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琪
少林武術將“三節(jié)、四梢、五行、身法、步法、手足之法、上法進法、顧法(開法、截法、追法)、三性調養(yǎng)法、內勁法”叫作十法,是綜合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攻防、內外、勁法、三性調養(yǎng)等方面總結出來的理論。
一、三節(jié)
人的全身分為三節(jié)——手肘為梢節(jié),腰腹為中節(jié),足腿為根節(jié)。
再進一步說,三節(jié)中,又各分為三節(jié)。如手為梢節(jié)之梢節(jié),肘為梢節(jié)之中節(jié),肩為梢節(jié)之根節(jié);頭為中節(jié)之梢節(jié),心為中節(jié)之中節(jié),丹田為中節(jié)之根節(jié);腳為根節(jié)之梢節(jié),膝為根節(jié)之中節(jié),胯為根節(jié)之根節(jié)。
三節(jié)之要訣是“梢節(jié)起,中節(jié)隨,根節(jié)追之”,即“起、隨、追”三字。例如沖拳的動作,拳為梢節(jié)之梢節(jié),拳起動后肘(中節(jié))隨肩(根節(jié))追,只有這樣才能發(fā)力順達。向前進步時腳起、膝隨、胯追,這樣才能重心前移,十趾抓地穩(wěn)如泰山。
少林拳譜中說:“梢節(jié)不明恐中人七十二把擒拿,中節(jié)不明遍身是空,根節(jié)不明恐中人之盤跌,故三節(jié)貴明也。”
明梢節(jié),指兩手互換,身心相隨,互為救護。
明中節(jié),指手不離心,肘不離肋,高挑低壓,左右攔裹。如“手起撩陰,肘發(fā)護心”,身應隨手而動,要知遠近、明老嫩,手到身到,步變身轉,不給對方進擊的空隙。
明根節(jié),指進步低,退步高。進步低,可避免被對方勾、掛、挑、扳腿之患;退步高,可避免被對方勾絆,利于進退。
三節(jié)貫成一氣,進退得法,“起、隨、追”三字十分精確、恰當。如根節(jié),退步時,膝隨胯追,身體重心后移,十分協(xié)調。在擊打時,心勇而進拳進身進步,全身之力集于拳面,就會迅速。
少林拳譜說:“上法須知先上身,腳手齊到斯為真,拳中有搓誰能解,明了其意妙如神?!奔词?、身、腳齊到,三節(jié)貫一。少林拳譜說:“手到不如身到,身到不如心到,先到以心,后到以身。”心一動而百體從令,三節(jié)明則內外合,克人就無有不利。
二、四梢
四梢,指血梢、骨梢、肉梢、筋梢。發(fā)為血梢,牙為骨梢,舌為肉梢,甲(指甲)為筋梢。四梢齊,齊而發(fā)力,發(fā)欲沖冠,牙欲斷金,舌欲摧齒,甲欲透骨。
少林拳譜說:“明了四梢加一力,四梢齊則內勁出矣?!薄鞍l(fā)欲沖冠”之時,頭必有意識上頂,這樣不僅避免了低頭探腰的毛病,而且因氣貫行發(fā),加速毛細血管的代謝,增加了肌肉的能量?!把烙麛嘟稹睍r,面部肌肉緊張收縮,增加了有關肌群的收縮力,緊叩牙齒以集元神。“甲欲透骨”時,意識上把力貫在指梢抵指甲上,氣血充至指端,以利于勁力的發(fā)放。
從攻防角度上分析,勁發(fā)四梢也是科學的。如“牙欲斷金”時牙齒緊叩,而“舌欲摧齒”時舌在齒內,在對抗時即使下頦受到擊打,也不會咬到自己的舌頭?!吧囗斏想瘛?,利于唾液的分泌及全身力量的貫注。四梢用力時,意識引導相關部位緊張,該處毛細血管代謝加強,其協(xié)同肌和對抗肌也必然配合工作,使代謝加強,內分泌增加,心肺等系統(tǒng)加強做功,會產生超出一般的能量。
