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鄉(xiāng)間守藝人

        2021-11-12 04:10:51楊佳燕
        核桃源 2021年3期
        關鍵詞:美德

        楊佳燕

        鐵打的匠心

        我和鐵匠謝馬躍是因蘭花結的緣。2018年的冬天,我在戰(zhàn)友張學文的引薦下,前往謝馬躍家賞花。謝馬躍家住漾濞縣漾江鎮(zhèn)脈地村。才到他家門外,就聽到清脆有力的打鐵聲,叮當、叮叮當、叮叮當當……節(jié)奏變換有度,起落轉合有序,聽著和諧而悅耳。

        一進門,見大約30多平方米的鐵匠鋪里,爐膛熾烈,鐵錘、鐵夾、蹲鐵砧有序排列,左邊放著空氣錘和兩個鐵墩,還有一個焊制的淬火槽。正中擺放著打磨機、切割機,右邊堆放著一些已打好的犁、鋤、鎬、鐮、砍刀等農具。墻上和屋檐下還堆放著一些鋼材原料。

        此時,爐火正旺,爐膛邊一個高大魁梧的身影正在專注地將燒紅的鐵塊放在鐵墩上,叮叮當當,大錘小錘輪番打著,躥起一朵朵耀眼的鐵花,映紅了他剛毅的臉龐。

        謝馬躍發(fā)覺我們到來,便笑盈盈放下手中的活計來招呼。我們忙說,你繼續(xù)啊,我們難得有眼??吹侥愦蜩F。他就一邊掄起鐵錘,一邊打開了話匣子和我們聊起來。

        謝馬躍出生于1974年,祖上兩代都是鐵匠,他在家中排行老幺。30多年前,因5個兄長都不愿意打鐵,父親便把傳承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于是14歲的謝馬躍就跟著父親學起了打鐵。

        “世上有三苦:打鐵、撐船、磨豆腐。其中要數打鐵最苦。要有好體力,一年四季圍著鐵花四濺的高溫火爐轉,不僅又臟又累工序多,還枯燥乏味,這樣的日子,你們能忍嗎?”這是父親給謝馬躍和兩個徒弟上的入行第一課。隨后的日子,父親手把手教他們燒火、拉風箱、把控火候、掄小錘、打制簡單的農具……就這樣,謝馬躍開啟了他的打鐵匠生涯。

        “那時候年紀小,才打了不到兩天就腰酸背疼,手上還磨起了不少大泡,還沒干一周就累病了!”謝馬躍回憶說,當時他也想打退堂鼓,可一想到父親是靠打鐵這門手藝養(yǎng)大了兄妹7人,這門手藝如果在自己這代人手里失傳了,上輩人的心血就白費了。

        俗話說:打鐵要靠本身硬。謝馬躍下了決心:既然選擇了干這行,就要愛這行、鉆這行。他跟著父親起早貪黑干起了鐵匠。5年多來,在日復一日的千錘百煉、在他手上添了無數個傷疤之后,謝馬躍真正成了父親的接班人。

        “打一把刀看似簡單,實則需要20多道工序,光是燒和打就需要10多個回合,才能打出一把刀的模樣,緊接著淬火、校正、上把、打磨等?!敝x馬躍一邊嫻熟地打著刀,一邊如數家珍地講述著打鐵的工序?!耙粔K鐵在鐵匠手里就是寶貝,想要打制出一件滿意的‘作品’,必須做到心、眼融為一體,手、腳配合到位。常言道:‘鐵匠無樣、邊打邊像’,只要用心去做,就能打出想要的東西。”

        “在80、90年代,干這一行還是很吃香的,一天的工錢相當于4個零時工的工錢。”謝馬躍回憶著當年的情景,語氣里是滿滿的成就感。1998年,他和父親用了1個月的時間,打制了一批農具到集市上出售,一天就賣得8000多元,相當于當時雙職工家庭一年的工資收入。謝馬躍靠打鐵收入蓋起了新房,娶妻養(yǎng)子,還收了4個徒弟傳藝。

        然而,隨著機械化生產工具的逐漸普及,手工打制的傳統(tǒng)農具逐漸退出市場,謝馬躍的鐵匠鋪生意日漸一日冷淡起來。如今,4個徒弟已經轉行,就連自己的兒子也不愿學了,方圓數十里只有他還在堅守著。

