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懷宇
很多人在童少時代都會有這樣或那樣的灰色記憶,灰色記憶從來不會是什么美麗相約,也不會是什么幸運會見,更不可能是什么驚奇艷遇了。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灰色記憶只能是無法逃避的尷尬邂逅。
當我還在母腹中孕育的時候,身為五棵樹鄉(xiāng)村中學語文教師的父親意外地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師范大學。這個意外,不僅改變了父親的命運,也改變了我的命運,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我們?nèi)宜腥说拿\。
父親是個文學青年,姐姐出生后的某一天,鄉(xiāng)村語文老師出身的父親一覺醒來,突然就有了一個奇怪的念頭,一本正經(jīng)地跟母親說,他想當魯迅。
這種事若是發(fā)生在別人身上,可能就是個玩笑。可是在父親這里就不是什么玩笑了。父親可不是說著玩的,他一向是個做人做事都非常認真的人。而可怕也就可怕在父親的認真上。父親要是不認真也就沒事了,我現(xiàn)在也許就不會生活得這么沉重了,我也許會生活得非常隨意。
認真的父親果然行動起來了。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頭懸梁,錐刺股,三年以后,三十二歲、已經(jīng)有了一個三歲的女兒、即將又有一個兒子的我親愛的農(nóng)民父親竟然真的奇跡般地考上了大學。一直想當魯迅、心懷文學大夢的父親報的專業(yè)也當然是中文系。父親肯定以為自己又向魯迅邁進了一步,我敢肯定,他一度是非常興奮的。母親的妊娠反應(yīng)和老中醫(yī)的把脈都證明父親就要擁有一個兒子了,本來就興奮的父親再加上意外地考上了大學,可謂雙喜臨門。
父親是樂顛顛地從五棵樹村奔向省城的,我一定是隔著母親的肚皮看見不甘平庸的父親一躥一躥離去的背影,否則我現(xiàn)在不會有這么深刻而牢固的印象……
一心想要兒子的父親并沒有因為兒子就要降生而停止他前進的腳步。父親臨走時非常瀟灑地扔給了母親一句話:“我兒子生下來就叫丁文學吧!”父親走得就像那個傳說中的李太白,口中同樣念念有詞:“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那時,除了就要降生的我,父親還有個三歲的女兒在戀戀不舍地張望他那漸漸消逝在五棵樹村村頭的背影……你試著想想,我的父親該是個多么有理想、多么有志向的文學青年??!為了實現(xiàn)文學夢想,他不僅要告別妻子,還要告別女兒,更要告別就要出世的兒子丁文學。
用現(xiàn)在人的話說,父親好像真的有點兒不靠譜啊。
但母親說,也有羨慕父親的人,那個人就是父親的同事——同為五棵樹鄉(xiāng)村語文教師的鄰居鄭大眼鏡。鄭大眼鏡當時的生活境況和父親差不太多,他已經(jīng)有了兩個兒子,一個四歲,另一個一歲。但鄭大眼鏡的父母身體都不好,家庭負擔太重了,導致學習比父親還要好一些的鄭大眼鏡無法實現(xiàn)上大學的夢想。
送父親上學的餞行酒上,喝高了的鄭大眼鏡還在不斷地祝福并遺憾著,不斷動情地說:“真心為你高興啊,終于可以飛出去了……不過,我的夢想只能靠我的兩個兒子幫著去實現(xiàn)了……” 鄭大眼鏡給兩個兒子起名叫鄭大龍和鄭二龍,骨子里就是希望有一天他的兩個兒子都能成功,最好變成兩條騰空而起的飛天大龍。
父親在外地上學最初的那兩年,身為鄉(xiāng)村小學教師的母親同時拉扯著我和姐姐兩個撒不開手的小孩子。母親每天還要上班,還有一個班級的學生,要付出多少辛苦就可想而知了。我雖然當時不太記事,但還是聽大人們經(jīng)常說起我那些見不得人的灰色事件:
我從小就死要面子,在學校的托兒所里,我從不像別的小孩子那樣讓母親袒胸露乳當眾喂奶,得到?jīng)]有人的地方才行。母親經(jīng)常利用課間休息給我喂奶,每次匆匆跑來,都會讓我逼到?jīng)]有人能看見的角落里。否則我是堅決不吃奶的。
有一天中午人多,母親沒辦法,就把我抱到學??諢o一人的大操場去喂奶。從那以后,我習慣了大操場上的安靜,就每天都要求去大操場上吃奶。
一向講原則的母親卻尊重了我的個性。為了給我順利喂奶,年輕漂亮的母親已經(jīng)顧不上她原本最該顧及的尊嚴了。母親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次風吹雨打太陽曬。驕陽下,寒風處,陣雨中,雪花里……
春夏秋天還好說,最難受的是冬天。母親溫暖的懷里每次都會灌滿凜冽的寒風。我肯定,母親晚年的風濕病與當年為我哺乳有直接關(guān)系。
一個端莊少婦在空曠的鄉(xiāng)村學校的操場上解開衣襟為一個男孩哺乳,肯定曾經(jīng)是五棵樹村一道最亮麗的風景。我以為旁邊沒有人看見,我吃得很神秘,也很專注。但我沒想到,哺乳的母親讓全校的師生們都遠遠地望見了。那時我太小,我還不知道教室里、食堂里、樹林后到處都可能有一雙雙貪婪的眼睛……
另一件灰色事件就是我曾經(jīng)有一個非常難聽的外號——丁小眼睛。我小時候很胖,眼睛就被擠壓得又細又小。我愛吃肉,尤其愛吃肥肉,我叫它白肉。
那時,鄉(xiāng)村的菜碗里基本看不見肉。母親所在的鄉(xiāng)村小學食堂除了過年那幾天能見到肉外,平時只有燉豆角的時候才偶爾能見到一兩片肥肥的咸臘肉。老師們舍不得吃,就夾著肥肉逗試我:
“丁小眼睛來了嗎?”
