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剛
(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聲學及劇院專項設計研究所,上海 200070)
近年來五星級酒店項目越來越多,由于客房對私密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客房之間分戶墻的隔聲效果是業(yè)主和客戶最關心的問題。由于業(yè)主、酒店管理公司的要求和當?shù)氐恼卟煌?,客房分戶墻需要結合當?shù)靥攸c和隔聲要求選擇不同的材料和構造類型。一方面,不同的國家規(guī)范以及不同的酒店管理集團對五星級酒店分戶墻的隔聲指標要求上存在差異;另一方面,由于墻體結構材料與內部構造的不同,客房分戶墻有很多種做法,有些構造能滿足隔聲要求,但也有的構造不能滿足,或過于保守而造成浪費。
為了在實際應用設計中,選擇合理、準確以及經濟性的隔聲構造,本文對五星級酒店客房分戶墻的多種常用做法,采用軟件數(shù)值計算(該軟件計算方法依據(jù)為EN 12354-1:2000[1]),輔以部分墻體構造現(xiàn)場實測的方法,對不同材料和構造的客房分戶墻的隔聲特性進行了系統(tǒng)地分析對比,并據(jù)此提出了幾種典型的隔聲構造,作為客房分戶墻的選擇依據(jù)和參考。
現(xiàn)有的隔聲評價指標主要有ISO標準中定義的計權隔聲量Rw以及美國國家標準中規(guī)定的聲傳輸?shù)燃塖TC兩種。
我國標準GB/T 50121—2005《建筑隔聲評價標準》[2]中采用的是ISO標準中的計權隔聲量Rw,該參量為實驗室測量結果,是在 100~3 150 Hz范圍內16個1/3倍頻程(或125~2 000 Hz范圍內5個倍頻程)的計權值,單位是 dB。對應的現(xiàn)場隔聲評價量為計權標準化聲壓級差DnT,w。
計權隔聲量采用頻譜修正量來反映不同噪聲頻譜條件下的隔聲效果??头糠謶魤χ饕脕砀魯嗳粘I畹脑肼?,因此,應采用粉紅噪聲頻譜修正量C。本文也列出了交通噪聲頻譜修正量Ctr,便于用戶判斷所列墻體構造是否可以滿足外墻或與機電設備用房相鄰墻體等的要求。
美國(美國材料試驗標準ASTWE-90,E-413)采用實驗室測得的聲音傳播等級(Sound Transmission Class,STC)來評價建筑構件對空氣聲的隔聲性能。STC除頻率范圍為125~4 000 Hz且不考慮8 dB原則外,評價方法與Rw基本一樣。對應的現(xiàn)場隔聲性能采用噪聲隔絕等級(Noise Isolation Class,NIC),也有用現(xiàn)場聲音傳播等級(Field Sound Transmission Class,FSTC)表示,NIC測量的是聲音從一個房間發(fā)出到另一個房間衰減的總量,不管聲音的傳播途徑如何。一般情況下STC值與Rw相等或小1 dB。
1.2.1 國家標準要求
根據(jù)《民用建筑隔聲設計規(guī)范》GB 50118—2010[3]規(guī)定,五星級酒店分戶墻的隔聲量應采用特級標準,對應的隔聲量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GB50118-2010中規(guī)定的分戶墻隔聲量的特級指標Table 1 The special-grade index of the sound insulation of the household wall specified in GB50118-2010
1.2.2 國際主要酒店集團的指標要求
不同酒店管理公司提出的對分戶墻的隔聲性能的要求也有較大差異。由于大多數(shù)國際著名品牌的酒店集團為美國公司,因此他們采用的評價指標為STC或者NIC。表2中給出了一些主要酒店集團對客房分戶墻隔聲量的要求。從表2中可以看出,這些酒店集團的隔聲指標要求一般為STC≥50~55 dB,均不低于我國國家標準中的要求。其中四季酒店的隔聲要求最高,達到STC≥59 dB。這些隔聲指標要求中基本上都沒有提及竣工后的現(xiàn)場實測要求,但是聘請的聲學顧問一般會有現(xiàn)場實測的要求,絕大多數(shù)要求NIC≥50 dB,也有的要求(如萬豪)NIC≥47 dB(重墻),NIC≥50 dB(輕墻)。本文中,輕墻指石膏板等較輕墻體,重墻指砌塊和ALC板等墻體。
表2 國際主要酒店集團分戶墻隔聲指標Table 2 Sound insulation index of major international hotel groups
綜合以上國家規(guī)范和酒店管理公司的隔聲要求,同時考慮到實際工程中墻體上都會設置管線和接線盒,由于接線盒的開孔(或槽)對重墻隔聲影響不大,而對輕質隔墻有一定的影響[4],因此對一般的五星級酒店的分戶墻,確定如下的隔聲量指標比較合適:
Rw+C>50 dB或STC≥50 dB(重墻或輕重復合墻),Rw+C>53 dB 或 STC≥55 dB(輕墻);DnT,w+C≥50 dB或NIC≥50 dB。
墻體的種類可以分成單層墻、雙層墻和三層墻。單層墻的隔聲量主要由墻體的面密度決定,面密度越大的墻體隔聲量越大。面密度由墻體的密度和厚度相乘而得,即單層墻的隔聲量主要由墻體的密度和厚度決定。雙層或三層墻體的傳聲特性為:低頻聲能主要通過墻間空腔的空氣傳遞,高頻聲能主要通過墻間的龍骨—聲橋來傳遞,中頻介于兩者之間。影響雙層墻隔聲量的主要因素有板的厚度、空腔厚度、是否填棉、聲橋、吻合效應等。通過改變相應的因素可以提高墻體構造的隔聲量。
