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西昆侖上其木干花崗巖鋯石飽和溫度和Ti溫度的地質意義

        2021-11-06 02:38:58陳海云孫曉東
        現代地質 2021年5期
        關鍵詞:西昆侖鋯石巖漿

        陳海云,孫曉東,張 志

        (1.中國電建集團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65;2.內蒙古自治區(qū)第九地質礦產勘查開發(fā)院,內蒙古 錫林浩特 026000;3.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物理與空間信息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4)

        0 引 言

        西昆侖造山帶原系塔里木古陸的一部分,呈巨型反“S”型褶皺山系,屹立于塔里木盆地西南緣,是古亞洲構造域和特提斯構造域的結合部位,經歷了從古生代到中生代多期次張開、閉合的長期構造演化,導致前寒武紀結晶基底與不同時代、不同構造環(huán)境下形成的地質單元并列、疊加。西昆侖造山帶被奧依塔格—柯崗斷裂、喬拉克克—蘇蓋特—阿加爾東斷裂劃分成塔里木陸塊、北昆侖地體以及南昆侖地體3個主要構造單元(圖1)。由于大地構造位置特殊,自然環(huán)境惡劣,野外工作極為艱難,西昆侖造山帶是目前中國造山帶研究程度最低的地區(qū)之一。

        圖1 研究區(qū)大地構造位置及侵入巖分布圖(改自汪玉珍等[4])Fig.1 Geotectonic map of the study area showing the intrusive rock distributions[4]TLM.塔里木地體;NKL.北昆侖地體;SKL.南昆侖地體;TSH.甜水海地體;KL.喀喇昆侖地體;①奧依塔格—柯崗斷裂;②庫地斷裂;③喬拉克克—蘇蓋特—阿加爾東斷裂;④康西瓦斷裂;⑤喀喇昆侖斷裂

        西昆侖造山帶花崗巖類十分發(fā)育,主要有前寒武紀、加里東期、華力西期和喜馬拉雅期花崗巖,但以華力西期花崗巖為主,其巖漿很多是下地殼部分熔融或殼、幔巖漿混合的產物。因為缺乏對溫度足夠敏感的礦物溫度計,并且?guī)r漿在冷卻過程中礦物會和熔漿重新達到熱平衡,所以巖漿的初始溫度計算一般比較困難?;◢弾r巖漿大多是以絕熱式機制上升侵位的,巖漿早期的溫度近似代表巖漿形成時的溫度[1]。因此可以計算巖漿的早期結晶溫度,進而來近似獲得其初始溫度。因為巖漿鋯石結晶溫度較高,是花崗質巖漿體系中較早結晶的副礦物,并且通常被鎂鐵質礦物、長英質礦物等所包裹,其晶體能夠在很長時間上保持穩(wěn)定和具有較強的抗干擾性,最重要的是鋯石中Zr的分配系數對溫度非常敏感,而其他因素對其沒有明顯的影響[2],因此可以認為鋯石飽和溫度近似代表花崗質巖石的近液相溫度。利用鋯石Ti含量溫度計所得到的溫度,結合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CL)、鋯石U-Pb定年、Hf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組分等方面指標,可以對其形成時所記錄的溫度進行正確解釋。所以鋯石飽和溫度和Ti溫度可以用來估算巖漿結晶時的初始溫度,進而用來反演鋯石形成的地質環(huán)境信息、重建巖漿歷史、反演巖漿源區(qū)的性質。

        巖石的巖漿初始溫度的估算傳統(tǒng)上采用實驗巖石學方法,即通過在An-Ab-Or-Q-H2O圖上投影,結合巖漿巖共生礦物對計算獲得[3]。近年來,隨著測試精度的提高以及微區(qū)分析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利用巖石地球化學數據計算方法所得的結果更加精確和接近地質事實。本文擬通過對西昆侖上其木干巖體的花崗巖樣品中挑選出的鋯石顆粒進行全巖和單顆粒鋯石主量和微量元素含量測試,在此基礎上計算鋯石飽和溫度和Ti地質溫度;同時結合樣品巖石學特征和鋯石U-Pb年齡,分析所獲得的鋯石飽和溫度和Ti溫度的地質意義。

