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欣 程保忠 崔建民
抗戰(zhàn)時期,山東夏津新盛店村出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時隔多年,他的故事至今仍被人們廣為傳頌——他就是著名愛國憂民實業(yè)家王明遠先生。
王明遠(1904—1980),原名王慶昶,是一位深明大義、浩氣凜然、愛國憂民的實業(yè)家??h志記載他自幼聰穎,敏于世事。10歲入鄉(xiāng)塾,13歲輟學(xué)務(wù)農(nóng)。18歲時開始靠軋棉花維持生活。1929年在濟南創(chuàng)辦東興貨棧,1935年,在德州創(chuàng)辦同益成貨棧。1937年春,在天津合資開辦慶復(fù)昌鹽號,獨資創(chuàng)辦塘沽鹽場。1942年,在南京創(chuàng)辦中國制油廠,此后,又在天津創(chuàng)辦噴漆廠。1955年國家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社會主義改造,他將塘沽鹽場、噴漆廠等資產(chǎn)無償捐獻給國家。新中國成立初期,他積極響應(yīng)天津市人民政府發(fā)起了捐款救災(zāi)運動,一次捐款40億元(舊人民幣),并受到黃敬市長兩次褒獎。
1932年“一·二八事變”爆發(fā)后的一天,有一名日商來到王明遠設(shè)在濟南的東興貨棧,說要包買這里的全部棉花,談妥價格簽訂購貨合同并交付棉款之后,日商卻因故延誤了取貨時限。出于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滿腔怒火,王明遠與外甥倪學(xué)文(地下中共黨員)悄悄商量,趁夜色掩護組織車輛人員,火速將倉庫內(nèi)大批棉花倒運出去,留下少量棉花塞滿窗口。不久,倉庫突發(fā)大火,火光沖天彌漫了整個夜空?!按笫虏缓?,倉庫失火了!”聽到喊救聲,王明遠與倪學(xué)文裝出一副慌里慌張的樣子前來組織撲救。此時,熊熊烈火還在持續(xù)不斷地燃燒著,熾熱的溫度讓人難以靠近,眼睜睜地看著房梁燒塌后與棉包混在一起化為灰燼。日商聞訊趕到時,除了窗外未燃盡的棉花殘渣可供他們查驗之外,整個儲存棉花的倉庫已變成一片廢墟,但因無正當理由追責王明遠責任,只好作罷,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后來,王明遠將這筆巨款用于災(zāi)民購房棲身。
1937年10月,日軍占領(lǐng)德州,推行“以戰(zhàn)養(yǎng)戰(zhàn)”的經(jīng)濟掠奪政策,以極低的價格強行壟斷以德州為中心的魯西北棉花市場。王明遠聞訊后,立即從天津趕到德州裕豐花行,以高價收購棉花。短短幾天的功夫,德州一帶棉花就被王明遠搶購一空運往了青島。氣急敗壞的日商叫囂“不殺王明遠就收購不到棉花”,派人抓捕王明遠。王明遠提前得知消息,連夜里潛回天津,讓日軍撲了一個空,免于一劫。
1938年由于日本侵略者的掠奪和封鎖,抗日根據(jù)地的糧食處于短缺狀態(tài)。一天,地下交通員找到王明遠,說有一大批糧食要通過水路運往運西抗日根據(jù)地,讓他設(shè)法把糧食運到。王明遠二話沒說,爽快地接受了任務(wù)。
為了順利完成這次任務(wù),王明遠事先雇傭了兩條裝滿大糞干的駁船并排在運糧船前頭。借夜晚月暗之時,整裝待發(fā)的幾十條蒙蓋得嚴嚴實實的駁船沿運河向南快速行進。當船隊行駛到金剛橋南運河三岔口河口段卡口時,被偽警攔住問道:“船上裝的什么?”王明遠站在船頭坦然回答道:“兄弟我運的是大糞干,掙點小錢花花?!眰尉幌嘈?,登上駁船掀開帆布一檢查,果然是大糞干,不由得用手直扇鼻子。這時,王明遠從懷里掏出幾塊大洋塞進偽警小頭目手里,偽警再看這一群渾身臟兮兮的人不像做買賣的商人,只好放行了,于是幾十條運糧船浩浩蕩蕩抵達運西抗日根據(jù)地。
