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澤毅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在書室里臨摹毛主席的《清平樂·六盤山》時,立刻被他書法里的磅礴氣勢所震撼。直筆勁書,任意揮灑,隨意中有著大氣,狂草中透著正道。
我鄭重起筆,照帖臨摹。可惜,落筆的字,太過拘謹,總少了那份勇敢無畏的氣勢。是我練的年份太少,筆力不夠?
百思不得其解,我向書法老師請教。老師一捋飄逸的胡須笑道:“書法,不僅寫形,更要寫神。想理解毛主席的字,須參透他當時的心境,所處的歷史背景?!?/p>
于是,我放下筆,靜心讀黨史。
1935年的六盤山,是紅軍面臨的一處天險,主峰海拔接近3000米。然而這樣一群戰(zhàn)士,在毛主席的帶領(lǐng)下,戰(zhàn)勝重重阻隔:“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那是同年9月的功績。到了10月,他們以同樣大無畏的精神,擊敗敵軍圍剿,一鼓作氣越過六盤山。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歷史書上對其中的磨難艱辛多有記載,再讀這詞句,我不禁被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樂觀主義精神深深打動,被紅軍戰(zhàn)士勇往直前的鋼鐵意志震撼。這是一首在戰(zhàn)斗中前進的勝利曲,是一篇激揚斗志的宣言書!“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fēng)?!敝刈x,我眼前仿佛涌現(xiàn)巍峨挺拔的六盤山,獵獵西風(fēng),吹卷紅旗,紅軍臨此天險,兼有敵軍威脅,卻奮勇向前,堅信終將戰(zhàn)勝眼前的困苦,迎來最終的勝利!
我心潮澎湃,筆蘸濃墨,提按、藏鋒、露鋒……大開大合的運筆,就如同太極一般。宣紙上,直線耿直、曲線婉轉(zhuǎn),像一種儀式,更像一種致敬。書法老師連連稱贊:“比剛才好多了!可見書法中見人心!”
我終于明白,書法這一藝術(shù),植根于歷史、發(fā)展于歷史,也必將在歷史的映照下更加閃耀。不了解黨史,怎能體會到革命先烈們浴血換來的今日幸福生活?在書法中學(xué)黨史,讓我明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意義。我繼續(xù)研讀毛澤東詩詞,以及這背后的革命歷史,一個理念越來越清晰:“共產(chǎn)黨好”是人民的選擇,是歷史的必然。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墨香中,我被這展望的情懷打動。革命先驅(qū)披荊斬棘,為我們縛住反動敵人,開辟嶄新的天地。如今,長纓已移交到我們這些青年手中,我們將以筆下之字,心中之志,揮動如椽之筆,譜寫新時代嶄新的篇章!
墨香頌黨史,初心永不變。(指導(dǎo)教師 姜偉婧)
點評
文章、書法,養(yǎng)氣為先。唯有先獲得精神的滋養(yǎng),才能寫出此般氣韻生動、磅礴豪邁的文字。而學(xué)習(xí)黨史,當是滋養(yǎng)這種文氣精神的上佳之法。作者真實地記錄了自己臨摹毛主席書法時,遇到的困惑,而書法老師的點撥,讓他明白,單純臨摹,只能摹其形,想要傳其神,必須回溯到當時的歷史,去理解參透,方能撥云見日,舞動新時代的長纓。文中可見一片赤誠的少年之心,有此志氣,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