        1 地質概況及樣品采集

        西昆侖上其木干巖體位于新疆阿克陶縣克孜勒陶鄉(xiāng)上其木干村,地理坐標為東經75°20′—75°40′,北緯38°25′—38°35′。巖體沿蘇克阿格孜—托爾色子—上其木干—蘇蓋特呈北西—南東向條帶狀連續(xù)分布(圖1),出露面積超過200 km2。研究區(qū)內出露地層主要為古元古界庫浪那古巖群(Pt1K)、長城系賽圖拉巖群(ChST)、中泥盆統(tǒng)克孜勒陶組(D2kz)、下石炭統(tǒng)他龍群(C1T)和上石炭統(tǒng)—下二疊統(tǒng)特給乃奇克達坂組(C2P1tg)。區(qū)內巖漿巖發(fā)育,主要為中三疊世慕士塔格巖體以及上其木干巖體。LA-ICP-MS鋯石U-Pb定年研究表明,上其木干花崗巖的侵位年齡為(225.4±1.9)Ma(MSWD=6.0),屬于晚三疊世早期的巖漿產物;為板內A型花崗巖,形成于后碰撞伸展階段的張性環(huán)境,標志著西昆侖造山帶在晚三疊世早期造山作用的結束和板內構造演化的開始,為后碰撞環(huán)境向板內伸展環(huán)境的過渡;同時也標志著古特提斯洋在該區(qū)晚三疊世早期剛好完全閉合[5]。

        本次研究共采集7件地球化學樣品和2件同位素測年樣品,其中同位素測年樣品編號分別為D141-2Zr、D145-2Zr,采集點的地理坐標分別為N38°31′57.12″、E75°29′17.72″和N38°31′53.07″、E75°29′27.96″,采樣位置見圖1。經野外觀察和鏡下鑒定,樣品巖性均為淺灰色中粗粒二長花崗巖,部分含有長石斑晶。

        2 分析方法

        7件地球化學樣品的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測試是在自然資源部武漢礦產資源監(jiān)督檢測中心完成。主量元素含量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1800)測試完成,先稱取0.7 g樣品,加入適量硼酸,高溫熔融成玻璃片,最后在XRF(儀器編號為27-HY-2009-001)上用外標法測定氧化物含量,氧化物總量分析誤差為1%~4%。微量和稀土元素含量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ICP-MS(X7)完成,首先稱取50 mg樣品,用酸溶樣制成溶液,然后在ICP-MS(儀器編號為12-HY-2003-037)上用內標法進行測定,分析精度和準確度優(yōu)于5%。

        用于LA-ICP-MS U-Pb測年的鋯石是在河北省廊坊市誠信地質服務公司進行單礦物分選的,鋯石樣品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實驗室完成制靶和進行反射光、透射光和陰極發(fā)光顯微照相。鋯石U-Pb同位素定年在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國家重點實驗室(GPMR)利用LA-ICP-MS分析完成。在測試樣品時,將制好的靶置于剝蝕池中,高能量的激光使樣品被轟擊部分剝蝕并高溫蒸發(fā),激光剝蝕系統(tǒng)為GeoLas2005,ICP-MS為Agilent7500a。激光剝蝕過程中采用氦氣作載氣,氨氣為補償氣以調節(jié)靈敏度,二者在進入ICP之前通過一個T型接頭混和。由于樣品是放在密封的樣品室中的,樣品室有一個進氣孔,一個出氣孔,這樣蒸發(fā)的樣品將被不斷流通的氣體(He、Ar氣等)運送,通過管道帶至等離子炬管中電離,再通過透鏡系統(tǒng)由四極桿質譜進行同位素的測量。測試時,在等離子體中心氣流(He+Ar)中加入了少量氮氣,以提高儀器靈敏度,降低檢出限和改善分析精密度[6]。每個時間分辨分析數據包括20~30 s的空白信號和50 s的樣品信號。采用標準鋯石GJ1(600 Ma)和91500(1 064 Ma)作為鋯石年齡的外部標準物質,采用NIST SRNI610作為元素含量的外標,29Si作為內標元素進行校正。對分析數據的離線處理(包括對樣品和空白信號的選擇、儀器靈敏度漂移校正、元素含量及U-Th-Pb同位素比值和年齡計算)采用軟件ICPMSDataCal完成。詳細的儀器操作條件同Liu等[7-9],數據處理軟件采用GLITTER4.4。鋯石U-Pb諧和圖和計算的加權平均圖采用ISOPLOT程序(Ver3.23)繪制[10]。

