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一凡
2020年盡管受到了疫情的影響,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qū)經貿、投資合作不斷深化。截至2021年1月,中國與17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簽署了205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合作不斷走深走實,成果超出預期。
一是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例如,一些國家電力供給能力不足,首先要解決缺電的問題,需要我們幫助建設電廠。為了實現(xiàn)碳排放的目標,滿足高水平發(fā)展的要求,我們已經停止了煤電、火電項目,選擇開展太陽能、風能,甚至核電項目的國際合作,幫助對方緩解能源問題。
二是加強國內循環(huán),為高水平開放打基礎。第一,擴大國內市場的消費能力和投資能力。2020年扶貧取得了巨大成績,貧困人口的購買力提高了以后,在某種程度上會拉動消費。新的城鎮(zhèn)化和農村建設都會拉動內需,而且鄉(xiāng)村振興和城鎮(zhèn)化都需要投資。消費能力和投資能力相互促進,內循環(huán)就有了保障。第二,補短板。增加對核心工業(yè)技術和產業(yè)鏈的投資,提高國內的研發(fā)和生產能力。補短板對經濟增長是好事,因為需要新的投資來保證自己研發(fā)核心技術。而有投資就有增長,就可以促進“內循環(huán)”。
目前某些國家故意增加中國在海外投資的難度,中國就先自己埋頭干,在愿意接受中國投資、愿意跟中國合作的“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投資。雙方合作項目發(fā)展得越好,就越能證明某些國家的錯誤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