“丁小眼睛來了?!?/p>
“丁小眼睛在哪兒呢?”
“丁小眼睛在這兒呢?!?/p>
“誰是丁小眼睛???”
“我是丁小眼睛?!?/p>
“丁小眼睛啥樣的?”
“丁小眼睛這樣的……”
他們明明早就看到我了,但每次都有這么多廢話。我生怕失去機會,竟然總是每問必答。每次,我都是一邊拎起小眼皮兒,一邊向那個手中揮舞著肥肉的人跑過去……
死要面子的我,總是無法抗拒一片肉的誘惑。
一陣哄笑之后,肥肉最終被放進了我的小嘴兒里。吃到了肥肉,我就紅著小臉飛快地撲向母親,有時還是忍不住要哭,又不想讓別人看出來,就迅速地趴在母親的腿上,偷偷抺掉幾滴不爭氣的眼淚……
我還時常從接下來的午睡中驚醒過來,把小腦袋蒙在被子里小聲啜泣。有一次,正在我委屈地小聲哭時被跑回來取圍巾的母親發(fā)現(xiàn)了,母親跑過來不斷地安慰我說:“別往心里去,那是大人們逗你玩呢?!蔽也⒉煌耆嘈拍赣H的話,最后,暗自神傷的我還邊抽泣邊毫無底氣地小聲問了母親:“媽媽,我的眼睛真的很小很小嗎?媽媽,我是不是很給你丟臉啊……”
其實,那個年代的大人們又何嘗不饞肥肉吃呢?只是因為他們不舍得吃,才把肥肉給了我這小孩子?!岸⌒⊙劬Α?,只不過是人家把好吃的讓給我之前,我得付出的一個小小的代價。人家把好吃的肥肉給我吃了,我總得讓人家心理平衡吧?我總得讓人家樂呵一下吧?只是當時大人們并不知道,對于死要面子的我來說,那代價可以說是過于大了。
直到有一天,我已經(jīng)來到平安縣城了,母親帶我到電影院去看電影,在電影正式開演前一個加映的新聞紀錄片里,我偶然看見了來華訪問的日本首相大平正方,我終于對自己的小眼睛有了最初的釋懷。我在第一時間就發(fā)出了很響亮的幼稚童聲:“媽媽,你快看呀,那個人的眼睛比我的還小啊,竟然也能做成那么大的官呢!他也給他的媽媽爭光了呢……”
當然,我這些見不得人的糗事更多的是大人們后來講給我的,其實我記事算早的,我記事以后,發(fā)生在我身上的事就沒有他們講的那么夸張了。
似乎從我記事起,父親就一直是我的“死對頭”。我這個天才的鄉(xiāng)村小畫家就毀在了父親的手上。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話說,我是先遭遇了捧殺,然后又遭遇了棒殺。
我在三歲的時候就喜歡畫畫了。當時,我那已經(jīng)三十多歲還不甘平庸的父親正在外地的一所大學求學,母親帶著我和姐姐留守在五棵樹村,寄居在外祖父家。
外祖父是個大大咧咧的熱心人。他寵愛外孫子超過了親孫子。正是因為有個與眾不同的外祖父,我才從來沒有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我在外祖父家生活得心安理得、自由自在,儼然一個作威作福的小皇帝。我想干啥就能干上啥,畫畫一不小心就成了我的最愛。雞鴨貓狗,豬馬牛羊,我?guī)缀跏且娚懂嬌叮耶嬌断裆丁?/p>
念過私塾的外祖父是村里的文化人,見外孫子有如此本領(lǐng),臉上的神情就更加慈祥。樂不可支的外祖父有空就領(lǐng)著我在整個村莊走家串戶地表演畫畫,那可真是一場不知疲倦、興致勃勃的終日游蕩啊。我又是那樣配合和乖巧,外祖父指向奔走的狗,我就畫鮮活的狗;外祖父指向躍上窗臺的貓,我就畫靈動的貓。外祖父讓我畫啥我就畫啥。那時的我還會背很多句唐詩宋詞呢,如“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還有“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類的古語,都是不經(jīng)意間從外祖父那里學來的。在外祖父眼中,那時的我一定是神筆馬良或者是天才仲永。
五棵樹的鄉(xiāng)親們那時還沒學會嫉妒和恨,他們都對我投以羨慕的眼光,我和外祖父當然非常受用。正在我樂此不疲地在鄉(xiāng)村走家串戶地畫畫,沉浸在“鄉(xiāng)村小畫家”的稱號中時,在外求學的父親畢業(yè)回來了,說要帶著母親、弟弟和我進駐平安縣。那時五棵樹的鄉(xiāng)村人視平安縣為天堂,誰也沒有理由放棄進城的好機會。
捧殺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瓷先ジ形幕母赣H并沒有忽視我的畫畫天賦,在去平安縣的路上,他還在跟母親說,平安縣有文化館,文化館里有教畫畫的好老師。
父親沒有食言,不久,他就找到了平安縣文化館美術(shù)輔導部的李主任。
