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我和老公因為買化妝品的事鬧得不可開交。起因是我最近眼袋上多了幾條細紋,想買幾瓶高級眼霜修補一下,不承想,竟被他嘲諷說:“都年近半百的老女人了,還抹那些干什么,浪費錢!”我直接氣炸了,嫌棄我花錢就算了,“老女人”這三個字我真的接受不了,我才四十幾歲怎么就是老女人了?
與老公冷戰(zhàn)的幾天,我約了幾個閨蜜出去散心,沒想到她們竟也談起了老女人的話題,一個閨蜜甚至還說“我們這些老女人啊……”,我聽了氣得直接拍了桌子,厲聲道:“什么老女人,你才多大,這么不自愛。你知不知道,尊重自己,別人才會尊重你?!边@番話,令現(xiàn)場氣氛瞬間降到了冰點,其他幾個閨蜜趕忙打圓場:“她就是自嘲一下,你這么激動干什么?!?/p>
其實我心里明白她們不是故意的,也不是針對我,但我就是聽不得別人說“老女人”這三個字,我覺得充滿了嘲諷和歧視。人都會變老,憑什么老了就要被嘲諷?我真的不理解。
昕媽
聶宏斌心理咨詢師
我曾在網(wǎng)上看到這么一句話:“化妝品在地球上永遠不會消失,除非女人滅絕了?!笨此普{(diào)侃的一句話,卻道出了所有女性的心聲——愛美是與生俱來的天性。當女人與“老”字掛上鉤,就意味著身體的各項機能開始走下坡路了,外在美也將一點點隨時間消逝,此時,心里難免就會出現(xiàn)落差。
對于大多數(shù)人,坦然接受自己生命歷程的每一階段,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如你隨著年齡的增大,對于“老女人”這三個字越來越敏感,別人一句無心的話,都能深深戳到你的痛點。以至于你所表現(xiàn)出的每一個不尋常的反應,又都會被認為是小題大做。
真的是小題大做嗎?我覺得不盡然。德國高度敏感性研究專家卡特琳·左思特曾結(jié)合自己的切身體驗及臨床案例,撰寫了《高度敏感的力量》一書,她在書中提到:“高度敏感并非心理問題,也不是疾病,而是一種秉性。高度敏感者的生命早期,在基因和生活環(huán)境的雙重作用下,會逐漸發(fā)展出一套特殊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它能促使個體更深入、敏銳地感知內(nèi)外刺激,并快速對這種刺激做出反應。這類人通常能感知到他人不太能感知的事物,并立刻進入一種持續(xù)激發(fā)狀態(tài)。”
此外,高度敏感者還會有其他幾個特點:他們往往缺乏邊界感,更容易將身邊人說的話、做的事,聯(lián)想到自身。就像無意間聽到身邊人說些閑話,就會認為是在影射自己,隨即產(chǎn)生敵意。另外一方面,他們還極易產(chǎn)生“玻璃心”,懷疑自己,不自信,并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
在我看來,你之所以聽不得“老女人”三個字,就是因為你對于別人的評價太過敏感,而這種敏感又由你相對特殊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所觸發(fā),是你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對于這種情況,心理學上的應對辦法,通常有以下幾點:
首先,告別完美主義。世間萬物,哪有絕對完美的存在,所謂的完美也只是一時的幻想,唯有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才是走向成熟完整的重要一步。
其次,增加對自身的內(nèi)在關(guān)注。女人的外在美只是表面,終將會隨著時間慢慢消逝,唯有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美,才是經(jīng)久不衰、多而不膩的最終體現(xiàn)。
最后,面對真實的自己。人一旦過分追求完美,必然會距離真實的自己越來越遠,只有真正地直面自己的脆弱,才能學會關(guān)愛自己,不讓自己活在別人的評價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