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 姜官宏
地理學科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課程倡導的教學理念?!镀胀ǜ咧械乩碚n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明確要求課程設計要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自然和社會的大課堂中學習對其終身發(fā)展有用的地理。《中國高考評價體系》也要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使用貼近時代、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素材,考查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關注熱點新聞,從地理角度實現學有所用,增加地理學習興趣,同時也是培養(yǎng)學生地理核心素養(yǎng)、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的要求。
根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專家提出的“基于高考評價體系的學科考試內容改革實施路徑”,對地理學科的情境分類、具體內容、命題指向,概括如下表:
學科情境分類具體內容命題指向地理生活實踐情境學習探索情境按照現實生活中地理事象及其變化的內在邏輯而呈現的真實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學生對地理原理的遷移與應用以地理學科專業(yè)語言與符號,按照學科邏輯而呈現的真實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學生對地理基礎知識的理解與調用,并可規(guī)避學生成長環(huán)境的差異,著力體現基礎性的考查要求按照學術研究的一般路徑而呈現的真實情境主要用于考查學生對地理問題的建構與解決,間接滲透著學科思想與學術意識的導引,著力體現創(chuàng)新性的考查要求
當前,大部分同學對新聞中的地理現象缺乏深入的觀察和思考,不能準確且全面地用地理視角看待生活情境中的地理問題,不能很好地解答生活實踐情境中的地理問題,這是學生的弱點也是教師備考的痛點。如何深入挖掘熱點新聞中的地理問題,本文以“農業(yè)”區(qū)位因素為例剖析中國(新疆)棉花、美國棉花、印度棉花的區(qū)位條件,引導學生深入觀察和思考新聞中的地理問題,提升學生地理實踐力。
(2021年全國乙卷,1~3題)2014年我國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發(fā)基地,研制適用于大規(guī)模棉花生產的無人機。為推廣產品,該公司先組建專業(yè)服務團隊為農民提供無人機服務,后以極低的價格出租無人機,最后才銷售無人機,同時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無人機的使用,大幅度減少了人工成本,改變了新疆傳統農業(yè)生產方式。據此完成1~3題。
1.新疆吸引該科技公司入駐的主要因素是
( )
A.交通 B.政策 C.技術 D.市場
2.該科技公司提供無人機服務、租賃,同時對棉農進行培訓,直接目的是
( )
A.增強競爭力 B.培育市場
C.提升服務水平 D.提高效益
3.無人機的使用主要可以幫助棉農提高棉花的
( )
A.產量 B.質量 C.利潤 D.價格
【答案】1.D 2.B 3.C
【解析】
1.新疆為我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該科技公司入駐新疆,研制適用于大規(guī)模棉花生產的無人機,故該科技公司入駐新疆,主要是看重新疆的無人機應用市場,D正確;新疆的交通、技術均無明顯優(yōu)勢,A、C錯誤;材料中沒有提及政策因素,該科技公司為拓展市場入駐新疆,是正常的經濟活動,B錯誤。故選D。
2.由上題分析可知,該科技公司入駐新疆主要是為了拓展市場,由材料可知,為推廣產品,該公司先組建專業(yè)服務團隊為農民提供無人機服務,后以極低的價格出租無人機,最后才銷售無人機,同時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梢娫摽萍脊咎峁o人機服務、租賃,同時對棉農進行培訓,直接目的是培育市場,以推廣產品,B正確;該公司通過提升服務水平,增強競爭力達到銷售產品的目的,最終提高效益,A、C是該科技公司為了銷售產品而做的工作,不是目的,A、C錯誤;提高效益是最終目的,D錯誤。故選B。
3.由材料可知,無人機的使用,大幅度減少了人工成本,降低成本,故能提高利潤,C正確;無人機的使用能降低成本,可能會降低棉花價格,D錯誤;無人機的使用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但不能直接提高棉花的產量和質量,A、B錯誤。故選C。
該組高考題,緊扣“新疆棉”熱點新聞,以無人機服務新疆棉花生產這一典型科技興農案例為真實情境,側重考查影響農業(yè)生產區(qū)位因素中的一個因素,體現“小切口、深挖掘”的命題特點,注重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考查,體現高考的時效性。同時,該組題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我國農業(yè)現代化的發(fā)展歷程,農業(yè)科技水平、農民勞動收益與生活水平發(fā)生的巨大變化,強化對學生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品德修養(yǎng)等方面的引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2012年全國卷,36題)