李主任比父親年長幾歲,畢業(yè)于一所大學的美術(shù)系,論起來竟和父親是大學校友。老同學就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父子,李主任還慷慨地送給了我三支又粗又黑的專業(yè)素描筆。臨走時,李主任摸著我的腦袋說,這孩子能行,好好學吧,又加送給我一本厚厚的精裝大書——《鳥的基本畫法》。
過分熱情的老同學顯然讓父親受寵若驚,素描筆和工具書更是讓父親如獲至寶。當天晚上,父親把睡眠都弄丟了,竟然熬夜親自為我列好了學習計劃。
接下來就是那場噩夢般的棒殺了。
按照父親制訂的學習計劃,開始時我每天要畫完一只鳥。我每天都要使出吃奶的力氣,才能在父親急赤白臉的指揮下勉強完成任務(wù)。
父親一向干啥事都認真,這次更不會例外。只要我畫畫,他就不再急著去上班了,總是一絲不茍地站在后面監(jiān)督著我。我?guī)缀趺慨嬕还P,他都要認真點評一番。畫好了還行,一旦哪筆畫得不對了,我就要挨訓;畫得再離譜點兒,就得挨罵;如果畫錯了,就要挨踢。從那以后,我的每天好像都變得漫長了,年少的我過早地擁有了那種度日如年的感覺。
隨著時間的延續(xù),不知不覺中,我發(fā)現(xiàn)畫畫已經(jīng)不再是我的美好愛好了,好像越來越變成了痛苦的負擔。
幾個月后,按學習計劃,我每天必須畫好兩只鳥了,就更得經(jīng)常被訓被罵被踢了……漸漸地,我對畫畫竟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常常暗自后悔:當初自己為啥要有這種愛好呢?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我打心眼兒里越來越不愛畫畫了,可死要面子的父親哪會同意?他還急著去向老同學李主任匯報教學成果呢。
每次我流露出想放棄的意思,一頓訓罵都是難免的,有時還要挨上幾大腳。
終于有一天,我突然有了一個好主意——堅決不畫了。我決定,無論父親怎么罵,怎么打,我一定要挺住!我想,只要挺過了這一次,以后就徹底解放了,徹底自由了,一定不會再因為畫畫這件事挨罵挨打了。
那天父親怎么罵的我,怎么打的我,我都記不清楚了。我只記得最后他實在罵不動了,也實在踢不動了,竟然首次給了我一記響亮的耳光。以前不論我怎么淘氣,父親可是從來不打我臉的。
最后,父親氣得說不出話了,好像也打不動了,才渾身顫抖著用嘴在我的大腿上狠狠地咬了一口,把嘴角都咯出血了。父親是一邊擦著嘴角的血跡一邊最后訓罵了我,父親最后的罵聲空洞而無奈。
可以說,是父親的異常嚴厲導致我最后選擇了放棄畫畫。那個天才鄉(xiāng)村小畫家終于生生地被他父親給扼殺在搖籃里了。那年,我剛剛七歲。曾經(jīng)那么熱愛畫畫的我不敢再熱愛了,我擺脫畫畫就像擺脫掉了一場巨大的噩夢……
一天下午,外祖父從五棵樹鄉(xiāng)下來平安縣看我。我還沒放學,見外孫子心切的外祖父就早早地來到小學校園里。當時校園里正辦著全校小學生畫展,有些駝背的外祖父就背著手滿操場轉(zhuǎn)悠著,邊等我放學邊看畫展。他看了一遍又一遍,哪張是他外孫子丁文學畫的呢?他居然一直沒有看到我的名字,難道是外孫子改名了?可是從沒聽說外孫子改名啊?放學后黃昏的校園里,在我沒認出外祖父之前,我先看見了一位滿臉失望的老人。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那位滿臉失望的老人竟然是我的外祖父,那是我有生以來見過的最困惑、最失望的外祖父,外祖父在擁抱我之前的那一臉茫然若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這些年,我并不覺得父親怎么對不住天生喜歡畫畫的我,我倒覺得父親更對不住的人,應(yīng)該是我那慈祥、善良的外祖父。我不敢去深究父親到底對不起誰,怕父親重新讓我學畫畫。直到多年以后,我仍不敢提及跟畫畫有關(guān)的事。
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我已經(jīng)是我家那一片兒有名的孩子王了。很多同齡的孩子都“司令、司令”地叫我。鄰居大力最不好管理,是個典型的好戰(zhàn)分子,那也只能死心踏地做我的副官。因為我除了有人緣、有威信,還有一手小絕活兒——除了彈弓做得好,我還會做煙火槍。出自我手的煙火槍不僅好使,而且好看。身邊的弟兄們幾乎人手一把煙火槍,差不多都是我親手武裝起來的。
