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爾的山,就像是直接從地上長出來的一樣,鮮有植被,裸露的山體呈現(xiàn)著山本來的樣子。當(dāng)你與這些群山對視的時候,好像看到了它們遠(yuǎn)古時代的模樣?;秀遍g好像聽到了駝鈴聲聲,商隊帶著絲綢走向遙遠(yuǎn)的歐洲,他們就出現(xiàn)在這樣的山底下,跟我現(xiàn)在看到的是同樣的山峰。
每次經(jīng)過,我的眼睛總會盯著窗外光禿禿的大山,行車的軌跡仿佛給了它們一個運鏡,山就在我眼前動起來了,它們一個一個向我走來。有的告訴我斯文·赫定跟他的向?qū)г鴱倪@里經(jīng)過,有的告訴我玄奘曾在這里過夜,有的說我跟古老的塔吉克人一樣也曾這樣看著它們。山是我跟過去的聯(lián)系,因為蔥嶺的山,是沒有修飾的原始模樣,所以我跟古代的人看到的山,可能是一樣的,每當(dāng)想到這件事,內(nèi)心都會泛起漣漪,心悸片刻。但這樣一想,就又覺得好感人。
關(guān)于美景每個人的定義都不相同,有的喜歡小橋流水,有的喜歡一望無際;有的喜歡江南水鄉(xiāng),有的喜歡塞外戈壁。有時候我在想,為什么我看著這樣光禿禿的山會覺得美呢?大概就是我想跟古人看到一樣的風(fēng)景吧。沒有植被的山,才是山本來的樣子。
當(dāng)我們走向帕米爾高原,第一個神奇的山叫做奧依塔克,這一片丹霞地貌的紅色山體被風(fēng)蝕成一個個大小不一的洞,就像有人精心雕琢,形態(tài)各異。傳說這是《西游記》火焰山的原型,各種程度的紅,以火焰的形態(tài)參差交錯,在陽光的照耀下,燦若丹霞,狀如烈焰。據(jù)考證,這里的巖石形成于中生代的侏羅紀(jì)、白堊紀(jì)和新生代的古近紀(jì),得益于帕米爾高原流水、風(fēng)力和重力作用的雕琢,山、石、崖、巖,或平地拔起,或陡峭直立,或嶙峋如火炬。
繼續(xù)前行,海拔逐漸升高,高原的風(fēng)把塔克拉瑪干的沙吹向了一座山峰,日久經(jīng)年,最終形成了這座終年銀沙覆蓋的白沙山。白沙山跟布倫口水庫交相輝映,一半湖水一半沙丘。風(fēng)不停地雕塑著沙丘的形狀,無風(fēng)的下午,湖面倒映著沙丘,有如絲綢般光滑,成為了一道帕米爾獨特的風(fēng)景。繼續(xù)向前,便能看到一座形似“大饅頭”的雪山慕士塔格峰了。慕士塔格意思是冰川之父,它里面遍布著數(shù)千條冰川,周圍所有河流與草甸都來自于它的賜予。每當(dāng)我路過這座雪山,便總會想起斯文·赫定在日記里寫道的:“太陽下山,紫色的暮光隱沒在慕士塔格峰西山坡的后面?!?/p>
一輪滿月升至冰川以南,我走出帳篷,踏入濃濃的夜色,欣賞著這片我在亞洲大地上所見過的最為壯觀的景象。慕士塔格峰頂是終年不化的雪,雪山就在眼前拔地而起,但由于山頂相對平緩,很難讓人相信這是一座7500米高的雪山。與慕士塔格峰對立而居的,是昆侖山脈最高的山峰公格爾峰,也是東帕米爾高原的最高點,山頂常年積雪,山間懸掛著條條銀光閃閃的冰川,極為壯觀。兩座雪山的中間,是世界上少有的高原湖——卡拉庫里湖。這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雖然湖面不大,在兩座雪山的映襯下,像一顆發(fā)著藍(lán)綠色光芒的高原明珠。它把兩座巍峨雪山無形間連接了起來,使之多了一份溫柔。
翻過蘇巴士達(dá)坂后,逐漸出現(xiàn)了村莊。而帕米爾最美的秋天,就藏在這些村子里。在離縣城還有30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村子名叫塔合曼,它生長在慕士塔格峰腳下,這里有大片的草原濕地,古老的高原柳長于路的兩邊,日久經(jīng)年,樹枝便長在一起,形成了天然的隧道。秋季,色彩賦予高原新的景色,不同明度的黃,把這里裝扮成了一道游人心中最美的風(fēng)景線。
