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 軍
為什么我們今天很少在廚房和餐廳里看到藍色食物?這其實是植物給人類基因留下的印記。
在中國科學院發(fā)起的一項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整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的626 種果實中,只有1%的果實是藍色的,而紅色的果實占19%,黃色的果實占13%。其實這也難怪,在野外,波長越長的顏色具有越強的傳播能力,而藍色這種短波長的顏色很容易被忽略。這是藍色不受待見的根本原因。那為何世界上還會存在藍色的果子呢?除了基因遺傳的多樣性,還有很多藍色果子的“播種機”是沒有彩色視覺的,比如藍莓的老主顧灰熊就沒有彩色視覺,在它們眼里整個世界都是黑白的。藍莓長成什么顏色也就無關緊要了。
相反,植物在愛好色彩的人類身上留下了愛吃的信號:紅色和黃色。這也是大多數(shù)動物喜歡的,鳥兒愛紅色,蟲子愛黃色。紅色和黃色恰恰是植物世界中果實最常見的顏色。讓大家更為驚奇的是,在之前的調(diào)查中,黑色果實所占的比例為40%,并且在光照條件不好的地方,動物傾向于選擇吃這些黑色的果實,因為它們更容易從背景中凸顯出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我們喝藍色可樂只是尋求新奇刺激,卻能欣然接受墨魚汁拉面這種美味。其實這也是被植物果實訓練出來的偏好。
人類也對植物做了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比如說,把橙色定義成胡蘿卜色。在自然界,胡蘿卜顏色多得不得了。對胡蘿卜的長相影響最大的是荷蘭人。荷蘭園藝學家的種植技術高超,他們有自己的小嗜好。就喜歡荷蘭的幸運色——橙色。所以他們留下的是橙色的又大又甜的胡蘿卜。于是,胡蘿卜色就同胡蘿卜的顏色捆綁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