因為我會制造精美的煙火槍,手工費永遠是一節(jié)車鏈子,所以我過早早地擁有了兩把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煙火槍?!八玖睢钡耐L更表現(xiàn)在具體裝備上。在那群孩子中,同時擁有兩支煙火槍,而且是兩支超大超長的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煙火槍,絕對是不可思議的。那時的孩子們最喜歡看的電影就是《平原游擊隊》,尤其喜歡電影里使用雙槍的傳奇戰(zhàn)斗英雄李向陽。我那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雙槍”一定能讓孩子們時刻聯(lián)想到智勇雙全的李向陽。
在那個物資極度匱乏的年代,整個平安縣都很少看見自行車。誰家會有二十四節(jié)車鏈子呢?就算有,誰又肯把它們都用于做車鏈子槍呢?現(xiàn)在想想,那都是個非常獨特的奢侈現(xiàn)象。
一般情況下,做一支煙火槍至少需要五節(jié)車鏈子。孩子們手上終于攢足了五節(jié)車鏈子還是做不成,因為還要交出一節(jié)作為我的手工費。這樣,他們就得攢足六節(jié)車鏈子才能來找我,否則他們就只能嘗試著自己去做了。孩子們當中也確實有實在等不及了自己動手的,李大平和二寶子等都這樣嘗試過。對于這些,我并不反對,也不反感,我心里太有底了。
自己動手做槍的孩子們好像沒有誰因此而高興起來。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看上去總算完成了,但總是存在兩個致命問題:一是不好看,二是不好使。由于車鏈子少,槍栓必然要短一些。加上選擇的皮筋彈性稍稍弱一點兒,各個部件細節(jié)稍稍粗一點兒,總體安裝技術(shù)再稍稍差一點兒……尤其是撞針的制作問題,更得細心一點兒,不能磨得太尖,又不能磨得太鈍,關(guān)鍵是弧度和角度的把握必須極其精確,一點兒不到位都不行。這些“一點兒”湊到一起,槍肯定就要出大問題了。有時,自認為大功告成的孩子興奮地把槍舉過頭頂,一連勾了好幾下,槍卻一直勾不響。該響時不響,哪還配得上叫槍呢?氣性大的孩子立馬就會把自己辛辛苦苦做成的槍摔在地上,甚至還要狠狠地踹上幾腳。
而我用五節(jié)車鏈子做成的煙火槍卻總能一勾就響,這就是孩子們寧愿送給我一節(jié)車鏈子也來找我做槍的根本原因。五節(jié)車鏈子的煙火槍響是響了,但它不可能響得那么透亮、那么瀟灑。就算我做得再精致,它也終究沒法和我那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煙火槍相提并論。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煙火槍畢竟槍栓足夠長、沖擊力足夠大,每次勾動扳機都會隨之發(fā)出一聲震耳欲聾的脆響。在孩子們的眼中,“司令”那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煙火槍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煙火槍?。?/p>
印象中,平安縣的孩子們一直在竭力搜尋更多的車鏈子,一直在夢想著手里的煙火槍越來越大、越來越多、越來越響……
后來,光聽響聲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孩子們的要求了,煙火槍就發(fā)展成了火藥槍。
所謂的火藥槍,現(xiàn)在來看就非常簡陋了。無非是在槍頭套上一個車閘管,再將其焊牢?;鹚帢尶梢匝b上黑火藥和鐵沙子,不再是從前那“擺設(shè)有余,威力不足”的煙火槍了,火藥槍噴射出的鐵沙子多且密,比彈弓的威力還要大。火藥槍才更有槍的味道,不僅能讓人聽到響聲,還擁有巨大的殺傷力。一把這樣的“槍”拿在手上,該是多么有威懾力、多么風光啊!那一度是整個平安縣所有男孩子對“槍”的終極夢想。
自從有人利用自行車的車閘管制造火藥槍,平安縣里為數(shù)不多的自行車的車閘管幾乎一夜之間就被孩子們偷光了。大人們防不勝防,新買的自行車五天之內(nèi)就會殘缺不全,所以那時大人們騎的自行車基本上沒有車閘。街上時常發(fā)生自行車撞車事件,與大量車閘管被孩子們用于做火藥槍有著直接關(guān)系。如果兩個騎自行車的人相撞了,沒有人會指責對方為啥不剎車,都是說:“你為啥不往那邊拐呢?”接下來,就會聽到這樣的爭吵聲:“你沒長眼睛???咋不往右拐呀?你揚了二怔的!”另一個則罵道:“你才沒長眼睛呢!咋不往左拐哪?你傻了吧唧的!”曾有那么一段時期,平安縣總的感覺就是:剎不住車。
一天,我招集小伙伴們來幫我家墊院子。但那天下午收工后發(fā)生了一件蹊蹺事:我放在自家窗臺上那兩支十二節(jié)車鏈子的火藥槍竟然不翼而飛了!光天化日之下,司令那么扎眼的兩支大槍同時不見了,這在當時無疑一件驚天大案!