20世紀50年代以來,下圖中我國境內某些區(qū)域建立了許多國有農場,引種優(yōu)質長絨棉,目前,這些區(qū)域的棉區(qū)是我國最大的商品棉生產基地,種植規(guī)模大,機械化水平高,近年來,每至棉花收獲季節(jié),數十萬外地民工前來這里采摘棉花。(圖略)
(1)推斷并說明這些國有農場的分布規(guī)律,分析這些地區(qū)種植優(yōu)質長絨棉的有利條件。
(2)距消費市場較遠卻并未影響該區(qū)域商品棉銷售,請解釋原因。
(3)說明該區(qū)域商品棉生產的限制性因素。
(4)分析該區(qū)域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對區(qū)域環(huán)境的影響。
【答案】(1)分布規(guī)律:盆地周圍綠洲地帶(山前洪積-沖積扇地帶)。有利條件:(棉花生長期)光照充足,熱量充足,有灌溉條件。
(2)棉花易儲存、易運輸(交通條件改善);棉花品質優(yōu)良(我國最大的長絨棉生產基地);市場需求量大。
(3)勞動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為突出;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水資源有限。
(4)過度擴大棉花種植面積,會過度消耗水資源,導致河流下游水量大減甚至斷流;荒漠化擴展、綠洲消失(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灌溉用水過量(與排水失衡),會引起地下水位上升,(造成鹽分在土壤表層積累)引發(fā)土壤的次生鹽堿化。
該組高考題,選取的區(qū)域背景和上一組是一致的。考查形式中規(guī)中矩,側重農業(yè)生產區(qū)位因素綜合分析,難度上也較小,比較符合當時的命題立意。
目前高考命題趨勢由“能力立意”變?yōu)椤皩W科素養(yǎng)立意”??v觀近幾年全國卷高考命題,題目背景、考點分布等均圍繞“學科素養(yǎng)”展開。下面就以棉花為載體,深入對比分析不同區(qū)域的區(qū)位條件差異,進而進行思維建模,提升核心素養(yǎng)和能力,深化當前《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
棉花原產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是一種多年生、短日照作物。經長期人工選擇和培育,逐漸北移到溫帶,演變?yōu)橐荒晟魑铩4杭?或初夏)播種,當年現蕾、開花、結實,完成生育周期,到冬季嚴寒來臨時,生命終止。
棉花喜熱、好光、耐旱、忌漬,適宜在疏松深厚土壤中種植,在其生長發(fā)育過程中,只要有充足的溫度、光照、水肥條件等,就像多年生植物一樣,可不斷地長枝、長葉、現蕾、開花、結鈴,持續(xù)生長發(fā)育,具有無限生長性和較強的再生能力。棉花生長可以劃分為播種期、苗期、蕾期、花鈴期和吐絮期5個階段。相對于其他農產品來講,棉花生長期較長,受自然因素的影響較大。
棉花采摘期要適時采收。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天采摘一次,若采摘過早,棉花纖維尚未充分成熟,產量和品質降低;采摘過晚,棉絮經風吹日曬,會降低纖維拉力,色澤受到污染,也會降低棉花質量。防止雨淋,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殼、棉葉的色素都會污染棉花,使?jié)嵃椎拿藁ǔ霈F陰紅、陰黃、灰白的斑點等。如果遇到連陰雨,還會造成霉爛變質。因此,要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
材料一棉花喜熱、好光、耐旱、怕澇,生長期需要大量水分,但濕度大易遭病蟲害,緩吐絮,土壤干旱又會使棉鈴提前開裂,提前停止生長,降低產量和品質,最適宜溫度在25~30 ℃。世界棉花產量最高的國家除了中國外,還有印度、美國、巴基斯坦、巴西、烏茲別克斯坦等。
材料二下表為三個重要棉花產區(qū)和對應的氣候資料圖。
棉花產區(qū)氣候資料圖中國(新疆)印度美國
1.問題設計
(1)結合所學評價中國新疆棉花種植的區(qū)位條件。
(2)結合所學評價印度古吉拉特邦棉花種植的區(qū)位條件。
(3)結合所學評價美國棉花帶棉花種植的區(qū)位條件。
2.參考答案:
中國新疆印度古吉拉特邦美國棉花帶自然條件有利夏季熱量、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季嚴寒,病蟲害少;有灌溉水源;土壤肥沃,地形平坦;生長期長夏季水熱充足;成熟期晴天多,光照充足;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夏季水分、熱量、光照比較充足;地形平坦。耕地廣闊;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不利氣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夠充足生長期降水多,病蟲害嚴重;旱澇災害頻發(fā)夏秋陰雨天較多,不利于后期收摘社會經濟條件有利市場需求大;政策支持;勞動力廉價;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市場需求大;政策支持;勞動力豐富廉價;交通便捷;歷史悠久,經驗豐富市場廣闊;機械化程度高,政策支持;科技發(fā)達;交通便利不利科技相對落后科技落后