這正是:“四梢齊則內勁出矣。齊之之法,必其發(fā)欲沖冠,甲欲透骨,牙欲斷金,舌欲摧齒。心一戰(zhàn)而四者皆至。蓋氣從丹而生,如虎之恨,如龍之驚,氣發(fā)而為聲,聲隨手落,手隨聲發(fā)。故一技動而百技動,則四梢齊,勁力無有不出矣?!?/p>
三、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古代認為自然界和人體都能用五行生克化的學說進行解釋,武術界也應用五行學說解釋五官、五臟及攻防變化生構的方法。
少林武術講五行相克、五行相合。五行外應人之五官,內應人之五臟。如“心屬火,心動通力生;肝屬木,肝動火烙沖;肺屬金,肺動沉雷聲;腎屬水,腎動快如風;脾屬土,脾動大力生。此五行之屬于內也”。又如“肝屬木,在五官上開竅于目;肺屬金,五官上開竅于鼻;腎屬水,五官上開竅于耳;心屬火,五官上開竅于人中。而最宜知者,手心通心屬火,鼻尖通肺屬金,尤不可不知?;鸬浇鸹?,自然之理。余可類推”?!盎鸬浇鸹敝甘执虮翘?,火能構金。少林武術講究合自己之五行以克敵之五行。
五行相生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金生水。金代表肺,肺強氣壯能助腎水足。
水生木。腎屬水,肝屬木,腎水足能養(yǎng)肝。肝強,自能目光銳利有神。且肝為養(yǎng)血之臟,強而筋爪利。肝通于目,目為先行,所以目之強弱有賴于肝。只有耳聰目明,才能指揮手足隨心所欲,縱橫往來。因此,武術界有養(yǎng)精化氣、養(yǎng)氣化神的說法。
木生火。心屬火,所以說“肝動火焰沖”。目視心生,眼注視后心意動,心意動后氣血即運行到進行擊打之手足。所以說“心動勇力生”。因此,肝強而目明,目明而勇力即生。
火生土。脾屬土,為五行之主。脾胃是人體代謝的根本,心動同時,植物性系統(tǒng)各器官代謝增強,以適應機體做功的需要。心指神經系統(tǒng),心動能加強脾胃做功,因而說“火能生土”。
土生金。金指肺臟,土為五行之母。脾胃吸收營養(yǎng),只有營養(yǎng)充足,代謝才能加強,肌肉才能強勁有力。人體活動都依靠營養(yǎng)代謝供應能源,所以說,“一身之望屬土”。脾胃機能良好,肌肉有力,肺活量大,才能適應氣體代謝的需氧量。因人的力量有賴于氣,所以俗稱“氣力”,氣壯力大是自然之理。氣血運行,為人體生命活動、骨肉做功的必要條件。練習武術就是運氣血,以達到隨心所欲、心到氣血即到的目的。脾胃強而營養(yǎng)足,營養(yǎng)足而身強,身強而氣自壯,所以說“土生金”。
知道了五行相生的理論,還要懂得五行相合的理論,把五行練成一家(氣)。
五行相合,合而有助。少林拳譜說:“耳與心合多益精,目與心合多益明,口與心合多益勇,鼻與心合多益力,手與心合更疾快?!边@里強調的仍然是心(意識)的作用。五行相合一氣,心一動而內勁生,心合而五行益其精。
五行相克,其一指攻防之中運用五行生克的理論。武術界老前輩曰:“橫來者沒有豎勁,豎來者沒有橫勁。故橫來者可以豎破之,豎來者可以橫破之?!逼平夥椒ǖ囊c,在于先分清橫豎之勁,明了橫破豎、豎破橫的道理。橫來之拳掌用豎勁破解,豎來的擊打用橫勁破解,直來的沖擊用橫勁化解,橫擊打用直勁擊破。千變萬化都用這一破解的原則,這就是五行相克的重要意義。
五行相克,其二是封閉對方之五官,攻擊敵人之五臟,克制對方之五行。少林拳訣說:“二人相爭,先閉五行?!币]自己的五行,以克制對方之五行。首先是閉外五行,即保護好自己的五官和五臟,不給敵人可乘的空隙,其次是以五行生克的道理處處克制對方,使對方處于被動的地位。