墊院子時,槍就放在自家的窗臺上,沒有外人來呀,怎么會丟呢?
全力破案!我認為我施展才能的機會來了,邊說“誰也不好使!我就不信邪”邊招呼大家:“馬上給我全體集合!”
一起干活兒的小伙伴們便掘地三尺地找起火藥槍來……孩子們無望地把整個院子翻了一遍又一遍……一個個累得汗流滿面,精疲力竭,也沒見到那兩把大槍。我認為,包括那個賊在內(nèi),也在假模假式地尋找。
有人懷疑是不是丟在運土的路上了,我就帶著所有人去后崗子的路上撒大網(wǎng)式地反復尋找……仍然無果。
最后,我不得不用上排除法。一個一個過篩子,很快確定了最可疑的一個人,大家都懷疑是滿臉通紅的李大平干的。
嚴刑拷打,李大平卻堅決不承認。在那個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孩子們無形中也在模仿成年人,斗爭也是十分殘酷的。
我的副手大力用手術(shù)刀割破了大平的后背,那已經(jīng)是孩子能夠承受的極限了,可大平還是不承認自己偷了火藥槍。
大力有一天又在公共廁所里發(fā)現(xiàn)了反標,跑來向我匯報,說發(fā)現(xiàn)了階級斗爭新動向,寫我是小孩頭頭。毫無疑問,這就是階級斗爭新動向??!大力還是懷疑是李大平干的……
還有一天,我們自制的火藥也濕透了,是誰給澆上水或是給尿上尿了呢?又是一個階級斗爭新動向,就又有人懷疑是李大平干的……
那時我們還小,只有發(fā)現(xiàn)問題的能力,還遠遠不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直到后來上了初中,學了物理和化學,我才知道火藥第二天早上為什么濕透了,那一定是露水惹的禍。
后來也知道了當年廁所反標的謎底,那是大力自己寫上去的,大力為的是鎮(zhèn)壓一直不服他的李大平。那是我考上大學后伙伴們?yōu)槲宜托械耐砩希⒆觽冾^一次喝多了白酒,酒后的大力自己揭開了困擾孩子們好多年的未解之謎。
但是一直沒人再提那兩把火藥槍的事,火藥槍到底是誰偷去了呢?這仍然是我少年時代最大的懸案……
我相信,不會有太多像我這么倒霉的孩子了。由于父親是個文學青年,也就決定了我文學青年的命運。
文章開頭的時候不是說過嗎?我親愛的農(nóng)民父親奇跡般地考上了北方一所重點大學的中文系。父親真的又向魯迅邁進一步了嗎?
大家笨想都能想到父親的悲慘結(jié)局。通過上大學見到更大的世面之后,父親終于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先天不足。班里那么多出身于書香門第和名門望族的同學,才華遠遠在他之上,也沒有一個能成為魯迅。怎么辦呢?夢已上身,是揮之不去的。漸漸地,父親把夢想戀戀不舍地轉(zhuǎn)移到自己兒子身上來。于是,我苦難的日子來臨了,父親對我的要求越來越嚴厲。我這命可真苦啊!
那時我還不知道,當年父親之所以風風火火地大學畢業(yè)回來,又急三火四地將我們?nèi)野徇M平安縣,是因為他心里正懷著一個巨大的“陰謀”。他根本不想讓我畫畫,他要讓他的兒子繼承他那當魯迅的文學夢想,大有傳說中的愚公那“子子孫孫無窮匱也”的執(zhí)著架勢。
已經(jīng)讀初中的我本來完全有可能成為一個理科天才,在那個“學好數(shù)理化,走遍全天下”的時代,學生們對文科生是多么不屑??!可身為文學青年的父親卻命令我非學文科不可,以后目標必須報考北京大學中文系,否則跟我斷絕父子關(guān)系……父親的武斷還導致我和初中時最志同道合的幾個理科同學過早地分道揚鑣了。
那時父親是平安縣戲劇創(chuàng)作室的小頭頭,每天哼哼呀呀地寫地方戲唱段。有時拿不準了,就以考考我為借口,讓我?guī)椭貉喉?。回答好了說我還真能蒙一陣,回答不好就要挨一頓臭訓。
叛逆期的我有時也抓住機會回擊父親。當時知識分子家庭并不寬裕,還要供三個孩子上學,夢想當魯迅的父親卻每年都要訂上幾本國內(nèi)大刊,除了《劇本》月刊之外,還有《小說月報》《青年文學》等當時名氣較大的小說月刊。有時我真的想不明白,省下那些錢能買多少個面包和麻花??!
