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仁杰
摘要:在這個信息互動時代,我們全民都應該提高自身的網絡信息安全防范意識,國家也應該加大對于網絡通信信息方面的管理和監(jiān)控力度,相關部門也要及時做好技術研發(fā)工作和軟件改進工作。這樣我們的網絡環(huán)境才能更加安全,網絡信息才能夠真正安全。
關鍵詞:網絡通信、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引言:網絡運行環(huán)境下,網絡通信中無法避免數據信息安全問題,人們的個人隱私與企業(yè)商業(yè)機密面臨著泄漏風險。加強對網絡數據信息安全保障技術的研發(fā),應用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和數據加密技術,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安全性,利用防火墻系統(tǒng)維護系統(tǒng)安全,從而營造和諧穩(wěn)定的網絡運行環(huán)境。
1網絡通信中的主要信息安全現(xiàn)狀
1.1首先是網絡通信結構問題
在進行信息交換或者傳遞的過程中,需要以網際間技術作為支持,同時需要遵照相應的TCP/IP協(xié)議,進行注冊和認證之后才能進行相應的信息傳遞。而在這樣的情況下,用戶需要按照這種協(xié)議來獲得授權,從而進行網絡通訊,但是TCP/IP協(xié)議本身屬于一種樹狀的通信形式,這樣的結構形式非常容易產生相應的網絡漏洞,而這些網絡漏洞就給黑客和病毒提供了有利條件,對網絡通信的信息安全造成了較大的威脅。
1.2網絡通信的軟件安全問題
人們在網絡平臺上進行各種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相應軟件的支持才能完成,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人們所使用的大部分軟件具有較高的開放性,人人都可以利用工具對其來進行相應的設計和修改,而人們在對軟件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軟件不可能盡善盡美,總會出現(xiàn)一些漏洞或者相互沖突的地方,這些漏洞就是所謂的“后門”,而在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下,部分不法分子會通過相應的網絡技術尋找到這些漏洞,在軟件中安裝相應的病毒,或者是直接對網絡系統(tǒng)進行攻擊,竊取用戶的數據信息,導致網絡通信出現(xiàn)問題,嚴重威脅用戶的網絡安全。
1.3網絡病毒
網絡病毒屬于一種在計算機中傳輸的病毒,從整體上來看,這些網絡病毒在傳播的過程中具有傳播速度快、涉及范圍廣和難以消除的特點,比如說人們最熟悉的網絡病毒-木馬來說,這樣的病毒只要對一臺計算機進行感染,就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感染更多的計算機。另外,這些病毒具有各種各樣的傳播方式,一般情況下,網絡病毒不僅會對局域網當中的計算機進行感染,同時還能夠通過遠程工作站來向更多地方進行傳播。正是由于計算機病毒本身傳播速度快和傳播方式復雜的特點,所以不管采用什么樣的方法,這些網絡病毒都很難被清除,而病毒能夠對用戶的信息進行竊取,并且對網絡系統(tǒng)進行攻擊,造成系統(tǒng)癱瘓,嚴重影響用戶的隱私安全。
2網絡通信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2.1增強保護IP地址的能力
TCP/IP的保護不法分子在一般情況下是在獲取用戶的IP地址以后,通過獲取的IP攻擊用戶的網絡,竊取用戶的信息數據,從而就要求用戶要重視保護自己的IP地址。在TCP/IP技術結構中,信息的正常傳遞是在第二層交換機中實現(xiàn)的,因此要充分重視保護控制交換機,利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的IP地址。同時,也可以隔離控制路由器,監(jiān)控來訪的IP地址,發(fā)現(xiàn)不正常的IP地址時應該不允許訪問,從而就能阻斷不法分子攻擊網絡系統(tǒng)的行為。
2.2加強對于網絡病毒的防范
隨著網絡通信技術的發(fā)展,網絡病毒也開始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一些黑客會利用網絡病毒進行信息的盜取或對一些系統(tǒng)進行攻擊。網絡病毒的破壞性十分強,且傳染性極強,目前的網絡病毒形式以及傳播方式也是多種多樣。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對于網絡病毒的防范意識,遇到一些未知的網站不要隨意點開,以避免被網絡病毒所攻擊。此外,用戶還應該在計算機或所使用的手機上安裝一些可靠的病毒查殺軟件,并做到定期進行清理和查殺,有效防止計算機或手機被網絡病毒所感染。
2.3構建完善的網絡身份驗證系統(tǒng)
當前對于網絡身份的認證方式一般都是驗證用戶的姓名和密碼,這種方式比較常用。密碼和姓名是相互分開的,這樣做的目的是避免用戶丟失或者遺忘,還有一種就是一次性的登錄方式,這種方式只在一段時間內有效,有時也可以采用輔助的方式對其進行身份驗證,如密碼牌,由系統(tǒng)管理部分統(tǒng)一發(fā)放,這也可以和傳統(tǒng)的網絡驗證方式一起使用。還有就是指紋檢測或者是人臉檢測系統(tǒng),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很難被偽造,所以也能保障數據信息的準確性與安全性。指紋識別會根據用戶的指紋來確認身份,確保使用人基本的生物特征和密碼是一致的,這種方式的優(yōu)勢在于不用當事人記憶,被盜用或者是遺失的可能性小。當指紋在互聯(lián)網上進行傳輸時,也會有臨時性的加密信息,并且有時間標記,防止重復性的攻擊。設計原則是在通信之前確保對方和接收者的身份,當消息在網絡上進行傳播時,以加密的方式,保證數據信息的私密性,防止被一些網絡不法分子惡意攻擊。
2.4增設防火墻
防火墻擔任隔離層的功效,能夠在網絡通信系統(tǒng)中在內部信息與外部之間建立一層保護網,對內部數據信息進行安全有效的防護,同時也能夠監(jiān)測外部信息,分析判斷網絡之間流通信息的安全性是否合乎標準。此外,防火墻還能夠承擔相關安全及審查制約點的檢測工作,分析內外部信息是否能夠互通,過濾惡意攻擊的網絡威脅,實現(xiàn)對網內信息強有力的保護作用,防止其受到外部不良因素的干擾,為網絡信息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手段。部分防火墻帶有防病毒軟件的功效,可以及時精準的識別惡意夾帶木馬病毒的軟件與文件,通過提示直接告知用戶,從而減少計算機受到攻擊的可能。
結束語:隨著科技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革,使得計算機網絡得到了快速的應用與發(fā)展。使得我們已經進入全新的數字化信息化時代,同時網絡通訊在信息化的時代都沒有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信息安全是整個網絡通信有效執(zhí)行的關鍵性部分,因此我們要對相關的網絡通信信息安全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保證整個的網絡通信能夠正常穩(wěn)定的運行,以此能夠更好的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
參考文獻:
[1]鄭淼.智能灌溉在園林方面的應用[J].現(xiàn)代園藝,2016(24):128-128.
[2]溫泉.淺談網絡通信中信息安全的保障策略[J].通訊世界,2017(2):60-61.
[3]楊東.關于網絡通信中信息安全保障策略的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7,19(24):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