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花形瓷碟子中的墨慢慢用盡,暮色開始轉涼。
如果夜色足夠靜謐,你的心思足夠清明,坐在小院中,你甚至能夠聽見,月色骨碌碌地從瓦溝上滾落的聲音——很輕,像風卷起落花,像墨走在宣紙上,也像雪在竹葉尖化開。
兩耳清凈,唯聞空山月落聲,村中犬吠聲,籬落草蟲聲,溪頭流水聲。這些聲音都是鄉(xiāng)野村居的組成元素。它們簡單質(zhì)樸,讓人聽了不由得心生寧靜。
尋幽,不如踏入無名無姓的鄉(xiāng)山野嶺。這些地方,人跡罕至,古木參天,山腳下散落著十幾戶人家,竹籬青瓦石頭墻,建筑是五六十年代的樣子,有歲月留下的滄桑印記。村子每日安然地坐在日出日落里。
寧靜終歸是有跡可循的,并沒有真正銷聲匿跡,這樣一想便覺得心安。
文人雅士常說:“詩意地棲居?!比欢娨獾降资翘^縹緲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飄著飄著,也就散了,令人徒生嘆息。
我倒甘愿寧靜地棲居,于幽僻的小村,民風淳樸之地。
村中雞犬相聞,卻無雞飛狗跳之事。山腳綠蔭匝地,竹林繞村,階前紅的、粉的指甲花自開自落。何等閑適,何等自在!
你與世間繁華熱鬧做了了斷,這山村鄉(xiāng)野贈你以簡單,以明凈,以清和,以閑適,以寧靜和歡喜。
我想,其實最真切的寧靜是回歸自己的內(nèi)心。即便囿于市井,亦可每日做些歡喜事:養(yǎng)綠,種花,看云,采露,讀書,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