發(fā)育的調(diào)控需要神經(jīng)肽、激素和神經(jīng)遞質(zhì)等多種調(diào)節(jié)因子的參與,涉及生殖細胞周期調(diào)控和卵黃發(fā)生等多種復雜有序的生物學過程[14]。性腺抑制激素是甲殼動物重要的神經(jīng)內(nèi)分泌多肽激素之一,其能抑制雌性和雄性性腺的發(fā)育及交配行為[15-17]。本研究中,克隆獲得了PhGIH基因的全長cDNA序列1 206 bp,共編碼117個氨基酸,分析表明,PhGIH氨基酸序列由39個氨基酸組成的信號肽與78個氨基酸組成的成熟肽直接相連,其成熟肽包含有6個保守位置的半胱氨酸殘基(C46、C63、C66、C79、C83、C92),這6個半胱氨酸殘基形成了3個鏈內(nèi)二硫鍵(C46-C83、C63-C79、C66-C92)維持PhGIH蛋白質(zhì)分子天然構象和穩(wěn)定性;成熟肽的第12個氨基酸為甘氨酸殘基,具有酸性等電點和熱穩(wěn)定性的特點,PhGIH前體缺少CHH前體相關肽(CPRP)。PhGIH的這些特征與眼柄Ⅱ型CHH/MIH/GIH家族神經(jīng)肽該有的大部分特征相一致。經(jīng)多重序列比對發(fā)現(xiàn),PhGIH與其他物種同源性不高,與非洲龍蝦同源性最高,為56.8%;僅有部分氨基酸和功能位點保守,保守區(qū)主要集中在成熟肽;系統(tǒng)進化樹分析表明,PhGIH屬于第一大支,與非洲龍蝦親緣關系最近,與多重序列比對結果吻合。
本研究中,對PhGIH基因在波紋龍蝦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不同組織的表達研究顯示,PhGIH在各組織中廣泛表達,在眼柄組織中表達量最高,腦、肝胰腺和卵巢次之。這表明,PhGIH主要在眼柄中合成分泌,且對肝胰腺和卵巢具有調(diào)控作用。其中,PhGIH基因在眼柄中不同卵巢發(fā)育時期表達量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在卵巢增殖期表達量最高,表明X器官-竇腺復合體分泌大量PhGIH以抑制卵巢的發(fā)育。隨著卵巢發(fā)育越成熟,PhGIH表達量越低,說明PhGIH對卵巢的抑制作用也逐漸變小。這一結果與其他已報道的X器官-竇腺復合體分泌GIH的觀點一致。De Kleijn等[18]發(fā)現(xiàn),在美洲螯龍蝦中GIH的轉(zhuǎn)錄本和循環(huán)水平在未成熟和卵黃發(fā)生前期較高,而在成熟期間較低。Kulkarni等[19]發(fā)現(xiàn),在卵巢發(fā)育的無活性階段(Ⅰ期)和產(chǎn)后階段,卵巢抑制激素的活性非常高,而在全卵黃形成階段(Ⅳ期),抑制活性幾乎可以忽略。De Kleijn等[20-21]通過Northern印跡技術驗證了美洲螯龍蝦GIH前激素原的mRNA在眼柄組織有最大量的表達,且雌雄眼柄的GIH表達量相同。姜姝娜[22]通過檢測凡納濱對蝦GIH與Litβ-actin的積分吸光度比值,判定GIH基因在凡納濱對蝦眼柄中大量表達,腦中有少量表達。
Sachlikidis等[4]研究發(fā)現(xiàn),光周期是性腺成熟和交配活動開始的主要影響因素。Matsuda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光周期和溫度是控制日本龍蝦卵巢發(fā)育和產(chǎn)卵的重要因素,當溫度為25 ℃、光周期為14L∶10D時卵巢發(fā)育速度最快,有更多的雌蝦能抱卵。本研究中,通過電源計時器控制開關燈時間,研究了不同光周期對波紋龍蝦卵巢發(fā)育的影響,在92 d的光周期處理后,僅有14L∶10D光周期處理組的大部分雌蝦性腺成熟,而12L∶12D和13L∶11D光周期處理組的雌蝦仍處于增殖期,表明波紋龍蝦卵巢發(fā)育受光周期的影響,且當光周期為14L∶10D時卵巢發(fā)育速度最快,這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本研究表明,不同光周期處理下眼柄PhGIH的表達量均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當眼柄PhGIH表達量上升時,性腺發(fā)育指數(shù)下降,當眼柄PhGIH表達量下降時,性腺發(fā)育指數(shù)上升,說明PhGIH對波紋龍蝦卵巢發(fā)育產(chǎn)生了抑制作用。由此推測,光周期通過對X器官-竇腺復合體產(chǎn)生影響,使得PhGIH表達量有所變化,從而調(diào)控波紋龍蝦卵巢的發(fā)育。
1) 使用RACE技術和反轉(zhuǎn)錄PCR技術克隆獲得了全長為1 206 bp的波紋龍蝦GIHcDNA序列,其具有CHH家族Ⅱ型肽激素的典型特征。
2) 波紋龍蝦GIH基因在各組織中廣泛表達,在眼柄中的表達量最高。
3) 波紋龍蝦GIH基因在波紋龍蝦卵巢發(fā)育至增殖期時表達量最高,隨著卵巢的發(fā)育,其表達量下降。
4) 14L∶10D光周期處理對波紋龍蝦卵巢發(fā)育的促進作用效果最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