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羅
/沈陽工業(yè)大學
伴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各國之間的科技政治和教育交流與合作也不斷頻繁起來?,F(xiàn)階段留學生的教育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tǒng)計,全世界留學生的總數已經從19世紀70年代的39萬人增長到2008年的275萬余人,并且預計在2025年全球留學生的總量將達到721萬人左右的峰值。在這樣全球化留學生不斷增長的背景下,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有越來越多的國外學生不斷的進行來華留學。我國在18世紀50年代就開始接收了第1批30三名來華留學的學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又接收了來自72個國家總共1200多名的留學生。在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留學生總數就突破了萬人的數量。在1996年我國留學生更是達到了4.12萬人的數量并逐年增長。直至2011年我國420多所高校和做教育機構總共接收來華留學人員共292611人。在留學生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留學生的結構和層次也逐漸發(fā)生變化,來華留學生從單一性的語言發(fā)展逐漸分成進修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并逐漸向高層次留學生擴大。如今我國已經成為留學生規(guī)模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并且接收留學生的數量也穩(wěn)居世界前列。隨著我國留學生數量不斷的增加并且《留學中國計劃》的頒布,來華留學生,在管理和教育方面的問題也逐漸開始顯現(xiàn)出來,如果沒能及時的解決這些問題,就很有可能影響到來華留學生的教學質量并影響到本校的學生,還很有可能演化成為國際矛盾和種種社會問題,因此,我國應當高度重視起對留學生的教育和管理,留學生的管理不但是跨文化的交流,也是提升我國綜合實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因此對于留學生的管理應當符合現(xiàn)階段的教育環(huán)境和國際對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的要求。我們要深刻反思對留學生教育的功能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找出現(xiàn)階段對留學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前做好規(guī)劃,提出改革和完善留學生教育管理的方式,促進我國留學生教育快速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留學生教育和管理我國對來華留學生人才培養(yǎng)教育出現(xiàn)的問題主要的解決對策是進行引入柔性管理、暢通溝通渠道、采取趨同化管理、加大教育投入等方式。
對留學生進行教育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和教育價值,尤其是在當今全國政治博弈環(huán)境當中擔任起重要的角色。
對于留學生的接受國家來說,往往是通過留學生政策與外交戰(zhàn)略和國家利益進行密切相連之后再利用留學生接受并使它們形成特定的價值觀,之后再讓這些留學生的價值觀作用于留學生的派遣國。其實留學生的教育和國與國之間的意識形態(tài),風俗文化,政治制度,價值觀念以及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方式相互結合,留學生在適應留學的他國環(huán)境過程當中會自然而然的接受國家文化的熏陶,并且產生新的價值觀,樹立一個全新的事業(yè)觀、價值觀,接受他國文化并不斷對他國產生感情,久而久之這種傾向也會表現(xiàn)在他們的政治立場上。在多數留學生回到自己的國家后,他們的能力和學識都會不斷的發(fā)揮著對接受國促進友好的作用。留學生是接受國和派遣國之間友誼的使者是溝通的紐帶。這些留學生通常會在他們留學的國家學習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法,并在經濟和科學文化方面模仿接受國。隨著現(xiàn)階段各國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強,國家與國家之間越來越靠技術手段和科學技術等方式進行競爭,現(xiàn)階段留學教育也成為競爭的手段之一。因此美國不斷大力的發(fā)展留學生的教育,至今美國留學生的人數多達45萬人左右,并且占比全世界留學生的總數1/3左右,因此,美國的價值觀和思想也依靠留學生傳向全世界。我國一直把接收和培養(yǎng)外國留學生工作看待成我國重要的外交手段,也是智力援外的戰(zhàn)略意義工作之一。并且頒布《外國留學生管理辦法》規(guī)定要接受和培養(yǎng)外國留學生是我國應盡的國際主義義務,也是我國增強各國人民之間友誼和了解各國的一項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工作。
