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云南日報 李菊娟
2015 年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云南時提出,希望云南努力成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譜寫好中國夢的云南篇章。2020 年1 月,習近平總書記再度親臨云南考察,又明確要求“努力在建設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生態(tài)文明建設排頭兵、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作為中共云南省委機關報,云南日報始終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報道,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以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翻天覆地變化為重點,著力報道云南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的生動事例,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建設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引導各族人民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
作為黨報,近年來,云南日報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全方位、多角度報道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建設,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qū)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的巨大成果,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生動實踐。
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典型的宣傳。發(fā)揮黨報傳播權威信息的主渠道、主力軍作用,刊登近年來云南出臺的民族團結進步政策、措施,并做好政策解讀、專家訪談,重點宣傳報道好推進云南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成效等。如2020 年9 月15 日,云南省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昆明舉行。9 月16 日,云南日報一版頭條刊登時政稿件《云南省第八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昆舉行 堅持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fā)展 奮力推進新時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并聯(lián)動推出特別關注版《同心同德共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報道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模范個人的事跡和經驗?!吨泄苍颇鲜∥P于制定云南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出臺后,云南日報刊登兩個版面,對其中“努力成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qū)”的目標進行了解讀。
報道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的巨變。民族地區(qū)脫貧攻堅,關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乎民族團結和邊疆穩(wěn)固。近年來,云南日報持續(xù)做好民族地區(qū)、少數民族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報道。記者沉到基層,深入采訪,采寫了大量民族地區(qū)脫貧摘帽、各民族整族脫貧的鮮活報道,尤其是采寫全省11 個人口較少民族和“直過”民族整族脫貧、一躍千年的成就性報道,先后刊發(fā)了《怒江跨越 一躍千年》《瀾滄:走出“直過民族”精準脫貧路》《11 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告別絕對貧困》等報道。除了把筆觸聚焦易地搬遷、產業(yè)扶貧、社會幫扶等內容之外,云南日報還開辟“發(fā)起脫貧攻堅總攻戰(zhàn)·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提升行動”“脫貧攻堅進行時·自強 誠信 感恩”等專欄,著力挖掘各民族增強內生動力、激發(fā)發(fā)展活力的典型經驗和事例。
講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團結統(tǒng)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痹颇先請蟪掷m(xù)關注普洱“賓弄賽嗨”團結互助機制、洱源鄭家莊等民族團結進步的典型,推出了《普洱市:“賓弄賽嗨”結對子共脫貧》《“賓弄賽嗨”再攜手》《尋找民族團結進步的“大理樣本”》《和諧幸福之花越開越艷》《鄭家莊啟示》等報道。
云南日報在報道中,綜合運用消息、通訊、評論、圖片等形式,不斷增強新聞報道的感染力,同時,抓住重大報道時機,精心策劃,推出系列報道、融媒體報道,取得立體化的良好傳播效果。
做精主題報道。2021 年8 月19 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勉勵他們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引領鄉(xiāng)親們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圣國土。云南日報圍繞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興邊富民、民族團結、疫情防控、強邊固防、基層黨建、經濟發(fā)展等方面取得的進展和成效,精心策劃,全面系統(tǒng)做好宣傳報道工作。先后推出一組系列評論、一組反響報道、一組成就性報道,在各新媒體平臺推出系列融媒體產品,壯大報道實力,拓展傳播渠道,形成強大的主題報道聲勢和濃厚的輿論氛圍。
提升媒體融合的報道力度。在民族團結進步主題策劃中,云南日報發(fā)揮平臺優(yōu)勢,推進媒體融合報道方式,創(chuàng)新報道內容,不斷擴大和優(yōu)化傳播的范圍和效果。2020 年11 月,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成立全媒體報道組,深入地處中緬邊境的“直過民族”拉祜族村寨曼班三隊進行蹲點采訪,集團各平臺集中發(fā)力、全面聚焦,云南日報、云報客戶端、云南網、開屏新聞等媒體平臺滾動刊發(fā)稿件,通過資源整合、流程再造,放大了媒體融合宣傳效應。怒江州是全國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2021 年8 月,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策劃實施“民族團結進步看怒江”全媒體采訪活動。采訪活動以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民族團結進步看怒江”全媒體采訪組、怒江傳媒中心、縣融媒體中心三級媒體聯(lián)動的方式,在云南日報報業(yè)集團新媒體平臺開設專題、專欄及話題,以文字、圖片、視頻等方式,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展示怒江州創(chuàng)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州”的生動實踐,宣傳好怒江民族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舉措,講好“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的怒江民族團結好故事。
通過新聞報道,讓普通群眾特別是少數民族群眾潛移默化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通過創(chuàng)新傳播手段,講明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深刻內涵和核心要義,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在報道方法上,既要有大視野、大策劃,也要注重小切口、小角度。摒棄空話套話和簡單的數字堆積,把“我們想講的”變成“讀者想聽的”,把“受眾想聽的”融進“我們想講的”,真正唱好讓各族群眾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時代旋律。
錘煉業(yè)務本領,提升業(yè)務素質。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做好新時期民族團結進步新聞報道,必須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促進各民族人心凝聚、團結奮進。對于黨報的記者和編輯而言,要提升理論水平,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進步的重要論述精神,加強黨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論學習,不斷提升對民族團結進步宣傳報道的敏感度和準確度;要踐行“四力”,深入民族地區(qū)、基層一線,著力發(fā)掘新鮮生動的新聞素材,選擇合適的報道切入點和報道時間,在新聞宣傳中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在統(tǒng)一思想、凝聚人心上展現(xiàn)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