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順華
花鳥班部分師生合影
秋日氣候佳,水木俱澄鮮。由《中國畫畫刊》主辦,浙江畫院花鳥畫工作室作為學術支持的首屆寫意花鳥創(chuàng)研班,秉承浙江畫院“開門辦院,資源共享”的宗旨,在這個秋天完成了它的教學。來自全國各地的三十余位學員收獲了極具意義的十五天。
整個課程設置圍繞“寫意”二字展開,但又不囿于寫意。在花鳥畫的傳統(tǒng)歷史中因材施教,面對不同基礎的學員有針對性地實施教學。從傳統(tǒng)花鳥題材中的寫意精神,到白描寫生把握形體結(jié)構(gòu),再到圖式語言創(chuàng)作,一收一放將學員從造型到筆墨,從小寫意到大寫意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十五天的課程并不算長,得到技法上的提高是要靠日積月累的練習,但理念的形成,正確的審美取向是集中學習的關鍵所在,即是“打開窗戶,眺望山河”。
何水法老師授課
石君一老師授課
寫意的難點在于精神把控,落筆定勢。因此整個課程導師組以陳淳、周之冕、齊白石、任伯年、吳昌碩等大師為標桿?!皩W法乎上”,引導學員先讀畫再臨習,用心體會畫面氣息,再落筆對臨,避免“鸚鵡學舌式”的學習,從而真正體會寫意精神的內(nèi)在要義。
合理的課程設置是課程成功與否的核心,但教與學的執(zhí)行是教學質(zhì)量的保障。在開班儀式上,浙江畫院副院長石君一用最樸實的語言總結(jié)了教學方式——你畫給我看,點出問題;我畫給你看,指出要領?;B畫工作室主任姚曉冬要求大家“多提問,多交流,多互動”,學員要對自己的繪畫目標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正是兩位主導教師的準確定位,使得課程有高度,教學接地氣。歷時半個月的課程中,不落下每一個學員是導師組達成的共識,在不斷的示范、講解、修改中學員每天都有收獲,導師的兢兢業(yè)業(yè)得到了所有學員的一致好評。
用心教,努力學。良好的學習氛圍,也造就了一段難得的友誼。朝夕相處,與藝為伴,相互學習,共同進步。舉頭三尺,大師如神明圍繞;低頭伏案,導師秉提燈望向。課程暫告一段落,此去翱翔,任君繁華!■
張偉民老師授課
姚曉冬老師示范
趙躍鵬老師示范
羅劍華老師示范
韓璐老師示范
田源老師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