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沒有書,歷史會喑默,文學會失音,科學會癱瘓,思想會停滯”——芭芭拉·塔奇曼
當身邊的朋友問你,曾記得讀過的第一本書的名子嗎?你的表情會愕然么,還是在腦海里翻江倒海盡量調出舊日的CPU資料···搜到最古老的段子,是啊每個成人在兒時都會有那么幾本愛不釋手的小人書,也許思路就從這里找到線索,眼前這個布滿灰塵的舊書架上的老書,被擦拭的亮了起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動畫形象,鮮活的跳入那部吳承恩的經典名著《西游記》中。而今天我們看到的這部榮獲2012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動畫短片《莫里斯·萊斯莫先生的神奇飛書》,也是從“迷失在一本書,飛越一個神奇的世界中,給你一個動態(tài)之旅的精典故事”。
神奇飛書的劇情簡介:在一個平靜的小鎮(zhèn),矗立在街區(qū)中心的小旅館,頭戴禮帽的男子正坐陽臺上閱讀,他被書籍圍在中央,如此自如。突然,晴朗的天空為滾滾烏云遮蔽,颶風來襲,狂風大作,房屋窗欞劇烈晃動,連書上的文字也隨風飄散。人與牲畜、家具房屋相繼被卷入空中,男子雖然僅僅勾住陽臺的欄桿,可是還是隨同旅館一同飛向空中。不久,他們落在了一片荒蕪而又有些奇怪的地方。青年四處游蕩,尋找可以憩息的場所。這時,他看到一幢美麗的房屋,里面全部為書籍所充滿。愛書的男子欣喜過望,他投入到這書的海洋,樂而忘返……
看著這部讓人感懷的15分鐘的短片之后,會有種苦咖啡的氣味在口中縈繞,當生命面對一場颶風的挑戰(zhàn),所有美好最脆弱和不堪一擊的時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為了僅存的一點希望,苦苦掙扎,戲劇性的重新拾起一張張空白的紙,用知識這支不朽的筆,堆砌成一座座書的家園,書寫著我們的人生。
很多人對這部短片入味的口感是頌揚了書。誠然,書給我們生活帶來了希望,是文明失去記憶力的廢墟上重拾的精神圣餐,但這并不是本片的主旨,這部短片的三個重要支柱是書、人和颶風。當一陣黑色的颶風,讓我們的生活失去了色彩。廢墟一樣的家和城市,似乎昭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剩下點斷墻頹峘,黑暗中跌跌絆絆摸來摸去,這時候人自身的那種生命的樂觀和頑強其實是最重要的。書,只不過在這里是激發(fā)人們無論遇到什么困境都要堅持完成生命意義的信念。
颶風背后值得我們關注的是2005年席卷墨西哥灣沿岸的卡特里娜颶風是美國歷史上造成損失最大的颶風,1800人在颶風中喪生,經濟損失高達800億美元。受災最重的路易斯安那州新奧爾良市有80%的面積淹沒在近6米深的洪水里。這里也是導演威廉·喬西的家鄉(xiāng)。災難面前世界一片狼籍,房子沒有了,溫暖的家沒有了,有的甚至喪失了親人朋友。他們除了赤裸裸的彼此間痛苦無助的表情。僅存的就是生命的本能。在《莫里斯·萊斯莫先生的神奇飛書》中這場颶風,其實就是卡特里娜颶風帶給喬西的記憶,世界沒有了色彩,轉眼間周圍的一切如此的灰暗。
影片的形式上威廉·喬西借鑒了《奧茲國歷險記》的部分橋段,在一場龍卷風中,桃樂絲與小狗托托來到了神秘的奧茲國,在冒險中鏈勇氣,在挫折中寫下成長,在災難面前確打開了另一扇窗,最后在歷練中回到原來的國度。而在《神奇飛書》中,同樣經歷一場災難, 這里的世界確失去了本色,人們充滿了失落,無法回到原來的世界,只能在廢墟中重新靠著自己的力量建造一個新的家園。
人與書在災難中依賴共存的關系也是本片的最重要的一根主線,也是喬西最有創(chuàng)意的呈現(xiàn),一本書首尾呼應穿插在整部短片的始末,當平時愛讀讀寫寫的Mr.Morris Lessmore茫然若失時,天空中一群會飛的書簇擁著一個少女,女孩留下了一本書陪伴在Lessmore身邊,他發(fā)現(xiàn)自己周圍的世界變成了彩色。生活有了活力,書引領著他們走入新的世界。后來莫里斯·萊斯莫先生把書送給了身邊需要它的人,那些在災難前后曾經出現(xiàn)的奶奶、孩子、騎自行車人們,都與書成為伙伴。書是人類的朋友,對于書,愛它,所以放了它,讓它被更多的人熟悉,更多的人閱讀,它的價值才能得到最大的體現(xiàn)。
書的確是我們一生的伴侶,也是災難過后無法替代的心靈守衛(wèi)者,它帶給我們溫暖和希望。就像喬西在卡特里娜颶風后從家鄉(xiāng)的廢墟中整理出大堆的書籍,贈送給臨時居住在附近的孩子們的情境一樣,此時,電腦、電視、這些現(xiàn)代文明的高科技電子產品都被颶風摧毀,孩子們也只能剩下書,書的確安撫了孩子們受傷的心靈。但是,就如開篇所說,影片沒止于歌頌書籍作為傳承著文化知識,成為我們修身立命精神參照。更進一步闡明了自強自立的人類自身。這也不能不讓人聯(lián)想到人人皆知的名著,海明威的短片小說《老人與?!?,海明威像普羅米修斯一樣,參照生活中的生命,又重塑了一種生命形態(tài),他挖掘其硬漢子精神的潛能的無限性,以文學形式對人類英雄氣質的升華進行另外一次嘗試。
在劇情上,喬西的這部影片有許多細枝末節(jié)處的巧妙安排,更具有皮克斯動畫人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意靈感。美國心理學家彼特說:“想象力是解決問題的鑰匙,當人們百思不得其解時,‘白日夢’能為你提供答案”。在經典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我們也常常見到幻想的影子,文豪巴爾扎克就常與他小說中的人物對話;作曲家勃拉姆斯也不止一次地說,只有當他冥想時,樂思才會不間斷地從腦海中跳出。
的確,當你每一次觀看這部動畫,都會意外發(fā)現(xiàn)新的細節(jié)抓癢著你的神經敏感區(qū),墻上詭異的照片、颶風攜帶著電視機從畫面一閃而過,莫里斯坐在陽臺看書時小丑喜憂參半的前后表情,老書出現(xiàn)時背景音樂的變化及路上的行人你是否注意到了呢?它們都是要么相互對照存在,要么有著特殊意義的符號,除了細節(jié)魅力以外,影片還飽含了童心看世界的獨特視角。想象力給本片大放異彩的回放鏡頭你能看到多少呢?你看到被颶風吹起的字母了嗎!你看到躺在一本巨大的書籍上酣睡的莫里斯嗎?你看到莫里斯在給書治病時,書的心跳律動像一位生命垂危的老人嗎?每個鏡頭細品都充滿了動畫的趣味。
動畫短片歷久彌新。它是動畫電影時代先鋒的探路者,當動畫情感在晦澀化表達與風格化表現(xiàn)的旋渦中輪回的時候,這次奧斯卡獎在一次重回它的源點,故事性。無論是《回憶積木小屋》、《莫里斯·萊斯莫先生的神奇飛書》的獲獎,都是沉淀的美麗與經久的打磨關于一個苦澀的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