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階輝
2018年10月30日,大俠金庸,溘然長逝。從此,世間再無江湖,書中永留俠義。
在浩如星海的作家當(dāng)中,對我影響最深的就是金庸。他的作品,如影隨形地陪伴我走過了快樂童年、憧憬少年、熱血青年,直至今天。小說演繹的家國情懷、人生道義、歷史淵藪,總讓我激情澎湃,高山仰止。
郭靖忠肝義膽、死守襄陽,袁承志仗義疏財、先國后家,令狐沖寧死不屈、堅持正義……都生動詮釋了英雄志、朋友義和兒女情。無怪乎北大教授嚴(yán)家炎評價他,“為國為民,俠之大者;勞心勞力,時有名證?!?/p>
可以說,金庸的家國情懷、社會良知、道德情操和文學(xué)造詣,成就了另一座難以逾越的文學(xué)巔峰。
可是,“黯然銷魂者,唯情而已矣。”縱觀金庸作品,從1956年的處女作《書劍恩仇錄》到1972年的封筆作《鹿鼎記》,作者的愛情觀從愛情理想化、愛情復(fù)雜化,到最后歸結(jié)于愛情幻滅化,不免讓人惆悵不已,唏噓不止。
一見鐘情、至死不渝,是理想化愛情的標(biāo)簽?自不必說楊過與小龍女,心心相印、相濡以沫。就是《碧血劍》中的袁承志和青青,志趣不同、性格迥異,但一見投緣,從此情定終身。與其說是金蛇郎君的臨死箴言:
“縱聚天下珍寶,亦焉得以易半日聚首?重財寶而輕別離,愚之極矣,悔甚恨甚!”讓青青洗心革面,不如說是袁承志的愛,像一位偉大的導(dǎo)師,讓青青幡然醒悟,最終郎情妾意,歸隱海外,終成神仙眷侶。
再看《射雕英雄傳》中的郭靖和黃蓉,一個敦厚如山,一個聰慧如水,在山河破碎、人如浮萍的動蕩年代,他們用真誠和摯愛澆灌出一朵永不凋謝的愛情之花。雖有華箏公主的癡纏,但郭靖再無二心。
“蓉兒不能沒有我,我也不能沒有她?!?/p>
最真摯的情話或許永遠(yuǎn)是樸實無華的,但直抵心靈,誓言一生。理想的愛情,路途或許坎坷波折,但是兩顆相愛的心卻永遠(yuǎn)是偎依。
愛情這杯酒,兩個人喝是甘露,三個人喝是酸醋,很多人喝會中毒。在人世間,唯有愛情是不能共享的,而熊掌與魚的選擇又是無比痛苦的?!讹w狐外傳》里,袁紫衣,身姿婀娜,美麗動人,讓胡斐魂不守舍;程靈素,心靈智巧,芳心暗許,也讓胡斐愛不釋懷。這情局,胡斐固然難以取舍,讀者又何嘗不是備受折磨?《笑傲江湖》里的岳靈珊,天真可愛,純真爛漫,令狐沖愛其勝于愛己,正如岳夫人說的:
“令狐沖對岳靈珊自來敬愛有加。說為她舍命倒是毫不稀奇,至于什么逼奸不遂、將之殺害,簡直荒謬絕倫?!?/p>
但任盈盈呢,有點(diǎn)任性,有點(diǎn)傲嬌,也有點(diǎn)羞澀,有點(diǎn)高貴。為了救情郎自愿終身囚禁少林,感動了整個武林。對岳靈珊的初戀情懷,讓令狐沖揮之不去。而任盈盈對他的深情厚意,也讓他過意不去。他終將在懷念與感動中糾結(jié)一生。
人的感情世界,畢竟不是沙灘,留下的足跡不會被一輪的潮水沖刷得了無痕跡。有些傷痕,永遠(yuǎn)無法結(jié)疤,或許結(jié)疤之后還會隱隱作痛。譬如《倚天屠龍記》中“四女同舟何所望”一章,在靈蛇島外的茫茫大海,張無忌與四女同乘一船,他做了一個好夢:
