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大學生心理危機的案例分析"/>
王鍵勝
(山東中醫(yī)藥高等??茖W校,山東煙臺 264199)
小趙,女,平時是一名活潑開朗,生活上節(jié)儉節(jié)約且關心同學的好學生,就在臨近期末考試時,家庭突發(fā)變故,父母離異。一向注重成績的她無心復習,自身壓力特別大,經常失眠,有時自己躲在被窩里哭泣,有時情緒非常激動,在沒有請假的情況下,一天下午上課期間,去了學校附近的海邊,自己一個人待了兩個小時,疑似有自殺傾向。該生手腕也有幾道用小刀自傷的淺劃痕,在與小趙交談中,筆者了解到小趙從小心理承受力就很低,初中時因和班里同學鬧矛盾,就想退學。也有過因為學習壓力大,自殘的情況。這次突然的家庭變故和臨近的期末考試對她脆弱的心理是次雙重打擊,雪上加霜。
在該案例中,該生主要的心理困擾來自于突發(fā)家庭變故以及內在的壓力造成的心理問題。首先,父母的突然離異使該生無法安心投入到即將來臨的期末考試復習中去,這是構成其壓力的根源。復習階段所導致的心理緊張和焦慮不安,其實質是由該生的心理承受力低造成的。越臨近期末考試,心理壓力也就越大。其次,由于自身對于考取優(yōu)異成績的強烈渴望,導致該生在強烈的心理壓力下失去了安全感。行為發(fā)生學認為,當人受到刺激時就會做出某種特定的過激反應。再次,家庭因素和自身的壓力使該生的心理承受力變得異常脆弱和敏感,導致遇事稍有不順就會使其產生危險過激的行為。這一點在她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明顯體現:無壓力時,該生性格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當壓力來臨時,該生如牛負重,泰山壓頂。
學生面臨的問題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長期的自身心理承受能力低和當下考試的壓力,再加上突如其來的家庭變故,使心理承受的壓力達到了頂點。要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要把握兩方面即:把解決當下問題與長期問題相結合,把解決學生問題和家長問題相結合。
3.2.1耐心傾聽,建立信任
作為輔導員,平時筆者會找各種機會與該生交流、談心,在及時了解該生思想狀態(tài)的同時,慢慢使其敞開心扉,要用心傾聽,安撫小趙情緒,讓對方感受到理解和尊重,才能降低和消除其心理阻抗。同時,運用心理咨詢技能之“共情”來打開學生的心扉,把握該生內心世界,使該生愿意傾訴內心真實想法,從而更好地了解該生問題的具體原因和過程,結合合理情緒療法,從認知、行為、情緒三方面給予心理疏導和調解修復。
3.2.2密切關注,關心關懷
針對小趙此次突發(fā)狀況,筆者暗中成立了一個“保護傘小分隊”,為了能夠及時了解該生日常生活狀態(tài),小分隊成員被確定為小趙的室友們和主要班級負責人。原則是在不暴露該生隱私的前提下,盡全力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這名“特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解決她的各種心理壓力問題。
在生活上,激發(fā)動力、轉移目標、朋輩幫扶為了更好地幫助小趙解決問題,筆者和她一起制定了在校生活規(guī)劃,同時給小趙安排了一些班級事務,鼓勵她參加系里的一些活動,轉移其注意力,使其走出自己的小世界,擴大交友圈,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長,從中找回自信心。同寢室的幾名室友每天陪她散步運動,增加體育鍛煉,緩解心理壓力。
在學習上,制定了近期的學習目標。小分隊成員輪流陪同小趙上下課,防止該生獨處或因消極情緒曠課、逃課在危險區(qū)域胡思亂想。課余時間,一起討論問題,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互相借看學習筆記,共同進步,使其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復習,減輕考試壓力。
3.2.3家校聯(lián)動,共同助力
基于小趙的情況,筆者多次與其父母取得聯(lián)系,分析因為家庭而導致她心理問題的形成,并希望家長能多關心、多肯定小趙。同時,彼此了解情況,從多個方面共同努力為該生解決心理問題。學生父親也表示他本人其實非常關心學生,但是由于工作以及性格原因,平常表現較少,很多時候由于大意,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感受,以后會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多關心孩子心理健康,并和孩子母親多多溝通,共同幫助孩子從陰影中走出來。
為了防微杜漸,在領導的指導下,開展了一系列的心理調研和預防活動,比如在網上做心理問卷,初步篩選有心理問題的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談話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變化,以輕松談話的方式解決大家的心理疑問,做到早發(fā)現,早干預,早解決。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小趙情況有了明顯的好轉,也慢慢治愈了父母離異給自己帶來的創(chuàng)傷,也表示自己將努力嘗試走出這次的創(chuàng)傷,重新活出新的力量?,F在已經養(yǎng)成了每天寫日記的習慣,并在期末考試中取得了理想的成績。筆者也任命她擔任班委,分擔一些班級事務,在這期間她負責組織班級征文比賽、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微視頻大賽并且自己也積極參與其中,最終帶領班級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通過以上案例,使筆者對高校輔導員工作有以下幾點認識:
