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薛妃
(貴州師范大學 文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經過周志峰、張涌泉、楊正業(yè)、鄭賢章、楊寶忠、鄧福祿①等時哲的努力,《漢語大字典》(第一版)中的相當一部分音義未詳字或義未詳字已得到解決,這些成果已體現(xiàn)在《漢語大字典》(第二版)(以下簡稱《大字典》)中,得到學界的一致認可。但限于材料,《大字典》仍有部分音義未詳字或義未詳字未能確詁。本文利用傳世字書、碑刻文獻等材料,利用構件異寫、構件位移、更換聲符等異體字構造原理,考釋該書第二版中“、?、、、、”等六個音義未詳字或義未詳字,為漢字史的研究提供資料,為《大字典》的再次修訂提供資料。
“噦”音yuě,《說文·口部》最早收錄:“噦,氣牾也。從口,歲聲?!薄皣偂备鼡Q聲符作“”,換言之,“噦”義為“氣牾”,即氣逆上沖發(fā)出聲音,即嘔吐的聲音。二字義同。我們認為“噦”因聲得名,即發(fā)生“噦”這個動作時,伴隨的聲音就是“噦”。釋“噦”字時,《正字通·口部》區(qū)別一組近義詞:“方書:有物無聲曰吐,有聲無物曰噦,有物有聲曰嘔?!边@兩個用法,現(xiàn)代漢語方言中仍在使用。
《現(xiàn)代漢語方言大詞典》:“噦 哈爾濱、濟南、雷州 嘔吐。干~:要吐又吐不出來。(哈爾濱)?!薄皣?徐州 ①嘔吐:~了一地。②比喻亂講:瞎講胡~〡她什么事兒都望外~。”“噦南寧評話①嘔吐:渠飲醉,~出來喇。②干噦要嘔吐又吐不出來:渠一聞到汽油就~。”“噦了 洛陽 把吃的東西吐出來?!?/p>
《漢語方言大詞典》:“噦(噦)huì yuě ④〈動〉呃逆,逆氣;吃下去又涌上來。吳語。上海 伊吃勒冷風就打~。浙江蒼南金鄉(xiāng)小梅奶~出?!睎|北官話、冀魯官話、中原官話、晉語、蘭銀官話中“噦了”義為嘔吐了,江淮官話則說“噦得了”。吳語中“噦起”義為干噦,要嘔吐而吐不出?!皔uè huī〈動〉嘔吐。冀魯官話。山東淄博?!读凝S俚曲集·富貴神仙》:‘兩個解子放倒頭就似泥塊一樣,臭殺人那一個~了一床?!?/p>
又,《大字典》收釋“啘”字,《口部》:“啘 yè 干嘔?!峨y經·十六難》:‘心痛,掌中熱而啘,有是者心也,無是者非也。’滑壽本義:‘啘,干嘔也。心病則火盛,故啘?!侗静菥V目·木部·竹》:‘淡竹茹,主治嘔啘?!薄吨腥A字海》亦收釋“啘”字,并溝通該字與“噦”的關系:“啘yuē,音月,陰平。同‘噦’,干嘔?!峨y經·十六難》:‘心痛,掌中熱而啘。’”可知“噦”“噦”“啘”為異體字。
“啘”,《大字典》音yè,《字?!芬魹閥uē;《大字典》“”音yuè,或與yuě 聲調不同,或為圓唇音與不圓唇音的對轉關系。蓋方音不同使然,均當改。
? xiān 《改并四聲篇?!ず滩俊芬端颜嬗耒R》:“?,音仙?!薄蹲謪R補·禾部》:“?,心千切,音仙。義未詳?!保ā洞笞值洹返?776 頁)
按“?”為“秈”的異體字,義為秈稻。
《中華字?!ず滩俊罚骸?,同‘秈’。字見《字匯補》?!薄吨腥A字?!窚贤ā?”“秈”二字關系,《中華字?!肥菍Φ摹?/p>
從聲符讀音看,“止”為章紐止部,“山”為生紐山部,“止”“山”二字讀音迥異,作為聲符,不能換用?!端颜嬗耒R》《改并四聲篇》《字匯補》皆用直音法注音作“音仙”,可見,“?”之聲符“止”原形當作“山”,即“止”為“山”之異寫形體。“山”之草書,唐張旭草書作,白居易草書作,王羲之草書作、、[1]134,再加上“崗”的異體北魏元禮之墓志、北魏鄯乾墓志銘的構件“”“”,這正反映了從“山”到“止”的異寫過程。因構件異寫而產生的異體字尚有他字?!洱堼愂昼R·足部》:“”,“趾”的訛字?!洱堼愂昼R·辵部》:“辿,丑連切。緩步也。二同。”《重訂直音篇》:“辿,?,同。緩步?!薄墩滞āまu部》:“辿,依猒切。緩步也?;蛟晦{音義與廴部延?相近,疑辿即延字之訛?!钡洞笞值洹贰吨腥A字海》均未溝通“?”“辿”二字異體關系。
“秈”,《玉篇·禾部》最早收錄該字:“秈,秔稻也。”《廣韻·仙韻》承之:“秈,秈稻?!蹦纤瘟_愿《爾雅翼·釋草一·稻》最早對這種農作物作詳細介紹:“一種曰秈,比于粳小,而尤不黏,其種甚早?!薄岸i”亦作“秈”?!侗静菥V目·穀部·秈》:“釋名:占稻,早稻。秈亦粳屬之先熟而鮮明之者,故謂之秈。種自占城國,故謂之占。俗作粘者,非矣。秈,似粳而粒小,始自閩入,得種于占城國。宋真宗遣使就閩取三萬斛,分給諸道為種,故今各處皆有之。高仰處俱可種,其熟最早,六七月可收。品類亦多,有赤、白二色,與粳大同小異。”《大字典》未溝通“?”“秈”二字的異體關系,當溝通。