        3 鋯石的微量元素組成特征及其形成溫度

        鋯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以及同位素地球化學特征可以為巖石的形成提供豐富的地質信息。鋯石中的大離子半徑、高價態(tài)元素Y、Th、U、Nb、Ta等,容易在殘余熔體中富集,而在許多硅酸鹽造巖礦物中顯示為虧損。在花崗巖鋯石中,Hf、U、Pb、Y和P呈類質同象形式賦存,其中離子半徑最小的Hf以無序固溶體形式與Zr完全相容,而Y和P元素在較低溫度條件下呈磷釔礦形態(tài)存在,其與礦石不完全相容[11-13]。稀土元素可以廣泛存在于鋯石晶體中,所以鋯石經常是巖石中U、Th、Hf、REE的主要寄存礦物。花崗巖中出現鋯石和含Ti副礦物,表明鋯石飽和溫度和Ti溫度既反映鋯石結晶溫度,也代表花崗巖巖漿的上限溫度;因此,鋯石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征可以用來研究鋯石形成時所處的地質環(huán)境信息、重建巖漿歷史,進而反演巖漿源區(qū)的地質性質[14]。

        3.1 鋯石的微量元素組成特征

        樣品(D141-2Zr、D145-2Zr)中鋯石呈較自形的短-長柱狀,陰極發(fā)光圖像中鋯石均表現出典型的巖漿振蕩環(huán)帶,明顯屬于巖漿結晶產物。對兩個U-Pb定年鋯石樣品進行同時原位鋯石微量元素分析,分析結果見表1,鋯石的球粒隕石標準化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如圖2所示。鋯石具有典型巖漿成因鋯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即輕稀土元素(LREE)明顯虧損、重稀土元素(HREE)明顯富集,具有顯著的Ce正異常和Eu負異常[15-16]。鋯石中的Th/U比值常被作為判斷巖漿、變質和熱液鋯石的主要標志之一[17],一般變質和熱液成因中鋯石的Th/U<0.1,而巖漿成因中鋯石的Th/U>0.1[18]。

        表1 上其木干花崗巖(D141-2Zr、D145-2Zr)鋯石中稀土元素分析結果(10-6)Table 1 Zircon REE compositions of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10-6)

        (續(xù))表1 上其木干花崗巖(D141-2Zr、D145-2Zr)鋯石中稀土元素分析結果(10-6)(Continued)Table 1 Zircon REE compositions of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10-6)

        (續(xù))表1 上其木干花崗巖(D141-2Zr、D145-2Zr)鋯石中稀土元素分析結果(10-6)(Continued)Table 1 Zircon REE compositions of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10-6)

        對樣品D141-2Zr的16顆鋯石進行了16個點的微量元素組成測定。在鋯石的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曲線圖(圖2(a))上,16個點的鋯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大致相同,輕稀土元素含量相對較低,重稀土元素含量相對較高,輕、重稀土元素分餾明顯,表現為整體向左傾斜模式的輕稀土元素虧損型。

