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濤
摘? 要:教育部門在努力抓好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時候,有時難以顧及教師素養(yǎng)的提高。教師同樣也需要保持鮮活的成長力,以此來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在新時代新課改的框架下,做一名優(yōu)秀教師,至少要具備文化、藝術、身體和信息化四個方面的素養(yǎng)。
關鍵詞:成長力;讀書意識;素養(yǎng)提升
一、教師要多讀書,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yǎng)
不可否認,在當今資訊高度發(fā)達的社會現實之下,各種媒體通過網絡融合,傳統(tǒng)的讀書方式不再是人們的第一選擇。這就使得部分教師思想浮躁,跟隨潮流把注意力轉向了抖音、快手等網絡新興媒體,刷視頻成了某些老師的日常生活,也就根本無法靜下心來讀書。
教師不同于其他職業(yè),網絡上那些碎片化的知識根本不足以支撐新時代教育教學的需要。白巖松曾經說過,要喜歡“不喜歡”,要接受“別扭”。因為在求學和成長的過程當中,喜歡往往是你已經擁有的知識體系?!皠e扭”才意味著在你知識體系外,在你智慧體系外,才會拽著你提升。博覽群書才是教師達到知識更新和自我提升的最佳途徑。
二、教師要學藝術,增強自己的表達能力
馬卡連柯說的“表達技巧”,就是語言的藝術,也是表達的藝術??梢哉f沒有哪種職業(yè)能比當老師的更需要講究表達藝術的了。平時講課、評課、與學生交談都需要較高的表達藝術。學生聽起來感到親切,就會容易理解,容易接受。
作為一名新時代的教師,對美術、書法、音樂、勞技等都應有所關注,要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F代新課程改革要求的不僅僅是灌輸給學生考試知識,而是對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出了更加具體的要求。雖然有各科專業(yè)的教師進行授課,但學生對富有藝術才華的教師能夠自然地產生親近,融洽師生關系。
三、教師要強健體魄,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與以往相比,中小學教師室外體育鍛煉明顯減少。久坐、久站成了教師工作的常態(tài)。由于教師職業(yè)的特殊性,頸椎病、腰椎病等職業(yè)高發(fā)病經常折磨著教師的身體和精神。有相當一部分教師由于工作繁忙,顧不上去看病,最終導致身體被累垮。
作為教師來說,只有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才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因此,教師在安排好教學工作的同時,應該加強體育鍛煉。這一點和教學工作一點也不沖突,常言說得好:“身體就是本錢”,如果沒有了健康,又怎么能做出好的工作成績呢?
四、教師要多實踐,增強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
身為教師,必須時刻保持敏銳的捕捉力,走在教育信息化的最前沿。通過掌握一些必備的信息化教育手段來增強自己的教學成果,減輕自己的工作負擔。
信息技術的一些基本技能,已經有機地融合在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中,滲透在各項活動過程中了。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具有熟練使用各種電教設備和制作相關的課件的能力,還要對“空中課堂”“電子書包”“人工智能”“電視白板”等有較為深入的了解。
時代、社會、學生對教師提出的要求在不斷提高,我們的觀念也要及時轉變,我們希望看到眾多博學多才、身體強健、富有藝術氣息和信息素養(yǎng)的“新”教師不斷涌現,為教育的發(fā)展注入健康的活力。
(責任編輯:羅? 欣)
參考文獻:
[1]李紅鳴. 立德樹人視野下的教師素養(yǎng)建構[J]. 四川教育,2021(02):15-16.
[2]景小強,郭林萍. 大數據時代教師數據素養(yǎng)的提升[J]. 中學課程資源,2020(08):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