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恒 鄭子豪 李德亮
山東魯碧建材有限公司
目前,混凝土大規(guī)模集中預拌的模式取代了傳統(tǒng)的現(xiàn)場小批量拌和模式,因此,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能夠有效提升生產施工效率,進而為施工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多的經濟效益。而混凝土的耐久性作為衡量混凝土使用壽命的重要指標,在混凝土施工當中始終是施工單位關注的焦點話題。尤其對于高寒、高溫地區(qū)來說,只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才能抵御凍融以及碳化等外界因素的干擾,對混凝土工程整體質量的提高也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砂率一般是指混凝土當中砂的質量與添加砂石的總質量的百分比,如果砂率變化區(qū)間大,混凝土中的骨料縫隙就會增大,這時,混凝土的整體結構將受到嚴重影響,和易性也將失去控制。比如砂率過大,混凝土骨料的空隙率也隨之增大,在這種情況下,骨料的總表面積也將與空隙率成正比例擴大,如果水泥漿的摻量為定值,那么骨料之間就會產生較大的摩擦阻力,而使混凝土拌和物流動性大幅降低。如果砂率過小,骨料中砂的質量就會遠遠小于石子的質量,這時,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整體結構強度將受到嚴重影響,自身的黏聚性也將大幅降低,甚至極易發(fā)生崩散現(xiàn)象。
用于拌和混凝土的骨料主要包括卵石、級配碎石以及各種不同規(guī)格的砂子,如果施工單位選用細砂作為拌和骨料,混凝土將具有良好的粘聚性與保水性,如果選取河沙與卵石作為拌和骨料,混凝土將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另外,在預拌混凝土時,合理控制水灰比也能夠有效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如果水灰比過大,混凝土的坍落度以及粘聚度將受到嚴重影響,如果水灰比過小,混凝土的流動性也將與標準要求相悖。
在拌和混凝土時,施工單位為了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常常在拌和物當中添加減水劑、引氣劑、泵送劑等外加劑,比如在水泥用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要想獲得良好的和易性,需要向混凝土拌和料當中添加減水劑,以保證混凝土強度滿足標準要求。因此可以看出,是否添加外加劑,也是決定混凝土和易性的一個必要條件。添加減水劑前后混凝土拌和料的對比效果如圖1所示。
圖1
隨著土木工程項目建設規(guī)模的日漸擴大,工程對混凝土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因此,施工單位常常采取購置成品混凝土的方式,來供給工程建設所需,在這種情況下,混凝土就需要事先拌和,而成品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如果運輸距離較遠,擱置時間過長,混凝土中的水分將大量散失,無形當中就降低了混凝土的流動性,這種混凝土一旦使用在工程施工當中,則極易引發(fā)崩散現(xiàn)象,進而引發(fā)質量與安全事故。另外,如果混凝土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下,混合料內部的水分蒸發(fā)速度也會飆升,這時,混凝土表面就會出現(xiàn)干裂現(xiàn)象,導致混凝土成品將無法投入使用。
在混凝土拌和過程中,如果水灰比過高,用水量過大,混凝土內部的孔隙率就會增大,甚至孔隙的分布面積能夠達到混凝土總面積的25%以上,這其中,毛細孔占據(jù)了較大比例,在這種情況之下,外界的有害離子、二氧化碳等物質通過毛細孔滲透到混凝土的內部結構當中,使得混凝土碳化速度加劇,耐久性也將受到嚴重影響[1]。
碳化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種最為常見的表現(xiàn)形式,不同品種、不同強度等級的水泥,其碳化速度也存在明顯差異,同時,是否使用外加劑也會給混凝土的耐久性造成嚴重影響。水泥品種與外加劑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影響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水泥品種與外加劑對混凝土碳化速度的影響數(shù)據(jù)