“夢見自己娶了趙敏,又娶了周芷若。殷離浮腫的相貌也變得美了,和小昭一起也都嫁了自己。在白天從來不敢轉(zhuǎn)的念頭,在睡夢中忽然都成為事實,只覺得四個姑娘人人都好,自己都舍不得和她們分離。”
張無忌的性格,善良到了懦弱,遲疑到了彷徨,他抵御不了趙敏的步步緊逼和周芷若的步步機(jī)心,也舍棄不下小昭的依依深情和殷離的念念不忘。
人的痛苦不在于沒有選擇,而是選擇太多。復(fù)雜化的愛情,讓人在矛盾中痛苦一生,感情最終無處安放。
魯迅說,“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后無路可走。”有些事,是經(jīng)一事長一智;可有些事,是多一份折磨,就多一分迷茫。
在《天龍八部》,金庸的愛情憧憬轟然崩塌。段正淳與干寶寶、阮星竹、王夫人、秦紅棉等人的愛情糾結(jié)不得善終,自不待言。就連至情至性的蕭峰,也親手殺掉了深愛的阿朱。段譽(yù)迷戀的王語嫣,也隨著“神仙姐姐”雕像的倒塌而灰飛煙滅。甚至于,對濫情深惡痛絕的刀白鳳在菩提樹下與惡貫滿盈的段國慶暗結(jié)珠胎,德高望重的少林方丈玄慈與無惡不作的葉二娘情不自禁……或許有人說,虛竹不是抱得美人歸嗎?但虛竹與夢姑所謂的愛情,過來人都知道,那不過是黑暗中肉體的媾和,缺乏情感的交流和共鳴的語言??梢韵胍姡撝裼嗌鷮诜鹋c欲的斗爭中掙扎一生。陳世驤先生評價《天龍八部》的主題為“無人不冤,有情皆孽”。
到《鹿鼎記》就更加荒謬了,愛情是無所謂,有也無所謂無。韋小寶的妓院出身,讓他始終以一個“嫖客”的身份觀玩女性:
建寧公主是受虐狂,教主夫人是大姐大,阿珂是絕色美人,沐劍屏是小家碧玉,雙兒是鄰家小妹,方怡是奪人所愛,曾柔是巧取豪奪……韋小寶的嬉鬧人生,或許正如他說的,“人生不過大鬧一場,然后悄然離去。”
彭斯說,“沒有愛情的人生是沒有黎明的長夜?!苯鹩瓜壬膼矍橛^如此演變,與他的情感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1953年,長期分居的結(jié)發(fā)妻子背叛遠(yuǎn)離,讓他痛心疾首。而后他追求“東方奧黛麗·赫本”夏夢四年之久,又無果而終,讓他抱憾終生。1956年牽手香港大學(xué)美麗記者朱玫,卻因性格沖突、矛盾激化于1976年宣布離婚,大兒子據(jù)說因此自縊身亡,再讓他痛不欲生。而后迎娶較之年輕17歲的林樂怡?;蛟S他始終沒有邂逅真正的愛情,永遠(yuǎn)沉浸在理想化的愛情遐想中;也或許他始終沒有讀透愛情這本大書,將更多的精力去參悟家國情懷,民族大義和道德情操,以至將愛情寫得太虛幻、太膚淺。他在《倚天屠龍記》“后記”中說:
“這部書情感的重點(diǎn)不在于男女之間的愛情,而是男人之間的情義。武當(dāng)七俠兄弟般的感情,張三豐對張翠山、謝遜對張無忌父子般的摯愛,然而張三豐見到張翠山自刎時的悲痛,謝遜聽到張無忌死訊時的傷心,書中寫得也太膚淺了,真實人生中不是這樣的,因為那時候我還不明白?!?/p>
嗯!真正的人生不是這樣的,真正的愛情也不是這樣的!小仲馬說,“真正的愛情始終使人向上。”但丁也說,“愛情使人心的憧憬升華到至善之境?!?/p>
真愛之花,永不凋謝!衷心祝愿,所有金庸先生的忠誠讀者,都擁有真摯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