        幾年前,謝馬躍在鄉(xiāng)鎮(zhèn)市集上開了一個五金店,妻子開著一個美容店,兼顧著五金店的生意,店里除了賣著他打制的農具外,其它大多都是不銹鋼的機械化制品,憑著他打鐵的技藝和人脈,一年下來生意還是可以。

        “兒子、徒弟都不愿意學,這門手藝面臨失傳的危險。但在我手上,只要打一天,就一定要打出鐵匠的精氣神來。”談起鐵匠的未來,謝馬躍十分不舍,但也坦然,“父親80多歲的時候還在打,一直堅持到了打不動的那一天。現在,父親走了,我還是會像父親一樣,堅持下去?!?/p>

        時光荏苒,鐵匠和鐵匠鋪,還有那悠悠回蕩的打鐵聲,已漸行漸遠……唯一不變的是那顆匠人之心,依然像鐵一般堅毅。

        兩雙草鞋

        小時候,母親常常在我耳邊說,外婆有雙巧手,會編草鞋、草墩、草席,還會繡花、做豆腐、熬麥芽糖等。于是,好奇的我就萌生出想穿草鞋的念頭。

        10歲那年的寒假,我隨母親來到外婆家。一進門,我就和外婆說想要穿她編的草鞋?!澳阏娴南矚g?我給你編一雙就是!”外婆一邊爽快地答應著,一邊在我身旁蹲下,用手指量了量我的腳長。

        第二天早飯過后,外婆果真就提著一雙小巧的草鞋來到我面前,讓我試穿。我高興極了,立馬脫掉回力球鞋,換上小草鞋在院子里跑了起來,只是跑了幾圈后……我最終還是把草鞋脫了丟在一邊,硌腳難穿這便是草鞋給我的印象。

        時光流轉,一晃24年過去了,如今外婆已經78歲了,那雙小草鞋也早不知去向。前不久,母親把外婆接到家中小住幾日,無意間看到外婆布滿老繭的雙手,讓我又想起了外婆編的草鞋。

        “20多年沒打草鞋了,不知道還記不記得,不過,可以試一下?!甭牭轿蚁朐僖浑p她編的草鞋后,外婆欣然答應了。第二天一大早,外婆就找來稻草、棕葉。曬棕葉、泡稻草、搓繩子……一切準備就緒后,外婆開始用棕葉搓起草鞋繩。只見她手腳配合,不到20分鐘的功夫,就搓出一條一米多長的繩子。

        “繩子是草鞋的骨架,只有把骨架搭好,才能進入第二步。”外婆說,從小就跟隨外曾祖母學打草鞋,那時沒有尺子,外曾祖母就教她用人的身高來估算草鞋繩子的長度。

        搓好草鞋繩,外婆找來用水泡過的稻草,把它捆成一把,放在地上用木棒均勻的敲打,再用雙手搓揉,一直搓揉到稻草有韌勁為止。

        “每一個步驟都不能馬虎,否則就半途而廢了?!闭f話間,外婆在腰間系上一根布繩,把草鞋繩對折兩次后,一頭拴在腰間,即是草鞋鼻子,另兩頭繞在大腳趾上,開始編織。只見她手里的幾根稻草在草鞋繩上來回穿動,邊穿邊搓,邊打邊校,一會兒安耳紐,一會兒剪邊角草,身子和手腳也隨著編織的進度一會兒向前,一會向后,一會又左右擺動著,一只鞋就逐漸成形了。

        “解放初期,我們山里人的生活很艱苦,能穿上草鞋就很滿足了。”外婆一邊編草鞋,一邊回憶道,從小她就跟隨外曾祖母打草鞋賣,每雙從2分、5分,賣到1角。嫁到婆家后,還堅持著這門手藝。白天參與集體勞動,晚上就點著煤油燈打草鞋,一個星期打個20多雙,一部分拿到集市上賣,補貼家用,一部分打給外公趕馬時穿?!爱敃r,你外公在集體馬幫里趕騾子,家中草鞋消耗最多就他了,每次外出趕騾子時,我都要在他的馬鞍上拴上5、6雙,等一個星期趕騾子回來,全都消耗完了?!?/p>