有一天放學回來,本來因為摸底考試成績不理想要挨罵的,可我意外地逃過了一劫。當父親問我考得咋樣時,我竟先說了句當天學到的陶淵明的名句:“勤學如春起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輟學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年有所虧。”父親笑了,說我學以致用,好樣的。見父親高興,我并沒見好就收,突然發(fā)現(xiàn)父親正在看《小說月報》,我就又半開玩笑地說:“天天寫地方戲能有啥出息?要寫就寫小說,得爭取發(fā)表在《小說月報》上?!?/p>
“你口氣可真大呀!不怕風大閃了舌頭?《小說月報》是你想上就能上的嗎?咱們平安縣這么多年真沒聽說誰在那兒登過作品呢!”父親都要急眼了,罵我跟他抬杠子。
我當然不會示弱,又指著旁邊《青年文學》的頭題封面人物作品《搖滾青年》說:“你看人家劉毅然,那才是個好作家?!?/p>
父親無語了,竟要舉手打我,見勢不妙,我只好溜之大吉。
而我根本就沒有父親的恒心與毅力,真不是努力學習那塊料,我喜歡跟學習無關(guān)的任何事物。父親是專門用來學習的,我是專門用來不學習的。我喜歡打沖鋒仗,喜歡各種球類運動,喜歡抓山雀、挖鼠洞、種各種樹、造各種玩具槍,用東北話說,我是屬蝲蝲蛄的,樣樣通,樣樣松。(蝲蝲蛄啥樣,父親罵我時有過多次描述:蝲蝲蛄會飛、會叫、會游水、會跑,還會挖洞,但飛不高、叫不響、游不動、跑不快,洞也挖不深,總之都不咋樣……)無論是小雞小鴨,還是小貓小狗,只要是動物,我都喜歡。我天天看我種在庭院里的花草,一看就是一兩個小時,有時還能看小半天。父親罵我:“你不看,它們照長不誤的?!倍覅s一直認為我的目光對花草們很重要。我還喜歡天文、地理、外星人、UFO等事物,直到現(xiàn)在,我最愛看的電視節(jié)目還是《動物世界》和紀錄頻道,此外,只看體育賽事。
大學中文系畢業(yè)、鄉(xiāng)村語文教師出身的父親實在難纏,他對我的學習要求總是遠遠高于我現(xiàn)有的實際水平。我的考試成績總是達不到他的期望值。在那個高考是唯一出路的年代,我面對著“分是命根”的嚴厲父親,更多的時候,我無法斗智,更無從斗勇,接受訓斥和拳腳幾乎是我唯一的選擇。
所以,我一直在學習這個問題上受到父親的傷害和摧殘,直到上大學以后,遠離了父親的視線,傷害和摧殘才得以減輕。但是,我已于無形之中被父親引向了文學之路。我每天在東北師大中文系的大樓里學習文學理論,看中外名著,課余時間再去聽講座、搞詩會……
可以說,本來愛好理科的我是被父親逼上文學之路的,在這條路上,我并不比被逼上梁山的林教頭輕松多少。
不過,后來我才知道,當作家和上不上大學中文系并沒有什么直接的關(guān)系。
但有這種認識已經(jīng)是后來的事了。
有“蹲級包子”這樣經(jīng)歷的人不會太多,但是我有?,F(xiàn)在看來這是經(jīng)歷,是故事,但是在當時可不是,那時簡直是事故。毫不夸張地說,這絕對曾經(jīng)是我少年時代頭頂上最不光彩、最黑暗濃重的一塊烏云,尤其是對我這種虛榮心很強的人來說。
20世紀80年代,不僅高考競爭異常激烈,就是從普通初中考入重點高中,中考的競爭也是異常激烈的。尤其對我們這些縣城的孩子和縣城以下的鄉(xiāng)村孩子來說,考上與考不上,就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轉(zhuǎn)折。打個比方說,中考就像一場比分僵持不下的足球比賽中一個決定勝負的點球。
那年,我沒有考上平安縣的重點高中——平安一中,這粒生死攸關(guān)的點球就這樣被我緊張而顫抖地罰失了。
開始時,學校說我考上了,第一次通知還有我,班主任胡老師親自到我家,興奮無比地通知我下午就到學校去開會。我被一直興奮無比的胡老師弄得更加興奮無比,吃過午飯我早早地就跑到學校去了。距開會時間還有一個半小時呢,我就興奮無比地在校園里漫無目的地轉(zhuǎn)悠。以前沒注意,學校竟是這般親切——單杠、雙杠、籃球場、足球場都像在和我打著招呼……操場也顯得比從前大了許多,并顯示出向我張開懷抱的樣子。
我還激動地聽完了關(guān)校長熱情洋溢的祝賀講話。記得關(guān)校長最后說:“考上了縣一中,就相當于一只腳已經(jīng)跨入了大學校門,父母沒白供你們一回呀,會為你們高興的,也會因你們而自豪的。我的同學們,祝你們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我的青年才俊們,我期待著你們所有人在三年后都金榜題名,都傳來令人振奮的佳音……”
因為平安一中的高考升學率一度達到95%以上,聽了關(guān)校長的一席話,我興奮異常。我還下意識地想到了我們班上的尖子生王龍飛,連學習那么好的王龍飛都沒考上,而我卻考上了,真是不容易啊,真是幸運??!記得那天我只會興奮,不會思考,只會憧憬,不會回顧,更沒有時間去細想王龍飛的處境和感受。