實際工程應用的單層墻主要是(建筑圖紙中習慣標稱,與實際厚度略有差別)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加氣混凝土砌塊按密度分級為B03、B04、B05、B06、B07、B08級(對應的密度分別約為300、400、500、600、700、800 kg·m-3)。非承重砌塊的密度一般為500和600 kg·m-3,承重砌塊的密度為700和800 kg·m-3。
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墻體就是200 mm厚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墻體,具體構造為: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190 mm厚B05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總厚度為 220 mm,軟件模擬隔聲量為:Rw(C;Ctr)=46(0;-3)dB、STC=46 dB,并未達到五星級酒店的隔聲要求。
通過增加砌塊的厚度和密度來增加砌塊墻體的隔聲量以達到五星級酒店的隔聲要求:
(1)單純增加砌塊的厚度:根據(jù)單層墻隔聲的質量定律,通過將混凝土砌塊的厚度增加一倍,就可以增加約6 dB的隔聲量,并考慮到C修正。將上述構造中的加氣混凝土砌塊加厚到 400 mm,得到如下構造: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400 mm厚B05加氣混凝土砌塊+15mm厚水泥砂漿粉刷,總厚度為 430 mm。該構造的軟件模擬計算隔聲量為Rw(C;Ctr)=53(-2;-6)dB,STC=53 dB。
(2)同時增加砌塊的厚度和密度:由于厚墻體影響空間的利用,因此實際設計中需要墻體盡量薄,在砌塊厚度和密度之間進行權衡,將密度由B05提升至B07,相應將厚度由400 mm減少到300 mm,得到以下構造: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300 mm厚B07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總厚度為 330 mm。該構造的隔聲量計算值為Rw(C;Ctr)=52(-1;-5)dB,STC=52 dB。這種構造剛好滿足五星級酒店分戶墻隔聲量的要求。
(3)如果需要進一步減小墻體的厚度,除了繼續(xù)提高砌塊的密度外,還可以通過增加水泥砂漿的厚度來彌補。如在實際工程中曾采用過的結構:20 mm厚水泥砂漿粉刷+250 mm厚B08加氣混凝土砌塊+20 mm厚水泥砂漿粉刷,總厚度為290 mm。該結構的軟件模擬隔聲量為:Rw(C;Ctr)=52(-1;-4)dB、STC=52 dB?,F(xiàn)場實測隔聲量(表面貼裝飾布)為:DnT,w(C;Ctr)=54(-1;-5)dB。
以上四種砌塊墻體的構造和隔聲指標如圖1和圖2所示。圖1中的“×”表示不達標,“√”表示達標,雙“√”表示滿足更高隔聲量的要求,下同。
圖1 四種砌塊墻體的構造和隔聲量Fig.1 The structure and sound insulation of four kinds of block walls
圖2 四種砌塊墻體的隔聲性能Fig.2 Sound insulation of four kinds of block walls
圖3中給出了第4中構造250 mm厚B08砌塊、20 mm厚水泥砂漿雙面粉刷的構造的軟件計算和現(xiàn)場安裝實測的隔聲性能的對比曲線。從圖3中可以看出,理論計算值和現(xiàn)場實測結果基本接近,其中在中頻的實測值高于計算值,可以解釋為實測結構中增加了雙面裝飾布對隔聲量的提升作用。在高頻段實測結果低于理論計算值,可以解釋為實際工程安裝中存在縫隙,密封尚未達到理想程度,存在一定程度的高頻漏聲。
圖3 250 mm厚墻體模擬和實測隔聲性能對比Fig.3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250 mm-thick wall
2.2.1 砌塊和石膏板復合墻體
如果采用常用的砌塊墻體和石膏板復合,構造為: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190 mm厚B05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50 mm空腔(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為282 mm,軟件模擬隔聲量為:Rw(C;Ctr)=50(-1;-3)dB、STC=50 dB,STC的隔聲量指標剛達標,但Rw+C并未達標。通過調整雙層墻的砌塊部分而不改變空腔和石膏板部分的構造,來調整結構以獲得滿足分戶墻隔聲量指標要求的墻體結構:
(1)增加砌塊的密度:將混凝土砌塊由B05調整為B07,構造: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190 mm厚B07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50 mm空腔(內填50 mm厚80 kg·m-3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為294 mm,Rw(C;Ctr)=52(-1;-3)dB,STC=52dB。
(2)減小砌塊的厚度以提高臨界頻率,減少吻合效應的影響,構造: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100 mm厚B05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50mm空腔(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為204 mm,Rw(C;Ctr)=52(-1;-3)dB,STC=51 dB。
(3)增加砌塊的密度、同時減小砌塊的厚度,構造: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100 mm厚B07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50 mm空腔(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為204 mm,Rw(C;Ctr)=55(-2;-4)dB,STC=54 dB。
四種雙層砌塊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性能如圖4、5所示。
圖4 四種雙層砌塊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量Fig.4 The structures and sound insulation values of four kinds of double-layer block composite walls
圖5 四種雙層砌塊復合墻體的隔聲性能Fig.5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four kinds of double-layer block composite walls
2.2.2 ALC板復合墻體
裝配式隔墻受到國家大力推廣,并且新建建筑有裝配率的硬性規(guī)定要求,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項目要求采用裝配式墻體。蒸壓輕質混凝土(Autoclaved Lightweight Concrete,ALC)是以粉煤灰(或硅砂)、水泥、石灰等為原料,內置經過防銹蝕處理的雙層鋼筋,經過高壓蒸汽養(yǎng)護而成的發(fā)泡混凝土成型板材,目前廣泛用于裝配式建筑的非承重圍護墻和內隔墻。ALC板規(guī)格同加氣混凝土砌塊,板材厚度規(guī)格為75、100、125、150、175、200 mm等,其中B04、B05、B06比較常用,板材厚度規(guī)格為75、100、125、150、175、200 mm 等。
工程中常用的雙層ALC板構造為:75 mm厚ALC板B06+50 mm厚巖棉+75 mm厚ALC板B06,
總厚度200 mm,Rw(C;Ctr)=52(-3;-10)dB,STC=52 dB。STC的隔聲量指標達標,但Rw+C并未達標。通過增加ALC板的厚度以增加雙層墻體的隔聲量,具體措施和改進構造如下:
(1)100 mm厚ALC板B06+50 mm厚巖棉+75 mm厚ALC板B06,總厚度225mm,Rw(C;Ctr)=55(-2;-9)dB,STC=57 dB。
(2)100 mm厚ALC板B06+50 mm厚巖棉+100 mm厚 ALC板 B06,總厚度225 mm,Rw(C;Ctr)=55(-2;-6)dB,STC=55 dB。
實測數(shù)據(jù)驗證:墻體構造為未達標的構造,即75 mm厚ALC板+50 mm厚巖棉+75 mm厚ALC板,ALC板密度為 650 kg·m-3。軟件模擬數(shù)據(jù)為Rw(C;Ctr)=52(-3;-10)dB,實驗室實測數(shù)據(jù)Rw(C;Ctr)=51(-3;-6)dB(實驗數(shù)據(jù)來自文獻[5])。
以上三種雙層 ALC板復合墻體構造和隔聲特性見圖6、7。
圖6 三種雙層ALC板復合墻體構造和隔聲量Fig.6 The structures and sound insulation values of three kinds of double-layer ALC board composite walls
圖7 三種雙層ALC板復合墻體模擬和實測隔聲性能Fig.7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three kinds of double-layer ALC board composite walls
2.3.1 石膏板輕質隔墻
工程中常用的五層石膏板墻體構造為:2×12 mm 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 50 mm 厚80 kg·m-3巖棉)+12 mm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簡稱雙層龍骨5層石膏,總厚度210 mm,Rw(C;Ctr)=54(-2;-6)dB,STC=54 dB,并未達標。通過一定的改進措施以增加復合墻體的隔聲量,具體措施和改進構造如下:
(1)2×12 mm 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50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 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 厚石膏板,簡稱雙層龍骨6層石膏,總厚度222 mm,Rw(C;Ctr)=55(-1;-4)dB,STC=54 dB。
(2)2×12mm厚石膏板+100 mm空腔(50輕鋼龍骨錯排、內填50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簡稱雙層龍骨4層石膏,總厚度148 mm,Rw(C;Ctr)=61(-4;-11)dB,STC=61dB。
(3)2×12 mm 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50 mm 厚 80 kg·m-3巖棉)+12mm 厚石膏板+10 mm間隙+75輕鋼龍骨(內填 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簡稱雙層龍骨5層石膏加間隙,總厚度220 mm,Rw(C;Ctr)=67(-7;-15)dB,STC=65 dB。
(4)2×12 mm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12 mm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龍骨和石膏板之間加5厚橡膠墊。簡稱雙層龍骨 5層石膏板加橡膠墊,總厚度 230 mm,Rw(C;Ctr)=66(-5;-13)dB,STC=66 dB。
(5)2×12 mm厚石膏板+75隔聲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75隔聲龍骨(內填 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 厚石膏板,簡稱雙層隔聲龍骨 6層石膏,總厚度222 mm,Rw(C;Ctr)=68(-4;-11)dB,STC=68 dB。
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驗證:驗證構造為雙層龍骨5層石膏的隔聲性能,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一組為輕鋼龍骨和石膏板直接連接,實測值為DnT,w(C;Ctr)=51(-3;-7)dB;另一組為輕鋼龍骨和石膏板連接處加 5厚橡膠條,實測值為DnT,w(C;Ctr)=55(-2 ;-8)dB。單從模擬數(shù)據(jù)看,減弱(加彈性墊層)或斷開聲橋的墻體模擬隔聲量的增幅比較大(11~12 dB),但實測數(shù)據(jù)顯示加橡膠彈性墊的墻體隔聲量相對模擬數(shù)據(jù)會有較大的下降,主要體現(xiàn)在高頻部分下降比較多(可能是由于地面、頂面和側墻也會構成聲橋傳聲)。因此,此類墻體的模擬數(shù)據(jù)一定要有足夠的余量。六種石膏板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性能如圖8~10所示。
圖8 六種石膏板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量Fig.8 The structures and sound insulation values of six kinds of gypsum board composite walls
圖9 六種石膏板復合墻體的隔聲性能Fig.9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six kinds of gypsum board composite walls
圖10 兩種石膏板復合墻體模擬和實測隔聲性能圖Fig.10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two kinds of gypsum board composite walls
2.3.2 砌塊和石膏板復合墻體
在五星級酒店的以往工程中會經常用到200 mm厚砌塊墻體兩側做輕鋼龍骨石膏板的構造。因為它既可以提高200 mm厚砌塊墻體的隔聲量,又可以在兩側的龍骨間隙中布設電線管,一舉兩得。有填棉和不填棉兩種做法:
(1)2×12 mm厚石膏板+50mm空腔+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190 mm厚B06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50 mm空腔+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為 368 mm,Rw(C;Ctr)=61(-5;-1 2)dB,STC=61 dB。