        母親說:“小時候,每逢鄉(xiāng)上趕集,外婆都會帶上我和你二姨媽,背上打好的草鞋,到集市上賣。草鞋賣完后外婆會給我們買上半斤水果糖。那時,每當秤才稱好,我和你二姨媽就迫不及待先抓上一個,剝開放進嘴里,那甜甜的滋味至今還記憶猶新。”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穿也不愁了,草鞋也早已退出歷史舞臺,會編草鞋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

        大約一個小時后,一雙草鞋已編好,外婆用剪刀修剪完邊線后,又拿起木棒反復敲打,再用一根繩子將耳紐穿起來,草鞋就正式完工了。

        “佳燕,來再穿穿試試!”外婆提著草鞋扶腰站在我跟前,眼里卻透著光亮。我慢慢地脫下皮靴,光腳換上了草鞋,漫步在院子里的那一刻,我腦中的思緒不停地在翻騰……10歲時的第一雙草鞋,現在的第二雙草鞋;外婆那代人的艱苦不易,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都讓我感動!

        成長的歲月里,總有一些人和事,值得我們去感知,去回味,去珍惜!

        半小時后,我小心翼翼地把草鞋脫了下來,這次,我把它放在陽光下曬了兩個小時,然后用保鮮袋封存起來,我要小心珍存這份溫馨和深厚的親情,以常常提醒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竹編情

        周五,走在漾濞的集市上,鬧市邊緣還能看到一群為數不多的篾編手藝人。他們身旁堆放著手工編制的竹籃、背簍、簸箕等竹器,正等待顧客的光臨。其中,一名篾匠賣的竹器除了常用的竹籃、背簍、簸箕等之外,還有竹飯桌、竹茶幾、竹凳子等等,造型頗具特色,讓人眼前一亮。

        這名篾匠叫汪澤清,今年63歲,是蒼山西鎮(zhèn)淮安村栗樹坡人。在汪澤清的記憶里,從父輩開始就做篾編。自己小時候由于體弱多病,8歲時就跟隨父親學篾編手藝。因勤奮好學,16歲時汪澤清就把父親的一手絕活學了八九成,之后開始獨自游走外鄉(xiāng),上門到顧客家里去編置一些居家的什物。

        “那時篾編制品是人們生活及勞動的必需品,每隔兩三年,每戶人家里都需要購置一些?!蓖魸汕逭f,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每年我們都會到一些有磨坊、蓋新房的人家中去做篾編活,短時兩三天,長時一周或半個月,這家編完跑那家,只要人家需要我們就上門去,食宿也在主人家。當時,干我們這行的就和其他木匠、補鍋匠、修鞋匠一樣,靠著一門手藝,常年穿行在村莊里,成為家家戶戶不可缺少的???。

        “想要當個好篾匠,需要熟練掌握砍、鋸、切、剖、拉、編、削等幾十道工序?!蓖魸汕逭f,整個編制中,最關鍵的是第一步——劈篾,這里就講究刀功:一根竹子砍下來,先要剖分成1厘米寬的竹條,再將竹皮和竹黃分開,少則取用一層,多則要剖剝兩三層篾片,剖下的篾片幾乎透明,篾絲最精致時如發(fā)絲,這要根據編制的器物來定。篾片剖完后,就可以進入第二步——編制,竹編品種甚多,只要掌握規(guī)律,心中有樣,想編什么就自然能成形。干這行,最關鍵的就是要有一顆匠人的心,在篾編過程中,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細節(jié)都要做到位,不能馬虎。再一個就是要遵守自然的規(guī)律,按季節(jié)性砍竹取材,這樣才能保證品質。

        憑著精湛的手藝和熱情的服務態(tài)度,汪澤清的竹制品遠近聞名,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篾匠,從他手中編出的竹器不僅質量好,還能根據顧客的需求,編出不同形狀的竹器,吸引著顧客常常上門定制。

        “那時,干篾匠這個行當還十分吃香?!蓖魸汕褰榻B,過去,做篾編是家中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妻子除了耕種好家里的田地外,也幫忙他打起下手,負責幫助他編制背簍等竹器上需要的繩索,他們靠著這門手藝養(yǎng)家糊口,供三個孩子上學,還靠這門手藝蓋起新房,買了貨車和三輪摩托。