        圖2 上其木干巖體中鋯石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配分圖(球粒隕石數據引自Sun and McDonough[19] )Fig.2 Chondrite-normalized REE patterns for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樣品D141-2Zr中,稀土元素總量變化范圍較大,介于611×10-6~1 868×10-6之間,輕稀土元素總量在9.0×10-6~261.4×10-6之間,重稀土元素總量在428×10-6~1 805×10-6之間。Eu的含量相對較低,在0.027×10-6~0.110×10-6之間;δEu值也較小,小于0.025 7,最小為0.003 8,平均為0.013 8,表明鋯石具有較為明顯的Eu負異常。鋯石中232Th的含量為115×10-6~883×10-6,238U含量為445×10-6~2 022×10-6,兩者之間具有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圖3(a))。Hf含量為9 632×10-6~12 157×10-6,Nb的含量為7.2×10-6~26.1×10-6,Ta含量為2.78×10-6~8.60×10-6;(Lu/Gd)N為9.86~40.21,Ce/Ce*為1.22~158.19,表明鋯石具有明顯的Ce正異常,Th/U的比值(0.26~0.65)都大于0.1,反映鋯石為典型的巖漿成因。從鋯石的Th/U比值、形態(tài)特征以及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來看,鋯石應為典型的巖漿成因。

        圖3 上其木干巖體中鋯石Th/U圖解Fig.3 Th vs.U plots for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對樣品D145-2Zr的16顆鋯石進行了16個點微量元素組成測定。在鋯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線圖球粒隕石標準化(圖2(b))上,16個點的鋯石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基本一致,稀土元素總含量REE為746×10-6~2 850×10-6。(Yb/La)N=23~908 009,(Sm/La)N=0.69~16 207.00,表現為重稀土元素明顯富集;具有明顯的Ce正異常(Ce/Ce*=1.31~111.37)和Eu負異常(Eu/Eu*=0.000 7~0.131 5)。鋯石中232Th的含量為288×10-6~1 469×10-6,238U含量為523×10-6~2 703×10-6,兩者之間具有較為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圖3(b))。Hf的含量為7 179×10-6~11 145×10-6,Nb的含量為2.7×10-6~43×10-6,Ta的含量為1.07×10-6~8.2×10-6;(Lu/Gd)N為12.86~27.34。Th的含量為288×10-6~1 469×10-6,U的含量為523×10-6~2 743×10-6,Th/U的比值(0.35~0.75)均大于0.1,反映鋯石為典型的巖漿成因。從鋯石的Th/U比值、形態(tài)特征以及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等來看,鋯石應為典型的巖漿成因。

        3.2 鋯石飽和溫度計算

        巖漿從起源到結晶是一個不斷上升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壓力的變化相比溫度的變化要快,巖漿結晶時的壓力和巖漿起源時的壓力完全不同,所以主要研究巖漿的溫度,可以對壓力暫不考慮。Watson等[20]從高溫實驗(700~1 300 ℃)得出鋯石溶解度的模擬公式,其原理是基于花崗巖副礦物鋯石中Zr在巖漿開始結晶狀態(tài)下固液兩相中的分配系數是溫度的函數,假設其活度系數為1,由Zr溶解度公式推導出鋯石飽和溫度:

        In(496000/DZr)=[-3.8-0.85×(M-1)]+12900/T

        (1)

        式中:T為絕對溫度;DZr為鋯石的分配系數;M為全巖巖石化學參數。計算時,令Si+Al+Fe+Mg+Ca+Na+K+P=1(原子分數),則全巖巖石化學參數M=(2Ca+K+Na)/(Si×Al),其中Ca、K、Na、Si、Al為鋯石寄主巖石主量元素Si、Al、Fe、Mg、Ca、Na、K、P原子數歸一化計算后的原子分數值。

        將(1)式進行整理并換算成攝氏溫度(℃)后可得到鋯石的飽和溫度TZr:

        TZr={12900/[2.95+0.85×M+In(496000/Zr熔體)]}-273.15

        (2)

        式中:Zr熔體為熔體中Zr的含量。未進行Zr、Hf校正時,純鋯石中Zr的含量為496 000×10-6,鋯石在花崗質巖石中是副礦物,因此可以用全巖中的Zr含量近似代表熔體中Zr的含量。