閉自己的五行,就是指肘不離肋、手不離心,這樣肘手就處于防御對方攻擊、保護胸肋,即保護五臟(五行)的有利地位??藢Ψ降奈逍校褪侵阜忾]對方的五官,尤其應先封其目。
武術界老前輩說:“手法千變萬化,總不外乎兩個圓圈,一個是立圓,一個是橫圓。立圓如車輪,兩手向前滾打;橫圓如轉磨,兩手橫環(huán)打?!绷A為豎而豎中有橫,橫(平)圓為橫而橫中有豎,以豎破橫,以橫破豎,自然之理。例如對方用勁擊來屬金,犯上者屬火,火能克金,所以要用袖擄、斜打橫格之勁化對方的劈勁,進而連續(xù)用向上斜擊的方法破之,使對方舊力已過新力未生之際受到擊打而難以變化。少林拳術中扳喚鉤斜、 迎風轉換、移身閃進、擎斤綻懈諸法都是五行生克的運用。
四、身法
身法有八要:起、落,進、退,反、側,收、縱。吞吐、折疊在八要之中。
1.起落
少林拳譜說:“起落者,起為橫,落為順也。”從落到起,向前上步或縱跳之過程,由橫變順,擰身而起,正面對前方,所以說起為橫。落時兩腳前后站立,側身對敵,所以稱落為順。起時橫擰,利于發(fā)向上之鉆力;落下順身,利于發(fā)劈打、順打時的順勁。
少林拳譜說:“起望高,束身而起;落望低,展身而落。起如炮,落如風,喻其活快;起風魔(指活如風雷閃電,奇妙如魔法),落夜叉(指虎之猛威),喻其開闊。起如舉鼎,落如分磚。”起如舉鼎,向上的力如舉大鼎;落如分磚,下落的勁,足踩手劈,如要把磚分開。
2.進退
進退是技擊術中攻守趨避的方法。進擊要如閃電那樣疾快,失勢退避時要如被火燒那樣急速。少林拳譜說:“進步捷如風,失機退宜快,乘勢側鋒入,身稍向前邁,掌實即須吐,發(fā)聲使驚怪,變化如蛟龍,遲快分勝敗?!边M退的要領在于疾快。進時要乘其空隙向前或從側面(避其鋒)進擊,失勢(指未擊中敵人而有為敵所乘之隙時)即能避,總以輕巧疾快為好?!斑M逼乃取勢之法,趨避為乘機之道。”少林拳譜說:“趨避眼須快,左右見機行,趨從避中取,實自虛中生,山重身難壓,隙開莫消停,勢猛君休恐,四兩撥千斤?!?/p>
3.反側
反側即翻身顧后,側身顧左右。少林拳譜說:“若遇人多不用忙,打前顧后是妙方,來來往往休停立,乍敵三方戰(zhàn)一方?!庇终f:“拳如炮,龍抓身,遇敵好似火燒身?!狈磦戎ㄖ匾筝p靈疾快。少林寺練耳后聽風的方法、打法中的童子拜觀音的用法,都是突然回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運用了反側顧打的方法。少林絕技心意把的十二大勢中,有一把叫翻身把,就是翻身擊打的方法。側身顧打左右以腰為樞紐,力從丹田而起,經腰而發(fā)力于四梢。
起落反側都要擰身擰腰而起,腰要靈活有力。少林拳譜說:“搖膀子,橫身子,不離肋子?!比缧囊獍训钠鸢?,束身而起時要搖膀、擰腰、橫身抖膀而起,起時前手帶后手,落時擰腰順身劈打腳踩而落。如羅漢拳中龍折身、翻身撩虎、羅漢脫衣、坐沖拳等動作,都是擰腰反側擊打之法。翻身多用架壓鉆劈之法,側身多用撥掛束裹之勁,身法靈快,腳手如風,要練出驚人的戰(zhàn)斗力,必須在快字上下功夫。
4.收縱
斂(收)如優(yōu)貓,放如縱虎。斂是束吞之勁,縱是吐放之力。束身、含胸、收提等勢都是收的應用,長身、擊打、跳躍都是縱的運用。左移右閃,進退騰挪都要以縱貫之,必須內提外隨,內外合一。
身法八要中,起落、進退、反側、收縱相互對立,相輔相成。正是這種矛盾對立的反差對比,才充分體現出身法的靈活多變。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