可是沒想到,后來平安縣教育局出臺了一個土政策,明確規(guī)定外語和政治加起來不足160分的減去10分,倒霉的我兩科加起來正好不足160分,這樣我的總分被減去10分之后就比錄取線低了1分。所以,第二次被通知去學校拿錄取通知書的學生中就沒有我了。我就這樣陰差陽錯地出局了。我至今都認為那一定是平安縣教育局某個當權(quán)者的陰謀,他可能為了某個關(guān)系的孩子能考上,謀害了我這個與他沒有任何關(guān)系的孩子。當然,這只是我自己想的,因為一直無法解釋為什么。
對我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為什么呀?為什么呀!我一度覺得老天爺太不公平了??荚囍安]說哪科加上哪科不夠多少分要減去多少分?。≡僬f,我是被我父親立志要考大學中文系的呀……
然而,我的抗議無效。我的聲音再大也沒有用,因為我不過是個中學生而已。對于平安縣教育局來說,我的嘴實在是太小了。我想也許我父親的能嘴大一些,可他沒敢對平安縣教育局說出半個“不”字,而是一遍又一遍惡狠狠地大罵著我:“完犢子……”
其實,考不考上重點高中對我自己來說真的無所謂。我并不覺得考上了就如何好,我當時真沒啥太大的理想,也不愛學習,要能永遠不上學,在家領(lǐng)著一群孩子,在平安縣當孩子王玩才好呢。只是老天爺呀,你可讓我咋過我那望子成龍的父親這一關(guān)啊。
平安一中在平安縣所有的居民心目中都是神圣無比的。真的就如關(guān)校長講的那樣,考上了平安一中,就相當于一只腳已經(jīng)踏入了大學校門。平安縣本來沒有什么風景,平安一中上學和放學的學生儼然平安縣最美麗的一道風景。人們議論著這里有誰誰家的兒子或女兒,誰誰家的兒子或女兒肯定能考上某某名牌大學……那是更美麗的景外之景。
那群佼佼者中沒有我不要緊。要緊的是沒有我父親的兒子!
一向好強的父親就像被所有人捉到了短處,于是,公共場合抬不起頭的父親回到家里就會對我表達出十足的憤怒。“給我回讀!”
老爸怎么打的我,我已經(jīng)嚇忘了。我不知道疼痛,只知道恥辱,覺得那是我一生中最見不得人的事。我怎么也淪為人們常說的“蹲級包子”了呢?
因為我都會了,回讀一年相對輕松,只是白白浪費了我一年的青春。
老天爺真的跟我過不去啊,太令人意外了!第二次中考,一向名列前茅的我竟然又只差了一分。這不能不讓我迷信人們的說法,考場、賽場、戰(zhàn)場都是出怪事的地方!這不,這次就怪到我頭上了!沒想到會是我的最強項數(shù)學出了問題,事情真的就壞在我的天才數(shù)學上了!那是我最拿手的雞兔同籠問題,題目是:小雞和兔子共20只,一共有50只腳,問:小雞和兔子各有多少只?
正確答案應(yīng)該是最簡單的二元一次方程:設(shè)小雞數(shù)為X,兔子數(shù)為Y,列出二元一次方程式為:X+Y=20;2X+4Y=50……最后X=15,Y=5。
而我的算法則全憑想象:假設(shè)小雞和兔子都能聽懂人話,先喊抬起一只腳,50-20=30;再喊抬起一只腳,30-20=10,這時小雞都一屁股坐在地上了,四條腿的兔子還有兩只腳在頑強地站立著。所以,兔子有10÷2=5只,小雞有20-5=15只。其實我還能做得更簡單,就是直接下令讓小雞和兔子同時抬起兩只腳,小雞便直接坐地下了,只剩下兔子用兩條腿站著。所以,50只腳減去20對腳,剩下的10只腳就都是兔子的了,再除以2,就是5只兔子。我的結(jié)果是對的,但根本沒用上標準答案規(guī)定的步驟。判卷老師以為我的結(jié)果肯定是從別人那里抄來的,15分的題就給了我0分。
這一次,我父親為了他的兒子,終于厚著臉皮求了他的校長同學。我終歸沒有逃脫掉恥辱,我還是以走后門的方式來到了平安一中。
雖然我相對順利地通過了高考,但是在我高考過程中卻有一段并不愉快的小插曲。
上午剛考完語文,題雖然很難,但確實能考出點兒真正水平。我覺得我發(fā)揮出了自己的最高水平,用上了所有的積累,每道題都答得非常用心非常較勁。中午回到家時,我處于一種飄飄然的狀態(tài),正好姐姐也放假回來了,我就眉飛色舞地和姐姐說起了語文考試題:考試題出得有沒有水平,得看答題人能不能用上勁,今年這語文題出得真有水平……正在我向姐姐窮顯擺時,父親也下班回來了。父親一聽我答得不錯,就興致勃勃地幫我估起分來。父親畢竟是當過鄉(xiāng)村語文教師的人,估分也是相當有經(jīng)驗的。可是估來估去,發(fā)現(xiàn)我的語文成績頂多能得75分,父親的臉都變形了。父親竟怒不可遏地罵了我一句:“娘了個蛋!滿分120分的語文只能得75分還考個屁大學呀!你還瞎叫喚個啥呀?”說著一揮手就給了我一記響亮的大耳刮子……
“可是我已經(jīng)盡力了呀!我發(fā)揮出我的水平了,我有啥辦法啊。”我捂著熱辣辣的臉和父親對抗著。
姐姐也感到意外,嚇得躲到里屋去了。
母親及時趕來,和父親喊了起來:“孩子還沒考完呢,哪有這個時候打孩子的?”
