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玥
教育戲劇,指將戲劇方法和戲劇元素應用在教學中,讓學習者在實踐中達到學習目標和目的。教育戲劇范式融合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能夠傳達故事、主題、情感與思想,是一種新穎且有效的教育方式。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著活潑好動、思維敏捷開放的特點,新標準要求教學要以人為本,提高學生學習的趣味性,傳統(tǒng)的小學英語教學因教學資源的匱乏以及設備設施不夠先進,無法體現(xiàn)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而將教育戲劇融入小學英語課程中,能夠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其中,用“擁抱游戲”將學生進行分組,更能促進學生的團隊學習能力,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教育戲劇(education through drama)最初在英國是老師通過戲劇的滲透讓孩子成長。范式,也叫習式。在教育戲劇的活動中,它指的是組織戲劇活動常見的模式。這種模式可以幫助老師建構戲劇活動,有效組織課程內(nèi)容,讓學生創(chuàng)造戲劇表演,探索文本及其內(nèi)涵,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和思考。
教育戲劇范式的主要任務是為教育戲劇課堂提供一種扮演研習的實際操練,讓學生從真實體驗的經(jīng)歷中進行思考和練習,對事物及事件進行感覺、欣賞和批判,進而建立起個人價值觀。
戲劇教育的起源是由法國思想家盧梭提出“在實踐中學習,在戲劇實踐中學習”開始的;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的新“三中心”就包括學生、活動、經(jīng)驗。神經(jīng)科學領域已經(jīng)充分證實活動與練習可以建立更強、更快的神經(jīng)連接,我們會記住我們所讀的10%,我們所聽的20%,我們所見的30%,我們所聽的和所見的50%,我們與別人討論的70%,我們親身體驗的80%,我們所做過的并教給別人怎么做的95%。
常見的融入教學的戲劇方式有:戲劇游戲在教學中的應用,即興表演,語言與情感、地位、身份、環(huán)境的關系,課本劇改編,繪本故事戲劇化。教學中常用的戲劇方法包括配音、閱讀劇場、即興表演、劇本創(chuàng)作以及舞臺劇。筆者的課堂主要分享了舞臺劇的基本元素,包括人物、服裝、場景、情節(jié)、道具、舞美、音樂及燈光。舞臺劇中的人物設定需要注意人物數(shù)量、人物之間的關系、性格特點、語言和性格的關系;場景的設立時,需要考慮到場景不宜過多、場景不宜復雜、場景是為情節(jié)服務的;情節(jié)的創(chuàng)設,主要需要情節(jié)的變化以及沖突與張力。
常見的戲劇游戲與活動包括熱身、破冰、模仿與動作、注意力游戲、情感游戲、觀察游戲、信任游戲以及合作游戲。在課堂上,使用戲劇游戲時,需要明白每個游戲都要有它的目的,每個游戲都要培養(yǎng)一種能力。常用的一些基本范式有心底話、環(huán)形劇場、定格畫面、故事棒、集體角色、教師入戲、良心巷以及坐針氈。
經(jīng)過日常教學實踐以及對相關理論、課程的學習,筆者認為,在日常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中,教育戲劇范式融入教學有很強的可靠性和操作性。比如,在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利用教育戲劇范式“節(jié)奏步行”熱場,讓學生放松且更快地投入課堂學習中,用“擁抱游戲”暖場,也能為后面課程分小組合作做好準備;在新授環(huán)節(jié),以湘少版教材為例,課本A部分大都以對話、故事為主,而在課堂中學習課文時,聯(lián)想到戲劇中,運用角色、動作和語言,傳達故事、主題、情感和思想。用教育戲劇范式教師入戲、故事棒配合使用,讓學生表演出課文的內(nèi)容,使學生參與感受,更加自然而又更具趣味地掌握課文內(nèi)容;在小組合作環(huán)節(jié),利用集體繪畫、巡回演出的范式,使學生參與其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文本鞏固的同時,聯(lián)想創(chuàng)作,升華文本主題。
通過對教育戲劇大師Robin Pasco教授的課程學習以及范式特點等相關理論學習,筆者總結出以下幾點教育戲劇范式融合課堂教學所帶來的積極影響:
1.學生在教育戲劇中處于輕松、快樂的環(huán)境。在戲劇中,學生能有機會表達真實的自己,有傾聽者聆聽、有舞臺展示他們的個性。這樣的課堂,學生參與度高。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交流,生生之間、師生之間互相治愈。
2.教育戲劇范式融入課堂,這樣的課堂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令學生產(chǎn)生足夠的安全感,敢于表達、敢于做自己。
3.教育戲劇范式融入課堂,能夠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教學過程中,通過建構情境情節(jié),引發(fā)學生思考,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想象力。
4.教育戲劇范式融入課堂,能夠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相較于傳統(tǒng)的課堂,教育戲劇課堂更具有趣味性,戲劇對語言、身體、情緒的較強要求,可維持學生的注意力。
5.教育戲劇范式融入課堂,能讓老師更好地了解、走近學生,掌握學生的情況。同時,教師在實踐后及時進行反思、修正,則能更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
經(jīng)過教育戲劇課的實踐,筆者進行了反思,還存在以下幾點不足:
1.傳統(tǒng)的課堂,教師總是習慣于及時評價,在戲劇中,沒有對與錯,學生是自由的,學生的表達也是自由的,需要改掉及時評價的習慣。
2.學生基礎不夠扎實,因我們學校處于城鄉(xiāng)接合部,大多數(shù)家庭是剛被拆遷的家庭,就長沙地區(qū)來講,這里學生的家庭對教育還不夠重視。
3.在一堂教育戲劇課中,如何更加合理地設計戲劇活動呢?主要需要注意3點:①挑選沖突明顯的情節(jié)加入范式;②用范式加大戲劇張力;③選擇適合的范式。
美國物理學家本杰明·富蘭克林說過:“講給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可能記不住。讓我參與,我能學會。”相信,教師將教育戲劇融入日常英語教學中,定能使學生在參與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作者系湖南省長沙市岳麓區(qū)湘江實驗小學英語教師,參與湖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18年度“小學英語教育戲劇范式實踐研究”課題研究)
(編輯 吳蘭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