時隔不久,王明遠又給運西抗日根據(jù)地送來一份“大禮”,他得知日軍將有一批棉包從油坊順運河運至天津的消息后,馬上轉(zhuǎn)報給河西武工隊,武工隊趁夜設(shè)伏,消滅了押運船只的日軍,并將棉包運到運西根據(jù)地。時在冀南抗日根據(jù)地的徐向前對王明遠這兩次果敢行動給予了高度贊揚。李先念聞訊后也曾稱贊他:革命工作不一定拿槍打仗,王明遠這種行動和扛槍打仗一樣有功勞。
抗戰(zhàn)時期,王明遠探親在家的時候,一天突然有三位身穿大褂、肩背背搭子,一副老百姓打扮的陌生人前來造訪。其中一位身材高大40歲左右的中年人上前施禮:“您就是王明遠王先生嗎?”王明遠回禮后答道:“鄙人正是王明遠,敢問閣下是哪位?”那人微微一笑道:“老朋友,您明白的。今日專程慕名來訪?!甭牭酱嗽?,王明遠趕緊將來人迎進客房。當時,地下黨身份保密,王明遠心知肚明,自然不必多問。落座后那位中年人說明來意,說途徑這里到故城縣鄭口鎮(zhèn)。那時,離新盛店北面不遠的肖里長屯到張石莊一帶鬧土匪,甚為猖獗。王明遠一聽當即表示:“沒問題,我護送你們過去,盡管放心?!蓖盹埡?,王明遠套上“馬拉轎車”,鞭子一揚,就帶上三人出了大門。剛過肖里長屯不遠,猛地從道路兩側(cè)密密匝匝的高粱地里鉆出幾十個人來,把車攔在路當中,然后用槍一指,大聲命令車上的人:“都給我滾下來!”
王明遠不慌不忙勒住馬韁,斜眼瞟了一下土匪說:“連我都不認識了嗎?”匪首一看是王明遠,立刻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下來,低頭哈腰,低聲下氣地說:“原來是昶爺啊,知道的話小的怎么敢攔昶爺?shù)能嚒!苯又植粦押靡獾赝嚴飹吡藥籽?,問道:“昶爺,這么晚了自己駕車還出去干啥?”“我干啥還得跟你說嗎!”說著隨手一揚扔出兩塊大洋說:“回去捎信給你們當家的,什么時候想喝酒了就過來。”土匪老老實實站到路兩邊。王明遠一提馬韁,車子揚長而去,一路北上,把來人安全送達目的地。
過了好久,王明遠才獲知他護送的是晉察冀最高首長聶榮臻。這期間,王明遠還巧用計策從日探虎口救出愛國民主人士、新綏長途公司總經(jīng)理楊少農(nóng),護送他轉(zhuǎn)乘英輪安全到了香港。
1942年,王明遠在南京創(chuàng)辦了中國制油廠。一天吃午飯時,有人來報說有夏津老鄉(xiāng)找他,他飯碗一推趕緊迎出門來。門前站著一對中年夫婦和三個孩子,衣服破破爛爛,他一眼認出是本村張振清一家人,連忙將他們請進房間,安排飯菜。在當時,因家鄉(xiāng)連年大旱,顆粒無收,萬般無奈之下,張振清想起了人人交口稱贊的大善人王明遠,于是攜家?guī)Э谝宦诽踊耐侗嫉剿@里。王明遠聽到這里,給他們安排了住處和工作。就這樣,凡是逃難到南京找王明遠的,他都是先管飯再安排工作。后來,鄉(xiāng)親越來越多,連田莊甚至城南一帶的人都來了,油廠容納不下,他又在離南京不遠的安徽明光地區(qū)的嘉山、石門山一帶,承包5萬畝荒地,建立中安墾殖公司,把大家安置下來開荒種地。
王明遠薄資財、重鄉(xiāng)誼,一生都在為慈善無私奉獻。新中國成立前,本村村民王世富的父親因家庭拮據(jù),賣了一處宅子,但還是解決不了困窘,無奈地打算將另外一處賣掉。王明遠得知后,找到他說:“你把宅子都賣掉,你們一大家子人今后住哪兒?”他隨手拿出500元錢,將宅子買了下來。
新中國成立后,為振興家鄉(xiāng)教育,他出資購置約3畝土地,開辦了采巖小學(xué)(現(xiàn)遺址尚存于今新盛店村十字街東北處)修建校舍30多間,配置樂器和圖書,聘請師資,供學(xué)生免費上學(xué),還資助本村王傳仁家4個孩子讀完大學(xué)。土地改革期間,他說服一家人把自家的上百畝土地捐獻給村農(nóng)會。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980年12月27日,76歲的王明遠因病逝世,去世后只留下一處舊宅院和一個存放日常物件的低矮櫥柜,再無分文。王明遠用一生為我們詮釋了人生大境界,他這種行愿無盡的愛國憂民、無私奉獻精神將代代相傳,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