        走進汪澤清家里,隨處可見竹子編制的器物,大到茶幾、碗柜,小到扇子、筷筒……有剛編出來的,也有泛著黃舊斑點的,品相不同,各有形色。

        光陰如彈指,汪澤清干這行已經50多年,從他手中編制的竹器也不計其數,在嘗到收獲的喜悅之時,也給他留下不少身體上的隱痛。由于長年做篾編活,汪澤清的雙手上布滿傷疤,指關節(jié)也變得粗大,還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

        隨著時代的變遷,篾編制品如今日漸式微,不少篾匠已轉行,或是已故?!艾F在學這門手藝的人也少了,雖然兒子多年前學會了,但也不愿意從事這行了!”汪澤清說,他記得,幾十年前,村子里像他一樣做篾匠的有50多人,多數家庭依靠編竹制品生活養(yǎng)家,現在卻已不到10人,而且大多都是像他這樣上了歲數的。

        面對現狀,汪澤清很坦然,他說:“不管外在有多少的困難,也要堅持做下去,干了這么多年畢竟有感情了,平時自己不管開心也好難過也罷,只要做起篾編來就會心無旁騖,心情也會舒暢起來?!?/p>

        前不久,村干部來到汪澤清家中,提起國家修高速公路要占用著他家的竹子地,汪澤清聽后二話沒說,爽快地一口答應道:“好!為了國家建設發(fā)展需要,沒有問題?!睅滋旌?,汪澤清來到自己悉心栽種三十多年的竹子林旁,當看到上千棵成片倒下的竹子,他的眼睛模糊了。

        熬糖的女人

        年關將至,年味漸濃。臘月的一天,凌晨5時,漾濞縣蒼山西鎮(zhèn)石鐘村的朱美德起了個大早,點燃儲藏了一個冬天的柴火,開始熬麥芽糖。不一會兒,滿屋子便彌漫著濃濃的甜香味兒。

        今年62歲的朱美德,從小就跟隨奶奶、母親學做麥芽糖,奶奶、母親相繼過世后,朱美德就順其自然接過這項制作手藝。每到過年前的臘月里,她都要選個好日子,把嫁出去的兒女和鄰里鄉(xiāng)親們召集起來,到家中一起熬制麥芽糖。

        麥芽糖,也叫飴糖。由含淀粉酶的麥芽作用于淀粉而制得,是一種鄉(xiāng)間傳統(tǒng)的甜品?!鞍钧溠刻牵且粋€復雜而費時的過程,需要一些時間和耐心?!敝烀赖抡f,一個月前她就開始準備原材料。先將麥粒用溫水泡一天后,放在竹篩里,用編織袋包嚴封藏在灶臺上,一周之后,當小麥發(fā)出1至2厘米長的麥芽,就可以拿到陽光下曬干,然后磨成麥芽粉備用。

        臘月里是做麥芽糖的最好時節(jié)。一天前,朱美德就把玉米、米等主食磨成碎顆粒,淘洗后兌入一定比例的麥芽粉、石膏粉和桔子皮,晚上睡前用水浸泡好,蒙上棉被,靜靜地等待著發(fā)酵。第二天,待到盆里冒出泡泡、散發(fā)出淡淡的甜香時,朱美德與丈夫李洪榮一起,把發(fā)酵好的玉米、米倒入兩口大鍋里煮熟,然后用紗布過濾出米渣,再把漿水倒回鍋里,開始慢火熬糖。

        “一直要熬8個小時左右,才能出鍋?!敝烀赖乱贿呎f、一邊站在灶臺邊不停地攪拌著。這時,兒女、孫男孫女們也相繼回到家里,幫忙添柴和掌控火候。

        兩個小時后,大鍋里的糖汁漸稠,噗嘟噗嘟地冒著氣泡?!翱梢院忍撬耍 彪S著朱美德的一聲吆喝,七、八個小孩兒不約而同地圍到了灶臺邊,迫不及待地端起盛在碗里的糖汁品嘗起來,嘴里情不自禁地喊著“真甜!”