秋天,也是牛羊最為肥美的季節(jié),所以,塔吉克人的婚禮多在秋天舉行。我已經(jīng)記不清參加過多少塔吉克的婚禮了,至今仍然樂此不疲,因為塔吉克的婚禮既有趣又有人情味。全村的人都會盛裝出席,沒有主持人冗長的廢話,沒有巨大的開銷,沒有難吃的宴席,只有不停歇的歌舞,鷹笛手鼓,羊肉和抓飯,還有雪山之下真摯的笑臉。
這一次,我跟隨新郎家的接親隊伍,前往離縣城50公里的瓦恰鄉(xiāng)去迎接新娘。前一天晚上,兩家人會分別在自己家請客,親朋好友、鄰里鄉(xiāng)親都會來,宰羊、跳舞一樣也不會少。第二天中午時分,接親隊伍準(zhǔn)時出發(fā),峽谷里泛起車隊的煙塵,這讓我想到了跨越千山萬水的愛情。有的人相愛,會越過山丘,跨過叢林,來到彼此身邊。
進(jìn)入村口,一輛小卡車上的音樂就演奏起來了,塔吉克的音樂就兩樣樂器把持大局,鷹笛和手鼓,皆成雙成對,4人演奏。鷹笛的聲音極具穿透力,一聲長調(diào),便可響徹山谷。手鼓則在這洋洋盈耳的鷹笛聲中低沉地敲打。男人吹鷹笛,女人敲手鼓,這種自然的配合,像是從遠(yuǎn)古時代便安排好的分工一樣,各司其職,天衣無縫。就這樣一路演奏到新娘的家里,新娘的家在一片青稞田里,遠(yuǎn)處雅丹地貌的山就站在房頂,晴空萬里,太陽底下,院子里的歌舞早已準(zhǔn)備就緒。
如所有生長在開闊山區(qū)的人一樣,有些才藝與生俱來,比如跳舞。塔吉克人從會走路開始,就已會跳舞。塔吉克的鷹舞非常值得玩味。男人將雙手展開模仿鷹的翅膀,一抬一放間仿佛一支雄鷹翱翔在天際,他們的舞蹈是那么自由,看似隨意,卻又讓人感覺到每一個骨節(jié)之間散發(fā)出來的自信。女人的舞蹈質(zhì)樸又風(fēng)情,她們眉宇之間仿佛有許多話呼之欲出,每一個眼神,都精準(zhǔn)落在節(jié)點上。上揚的雙臂輕輕揮舞,然后停留在胸前慢慢擺動,她們跳得不緊不慢,舉手投足間,仿佛將這一生都向你訴說了。男女之間的舞蹈更是有趣。除了美之外,還有一種若即若離的感覺。雙方互不觸碰,保持著一個既安全又親密的距離,相互試探、回應(yīng)、共鳴。他們時而互望對方的眼睛,時而害羞低頭,他們在寬闊的院子里踏起的塵土隨著舞步輕輕飄散在空中??諝庵惺且环N被太陽直射的真誠,這是生長在高寒地區(qū),雪山之下的人特有的坦蕩。
我被指引進(jìn)入了新娘的閨房,這讓我有些莫名激動。閨房是穿過所有房間后最里面的一間小屋,長方形,光線暗淡,從天窗透出的光直射床榻,新娘被花毯罩在炕上最角落的位置,家里的姐妹圍著她,還有好奇的小孩也坐在炕上自顧自地玩耍。此時新娘還未換裝,臉上的妝容早已準(zhǔn)備完畢。新娘是典型的塔吉克人種,立體的五官,深邃眼眸,高挺的鼻梁在精致的小臉上如一座高大的山峰。烏黑的秀發(fā)簡單編扎,這是一條流淌著的河,在講述她從小到大的故事。姐妹為她準(zhǔn)備好所有的衣物,剪下一塊布,用托盤包裹著拿出去給阿訇念經(jīng)。新娘一直在跟閨蜜聊天,歡聲笑語,臉上的緊張稍有緩解。念好經(jīng)的衣物就可以為新娘換上了,閑雜人等被清場,留下幾個要好的閨蜜及家人。只見新娘一件件穿戴,繁復(fù)的首飾是她幸福的宣言,恨不得全身都不留空隙。直到頭上手上都已戴滿,便可以戴上塔吉克的帽子了。塔吉克的帽子是塔吉克人最傳統(tǒng)的裝飾,男女雙方的帽子都是平頂。男士帽子相對簡約,底部一圈羊毛,頂部是簡單的勾線。而女人的帽子就復(fù)雜得多,親自手工制作的精致刺繡,連帽子頂部也是滿滿的刺繡。塔吉克女人熱衷刺繡,除了衣帽首飾,連家里的床褥靠枕也是漂亮的刺繡。等到所有裝飾全部穿戴好以后,在新娘臉上蒙上一塊手帕,精心的裝扮被隱匿在這一塊白手帕后面。
