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君
摘? 要? 宜興作為“中國陶都”,世界陶藝大會在這里舉辦時,許多的外國友人前來交流,共同促進陶瓷藝術的發(fā)展,他們都被紫砂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造型所深深地折服。宜興的紫砂藝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汲取了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同時又主動地和現(xiàn)代藝術理論和設計潮流接軌,為紫砂藝術的長久發(fā)展和薪火相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作品“奮發(fā)壺”,就是把我們最為熟悉的竹子的形態(tài)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內涵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陶刻裝飾、花器捏塑的技巧,來呈現(xiàn)出一種不屈不撓、催人奮發(fā)向上的精氣神韻。這樣的一把壺用來喝茶品茗,定然能夠成為茶座之上的焦點,引發(fā)對于紫砂技藝的關注和其中蘊含著的文化內涵的思考。
關鍵詞? 紫砂壺;奮發(fā);竹器設計;文化魅力
在中國的歷史中,有許多的藝術形式帶給我們非常多的震撼和長遠的影響,除了我們非常熟悉的書法、繪畫、篆刻等之外,陶瓷的發(fā)展可謂是最為重要的元素之一,中國在國際上被稱為“China”,就是英文瓷器的意思,由此可見,陶瓷在對外輸出和文化交流方面曾經(jīng)具有舉重輕重的地位,隨著絲綢之路的開啟,陶瓷作為我們國家最為重要的出口器物之一,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國外陶瓷藝術的發(fā)展,迄今依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宜興作為“中國陶都”,世界陶藝大會在這里舉辦時,許多的外國友人前來交流,共同促進陶瓷藝術的發(fā)展,他們都被紫砂豐富多彩、包羅萬象的造型所深深地折服。宜興的紫砂藝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汲取了豐富的文化營養(yǎng),同時又主動地和現(xiàn)代藝術理論和設計潮流接軌,為紫砂藝術的長久發(fā)展和薪火相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 紫砂壺“奮發(fā)”的竹器設計
紫砂作品“奮發(fā)壺”(見圖1)采用了竹器和提梁的組合設計,把紫砂造型中非常經(jīng)典的竹器題材重新演繹出來,呈現(xiàn)出作者獨有的藝術理念和工藝技巧,讓廣大的壺友眼前一亮。此壺壺身的設計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了如同鏡面一般的形態(tài)結構,簡約的云紋設計,凹進去的平面上面可以進行更多的貼塑和陶刻裝飾,充滿了濃郁的人文氣息;壺底則是兩段竹節(jié)托舉整個平面,非常的靈動自然,充滿了韻律之感;壺嘴彎流,竹節(jié)設計,出水爽利、妙趣橫生;壺蓋嵌入壺身,嚴絲合縫,氣密性良好;上面點綴的壺鈕則是圈卷竹節(jié)而成的圓環(huán),非常的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此壺的提梁設計也是充滿了創(chuàng)意,以橋型從兩端延伸不規(guī)則地跨越,形態(tài)和壺身完美和諧統(tǒng)一,形成了虛實相接、氣韻相通的結構形態(tài),上面的竹節(jié)紋理惟妙惟肖、細節(jié)感人,凸顯出作者超強的技藝水準和一絲不茍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引人注目的是,此壺壺身還有一枝竹搖曳其上,宛如清風徐來,活靈活現(xiàn);上面陶刻銘文裝飾,畫面的布局簡約而不簡單,一目了然,充分利用了平面的形態(tài),令人觀之賞心悅目。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作品“奮發(fā)壺”,就是把我們最為熟悉的竹子的形態(tài)和它所代表的精神內涵結合在一起,充分地利用了紫砂良好的可塑性和陶刻裝飾、花器捏塑的技巧,來呈現(xiàn)出一種不屈不撓、催人奮發(fā)向上的精氣神韻。這樣的一把壺用來喝茶品茗,定然能夠成為茶座之上的焦點,引發(fā)人們對于紫砂技藝的關注和其中蘊含著的文化內涵的思考。
2? 紫砂壺“奮發(fā)”的文化魅力
對于竹子我們并不陌生,特別是在宜興南部山區(qū)、江浙皖交界之地,千畝竹林郁郁蔥蔥,成為三省的自然交界之處,農家山前屋后都栽種竹林,竹子一方面是重要的經(jīng)濟作物,另一方面也陶冶著人們的性格和精神寄托?!靶轮窀哂谂f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龍孫繞鳳池?!鼻宕娙肃嵃鍢蛟谝髡b新竹的時候,寫出一種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的人生哲理,新生力量將會更加強大的一種精神感召,讓我們對于竹子的喜愛更加增添了幾分。對于宜興的紫砂藝人來說,竹器的制作一直傳承至今,留下了許多的經(jīng)典值得我們好好地專研和臨摹,同時竹子題材的裝飾更是非常重要的元素,許多紫砂壺上面都會以竹子作為題材來進行演繹,形成了一種特定的畫面布局和意圖營造。紫砂作品“奮發(fā)壺”就是通過紫砂竹器和提梁的創(chuàng)意設計,帶給我們一種積極向上、壯志凌云的情感抒發(fā),展示出作者對于紫砂竹器的理解和運用的胸有成竹,特別是在器型的成型方面非常的和諧自然、落落大方,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之處,把竹子那種積極向上的姿態(tài)和精神屬性自然而然地呈現(xiàn)出來,讓我們更加體會到竹子對于我們生活的精神影響之大和中國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
3? 結? 語
紫砂竹器作為一種典型的花器,已經(jīng)形成了獨特的流派和專門的類型,甚至有的紫砂藝人已經(jīng)專門只做一類竹器,其它的器型基本很少涉獵。他們通過對竹子的仔細觀察和抽象的演繹,重點把握好竹器的精氣神韻,讓我們在欣賞的過程之中感受到一種心曠神怡,再加上竹器天人合一的特點和其中寄托的美好祝福和精神象征,讓我們國人從內心深處引發(fā)情感共鳴。
參 考 文 獻
[1]勇麗琴.論紫砂壺“勁竹”的造型特征與文化內涵[J].江蘇陶瓷,2020(2):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