我氣得中午飯都沒吃,在母親苦口婆心的勸說下,才肯去繼續(xù)參加下午的考試……
沒想到,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我以總分469分、全班第五的好成績考上了一所重點大學的中文系。
最后,我的語文得了74分,竟然是全年級的第二高分。因為那年的語文題實在偏難,能及格就是優(yōu)秀學生了。只是我一向出色的數(shù)學沒有考好,本應(yīng)拿到高分,卻拿了90分的平均分。還是因為我嘚瑟,有道大題省略了應(yīng)有的具體步驟而沒有拿到每步的得分點。
父親也許是為了表達內(nèi)心深處的歉意,當天晚上給我做了一頓豐盛的晚飯,飯后還一臉笑容地給我講了一個寓言故事:兩只白天鵝叼著一根樹枝,一只烏龜緊咬著樹枝,在高遠的藍天上進行著一次美妙的飛行……地上目擊的人群一片驚嘆,都說這太有創(chuàng)意了,一定是聰明的白天鵝想出的好辦法,那只笨烏龜可真有福氣啊。而實際上這是烏龜?shù)闹饕?,烏龜想上天就想出了這個辦法。聽到人們對天鵝的高度贊揚,烏龜這個急呀……最后,烏龜終于忍不住了,可它那“我”字還沒說完,就悲慘地摔向了大地……父親說,就算烏龜當時不說,人們早晚也會知道真相的。
一個語文拿了全年級第二高分的人卻蹊蹺地挨了一記響亮的大耳刮子,我一直搞不清楚,這是我的不幸還是父親的不幸?但我能肯定的是:我仍然是父親心中那只不夠成熟、不夠穩(wěn)重的叫喚雀兒。否則,就算我們當時估出再低的分數(shù),父親也會認為那是一個高手應(yīng)該得到的分數(shù)。就算父親望子成龍心切,他的手也不會有高高舉起來打向我臉的理由……
但還是謝天謝地呀!我總算考上大學了呀,我終于可以遠離父親,不再承受父親的嚴厲管教了……
少年時代的灰色記憶還有很多:我還有多次無足輕重的死亡經(jīng)歷,比如野外洗澡弱水,死里逃生后又被開除出少年先鋒隊;比如少年時代被喜歡惡作劇的鄰居小春子電擊昏迷,險些一命嗚呼;再比如第一次游向大海時,死要面子往前沖,最后無力游回岸邊;再比如和表弟手拉手滑向家鄉(xiāng)嫩江口的無底深淵,后被意外搭救;等等,等等。我童少時代經(jīng)歷過的兇險事件這么多,但唯有那個中午的大耳刮子成了我日后的心結(jié),永遠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
一晃兒,我大學畢業(yè)了。父親的夢竟然真的上了我的身,我竟真的寫起了小說。先是在省內(nèi)文學期刊上發(fā)表了幾個短篇小說,但初學乍練的我寫得并不十分理想,多半是出于編輯對年輕作者的鼓勵。后來,我又在全國大刊上發(fā)表了兩個中篇小說。突然有一天,兒時無意中挖苦父親的話蹦了出來:我的作品能不能在《小說月報》上發(fā)表呢?這件事竟真的一度成了我內(nèi)心深處無法張揚的一個結(jié)。于是我開始夢想自己的作品能在《小說月報》上露面,我就更加努力地寫呀寫……我知道我更主要是想報復一下父親。
有一天,我意外地收到一封來自百花文藝出版社的信箋,看完信后我才知道,原來《小說月報》就是這個百花文藝出版社主辦的呀。
信的內(nèi)容簡直讓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竟然是一封征求意見信。寫得、確切地說是印得十分簡單,大致意思就是,《小說月報》編輯相中了我發(fā)表在一個市級小刊上的短篇小說,問我是否同意轉(zhuǎn)載。
這還用問嗎?這可是我自少年時代就夢寐以求的好事?。∥以趺磿煌饽??我還興奮地繞道來到父親住的小區(qū),我把那封小信拿出來認真展開給父親看。就那么幾個字,父親竟然看了好半天。最后,父親用極其羨慕的目光盯住了我,激動地說:“那就抓緊同意吧,馬上去回信說同意啊,真的會有這么好的事兒……”
一個文學青年的夢想終于實現(xiàn)了,我沒想到這夢想實現(xiàn)得也像做夢一樣啊!最最重要的是,我終于感到我對父親有了勝算,那是在我和父親英勇對抗多年后取得的一場偉大勝利。雖然這場勝利來得極其偶然,但還是能緩解我多年來一直渴求復仇的病根兒,就像真的有人為我討回了那記響亮無比的大耳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