水泥發(fā)生水化反應以后,主要生成水化鋁酸鈣、水化硫鋁酸鈣、水化矽酸鈣等堿性相對較高的化合物,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水泥中還殘留著大量的游離狀態(tài)的石灰,這些物質本身穩(wěn)定性極差,強度極低,如果受到外界有害物質的侵蝕,這些高堿度水化物將首當其沖受到影響,由此可見,水泥水化物的穩(wěn)定性與組分也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砂率的大小將直接影響混凝土流動性與粘聚性等和易性指標,因此,在拌和混凝土時,首先需要對砂率進行合理控制,不宜過大,也不宜過小。比如以泵送混凝土的流動性指標為例,其砂率應當控制在40%~50%之間,如果混凝土中的含砂率為40%,而選取的石子與砂的用量為2000kg,那么砂的用量應當為800kg,而石子的用量則為1200kg。對于泵送混凝土來說,砂率越大,泵送流動性越好,但是,混凝土的強度值也將隨之下降,為了中和這兩項指標,拌和混凝土過程中,應當盡量實現(xiàn)合理砂率。即在用水量與水灰比一定的前提下,混凝土拌和物能夠獲得最大的流動性,且保持良好粘聚性與保水性的最小砂率。
水灰比作為影響混凝土和易性的重要因素,施工單位應當予以高度重視,但是,在拌和混凝土時,不能隨意向混凝土拌和物增加用水量,如果水量過大,混凝土內部的水泥漿就會呈現(xiàn)出過稀狀態(tài),這時,混凝土的流動性雖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極易出分層離析或者沁水現(xiàn)象。因此,施工單位絕不能以單純加水的方式來增加混凝土的流動性,而應當在保持水灰比恒定不變的情況下,通過調節(jié)水泥漿量來有效控制混凝土的和易性。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和易性的一項重要指標,是否能夠得到有效控制是保障混凝土整體質量一條有效路徑。通常情況下,混凝土的坍落度指標與運輸距離、拌和方式以及運輸設備有著直接關聯(lián)。因此,施工單位應當盡量就近選擇成品混凝土的供應方,以減少運輸距離,同時在運輸距離不變的情況下,可以適當增加運輸車輛的數(shù)量,增加運輸頻次,這樣能夠大幅降低混凝土內部的水分散失速度。
從管理角度出發(fā),施工單位在采購水泥、砂石過程中,應當嚴格把控材料的質量關,在供應方的資質、生產能力滿足標準要求的情況下,應當遵循“優(yōu)中選優(yōu)”的原則,確定最終的材料供應商。另外,施工單位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混凝土預拌材料質量的監(jiān)督管理力度,對不合格的材料嚴禁進入施工場地,并利用現(xiàn)代化監(jiān)控設備對混凝土的拌和全過程進行全方位監(jiān)督,以保證混凝土的和易性能夠滿足工程施工需要。
混凝土強度的大小與耐久性這一指標有著密切關聯(lián),而混凝土強度與水灰比也息息相關,因此,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技術人員首先應當考慮混凝土的水灰比,如果適當降低水灰比,混凝土本身的孔隙率也會隨之降低,在這種情況之下,混凝土的強度值將不斷升高,而且也會表現(xiàn)出優(yōu)越的抗?jié)B性能。目前,許多施工單位為了增加混凝土的強度,往往向混凝土當中添加減水劑等外加劑,這些材料不僅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值,而且也使耐久性得到有效改善,混凝土抵御外部環(huán)境以及有害離子的能力也得以增強。
水泥水化物穩(wěn)定性不足是影響混凝土耐久性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提高水化物的穩(wěn)定性,除去混凝土當中的游離石灰,在拌和水泥過程中,可以向混凝土拌和物當中添加高效活性礦物質,比如矽灰、礦渣或者粉煤灰等,由于這些物質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二氧化硅以及三氧化二鋁等物質,因此,與混凝土中的高堿性物質能夠快速發(fā)生二次化學反應,進而生成強度高、穩(wěn)定性好的低堿性水化矽酸鈣,與此同時,混凝土中的游離石灰含量也大幅降低,這就延長了混凝土的使用壽命。
保障混凝土耐久性指標的一個必要條件是選擇技術條件合格、質量品相無缺陷的砂石骨料,因此,在拌和混凝土之前,首先應當改善粗細骨料的級配,在允許的最大粒徑范圍內應當優(yōu)先選擇粒徑較大的粗骨料,這樣能夠有效降低骨料中的空隙率以及比表面積,這對提升混凝土的耐久性將起到關鍵性作用[2]。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以及道路橋梁施工中的一道關鍵工序,而混凝土拌和、澆筑以及振搗質量將直接決定混凝土的耐久性與使用壽命。因此,對于施工單位而言,現(xiàn)場管理人員應當進一步加大對混凝土施工質量的監(jiān)管力度,以確?;炷恋膹姸?、坍落度等指標滿足施工標準要求。另外,在混凝土養(yǎng)護期間,應當嚴格掌控養(yǎng)護時間,并對混凝土的養(yǎng)護溫度與濕度進行時時監(jiān)測,以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開裂或者蜂窩等質量問題。
通過對混凝土和易性與耐久性的探究發(fā)現(xiàn),在拌和混凝土之前,如果準確查找出影響和易性與耐久性指標的主要因素,施工單位就可以及時制訂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避免混凝土的功能性受到影響。而混凝土作為土木工程的重要原材料,只有不斷提升和改善自身的和易性與耐久性,才能確保土木工程的整體質量滿足國家及行業(yè)的質量標準要求,進而為社會奉獻出更多的優(yōu)質工程與精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