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的味道甜極了
1919年的冬天,在浙江義烏的一個小山村,一名年輕人正在奮筆疾書。母親送來熱乎乎的粽子,他下意識地把墨汁當成紅糖,吃得滿嘴是墨,卻還不住地稱贊:“甜極了?!边@個年輕人就是正在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的陳望道。墨汁當然不是甜的,但在有信仰的共產(chǎn)黨人心中,真理的味道比紅糖更甜。正因為這種無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無數(shù)的革命先輩,才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難,甚至付出鮮血與生命的代價。
面對死亡,他高呼“共產(chǎn)黨萬歲”
國家博物館收藏著一座絞刑架。1927年4月28日,李大釗等20位革命志士就是在這座絞架下英勇就義的。作為中國最早的馬克思主義者,面對死亡,李大釗高呼“共產(chǎn)黨萬歲”。他用自己短暫的生命,在中國革命史上譜寫了壯麗的篇章,敵人雖然奪走了他的生命,但他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和留下的思想遺產(chǎn)永遠不可磨滅,他播撒的革命種子在中國大地上生根、開花、結(jié)果。
在最黑暗的時代,他真情謳歌可愛的中國
方志敏,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他在獄中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下,猶殷殷謳歌《可愛的中國》。他說“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他用生命謳歌、用鮮血澆灌的“可愛中國”如今已經(jīng)屹立世界東方。
半床棉被
1934年11月,中央紅軍突破國民黨第二道封鎖線,陸續(xù)抵達湖南汝城縣。在沙洲村,三位疲憊不堪的女紅軍在軍隊駐扎休整時借宿在村民徐解秀老人家中。臨走時,把自己僅有的一床被子剪切一半留給老人,她們對徐解秀說:“等革命成功后,一定要送你一條完整的新棉被?!崩先苏f:“什么是共產(chǎn)黨?共產(chǎn)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切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她把5個孩子全部送上前線
鄧玉芬,北京市密云縣水泉峪村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農(nóng)村婦女,卻在抗日戰(zhàn)爭這場救亡圖存的偉大斗爭中,把丈夫和5個孩子送上前線,他們?nèi)繎?zhàn)死沙場。這是對革命理想信念凝重的詮釋。正是這為國忘家、為公忘私、無私奉獻的精神,“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初心”,推動中國革命取得成功。從1921年至1949年,總共300多萬共產(chǎn)黨員為國捐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