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璇
江西省上饒市玉山縣保育院
當前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如何在幼兒教學的過程中,進一步激發(fā)促進幼兒的學習能力,實現(xiàn)幼兒主體作用的有效發(fā)揮,如何在幼兒園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充分的引入和利用家長資源,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實現(xiàn)幼兒的有效學習,如何針對性的解決不同層次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所面對的各種問題,實現(xiàn)幼兒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的進一步提高,成為當前幼兒教師面對的主要問題。本文在幼兒教學的大背景下,探討和分析了家長資源的引入和利用原則和方法。
1.家長對參與活動的理解力不夠。當前我們的幼兒家長普遍為80 后,甚至90 后,雖然家長受到的教育水平較高,但是部分家長依然受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認為幼兒教學的全部就是上課學知識,是教師的“教”和幼兒的“學” 這種單一的教與學的關系,正是由于部分家長的這一種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使家長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夠積極,進而影響了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其次,有些家長的關注熱點在于課外興趣班等這些課外輔導活動,而忽略了自身與幼兒園之間的有效互動。
2.家長對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不夠。部分家長認為幼兒在學校的學習主要應該由教師來承擔,他們只對學生的生活負責,雖然也會配合幼兒園完成相應的工作,如表格的填寫或興趣活動的輔導。但部分家長依然沒有從根本上意識到自己也是幼兒教學活動中的一份子,進而缺乏了進行幼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往往會站在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待幼兒活動,不能對幼兒活動作出客觀有效的評價,進而降低了幼兒活動的效果與質量。
3.家長對參與活動的主動性不夠。部分家長雖然能夠參與到日常的校園活動之中去,但往往僅限于“家長園地”中所公布的計劃內活動,或是通過網(wǎng)絡放入形勢與進行活動,導致對學生幼兒在幼兒園的真實學習情況往往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家長在參與幼兒活動的過程中顯得無所適從,使自己處于一中被動的狀態(tài),進而降低了幼兒活動的有效性。
1.了解家長的工作情況。在開展幼兒活動的過程中,要提高活動的有效性,作為教師首先應該了解家長的日常工作和實際情況,包括班級家長的文化水平、能力特長、興趣愛好等,這樣就可以再進行活動的過程中,為家長找到適合自己的活動內容和方式,進而提高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幼兒教師可以采用問卷的方式來了解學家長的工作情況,興趣愛好等,進而為家園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2.讓孩子去激發(fā)家長的興趣。在進行幼兒園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發(fā)揮幼兒的積極作用,讓幼兒站在自己的立場去督促和引導家長參與到活動中去。作為教師應該設計符合幼兒年齡階段、性格特點的活動內容,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引導和激發(fā)家長的活動能力和興趣,為家長與幼兒搭建起有效溝通的橋梁,進而促進幼兒獲取更多的知識,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能力,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提高家長參與幼兒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提高家長的參與技能。對于一般的家長而言,面對幼兒活動這件事情時往往是一個外行,因此作為教師應該對家長進行積極的指導和幫助,增強家長參與活動的信心,使其能夠保持濃厚的興趣。其次,在進行活動之前,教師應該把活動的內容、目的、形式、準備工作等向家長進行說明,讓家長能夠在活動前有一個充分的準備進,而在活動過程中有效的發(fā)揮,最后在活動過程中還應該保持與家長間的良好溝通,協(xié)調好幼兒、家長、幼兒園三者之間的關系,做到各個環(huán)節(jié)心中有數(shù)。
第一,邀請家長。在進行活動之前,應該根據(jù)活動內容的需要篩選出一些具備特殊技能的家長來進行協(xié)助。通過這樣的形式,一方面家長能夠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參與到校園活動中去,同時還能夠帶動其他家長積極的投入到校園活動中去。第二,征求家長意見,確立活動內容。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應該充分的征求家長的意見。第三,在進行活動之后,教師應該聽取家長的意見與建議,積極總結活動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法。
不難看出,合理有效的活動增強了幼兒的社會責任感與責任心,培養(yǎng)了幼兒良好的品德情操。教師組織家長進行相應的準備活動,使家長既熟悉了幼兒活動的基本過程,同時還能夠全面的了解幼兒的學習情況而做到心中有數(shù),促進了家長資源的有效利用。
幼兒園家長資源在幼兒教學中的應用實現(xiàn)了幼兒的有效學習,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符合幼兒的發(fā)展和需求,也符合課程改革的要求,為提高幼兒的素養(yǎng)與學習能力提供了前提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