新娘精心打扮的美貌便留給了新郎一個人。這時,新郎新娘就要見面了,新郎在兩個伴郎的陪伴下來到閨房外面等待。塔吉克的伴郎多為兩個人,一個年輕單身的,一個年長已婚的。當(dāng)他們來到閨房時,娘家人會給他們身上撒上面粉,象征吉祥如意。新娘在姐姐妹妹的陪同下走出閨房,然后把手交給新郎。接下來所有人都坐下,新郎新娘站在堂屋中間,面對主位的阿訇,阿訇開始念一段冗長的經(jīng)文,所有人都安靜聽著。阿訇念完以后,新郎新娘坐上炕,接受長輩們獻(xiàn)上的祝福和傳授的經(jīng)驗。所有人都希望這對新人和和睦睦,相濡以沫。然后在柱子上掛一塊布,這預(yù)示著儀式結(jié)束,親朋好友便可以去吃東西了。
塔吉克人熱情好客,無論你是手拿相機的游客,還是不認(rèn)識的村民,都會被邀請進(jìn)屋。茶倒好后遞給我一塊瓜,不一會抓飯就端過來了,抓飯一般由一個人分好。塔吉克的分肉是有講究的,一般水煮的羊肉都是會分的,每個人都會有,有的時候他們知道哪些人家境普通,分肉的時候便會多分一些。如果你當(dāng)時沒吃完,出于禮貌和習(xí)俗,走的時候都是要帶走的。
午飯過后,新郎就要接走新娘了。這時候,娘家人再也忍不住了,她們默默抹著眼淚,我知道她們一方面舍不得新娘就此離家,一方面又是喜極而泣,新娘要開始另一種新生活了??绍囘€沒走幾步就停了下來,只見新郎新娘都走下車,來到一塊草地,草地上準(zhǔn)備了酒水食物,還有一些親朋在歡呼。原來這也是一種習(xí)俗,在新娘離家的時候,會有許多親戚在路邊準(zhǔn)備好食物等候。這個習(xí)俗也是源于從前,接親隊伍是騎馬去接的,路途遙遠(yuǎn),所以親朋好友準(zhǔn)備好食物為接親隊伍充饑。如今這個習(xí)俗仍然在延續(xù),雖已談不上為接親隊伍充饑,但也表示了親人們不舍新娘離去,也希望她們可以多回家看看。
塔吉克婚禮還有一項重要的活動,便是叼羊比賽。如果你要找到塔吉克人的叼羊場,就看哪里塵土四起、揚塵滾滾就是了。我參加過幾十場叼羊了,大的有百八十匹馬參加,小的不到十匹,無論大小,激烈程度都是不相上下的。只要跨上馬匹,游牧民族的血性就在馬背上釋放了。他們爭的不是獎品,而是賭上了男人的尊嚴(yán)。所以,在這個戰(zhàn)場上,受傷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有人頭流著血下場,點了一根煙淡定地說:等我休息一會兒再去;有人眼睛流血了,但他關(guān)心的是馬的韁繩有沒有系緊;有人摔下馬的一瞬間又騎了上去。馬匹就在雪山腳下奔馳,揚起的塵土正好成為了背景色,襯出馬的輪廓。馬蹄震地的聲音就像暴雨來臨前的雷聲,馬匹上的吆喝此起彼伏,所有人都拼盡全力,奮力追趕。這一切就像風(fēng)馳電掣般,直到大家來到投羊處方才慢下來。
一般來說,叼羊的比賽形式類似打籃球。羊就是球,要投進(jìn)賽場兩邊的籃框(一般用輪胎代替)。叼羊,是綜合素質(zhì)的比賽,要騎馬騎得快,要在馬上站得穩(wěn),要有巨大的臂力,更要講究團隊合作。當(dāng)大家來到輪胎做的籃框處時,比賽就到了精彩的階段了。只要有人拿到了羊,必被層層圍住,外圍的人拼命往里擠,馬頭似箭,找準(zhǔn)一切機會往里扎。里面的人,只要觸到了羊的,都開始奮力撕扯。他們咬住馬鞭,騰出雙手,用力爭搶,直到有人搶過羊投進(jìn)輪胎的籃框才能得分。
叼羊,對于觀看比賽的人來說,也是需要提高警惕的。從下午2點一直到晚上8點,這場比賽就中場休息了半個小時,幾乎無間隙一直在跑,驚訝于馬和人的體力。待叼羊結(jié)束以后,便與大家分得羊肉,比賽的人卸下馬鞍,重新投入到婚禮的歌舞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