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歡
大家都知道,食物放進冰箱——特別是冷凍室后,幾乎不會腐壞。有些家庭甚至會把肉放在冷凍室里凍上一年再拿出來吃,照樣沒問題。
食物滋生細菌后才會腐壞。這讓很多人以為,食物能在冷凍室里長久保存是因為冰箱把細菌都凍死了。真的是這樣嗎?
冰箱冷凍室的特點就是溫度很低,一般在零下18攝氏度左右。大多數(shù)人的日常認知是天氣太冷、氣溫太低會凍死人,這樣推論起來,很多人也會認為,冰箱冷凍室能夠凍死細菌。
其實,我們太高估冷凍室的威力了。零下18攝氏度有多冷呢?中國最北邊有個叫漠河的地方。在那里,一年中有五個月的日均最低溫度都低于這個溫度。如果零下18攝氏度真的能殺死細菌的話,那漠河不就是個天然的無菌室?是不是在漠河就不會發(fā)生傳染病呢?
實際上,冰箱的低溫——哪怕是南極那樣零下80多攝氏度的低溫,都無法殺死細菌。實驗室里反而經常用低溫來保存病菌的樣本。從理論上說,只要冷凍的速度夠快,解凍的技術夠好,就算是人類,也可以在極低的溫度下存活幾千年、幾萬年。
小貼士:如果速凍食物解凍后一次吃不完,可以加熱,把細菌殺死后再次冷凍。
冰箱到底有什么用呢?雖然它的低溫無法殺死細菌,但是低溫可以降低細菌的活性,讓細菌的新陳代謝幾近停止,也無法繁衍后代,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食物保存的時間。
但是,新陳代謝近乎停止的細菌并沒有死去。如果我們把食物拿出來解凍,隨著溫度的上升,細菌又恢復過來,重新開始繁衍生息。這也是為什么冷凍食品在解凍后不宜重新冷凍的原因:冰箱的降溫并不快,在解凍和重新冷凍的這兩個過程里,細菌有太多的時間生長繁殖了。我們如果經常吃這樣的食物,就可能引發(fā)細菌性食物中毒。實際上,新聞里常常有速凍食品里檢出致病菌的報道。
看到這里,小朋友們可能還會有一個疑問——自己家的冰箱上面明明寫著“殺菌冰箱”,這是怎么回事呢?
“殺菌冰箱”其實是商家的一個噱頭。他們在冰箱里添加了其他的抗菌手段,比如添加抗菌的藥物或者使用抗菌的材料來制造等,以達到殺菌的目的。但是實際的效果如何,因為國家并沒有相關標準進行檢測,所以誰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