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是一個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它比學校教育更早介入孩子們的生活。我是一名長期從事成人開放教育的老師,市十五屆人大三次會議期間,提出了《關于開展和推進家庭教育的建議》,建議上海構建系統(tǒng)化的家庭教育培訓體系,為家長們提供形式多樣的家長課堂。
人們常說:“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們學習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們也需要學習如何成為稱職的“家長”,而正確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與家長共同成長。
我的學生以成人為主,“不寫作業(yè),母慈子孝;一陪作業(yè),雞飛狗跳”“吼娃吼出心臟病”都是我的學生們時常面臨的困擾。在學生們向我求教課業(yè)指導的同時,家庭教育的煩惱也是我們時常探討的焦點。如何營造融洽的親子關系?家庭教育又該怎樣開展?
通過與學生的深入交流和與教育專家的多次溝通,在實地調(diào)研校內(nèi)有關部門后,一份關于如何開展較為系統(tǒng)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措施的建議已形成了初稿。后來,在一次與潘儉代表就成人子女的教育的探討中,我們意識到,家庭教育不僅僅應當面向少幼孩童的家庭,更應當成為面向全年齡段家庭的共同教育。在第0423號代表建議中,我和潘儉代表分析了家庭教育的背景和現(xiàn)存的主要困境,還就推進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構建系統(tǒng)化的家庭教育培訓體系;二是建設社會化的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網(wǎng)絡;三是開展形式多樣的家長課堂。
我們提出的建議即刻得到了主辦單位上海市教委和會辦單位市婦聯(lián)的高度重視。上海市教委德育處的工作人員快速響應,第一時間組織研究制定了代表建議辦理工作方案,通過與會辦部門的逐條研究、梳理,與我通過電話進行了有效溝通與逐條回復。他們告知,我們的建議對進一步深化家庭教育工作很有意義,將在上海學校德育、勞動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編制等工作中充分融入這些意見建議,同時借助“上海家長學?!背掷m(xù)推進家庭教育深入開展。
“為上海市民的一生各個階段提供適需的教育”是上海開放大學的使命擔當,也是我的職守。在接到上海市教委德育處的工作安排與部署后,上海開放大學作為承辦單位,充分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與特色,加大上海家長學校的建設力度。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內(nèi),在全市區(qū)級層面成立了21家“上海家長學校分?!?,在街鎮(zhèn)和村居委層面成立“家庭教育指導站”,形成覆蓋全市的“1+21+X”的家長學校聯(lián)盟,打造“市—區(qū)—街鎮(zhèn)”三級家庭教育的協(xié)同服務體系,推動家庭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疫情期間聚焦熱點話題所開展的25期“在線課堂”,共吸引了全國近500萬人次家長參與聽課,并收到家長課后感言1000余篇。聯(lián)動上海教育電視臺開設《智慧父母成長課堂》《一起來成長》專題節(jié)目,在上海教育電視臺、阿基米德頻道、中小學生空中課堂、上海微校等平臺推出3集針對小初高一年級家長的“新生家長開學第一課”,收看點擊超過60萬人次。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線下培訓,打造智慧父母成長課堂、祖輩教養(yǎng)課堂、務工子弟家長課堂,全市共有10316人次家長現(xiàn)場聆聽講座。開辦四期共400多位學員參加的上海家庭教育指導師培訓班,有效補充了社會系統(tǒng)家庭教育師資的不足。編寫出版《智慧父母成長指導手冊》,建設智慧父母成長課堂系列微視頻50集,鼓勵更多家長利用信息化的手段,獲取家長教育的服務與支持。
對于上海市教委和上海開放大學的家庭教育工作推進情況,這些扎實有力、富有成效的舉措將對探索家庭教育的家、校、社聯(lián)動機制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有吸納、有溝通、有反饋、有調(diào)研、有落實、有推進、有舉措,這是上海市教委認真落實人大代表建議、促進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又一個生動案例。我將持續(xù)關注家庭教育問題,為推進上海家庭教育特色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