        在經歷了漫長的八個小時之后,糖汁已經變成稠稠的糖漿,朱美德立即減退柴火,同時增加著攪拌的次數,時不時將鍋鏟抬到半空中,當看到糖泥拉出長長的、帶有韌勁的絲時,朱美德把備好的核桃仁倒進鍋里,翻攪了大約十多分鐘?!敖ㄕ洌阳せ藖?,可以出鍋了!”小女兒聽了,在簸箕里熟練地撒上一層炒熟的米端到灶邊,協同母親把滾燙的糖泥倒在簸箕里,用鍋鏟攏出一個圓,就這樣,甜糯脆香的核桃糖就制作好了。

        “兩個女兒將來做不做那是她們的事,至于當母親的我卻有義務把她們教會?!敝烀赖抡f,每年熬核桃糖,她都要把嫁出去的女兒召集回來,帶著他們一起熬糖,一方面是讓她們幫忙打打下手,更重要的是把這項技藝傳到她們手里。

        大約過了10分鐘,第二鍋糖泥也熬好了,只見朱美德在親友們的協助下,又將第二鍋糖泥倒入另一個裝有灶灰的簸箕里,均勻地攤開后,靜靜地等待它冷卻,最后,再進入整個熬糖過程中最熱鬧的環(huán)節(jié)——扯糖。

        簡單的晚飯過后,朱美德把糖泥搬到了院子里,找來事先準備好的木棒,扯出一團糖泥,和丈夫拉起了第一棒。暖暖的熒光燈下,夫妻倆配合默契,時而翻扯,時而拽拉,臉上洋溢出的笑容與糖泥一樣甜蜜。此時,兒女、鄰里鄉(xiāng)親們也跟著動手,熱熱鬧鬧地扯起糖來,把琥珀色的糖泥反復扯拉直到成為白色的糖塊。孩子們則圍在一邊好奇地看著,時不時拽一塊放進嘴里慢慢的咀嚼,在舌尖上感受制糖過程的神奇味道。

        “這幾年,村子里還堅持做麥芽糖的人家屈指可數,會做的人也越來越少了!”朱美德說,以前,糖果之類的零食少,每年春節(jié)前,家家戶戶都會熬上兩鍋麥芽糖,過年時用來待客和自家食用。每到熬麥芽糖的時候都很熱鬧,一家串一家,相互幫忙、品嘗,還非要比一比誰家的口感好。

        在一番熱熱鬧鬧的勞作之后,簸箕里盛放的琥珀色糖泥已全部被扯拉成了銀白色的麥芽糖。朱美德把核桃糖、麥芽糖切塊裝在盤子里,端來讓大家一起品嘗勞動的成果。

        夜色下,小院里彌漫著麥芽糖的清香,每個人的舌尖都甜絲絲的,即將到來的新年也充滿了溫馨與甜蜜。

        離不了的黃土地

        “立夏麥苗節(jié)節(jié)高,平田整地栽稻苗,中耕除草把墑保……”在一個立夏的夜晚,蒼山西鎮(zhèn)白羊村羅屯村民小組的村民余長生嘴里哼著小調,在田頭趕著牛,犁著田,他的身影在夜幕中,與伴他五十多年的土地緊緊融在一起。

        那天傍晚,連著干旱了半個多月的漾濞縣終于迎來一場大雨,干涸的村邊小河不一會兒就響起嘩嘩的流水聲,可以犁田栽秧了!

        當天,余長生正在地里放牛,當聽到滾滾的雷聲,一股熟悉的氣息襲來,他趕緊把牛趕回家,還抱給犁牛一捆草料,并迅速吃了兩碗飯,一口氣干了一杯酒后,朝孫子大聲喊著:“海濤,走!可以犁田了!”余長生扛著犁,孫子余海濤牽著牛,爺孫倆冒著雨、頂著夜幕,往田里趕去。

        上籠套、穿繩、打結、掛犁尖……微弱的光線下,余長生動作嫻熟,不一會兒的工夫就把犁上好了。

        “今天可把這場雨等來了,今晚我得抓緊點,把一部分田犁好、耙好,明天家里就可以栽秧了!”說話間,余長生一聲吆喝:“噘——”牛聞聲前行。余長生左手扶犁,右手持鞭,不斷向前犁行。只見犁道兩邊泥土翻轉,飛濺的泥水在田間飛揚。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對余長生而言,犁田是他農耕生活中重要的一環(huán),一招一式都十分專注而自然。