        由(2)式、全巖巖石化學參數M和Zr含量值計算得到熔體中鋯石飽和溫度如表2所示。上其木干二長花崗巖的鋯石飽和溫度介于772~829 ℃之間,平均值為800 ℃,屬于高溫花崗巖。由于花崗巖巖漿大多為絕熱方式上升侵位,巖漿早期的結晶溫度近似代表巖漿形成時的溫度[21]。本文鋯石飽和溫度和鋯石特征表明花崗巖中鋯石含量是飽和的。因此,鋯石溫度反映的是巖漿形成的上限溫度。巖漿巖巖石學實驗研究表明,熔融需要一定的流體,這些流體一方面可由鋯石寄主巖石所含白云母脫水反應獲得;另一方面,研究區(qū)幔源巖漿上侵帶來的含水礦物脫水也可能為巖漿熔融提供必要的流體。

        表2 上其木干花崗巖鋯石飽和溫度計算結果Table 2 Zircon saturation temperatures for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3.3 鋯石Ti地質溫度計算

        高溫、高壓實驗研究表明,溫度與鋯石中的Ti含量關系密切,其關系呈對數線性變化,可作為鋯石Ti地質溫度計。由于鋯石Ti溫度計所表現出的簡單實用性,且誤差一般低于10 ℃,被許多研究者所運用[22]?,F在鋯石的Ti地質溫度常用Watson等[23-25]修訂的鋯石Ti溫度(℃)計算公式:

        T=(5080±30)/[(6.01±0.03)-lg(Ti)]-273

        (3)

        對2個樣品(D141-2Zr、D145-2Zr)的32個測點(分別為16個)進行了鋯石Ti地質溫度計算。樣品的Ti含量變化相對穩(wěn)定,只有一個測點的Ti含量過高,予以剔除,故有31個測點可以用來計算巖漿結晶時的溫度。將樣品的Ti含量值代入公式(3)中,得到巖漿結晶的最低溫度在556~759 ℃之間,平均最低溫度為614 ℃;最高溫度在574~784 ℃之間,平均最高溫度為634 ℃。因此,初步估計樣品中鋯石形成的溫度在614~634 ℃之間(表1)。

        上其木干二長花崗巖的鋯石飽和溫度為772~829 ℃,高于鋯石Ti溫度,這可能是因為鋯石中的Ti含量對測定結果的影響。Ti含量是鋯石LA-ICP-MS的測定值,受鋯石的結構、大小、激光剝蝕半徑等各方面的影響。上其木干二長花崗巖中鋯石顆粒相對較小,可能導致Ti的分餾,使得LA-ICP-MS測量值的Ti含量偏低,導致鋯石Ti溫度偏低[26-27]。

        4 Zr和Ti溫度推測花崗巖形成的構造環(huán)境

        上其木干花崗巖的鋯石飽和溫度為772~829 ℃(表2),根據吳福元等的研究[1],屬于高溫花崗巖,俯沖和碰撞造山帶地殼很難達到這個溫度;因此,從花崗巖的形成溫度角度看,上其木干二長花崗巖不太可能形成于俯沖或者同碰撞造山階段。上其木干花崗巖形成時的高熱可能產自羌塘地塊沿著康西瓦大斷裂和塔里木地塊碰撞拼貼結束后,于后碰撞板內伸展體制下產生巖石圈拆沉作用,進而導致的軟流圈上涌、幔源巖漿底侵[28]。因此,上其木干巖體的形成溫度與其形成于后碰撞伸展構造背景[29]相吻合。

        Claiborne等[30]應用鋯石中的Zr/Hf值表示巖漿結晶分異過程。Zr比Hf更容易進入鋯石中,這將導致殘留熔體中富集Hf而虧損Zr,因此在Zr/Hf-T圖中顯示出更好的線性關系。本次因為沒測鋯石的Zr含量,因此用10000/Hf代替,韓軍等[31]也利用10000/Hf代替Zr含量來推導其與Ti飽和溫度的關系,進而反演鋯石的結晶環(huán)境。

