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心二想
“現(xiàn)在,我喊你們的名字,你們一個個上來領登記表,我也順便認識認識你們?!背踔虚_學第一天,教語文的謝老師輕輕揮著手中一疊登記表,對我們說道。
我雖然在聽,但有些心不在焉,窗外的天空藍得格外清澈,火紅的鳳凰花開得正熱烈,以前只在書中聽說過它“葉如飛凰之羽,花若丹鳳之冠”,今日一見,果真如此。只是為什么書上說它是畢業(yè)之花?明明新學期才剛剛開始。
正因為是新學期,我有些不自在。失落、好奇、期待,還有對未知的恐懼,各種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了一起。
聽到謝老師喊我的名字了,我回過神站了起來,抿嘴微微笑了笑,心中暗道:不愧是語文老師!我在心中為這個老師悄悄點了個贊,就因為他沒有喊錯我的名字。
我姓任,雖然在影視演員和著名歌手里也有這個姓氏的人,但這個姓氏真的不算常見。很多人都以為是念第四聲,如任務的任,其實是錯的。但謝老師讀對了,他念的是第二聲,在作姓氏的時候就應該讀第二聲,這是小時候媽媽告訴我的。
從前鄰居家小姐姐念錯我名字的時候,我會搬出字典與她爭得面紅耳赤。幼兒園老師點名時念錯了我的名字,我以為她在叫別人,直接沒答應。為此我還被請過家長,因為幼兒園老師以為我可能腦子不好,連自己的名字都不認識。直到我媽媽糾正了老師的讀音,老師才紅著臉向我道歉。
再后來,也許是念錯的人太多,也許是懶得解釋,又或許是已經(jīng)習慣了,在別人叫錯我名字的時候,我便不再特地糾正。難得遇到念對的人,我心生感激。
我走到謝老師跟前,雙手接過登記表,微微俯身致意,然后回到座位。
謝老師繼續(xù)叫著下一位同學,直到登記表全部發(fā)完。
接著,謝老師走下講臺,一邊往我這個方向走,一邊說道:“剛才全班五十位同學,我都近距離見過了,但我只記住了一位同學,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同學們面面相覷,露出疑惑的表情。
“因為只有她,在接登記表的時候,用的是雙手?!敝x老師用柔和的目光看著我。
很多同學都低下了頭,而我聽到這句話之后猛地抬起頭,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著謝老師。
在我的觀念里,接長輩的東西的時候,必須雙手接,這是我從幼兒園就知道的常識,并不值得特地夸贊。我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幼兒園老師教的那首兒歌:“遞物時、雙手呈,接穩(wěn)后、手再松。接物時、雙手迎,接過后、把禮行?!?/p>
我也一直是這么做的,自然而然,就像見到長輩必須要問好一樣,難道大家不是嗎?
謝老師清了清嗓子:“不學禮,無以立。希望大家都向這位同學學習待人接物的禮儀。”
那天我們還見了很多位其他科目的老師,但我也只記住了這一位。
我喜歡用自己認識的植物來對應認識的人,這位謝老師,令我想到了“君子如蘭,謙謙有禮”。對,他就像蘭花,古代多以蘭花來比喻詩文的美,讓人覺得蘭花自帶著書卷氣息,看到蘭花,就讓我想到謝老師大方識禮的氣質(zhì)。
光陰荏苒,四季流轉(zhuǎn),三年時光很快就過了,托謝老師的福,這三年里,沒有同學叫錯過我的名字。
“最后,我喊你們的名字,你們一個一個上來領畢業(yè)照,讓我近距離地再看看你們。”這是初三畢業(yè)的最后一天,謝老師輕輕揮著手中一疊畢業(yè)照,對我們說道。
窗外的天空依舊藍得格外清澈,火紅的鳳凰花依舊開得熱烈,我也終于知道它為什么叫畢業(yè)花了,花開兩季,一季緣來,一季緣散。
馬上就要畢業(yè)了,我有些不自在,不舍、失落、激動、興奮,還有對離別的感傷,各種復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
聽到謝老師喊我的名字了,我回過神站了起來,走到謝老師跟前,雙手接過畢業(yè)照,微微俯身致意,然后回到座位,就像三年前的那天一樣。
“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言猶在耳。我不知道同學們是否還記得開學時的那件事,所以偷偷地觀察每一位上臺的同學。
結(jié)果令我驚訝,同學們無一例外,全都是走到謝老師面前,雙手接過畢業(yè)照,微微俯身行禮致意后再回到座位。原來老師說的話,他們都聽進心里并身體力行了。
畢業(yè)照發(fā)放完畢,謝老師依舊站在講臺上,君子如蘭,謙謙有禮,亦如初見那日一般。
“同學們,再見!”
“老師,再見!”
愿我們,此去繁花似錦,再相見,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