        雨水早已打濕了他的頭發(fā)和衣衫,凝聚在發(fā)間的水珠順著頭發(fā)顆顆滑落,他全然不顧,瞪圓的雙眼永遠凝視前方。

        今年66歲的余長生,從小算起,已和田地打了50多年交道。在他的記憶里,小學3年級,他就輟學回家跟隨父母挖田種地,13歲,他從父親手中接過犁,14歲便獨自一人外出趕馬……從那以后,余長生就繼續(xù)踏著祖輩們的足跡,遵循自然規(guī)律,在這片土地上過上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

        “每年家中的糧食都是自給自足,剩余的拿到市場上去賣,換成錢后補貼家用?!币环指?,一分收獲。余長生心里明白這個道理,每年,他都會帶著家人,用心地對待他腳下的每一寸土地,讓一茬一茬的莊稼在四季中輪回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實。

        如今,余長生已到了兩鬢花白的年紀,3年前,兒女們考慮到他年紀大了,辛苦耕耘了大半輩子,多次勸他把牛馬賣了,在家里幫忙看看家即可,每次他都答應得好好的,可買牛、買馬的人來到家里時,他又變卦了。不僅如此,一到農忙的季節(jié),他又執(zhí)拗地挽起褲腿、擼起袖子,牽著牛、扛著犁走進了田里,犁完自家的,還幫著鄰里犁。

        犁田是個很耗體力的活,隨著年齡增長,余長生每次犁田20幾分鐘就要休息一會兒。他也深知,自己的身體已一日不如一日,但每次他都盡力堅持著,生怕干不完活兒。余長生常說,跟這片土地打了一輩子交道,不動起來,總感覺渾身不舒服。他沒有想過未來,感覺只要身體可以,就會繼續(xù)耕作下去,直到動不了為止。

        余長生的女兒余水香介紹,盡管村里已實現了機械化耕田,可父親干農活還是喜歡遵循傳統(tǒng)的農耕方式,而且還有一種韌勁,不管刮風下雨,還是炎炎烈日,如果干不完活,他就不會休息。父親的一輩子,都離不了生養(yǎng)他的這片黃土地。

        然而,現實總是殘酷的,讓余長生沒想到的是,時代變化的浪潮來得太快了,城市化的快速發(fā)展使小城鎮(zhèn)周圍的田地減少了許多,余長生家的田地也被征用了一大半,征用的土地被藍色的鐵皮圍得嚴嚴實實的,湊巧的是,過路的農用車不小心把那鐵皮撕開了一個口,于是每次路過,余長生都要停下腳步,透過那撕開的口子看看那變了樣的土地。

        耕地的減少,讓余長生重新打起賣牛的想法。一個黃昏的晚上,姑爺把一個販賣牛馬的商人叫到了家中,幾番討價還價之后,余長生把兩條水牛牽出圈舍,趕上那早已停好的貨車箱里,并一直目送著車影消失在夜幕中。

        余長生和他的土地,是我們的爺爺奶奶輩、父母輩的生活,他們把一輩子的青春獻給了土地,而在流去的時間里,關于他們和土地的深情故事,還有多少人能夠體會和記得?

        小城剃頭匠

        在漾濞縣城的漾江路上,時常能看到一位上了年紀的剃頭匠。一輛永久牌自行車,一把轉椅,幾把推子、剪刀、梳子、剃刀等工具便是他營生的全部。

        “看刀!”隨著剃頭匠的一聲吆喝后,只見一雙專注有神的眼睛下,他右手懸腕執(zhí)剃刀,左手撫臉撐撥皮膚。順刮,上拉,倒推……“嚓嚓”聲間,刀刃貼著臉面一路撫過,刀法張弛有度,游刃有余,所到之處毛發(fā)迎刃斷落,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個修臉服務就完成了,客人臉上再也看不到半根須茬。

        這位正在掌刀的剃頭匠叫祝書奉,今年70歲的他已經從事剃頭活計52年。60年代時,由于家境貧寒,弟兄姊妹多,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18歲時,祝書奉就在江蘇老家跟一個姓馮的師傅學習剃頭。

        剃頭、刮臉看似簡單,實則是個精細的技術活。據祝書奉回憶,當年為了學好這門手藝還是吃過不少苦頭。每天早上,師傅都會在自己右手執(zhí)刀的手肘、肩膀上各放一碗水,一練就是1個小時,碗掉下來就會挨打。剃刀拿穩(wěn)后,師兄弟之間輪流互剃練手,直到師傅說行,方可為顧客服務。“剃刀鋒利無比,在頂上動刀,可容不得半點馬虎,稍有不慎就會砸了飯碗。”祝書奉感慨道。