現(xiàn)在的研究只顧強調來華留學生生源數量不足的問題,但是在海外我國高校招生的宣傳不夠,并且招生的渠道非常少,所以導致來我國留學的外國生源非常少。據不完全統(tǒng)計近10年以來,總體上來華留學生發(fā)展規(guī)模迅速擴張,留學人數不斷增加,隨著不斷增加的學生數量導致目前對留學生的管理存在許多問題,這也是來我國留學生生源差的主要問題之一,由于近幾年來華留學生數量激增,致使增加了我國對人才培養(yǎng)的難度。主要導致這一問題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招生準入的原則低,我國對于來華的留學生主要是采取寬進的原則,對他們缺乏一個比較高的要求,因此導致留學生生源質量低。由于在過去多年時間里我國一味的追求留學生數量的增長,從而忽視了對留學生質量的把控,因此在招生過程當中不斷的放寬招生條件導致招生過來的留學生遠遠低于相同學歷的中國留學生。除此之外,在我國高等教育方式對那些發(fā)達國家和中等發(fā)達國家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因此致使來華留學生的生源多是發(fā)展中國家,發(fā)展中國家的留學生又因為基礎教育和本科教育水平都不是很高,并且這些留學生生源國家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和所在的環(huán)境都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在知識體系和學習方式上都和我國高等教育銜接有一定的困難,這就導致出現(xiàn)來華留學生生源質量差的現(xiàn)象。
由于來華留學生的漢語水平主要是根據HSK通過個人情況來進行評判的,因此,從個人語言能力和來華留學生適應情況來說,雖然留學生來華后高校會有漢語課的學分要求,并且他們要修滿漢語的閱讀聽力以及寫作等部分的學分,但是,對于他們的語言課程整體難度要求都是比較低的,并且很容易通過,除此之外他們所學的語言內容主要也是圍繞著日常生活交流,導致來華留學生很少涉及專業(yè)課程,因此,這些來華留學生在漢語為主的專業(yè)課上由于缺乏漢語的基礎,這就導致他們的課程跟不上講課的進度,所以有不少的留學生使用本國語和漢語兩種專業(yè)課程的教材,但是這兩種教材又不是很匹配,使用本國語的教材會導致與授課內容有很大的出入,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留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致使他們上課遲到、曠課、逃避作業(yè)、出現(xiàn)掛科等現(xiàn)象,從而使這些留學生產生很大的心理問題和社會現(xiàn)象,加大了管理人員對留學生的管理難度。
和那些發(fā)達國家的留學生相比,我國留學生的人才管理模式比較傳統(tǒng),沒有創(chuàng)新留學生管理模式并且課程體系的設置與日常教學的水平比較低。雖然現(xiàn)階段大多數業(yè)研究都要強調“趨同化”的培養(yǎng)模式,但是從我國目前高校管理現(xiàn)狀來說,如今還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校預科體系和完備的語言技能培訓體系。因此導致來華留學生剛一入學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語言培訓和專業(yè)課程。來華留學生一方面只能在漢語課上學到相應的日常交流語言,另一方面,還要完全接受針對我國學生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管理方式,由于缺乏對他們足夠的預科儲備,生活輔助和學業(yè)輔助等必要的幫助,因此就增加了對來華留學生的管理難度。除此之外,由于國際化師資力量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對來華留學生的教育質量。我國目前雖然招聘的教師具有一定的科研經驗和海外學習經驗,但是,具有海外經歷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師還是比較欠缺。因此,導致大部分專業(yè)教師因自身能力不足,無法與留學生進行專業(yè)方面的溝通,也不能在日常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及時的創(chuàng)新來滿足來自不同環(huán)境的留學生。
對于來華的高校留學生我國高校要借鑒世界各國留學生教育培養(yǎng)和招生經驗。例如美國,他們高校招生的自主性很高,不但有全球排名比較靠前的知名大學,而且許多規(guī)模的公立以及私立學校也會憑借自己的專業(yè)學科特色招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美國高校還會根據辦學特色和辦學定位制定相應的招生方案,招生對象有全日制本科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國際生和研究生等。美國招生的準入條件非常高,通常是要留學生申請比較高的語言水平和比較高的學歷以及專業(yè)背景才能實現(xiàn)留學。除此之外,美國高校還實行“趨同化”的教學管理方式,來美的留學生需要自己完全適應美國教育的教學方式。使用“趨同化”的教學方式的基礎就是要形成比較成熟的教育體系和管理機制,并且還要求師資力量雄厚、國際水平高。因此,我國要對來華留學生采取“趨同化”的管理方式,提升各高校的人才培養(yǎng)能力,與此同時,還要減少學生的語言障礙,增強來華留學生對本校的認同。
此外,我國在師資建設方面要完善教師的遠聘方案和培訓管理的制度,聘用有海外從事工作經驗的教師來滿足留學生的教學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