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Q 我家女兒今年上五年級,性格開始逆反,母女之間經常因為小事發(fā)生激烈沖突。我知道不該沖孩子發(fā)火,可就是控制不住。請問我該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讓親子關系更加和諧?
A 情緒管理是為人父母特別重要的一課,也是父母需要終身學習、不斷修煉的重要內容。分享一件前段時間我和兒子之間發(fā)生的一件事,你會看到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的重要性。
當我接到班主任讓我和煦兒參加省里“親子朗誦選拔賽”的通知的時候,欣喜又有一絲擔憂。這次朗誦比賽是采用層層選拔的方式,每所學校只選送一個視頻作品去參加比賽,老師把如此重任交給我們,那是對我們的信任。可是以我對煦兒的了解,他有朗誦的天賦,但是對朗誦比賽并沒有多大興趣,況且還要自己選作品,背稿子,拍視頻。
果然如我所料,當我把這件事告訴煦兒,他的第一反應是抗拒。我知道,面對這個頗有主見的孩子,我不能威逼強迫,不能火冒三丈,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接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喜好,然后溫和耐心地和他溝通。
“煦兒,全班一共49名同學,老師唯獨選擇了你和媽媽來參加比賽,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我看著小男孩的眼睛,溫和地問他。
“可能是覺得我們能做好吧??墒俏也幌氡掣遄樱幌胍槐橐槐榈劁浺曨l......”
“那的確要花掉我們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可是,越難的挑戰(zhàn)會越有收獲,這個你在參加講故事比賽時已經有所體悟了。另外,老師對你信任是一件多難得的事情呀,我們能夠回報這份信任的只有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輸贏都沒有關系,最重要的是我們去做了。媽媽給你時間去思考一下這件事,如果到明天你還是不想做,媽媽就尊重你的想法,讓老師把這個重任交給其他同學?!?/p>
男孩子若有所思地“嗯”了一聲。
沒想到,僅僅過了大約十分鐘,煦兒大聲地告訴我他同意了。
在做媽媽的九年里,我慢慢悟出來,尊重是進行有效溝通的前提,父母一定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
我們很快背誦完了一篇文稿,最難的一關是錄制視頻。
我們一遍一遍地排練,眼神、動作、語調、感情都要配合得恰到好處。有一天晚上,我們一直排練,可是每一遍都有些瑕疵,不是我的表情有點問題,就是煦兒做了一些小動作,或者是我和他忘詞了。
到了第十一遍,煦兒再也控制不住,趴在沙發(fā)上大哭起來。我的身體也萬分疲倦,連續(xù)大聲的朗誦讓嗓子像著火了一般,看到煦兒大哭,我更加煩躁。
我提醒自己:你是要解決問題,不是發(fā)泄情緒,一定要保持冷靜!
我走出房間,閉眼睛,深呼吸。
一個晚上,煦兒最愛的書沒看,最喜歡的玩具沒玩,最愛的零食也沒吃,時間和精力全部用在了排練上,內心該有多著急多委屈啊。這樣站在他的角度上想著,我的情緒開始慢慢平復。我走到煦兒身邊,把他擁在懷里,煦兒漸漸停止了哭泣。
“媽媽,能明天再錄嗎?我們都累了,再錄也不會有好的狀態(tài)了?!膘銉簡栁摇?/p>
“好的兒子,明天晚上咱們再錄。兒子,謝謝你的努力,今天我們倆都有很大的進步,配合也越來越默契了。媽媽有幾遍做得也不好,你不會責怪媽媽吧?”
“媽媽,我也不是一直都做得很好,好幾次都是因為我才沒錄好。”用尊重換來了尊重,用理解換來了理解,這比獲獎還讓我欣慰。
父母懂得示弱,愿意傾聽和理解,換來的一定是越來越親密的親子關系。
第二天晚上,我和煦兒錄制好視頻發(fā)給老師。隔了幾天,班主任通知我,我們的視頻得到了學校評委老師們的一致認可。
當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煦兒時,小男孩噌地從沙發(fā)上跳了起來,手舞足蹈地跑過來抱我,狠狠地親了親我的臉。
在這次挑戰(zhàn)里,我們沒有被壞情緒打倒,而是彼此接納,溫和溝通。它讓我們的心靈更加貼近。也許,這就是溫和教養(yǎng)的力量。
編輯 喬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