【點睛】新疆棉花地處溫帶大陸性氣候區(qū),生長周期長,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有機質的積累。采摘期降水少,晴天多,不會造成霉爛變質。冬季寒冷,病蟲害少。印度棉花地處熱帶季風氣候區(qū),熱量充足,生長周期短。終年高溫,病蟲害多發(fā),影響品質。美國棉花帶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區(qū),熱量相對充足,生長周期短,冬季氣溫較高,病蟲害多發(fā),此外,采摘季降水偏多,影響棉花品質。綜上所述,新疆棉花的品質更勝一籌。不僅產量高,品質也是世界頂級品質。
3.歸納總結:棉花種植的區(qū)位條件分析
區(qū)位條件分析實例分析有利1.氣候:熱量和光照充足;多晴朗天氣,便于后期采摘2.地形: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區(qū)3.水源:灌溉水源充足4.土壤:沙質土壤,土質疏松,土壤肥沃5.土地廉價6.交通便利7.勞動力資源豐富且廉價8.種植經驗豐富,技術水平高9.品種優(yōu)良10.政府支持南疆棉花生產的有利條件:晴天多,陰雨天少,且夏季白晝時間長,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光合產物積累;有穩(wěn)定的灌溉水源不利1.氣候:生長期低溫凍害;采摘期降水多2水源:灌溉水源不足3.土壤:土壤鹽堿化4.運輸不便5.勞動力不足6.品種退化,品質差南疆棉花生產的不利條件:倒春寒影響棉苗生長;氣候干旱,水資源缺乏;風沙危害和病蟲害嚴重;交通運輸線長,影響外調;勞動力不足,在棉花采摘期尤為突出
1.氣候如何影響農業(yè)
分析氣候對農業(yè)的影響關鍵要厘清是氣候的哪方面影響了農業(yè)生產的哪方面。一般而言,氣候可以從熱量、降水、水熱組合狀況、光照、晝夜溫差、病蟲害、災害天氣等角度考慮。
特別提醒:影響農業(yè)生產的光合條件和熱量條件是不同的。光照條件主要指太陽輻射的時間長短和強度。熱量條件主要指氣溫(積溫)高低。
2.地形如何影響農業(yè)
地形類型及分布、坡度大小、地勢高低起伏、坡向以及由地形導致的一些自然災害等對農業(yè)發(fā)展、農作物生長均有一定影響。
(1)地形類型及坡度:農業(yè)類型(在氣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平原區(qū)適合發(fā)展種植業(yè),丘陵、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拔高低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發(fā)展種植業(yè),坡度大于25°發(fā)展林業(yè)或養(yǎng)殖業(yè))
(2)地勢高低起伏:
a.影響水熱差異→農業(yè)分布及范圍;
b.導致農業(yè)結構的不同(類型多樣化和單一性,如“丘上林草丘間塘、緩坡溝谷魚果糧”的立體農業(yè)布局模式);
c.地勢起伏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機械化水平(大型、小型;高、低);
(3)地形→自然災害→農業(yè)生產:地勢起伏大的山地、丘陵地區(qū),耕作不當易引起水土流失;遇到降水量大的季節(jié)多發(fā)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高緯高海拔地區(qū)的低溫冷害、凍土沼澤問題;低洼地洪澇多發(fā)等。
3.土壤如何影響農業(yè)
土壤可從土層厚度、肥力(有機質、礦物質含量等)、濕度(排水條件)、透氣性(疏松度)、酸堿性、溫度等角度考慮。
(1)沖積平原(河流泛濫平原、山麓沖積扇、河漫灘平原、河口三角洲平原)、河谷地帶等地區(qū)河流泥沙堆積、土質疏松、土層深厚肥沃。
(2)黑土(有機質含量高)、水稻土、火山灰(礦物質、微量元素含量高)分布地區(qū)土壤肥沃。
(3)土壤狀況良好,便于農作物吸收,提高產量,根系發(fā)達,品質優(yōu)良。有些農作物對土壤酸堿性有特定的要求(如茶樹適合生長于酸性土壤中)。
1.市場:市場需求決定農業(yè)生產的類型(農業(yè)種植結構)和規(guī)模(某種農作物種植面積),農民需時刻關注市場動態(tài),發(fā)展市場需求的農作物品種。
2.交通:能夠提高農業(yè)生產的商品率,提高農產品的運輸效率(時效性),往往和冷藏保鮮技術結合在一起進而擴大農產品銷售(市場)范圍,以及影響農業(yè)生產資料的運進。
3.政策:政府制定相應的政策(如價格調節(jié)、法律法規(guī)、宣傳教育、資金和技術的支持等),直接干預農業(yè)生產。
4.勞動力(數量、質量、價格):影響生產類型與成本。
5.科技:農業(yè)技術(包括化肥、農藥、良種、冷藏保鮮、信息等)的發(fā)展和改進,通過改變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而影響農業(yè)區(qū)位選擇。
a.機械:機械化提高農業(yè)生產率,有利于商品農業(yè)的發(fā)展,可以擴大生產規(guī)模。
b.化肥:促進了農業(yè)的產出。
c.農藥:抗病蟲害。
d.良種:使單產量提高。
e.冷藏保鮮: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范圍,保證農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