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 維
眼睛是心靈之窗,也是人體比較脆弱的部位。它在受到外界因素影響時很容易受傷,也在人內心感受到某些情緒時成為眼淚的出口。流淚在人類行為中比較常見,可能是因為飄入的沙塵,也可能是因為傷心和悲痛,所以流淚和哭不能完全畫等號。那么,我們每次流下的眼淚都是一樣的嗎?
眼淚分為情緒性眼淚和反射性眼淚,前者是由喜、怒、哀、樂等情緒激發(fā)而流出的,后者是受灰塵、洋蔥等刺激性物質誘發(fā)而流出的。眼淚中包含了一定量的蛋白質,相比之下,情緒性眼淚中蛋白質含量要比反射性眼淚的高。情緒性眼淚中還含有某些化學物質,這些物質是人體負面情緒的產物,會引起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等。
人體內每個獨立的神經元之間需要依靠中樞遞質來完成興奮的傳遞,中樞遞質不宜過多,不然會造成過多的神經沖動。為了維持中樞遞質含量的穩(wěn)定,人體內會產生一種相應的酶將多余的中樞遞質分解掉。人在強烈的情緒刺激下會產生過多的中樞遞質,體內的酶無法將其完全分解,會導致人體免疫力下降,此時就需要依靠眼淚將多余的中樞遞質排出體外,避免健康受損。
從醫(yī)學觀點來說,強忍不哭對人體健康有害。有些病人不懂得通過哭泣的方式進行釋放,導致癥狀越來越嚴重。流淚在某些時候能起到自我保護作用,在發(fā)泄深藏在內心的情感的同時,還能對緊張情緒起到緩解作用,有利于心理健康。
不同情緒下流出來的眼淚也會有差異。因高興而流淚時,眼淚所含的水分較多,鹽分較少;因悲傷而流淚時,眼淚所含的水分較少,鹽分較多。由此可見,人在極度悲傷時有可能無法流淚,這是因為水分過少而造成的極端表現。
眼睛是非常神奇的器官,不同的原因會誘發(fā)不同的眼淚。雖然宏觀上看起來都是透明如水,但是其中深藏著不同的秘密。多流淚并不是一件壞事,在幫助維持身體健康的同時,也在洗滌著我們的心靈。
每個人的眼睛里都有制造眼淚的“工廠”,人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淚腺”。每天,淚腺不停地制造著淚水。眼淚的用處可大啦,最主要的有沖洗、潤滑、殺菌等。
沖洗:當灰塵等異物進入眼睛時,大量眼淚就會從淚腺分泌出來,好像汽車前玻璃窗上的雨刮器一樣,起到沖洗和稀釋作用,以保護角膜和結膜不受損傷。
潤滑:淚液在角膜表面形成一層6微米至7 微米厚的平滑的液體薄膜,它不但能讓眼球表面保持濕潤,使眼球靈活轉動,還可以使角膜表面更加光滑細膩,從而減少散光,改善其光學特性。
殺菌:淚液的pH 值在6.5~7.5 之間,含有特殊的殺菌物質——溶菌酶,能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使細菌溶解、死亡。
另外,淚液中還含有乳鐵蛋白和免疫球蛋白等,它們都具有抗菌和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