(2)2×12 mm 厚石膏板+50 mm 空腔(內填50 mm 厚 80 kg·m-3巖棉)+15mm 厚水泥砂漿粉刷+190 mm厚B06加氣混凝土砌塊+15 mm厚水泥砂漿粉刷+50 mm 空腔(內填 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 厚石膏板,總厚度為 368 mm,Rw(C;Ctr)=6 5(-1;-3)dB,STC=65 dB。
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驗證:龍骨之間無巖棉(構造(1))的實測值為DnT,w(C;Ctr)=59(-5;-10)dB;龍骨之間填加巖棉(構造(2))的實測值為DnT,w(C;Ctr)=60(-2;-7)dB。兩種三層砌塊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性能如圖11、12所示。
圖11 兩種三層砌塊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量Fig.11 The structures and sound insulation values of two kinds of three-layer block composite walls
圖12 兩種三層砌塊復合墻體模擬和實測隔聲性能對比Fig.12 Comparison of simulated and measured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two kinds of threelayer block composite walls
2.3.3 ALC板和石膏板復合墻體
ALC板和石膏板復合墻體的構造同砌塊,滿足一般五星級酒店和高端五星級酒店(STC≥59 dB)的兩種做法如下:
(1)2×12 mm 厚石膏板+50輕鋼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75 mm厚ALC板B04+50輕鋼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223 mm Rw(C;Ctr)=55(-2 ;-8)dB、STC=56 dB。
(2)2×12 mm 厚石膏板+50輕鋼龍骨(內填50 mm 厚 80 kg·m-3巖棉)+100 mm 厚 ALC 板B08+50輕鋼龍骨(內填 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 厚石膏板,總厚度 248 mm,Rw(C;Ctr)=5 9(-1;-3)dB、STC=59dB。
兩種三層 ALC板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性能如圖13、14所示。
圖13 兩種三層ALC板復合墻體的構造和隔聲量Fig.13 The structures and sound insulation values of two kinds of three-layer ALC board composite walls
圖14 兩種三層ALC板復合墻體的隔聲性能Fig.14 Sound insulation performances of two kinds of three-layer ALC board composite walls
采用單層砌塊墻體,如果要滿足五星級酒店的隔聲要求,墻體既厚(250~400 mm)且重,而且砌塊砌筑需要濕作業(yè),會增加人工費和施工周期。雖然單價比較便宜,但是折算上人工費,總的費用反而會更高。因此在五星級酒店中采用單層砌塊墻體的項目已經越來越少了。石膏板和裝配式 ALC板墻體的優(yōu)點主要是干施工作業(yè),施工速度快、占用空間少。當前項目的工程進度一般要求比較緊,因此石膏板和裝配式 ALC板墻體得到了大量應用。由于砌塊單面加輕鋼龍骨石膏板的復合構造不對稱,建筑師和室內設計師多數(shù)認為不利于墻體排布,因此在五星級酒店客房分戶墻中采用該種構造的已經越來越少了。
綜合上述三類隔墻的分析以及墻體重量、施工速度、占用空間、綜合造價、對稱排布和發(fā)展趨勢等多種因素,五星級酒店客房分戶墻的隔墻系統(tǒng)最適合的做法為:
(1)2×12 mm 厚石膏板+75輕鋼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12 mm厚石膏板+10 mm間隙+75輕鋼龍骨(內填 50 mm 厚 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簡稱雙層龍骨5層石膏加間隙,總厚度220 mm,Rw(C;Ctr)=67(-7;-15)dB。
(2)100 mm厚ALC板B06+50 mm厚巖棉+75 mm厚 ALC板 B06,總厚度 225 mm,Rw(C;Ctr)=55(-2;-9)dB。
(3)2×12 mm厚石膏板+50輕鋼龍骨(內填50 mm厚80 kg·m-3巖棉)+75 mm厚ALC板B04+50輕鋼龍骨(內填 50 mm厚 80 kg·m-3巖棉)+2×12 mm厚石膏板,總厚度223 mm,Rw(C;Ctr)=55(-2 ;-8)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