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芬芬,王金榮,陳揚東,馬正平,冷志斌
(1.江蘇亞威機床股份有限公司,江蘇 揚州 225200;2.江蘇省金屬板材智能裝備重點實驗室,江蘇 揚州 225200)
激光切割機是一種新型的板材加工設備,與其他切割機械相比,具有切割速度快、精度高、噪聲小、無污染、加工適應性強等優(yōu)點。目前激光切割機已廣泛應用于車輛制造、航空航天、化工、電子等工業(yè)部門[1-3]。
Z 軸部件(如圖1 所示)作為整個激光切割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在工作時,橫梁Z 軸部件在進給加速度作用下,容易產生變形以及振動,對切割精度與切割效率會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對Z 軸部件的分析與優(yōu)化,對提高激光切割機靜、動態(tài)性能,提升激光切割機的加工精度與效率,減輕激光切割機的質量,降低機床的制造成本,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通過三維繪圖軟件Creo 以及有限元軟件Creo Simulation 對激光切割機Z 軸部件進行靜態(tài)結構以及模態(tài)分析,在對橫梁變形、固有頻率與振型分析的基礎上,應用選型優(yōu)化思想對激光切割機的Z軸部件結構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研究Z 軸部件各個變量參數對橫梁動態(tài)性能和固有頻率的影響及規(guī)律,所得規(guī)律可直接用于結構設計中,達到改進橫梁動態(tài)特性的目的。
建立激光切割機的有限元模型,是有限元仿真的第一步也是保證仿真準確性的基礎,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具體步驟如下[4-5]:
(1)模型簡化
模型中不屬于關鍵結構的簡化與改動不影響最終分析計算的結果,因此運用Creo PTC 三維建模軟件,在盡量保證與真實結果相近的前提下,對于激光切割機橫梁結構的簡化處理采用了如下的幾點方法[6]:
去除橫梁系統(tǒng)上的部分功能構件如凹凸臺,以及一些小的尺寸零件如螺栓、墊片等,將對于橫梁結構剛度影響不大的工藝孔、螺栓孔等進行刪減。
將遠離關鍵部分的圓角簡化成直角并忽略工藝上需要的倒角,提高網格劃分質量,避免造成網格劃分奇異,提高仿真求解過程的效率以及保證仿真結果與實際情況的一致。
在保證建模準確性的基礎上,對模型進行適當的簡化處理,不僅可以滿足實際問題中的需要,還能減少在不必要結構上的網格數量,使求解效率得到提升,減少工作量,提高求解問題的準確度[7-9]。模型簡化完成后,將其導入有限元軟件Creo Simulation中。
(2)材料定義
Z 軸部件采用材料有兩種,Z 軸連接板為6005A,其余部件為Q235A 碳鋼,材料參數如表1 所示。
(3)網格劃分
本文采用四面體網格(Tetrabedrons)進行網格劃分,四面體網格可以施加于任何幾何體,并且劃分速度快,并且在關鍵區(qū)域容易使用曲度和近似尺寸功能自動劃分網格,并使用膨脹細化實體邊界附近的網格,實現邊界層識別,有助于模型細化。
(4)載荷施加及邊界條件確定
對對模型施加X 軸、Y 軸方向的慣性負載,大小為1g,接觸面具體設置如下所示:
如圖2 和圖3 所示,將導軌模型與減速機接觸面簡化為彈簧單元接觸,并且設置剛度,具體剛度參數如表2 所示。
圖2 導軌接觸設置示意圖
圖3 減速機接觸設置示意圖
表2 剛度參數設置
激光切割機在工作過程中,由切割機加速度所產生的慣性載荷是對切割機剛度影響的重要因素,剛度不足會造成結構產生變形,影響切割機的切割精度以及使用壽命。
本文通過靜態(tài)結構分析對慣性載荷對Z 軸部件的影響進行分析,為后期優(yōu)化提供指導。
如圖4 和表3 所示,Z 軸部件X 向位移比Y 向小,表明Z 軸部件Y 方向的剛度比X 方向略差;Z 軸部件激光頭X、Y 位移比Z 軸立柱中上部的位移大的多,表明激光頭的位移主要是有Z 軸立柱自身的彎曲變形造成,即Z 軸立柱為薄弱環(huán)節(jié)。
圖4 Z 軸部件位移云圖
表3 Z 軸部件變形
一般情況下,300Hz 以下的頻率對激光切割機的動態(tài)性能影響較大,50Hz 以下的頻率對激光切割機的動態(tài)性能具有非常大的負面影響,極低的固有頻率極有可能造成在工作過程中被激發(fā)出其對應振型,使得切割過程中產生振動,影響切割精度。因此本文對Z 軸部件進行模態(tài)分析,分析三維激光切割機結構的固有頻率和振型,評估結構的動態(tài)性能;確定三維激光切割機結構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為結構優(yōu)化提供參考。
從表4 發(fā)現,Z 軸部件一階固有頻率為51.8Hz,接近極限使用頻率,并且Z 軸部件的低階模態(tài)振型(1、2 階)主要為Z 軸立柱的彎曲擺動,從固有頻率大小也可看出Z 軸立柱部件是薄弱環(huán)節(jié),其X 軸方向的剛度比Y 軸方向要高;高階模態(tài)振型主要為傳動部位的振動,具體振型圖如圖5 所示。
表4 Z 軸部件前六階頻率
圖5 Z 軸部件振型云圖
從表5 綜合來看,Z 軸立柱有較大優(yōu)化空間,主要的優(yōu)化變量為內、外筋板及其橫截面等,優(yōu)化的位置主要在立柱中上部。
表5 優(yōu)化方案分析
通過以上分析,結合加工工藝,形成最終優(yōu)化方案,具體分析結果如圖6 所示。
圖6 Y、X 軸方向1g 慣性負載對應方向位移
通過表6 和表7 對比分析,優(yōu)化后Z 軸部件重量幾乎不變,但其靜剛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固有頻率也有大幅提高,Z 軸部件的靜動態(tài)性能得到明顯改善。
表6 優(yōu)化前后激光頭位移比對
表7 優(yōu)化前后模態(tài)頻率比對
本文通過三維繪圖軟件Creo 建立三維激光切割機Z 軸部件模型后,通過有限元軟件Creo simulation對Z 軸部件模型進行靜動剛度以及模態(tài)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Z 軸部件優(yōu)化,根據多因素交叉分析,在Z 軸部件整體質量沒有較大變化的前提下,Z 軸部件整體剛度提高28%,模態(tài)固有頻率整體提高20%,優(yōu)化效果明顯,為Z 軸部件的設計提供依據,具有較大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