通過本次案例,筆者認為輔導員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力軍,作為高校學生工作的管理者,應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輔導員要及時了解學生的情況,培養(yǎng)學生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提高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素質,從而有效促進高校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隨著社會、家庭和學習等因素的影響,心理問題已經成為許多高校重點關注問題。對大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不僅是預防大學校園突發(fā)事件的一個有效的途徑,同時也是幫助大學生走出心理陰影、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緩解壓力、提高自信的重要方式。輔導員應密切關注有心理問題的同學,時常找一些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方面有困難學生進行談心談話,及時了解特殊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和心理狀況,引導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當代大學生在面對學業(yè)、家庭、情感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抵觸、焦慮、敏感、緊張、煩躁、抑郁等心理問題。學業(yè)方面,由于疫情各高校紛紛采取了線上和線下教學模式,或者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線上線下銜接問題如何處理,成為了很多學生的困擾。家庭方面,比如不當的家教方式、單親家庭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消費上的浪費攀比、對貧困生的歧視、突發(fā)家庭變故等。面對這類學生我們既要做好形勢判斷,又要重視家庭因素,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源,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
學生在大學階段會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對于學生的困難,作為輔導員,首先要引導學生直面問題,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只要認真學習,自立自信,踏實肯干,是一定可以改變命運的。同時,要為學生提供一些鍛煉和提升自己的平臺,讓學生有機會去展示自己的優(yōu)點,做一些能勝任的工作,在工作中逐漸獲得自我認可;鼓勵學生擔任學生干部,不斷提高自己的溝通和組織能力,全面提升自己。作為輔導員要深入學生一線,密切關注學生動態(tài),往往越是表面開朗的學生,心理問題越隱蔽,越不容易被我們發(fā)現。因此我們要注重構建暢通的信息交流與反饋渠道,以便及時發(fā)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做到早發(fā)現相應的苗頭,及時進行心理疏通。
一方面輔導員要建立健全學生干部輿情搜集機制,充分利用資源,拓寬信息收集渠道,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動態(tài)信息,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同時,積極培訓班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對存在心理問題的同學,應充分發(fā)揮班干部的作用,隨時掌握同學的情況,防止因延誤時機而導致不良后果。另一方面建立家校合作工作機制,輔導員要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共同做好學生的幫扶關愛工作。因此,在做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時既要堅守“不變”,以不變應萬變,又要順應“變”,以變求新。
作為在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一線的輔導員,應做到嚴管與厚愛,多關注,多傾聽,以學生成長成才為落腳點,用心、用力、用情去管理學生,及時與他們溝通,做一名有溫度,有力度,有態(tài)度的輔導員,成為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和知心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