《改并四聲篇?!芬端鬃直称罚骸皯眩舾?。怒也?!薄队衿ば牟俊罚骸?,孚救切。怒也?!薄都崱ゅ俄崱罚骸?,怒也?;蜃?。”《廣韻·宥韻》:“?,小怒也?!薄啊?,音切為“孚救切”,與“音副”的“懷”字同音,且“懷”“”皆為“怒也”義,故“懷”“?”為“”的換聲異體字,“”為“懷”的構件位移異體字。
自《說文》至《康熙字典》,所收錄的心部構件位移異體字甚多?!墩f文·心部》:“怛,憯也。,怛,或從心在旦下?!薄队衿ば牟俊罚骸叭牵瑏y也。,同上。”《集韻·卦韻》:“懈,或書作?!薄额惼ば牟俊罚骸芭拢艜?。”《直音篇·心部》:“”,同“恟”?!蹲謪R·心部》:“”同“”?!墩滞āば牟俊罚骸?,同忍?!薄犊滴踝值洹ば牟俊罚骸按俗肿謺惠d,止《靈樞經》中云:‘腹儂痛。’注:‘,滿也?!c《玉篇》《廣韻》等書中恲字形近義同,當即‘恲’字重文?!薄蹲謪R補·心部》:“,與慇同?!鄙鲜觥扳颉迸c“”,“惹”與“”,“懈”與“”,“”與“恟”,“”與“”,“”與“忍”,“”與“恲”,“”與“慇”等諸字,皆為構件位移異體字。因此,“”“懷”亦為構件位移異體字?!洞笞值洹樊敎贤ā?”與“”、“”與“懷”的異體關系。
《大字典》引明歸有光《太行石銘》句為例,文淵閣《四庫全書》引該銘文全文作:
余有事黃寺道中,得巧石二。高者近二尺,庳者尺余。慕東坡先生之高致,攜歸。買盆貯水供之,而為銘。
首先,“岡”累增作“崗”。《說文·山部》:“岡,山骨也。從山,網聲?!碧飬菫荻旃{異:“大徐本作山骨也,小徐本作山脊也。炤按:《玉篇》正作山脊,大徐本作骨,訛字也?!盵4]208《玉篇·山部》:“岡,古郎切。山脊也。俗作崗。”關于“崗”,《集韻·唐韻》:“岡,俗作崗、堽,非是?!薄蹲滞ā罚骸皩?,《說文》本從山,俗文加山作崗,非。”《字匯·山部》:“俗又加山于上,非。”朱駿聲通訓定聲:“岡,俗亦誤作崗。”[3]373換言之,字書《玉篇》始收“崗”字,但歷代字書都從規(guī)范化的角度認定為異體字,《字通》指出其形成途徑:“本從山,俗文加山作崗?!睋Q言之,“崗”為“岡”的后起字,即加形增繁形成的異體字。字形“崗”魏碑始見,北魏延和二年(433)《張正子為亡父母合葬立鎮(zhèn)墓石》作,東魏天平二年(535)《趙氏姜夫人墓志》作,武定五年(547)《元澄妃馮令華墓志》作。
“命”加點畫,“卩”豎筆上穿,與上面橫筆相接,北魏正始四年(507)《元思墓志》作;“”最長豎筆與“”分離,北魏正光五年(524)《郭顯墓志》作;加點,北周保定四年(564)《賀屯植墓志》作;點筆異寫作橫,同時受“命”的小篆字形“”之構件“”曲筆的影響,《四聲篇?!と瞬俊?、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鏡·人部》作;“”之曲筆“”的豎筆縮短,《字匯補·人部》作;“”的構件“丂”曲筆拉直,“”異寫作“”?!啊敝P“”的拉直,明嘉靖朝鮮歸真寺本《龍龕手鏡·人部》作。“”兩個構件“口”并筆,《宋元以來俗字譜·人部》引《古今雜劇》作;加點畫,《偏類碑別字·口部·命字》引《齊成世猷造象》作;豎筆異寫為豎撇,《偏類碑別字·口部·命字》引《命過□世實等造象殘題名》作。該異寫過程可圖示為:
注 釋:
①周志峰《大字典論稿》,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年。張涌泉《漢語俗字叢考》,北京:中華書局,2000 年。楊正業(yè)《〈漢語大字典〉難字考》,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4 年。鄭賢章《龍龕手鏡研究》,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年。楊寶忠《疑難字考釋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 年。楊寶忠《疑難字續(xù)考》,北京:中華書局,2011 年。楊寶忠《疑難字三考》,北京:中華書局,2018 年。鄧福祿、韓小荊《字典考正》,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