        由于Th、U在鋯石-巖漿之間的分配系數之比(DTh/DU)鋯石/熔體約為0.2[13],小于1,因此隨著巖漿溫度持續(xù)降低,Th/U將逐漸增高。封閉體系下,巖漿鋯石的Th/U將隨Ti溫度的降低而顯示逐漸增大的線性關系;Hf則在鋯石結晶時逐漸進入固相中,且隨著溫度持續(xù)降低,熔體中Hf的含量從過飽和到不飽和,后期結晶的鋯石中Hf含量逐漸降低。

        樣品D141-2Zr的Hf含量值隨Ti溫度的降低而逐漸增加(少數點除外)(圖4(a));Th/U值則隨Ti溫度降低基本保持不變(圖4(b)),這很可能與巖漿結晶-分異或鋯石的重結晶作用有關。晶出鋯石中Hf含量連續(xù)增加,反映的是一種開放體系下鋯石的重結晶作用。

        圖4 D141-2Zr花崗巖鋯石Ti飽和溫度與10000/Hf、Th/U關系圖Fig.4 Diagrams of 10000/Hf,Th/U versus Ti temperature for zircon extracted from D141-2Zr granite

        樣品D145-2Zr的10000/Hf和Th/U與Ti溫度關系的規(guī)律性較差(圖5),說明鋯石在結晶過程中有后期流體-熔體進入,帶入一些Hf。10000/Hf、Th/U-T之間的關系更多地反映巖漿結晶時存在多期巖漿(熔體-流體)注入事件。

        圖5 D145-2Zr花崗巖鋯石Ti飽和溫度與10000/Hf、Th/U關系圖Fig.5 Diagrams of 10000/Hf,Th/U versus Ti temperature for zircon extracted from D145-2Zr granite

        由于長英質巖漿的熔點溫度較低,較易于被再次加熱而使Th、U濃度較高的變化特征,尤其對可能存在后期大規(guī)模巖漿侵入而被再次熔融的巖體。上其木干花崗巖熱源可能來自高溫巖漿侵入或者地幔底侵,表現為10000/Hf、Th/U對Ti溫度關系的較差規(guī)律性或無規(guī)律性。上其木干花崗巖鋯石Ti溫度與Th/U和10000/Hf之間的規(guī)律性較差,其分布特征(圖4和圖5)指示隨著主要礦物和副礦物的飽和、增長和晶出,Hf、Th、U的濃度變化范圍較大,表現為一種開放系統(tǒng)下鋯石結晶的特征,其微量元素含量與熔體相關性降低[32]。結合個別鋯石陰極發(fā)光(CL)圖像(圖6),其邊部受到一定程度的溶蝕,呈港灣狀,顯示鋯石的結晶過程是在幕式構造的熱流體或熱源的注入中發(fā)生的,不排除重結晶的可能。因此計算所得的Ti溫度可以代表這種開放環(huán)境下鋯石的結晶溫度。

        圖6 上其木干花崗巖鋯石陰極發(fā)光圖像Fig.6 Zircon CL images for the Shangqimugan granites

        鋯石的Hf含量較高,這可能是在高溫熔漿條件下,后期超臨界流體熔解了更多難熔的Hf。根據研究區(qū)西昆侖地區(qū)具有地幔底侵的特點[33],地幔源超臨界流體熔解副礦物如金紅石、褐簾石等會造成Hf含量升高;因此鋯石中較高Hf含量指示著幔源巖漿的底侵。這與研究區(qū)慕士塔格巖體形成的大地構造環(huán)境是一致的[34]。