        憑借著自己不懈的努力,3年后,祝書奉出師了,后來他還帶出了4個徒弟。35歲時又來到漾濞,繼續(xù)從事剃頭營生,同時也在這里安了家。

        “60歲之前,我還經常到鄉(xiāng)鎮(zhèn)集市上擺攤理發(fā)!”祝書奉說,十年前,剃頭匠這門手藝雖然生意淡了,但去到鄉(xiāng)里還是有很多顧客,后來身體慢慢不行了,加之病痛纏繞,也就沒再跑,只定點在這兒了。

        “祝師傅的手藝很好,他敢于用刀,一般理發(fā)店是做不到的。”82歲的常躍龍是祝書奉30多年的老顧客了,每個月他都要選一個街天來這剃頭嘮嗑,這已成為了老人的一種習慣。

        和常躍龍一樣,來他這里剃頭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紀的老顧客,他們大多喜歡戴著頂帽子,肩上挎?zhèn)€包兒,每次來先要和祝書奉拉拉家常,方才開始剃頭。面對每個顧客,祝書奉都會認真對待,一絲不茍,熱誠專心地為每個顧客服務?!袄细纾罱眢w可好?”每來一位,祝書奉都習慣地問候起他們的身體狀況,臨行前,也會送上一句“保重身體”之類的祝福語。

        有時,附近有出行不便的老人召喚時,祝書奉也會帶上家伙,上門服務,用他的話說,每個人都喜好自身干凈、清爽,“作為剃頭匠,我干的就這行,只要路不是特別遠,有人叫我就去了,收費的價格也不變?!?/p>

        然而,隨著一個個老人的離世,不僅祝書奉上門服務的人少了,就連擺攤點上的顧客也漸漸地減少,祝書奉從老顧客的口中聽得最多的是,昨天,那個某某也走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剪發(fā)工具的不斷升級,也隨著那些懷舊人的離世,剃頭匠這門傳統(tǒng)手藝,就要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里。有時,眼看著父親一天也等不到一個顧客,女兒們都勸祝書奉別干了,回家休養(yǎng),安度晚年,可祝書奉說還想再干幾年,他說,早已習慣了這份工作,也舍不得放下這門手藝,更舍不得這些來剃頭的老伙計們。

        “這把刀陪伴我50多年了,我用這把刀吃飯,雖然70歲了,操起刀來還是蠻靈活的?!闭f話間,祝書奉轉身操起剃刀,準備為另一位老伙計修面。

        任憑時光流轉,歲月變遷,在這個小城始終有他的身影存在,三十多年來,祝書奉一直堅守著那份未曾改變的匠心。他已成為這個城市不可或缺的一分子,在自己堅守的營生方式中,平靜地享受著小城的生活樂趣。

        苦姜坡上打歌人

        “嘎吃木瓜,瓜咖喱……”伴著動聽的“器奔”(傈僳族四弦琴)彈奏聲,漾江鎮(zhèn)灣坡村苦姜坡村民小組的10多名男女老少不約而同一邊唱、一邊跳,圍圈跳起傈僳族打歌,踢、跺、閃、撞的特色舞步剛柔相濟,充滿活力,場面歡快熱鬧。如今的苦姜坡,茶余飯后的男女老少經常會圍圈打跳傈僳族歌舞,歌唱幸福的生活。

        懷抱“器奔”的打歌領舞人叫李汝明,今年53歲,共產黨員,是苦姜坡傈僳族文藝隊隊長,也是大理州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傈僳族打歌代表性傳承人。

        在李汝明的記憶里,父親李貴生從小就背著他參加各種傈僳族的節(jié)慶、婚禮、春種秋收等打歌活動。“兒時,父親會經常帶著我跟隨打山隊去打獵,一去就是兩三天,每當打到獵物,夜幕降臨時,隊員們都會燒上篝火,烤上肉,邊吃邊唱打獵調,就地圍著篝火打歌,那氣氛至今還記憶猶新?!崩钊昝髡f。耳濡目染中,李汝明自小就對傈僳族打歌產生了濃厚的興趣,7歲開始就跟著爺爺、父親學習傳統(tǒng)傈僳族打歌和“器奔”的彈奏,會唱《生產調》《牧羊歌》等5首代表性傈僳族歌。12歲開始學做“器奔”,13歲時已熟練掌握傈僳族打歌的十二種步法、每首“器奔”彈奏的曲調和“器奔”制作技藝。

