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鶴同
人生偉業(yè)的建立,不在能知,乃在能行
2013年,書法家孫曉云動過一次手術,手術需要將脊椎打開。脊椎是一個神經束非常密集的地方,稍有不慎,就面臨胸部以下癱瘓。幾十年來,孫曉云在醫(yī)院掛水,從來不讓護士扎右手,總是扎左手;左手血管不能再扎了,就扎腳上的血管。平時,她也從不打籃球、排球、網球,生怕影響右手書寫小字時的精微度和敏感度。
這次手術前,孫曉云托朋友在她手術期間刻兩方印,一方是“術后書”,用于手術以后寫的字;一方是“術后體”,用于手術以后書寫的字體。她生怕手術以后神經受到傷害,字寫得不像以前的字了。
手術中發(fā)生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本應2個半小時的手術卻花了7個半小時,術后醫(yī)生不斷地測試她四肢的反應。手術醒來后,她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右手,能不能像以前一樣寫字,也一直想印證一下能不能寫好字。術后第三天,有個小護士來找孫曉云簽名《書法有法》,她上半身還不能動,護士將床搖到一個斜的角度,她把書靠在胸前簽了自己的名字。她驚喜地發(fā)現(xiàn),無論是手的控制力,還是字的造型,居然和手術前是一樣的!她開心極了。那一天是2013年4月18日,孫曉云立刻告訴朋友,“術后體”不刻了,就刻“術后書”。
“術后書”和“術后體”兩方印,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卻彰顯出書法家孫曉云對書法藝術的敬畏。
(責任編輯/劉大偉 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