        區(qū)內花崗巖富含生熱元素Th(平均為36.72×10-6)和K(K2O平均為4.74%),與地殼克拉克值(Th=13×10-6)[35]和世界A型花崗巖中的Th含量(Th=23×10-6)[36]相比均明顯富集。因此,推測在巖石圈之下存在一個富含Th、U、K等生熱元素的富集圈,結合西昆侖造山帶地區(qū)中生代的大地構造演化特征[37-38],晚三疊世早期隨著古特提斯洋向北消減并最終閉合[39-40],巖石圈發(fā)生拆沉作用[41-43],地幔上升,地殼減薄,導致等溫線上移,熱軟流圈上涌;大量地幔物質注入到下地殼區(qū),與下地殼物質在廣闊的空間范圍內相互作用,迫使下地殼發(fā)生部分熔融,并于下地殼巖漿房產生完全混合作用,這種混合巖漿順著經過上其木干地區(qū)的喬拉克克—蘇蓋特—阿加爾東斷裂、其木干斷裂帶被動侵入,形成沿斷裂帶分布的具高放熱元素的花崗巖。

        5 結 論

        本文對西昆侖造山帶上其木干花崗巖中鋯石微量元素、鋯石飽和溫度及Ti溫度進行計算分析,得到以下認識:

        (1)從鋯石的Th/U比值、形態(tài)特征、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等來看,上其木干花崗巖中的鋯石應為典型的巖漿成因。

        (2)上其木干花崗巖的鋯石飽和溫度介于772~829 ℃之間,平均值為800 ℃,代表巖漿的形成溫度,屬于高溫花崗巖;鋯石Ti地質溫度介于614~634 ℃之間,代表了鋯石的形成溫度,反映一種開放體系下鋯石的結晶作用。

        (3)上其木干花崗巖形成于晚三疊世早期,隨著古特提斯洋向北消減并最終閉合,羌塘地塊與塔里木地塊碰撞拼貼結束后,在后碰撞板內伸展體制下導致軟流圈上涌,巖漿形成的熱源使得西昆侖造山帶增厚的巖石圈下部發(fā)生拆沉作用進而導致幔源巖漿底侵。底侵的巖漿沿著區(qū)內斷裂帶被動侵入形成具高放熱元素的花崗巖。

        致謝: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廖群安教授在論文撰寫過程中給予指導和幫助,劉嶸教授在論文修改過程中提出針對性問題,審稿專家及責任編輯為完善本文提出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在此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

        猜你喜歡
        西昆侖鋯石巖漿
        鋯石成因礦物學及Lu-Hf同位素的應用
        現代鹽化工(2024年1期)2024-12-24 00:00:00
        俄成功試射“鋯石”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軍事文摘(2020年24期)2020-02-06 05:56:36
        巖漿里可以開采出礦物質嗎?
        科學之謎(2019年4期)2019-05-07 07:51:18
        火山冬天——巖漿帶來的寒冷
        新疆西昆侖庫庫郎達坂巖體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環(huán)境
        西昆侖新發(fā)現鹽湖型鹵水硼鋰礦床
        新疆地質(2016年4期)2016-02-28 19:18:38
        西昆侖岔路口西花崗巖地球化學特征及構造意義
        新疆地質(2016年4期)2016-02-28 19:18:32
        西昆侖奧東布拉克地區(qū)火山巖成因探討
        華北地質(2015年1期)2016-01-13 03:02:58
        鋯石微區(qū)原位U-Pb定年的測定位置選擇方法
        華北地質(2015年3期)2015-12-07 05:13:23
        鉆石與鋯石的區(qū)別知多少?
        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色婷婷亚洲十月十月色天|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干日本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热re这里精品视频在线6| 疯狂做受xxxx高潮欧美日本| 日韩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人妻| 国产无套粉嫩白浆内精| 精品人妖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三区在线成人av| 欧美人与动牲交片免费| 亚洲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久| 国产丝袜美腿中文字幕|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久| 香蕉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观看| 第一次处破女18分钟高清| 精品av天堂毛片久久久| 曰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男女啪啪免费视频网址| 亚洲桃色蜜桃av影院|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男同志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放荡人妻| 好看午夜一鲁一鲁一鲁| 按摩师玩弄少妇到高潮av| 国产伦人人人人人人性|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国语自产偷拍精品视频偷|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网友自拍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三州|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十八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无码无遮挡骂过|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亚洲av理论在线电影网| 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超清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弄高潮了www| 又粗又大又黄又爽的免费视频| 亚洲性爱区免费视频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