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wǎng)瑞金市供電公司 劉 可
人物檔案
劉克聲,1899 年出生于黃柏鄉(xiāng)合溪村,1934 年4 月擴紅時加入紅軍,后隨軍參加第五次反圍剿,在興國保衛(wèi)戰(zhàn)中右腳負傷,幸虧被好心人收養(yǎng)照顧,傷好后回家種田,1954年因病去世。劉克聲系國網(wǎng)贛州瑞金市供電公司黨委辦公室專責劉可的曾祖父。
我的曾祖父劉克聲,是從小到大我心中的偶像,雖然從未見過,但對他仰慕至深。對曾祖父的了解大都是從父親的口中獲悉的,他的英勇,他的果敢,他的感恩,至今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做人做事。他的故事很精彩,很感人,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
1933 年 9 月 25 日,蔣介石調(diào)集約 100 萬兵力,采取“堡壘主義”新戰(zhàn)略,對中央革命根據(jù)地進行大規(guī)模“圍剿”。由于前方戰(zhàn)事激烈,敵我雙方力量懸殊,我軍傷亡慘重,兵員十分緊缺。為了擴大紅軍力量,蘇維埃政府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擴紅運動。1934 年4 月,在一片擴紅聲中,我的曾祖父劉克聲毅然決然地加入到紅軍隊伍中。當時,因為戰(zhàn)事需要,新入伍的紅軍根本沒多少時間訓練,所以曾祖父加入隊伍不久后直接上了戰(zhàn)場。
加入紅軍后,曾祖父跟隨部隊輾轉武陽、澤覃、九堡等地,參加了大大小小幾十場戰(zhàn)役。因為長期勞作練就了好身體,在戰(zhàn)場上他特別靈活,對付敵人一打一個準,部隊里的人都稱曾祖父為“再世小猴王”。
有一天,天剛蒙蒙亮,敵人就對我軍偷襲,一顆子彈突然打中曾祖父的右腿,頓時鮮血直流。在戰(zhàn)士的掩護下,曾祖父強忍著劇痛,逃離了敵人的包圍,躲進了一戶農(nóng)戶家里。
農(nóng)戶是個老婆婆,她的兒子剛好也參加了紅軍,對紅軍一直感情深厚,得知曾祖父紅軍的身份后,考慮到白軍隔三差五就會來巡視,所以把他藏在二樓的稻草堆里,對他照顧有加。長時間陰冷潮濕的環(huán)境,讓父親傷口感染,還長出了蟲子。因為當時醫(yī)療藥品奇缺,老農(nóng)戶只好用辣椒水把蟲子趕出來,才保住了曾祖父這條腿。
由于當時風聲很緊,曾祖父在老人家里一躲就是一年。這段時間里,老人對待曾祖父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子一般,對曾祖父的飲食起居照顧得無微不至,將家里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給曾祖父補充營養(yǎng),自己卻吃不飽。在老人一年多的悉心照料下,曾祖父終于可以下地走路了。1935年10月,曾祖父依依不舍告別并跪謝了老人,經(jīng)過半個月的乞討,長途跋涉回到家中。在家休養(yǎng)了好幾年,腿傷徹底好了,這時曾祖父又重新下地里干活。
為了回報曾經(jīng)悉心照料自己的興國老人,1941 年曾祖父帶著我爺爺劉繩玉回到興國看望老婆婆。曾祖父的到來,令老婆婆非常激動,流下了熱淚。她說自己的兒子上前線一直沒回來,至今杳無音訊。“您兒子沒回來,我就是您的兒子?!痹娓笇先苏f。之后,曾祖父還委托后輩們時常來看望老婆婆。
1954 年,曾祖父因病在家中逝世,享年55歲。
傳承
在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 周年之際,回顧先輩們的艱辛革命戰(zhàn)斗史,我覺得對我們是一種鞭策和激勵,我們既要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展望黨的美好未來,更要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力前行!
啟示
劉克聲是千千萬萬紅軍中的滄海一粟,他的無私,他的勇敢,以及對革命必勝的信念,感染了身邊很多人,就連年逾古稀、素不相識的興國老婆婆都不顧生命危險,照料了他長達一年多時間。正是因為軍民的這種魚水情,我們才能取得一次次勝利,才能擊退日本侵略者,打敗國民黨反動派,建立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