        “對歌也是傈僳族打歌中的一種,可以說是傈僳族的脫口秀,歌詞內容都是即興而作,內容可以談情說愛,也可在生產生活中助興?!崩钊昝鞯靡獾刂v到,也是因為對山歌,他贏得了幸福美滿的愛情,這是他一生中最值得驕傲的事。

        然而,正當李汝明打歌從藝之路春風得意馬蹄疾時,2005年的一次外出勞作中,他不幸發(fā)生了意外,不得不臥床休養(yǎng)了8年。

        2013年身體稍有好轉后,執(zhí)著的李汝明在重新溫習打歌技藝的同時,開始學習傈僳文字、譜曲、寫詞和編導,并在原有的步法上,將傈僳族弦琴彈奏與踢、跺、閃、撞巧妙結合起來,還把一些傈僳族古歌融入其中,編導出《呣呱呱瓦器器》《火塘情》等代表作品,使得傈僳族打歌更具民族特色,更加豐富多彩??h、鎮(zhèn)文化部門得知后,給予他大力支持,由他牽頭組建起苦姜坡傈僳族文藝隊,在家里開設了傈僳族打歌傳習所,每周定期開展傳習活動。在他的努力下,苦姜坡傈僳族文藝隊從14人發(fā)展到45人,并經常代表縣里參加省州組織的文藝會演,先后獲得各種榮譽10余次。

        除了在村里開展傳習活動外,李汝明還經常帶著女兒李加麗義務加入到縣里的文藝下鄉(xiāng)惠民巡演、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等活動中。這些年來,他一邊堅持參加演出,一邊主動參與到打歌傳承培訓中,帶出的學徒已經超過300多人,參加演出30多場?!白鳛榉俏镔|文化遺產傳承人,我將繼續(xù)身體力行地把這項技藝發(fā)展好、傳承下去,讓民族文化發(fā)揚光大。”李汝明說。

        兩年前,漾江鎮(zhèn)文化站要在村里選址建蓋文化傳習活動場所,李汝明得知后,主動將他家的一塊地無償貢獻出來。經過兩年的打造,一個集舞臺、傳習室、器材室為一體的文化傳習活動場所建成了。

        這些天,李汝明正忙于組織文藝隊全力以赴投入到由他創(chuàng)作的《嘎遲尼》(幸福跟黨走)舞蹈排練中。“脫貧攻堅以來,我們苦姜坡傈僳族同胞們的生產生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了感黨恩,我特意用心編排了一個舞蹈,想把它獻給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崩钊昝髡f著,不禁又唱起《嘎遲尼》來。

        “我們要緊密團結起來,感黨恩,聽黨話,永遠跟黨走;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傈僳族人民幸福又歡快……”歌聲久久飄蕩在山谷中,回響在黑惠江畔。

        猜你喜歡
        美德
        誠實是美德
        黃河之聲(2022年2期)2022-06-22 08:44:30
        育人以“禮”·傳承美德
        快樂語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0
        分享閱讀,分享愛
        逆境中成長起來的美德少年
        美德威:讓學習音樂更簡單
        商周刊(2018年19期)2018-10-26 03:31:18
        她是自立自強的美德好少年
        逝前的美德
        特別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0
        道人善即是善
        節(jié)約用水是美德
        助人為樂是美德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中文| 天美麻花果冻视频大全英文版|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看片| 亚洲AV无码秘 蜜桃1区| 美女极度色诱视频国产免费| 亚洲av性色精品国产|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 如何看色黄视频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日韩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伊人久久大| 国产人妖乱国产精品人妖|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日本熟妇人妻xxxxx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无码国产| 三级全黄的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女同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综合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极品粉嫩福利姬萌白酱|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广东少妇大战黑人34厘米视频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亚av| 精品国产亚洲AⅤ麻豆|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婷婷| 青青草视全福视频在线|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丁香婷婷| 久久青青草视频免费观看| 丝袜美腿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桃花|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国产av精品麻豆网址|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夜夜被公侵犯的美人妻|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蜜臀av| 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日本丰满熟妇videossexhd|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久久无码一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