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 閻娜 趙坤
摘要:線性文化景觀近幾年受到了的愈來愈多的關注,它是一個城市經濟、文化發(fā)展的延續(xù),是城市形象的因素,是城市景觀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重要過度,基于此,城市線性文化景觀的建設、保護與利用尤為重要。青島市作為正蓬勃發(fā)展的城市,保有自己的地域文化特色的發(fā)展經濟,發(fā)展旅游業(yè),線性文化景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關鍵詞:線性;文化景觀;特征;保護與利用
1線性文化景觀概述
文化景觀在景觀設計學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是近幾年納入景觀保護領域的遺產種類。文化景觀在維護城市文化形象、強調城市地域特色的同時,可以帶動城市文化旅游和休閑度假產業(yè)的發(fā)展,實現經濟發(fā)展與文化景觀資源保護的雙贏。
1.1線性文化景觀
線性文化景觀,顧名思義,是一種帶狀或長條狀景觀空間,城市中的文化線路、廊道、綠道等等都是線性文化景觀的范疇,這種獨特的空間形式,是景觀與文化的聯通,是景觀與文化交流的重要紐帶。線性文化景觀之于景觀,它屬于景觀,它更強調文化性、生態(tài)性、歷史性。
城市線性文化景觀常常表現為文化景觀節(jié)點,主要指城市發(fā)展過程中已經形成的或正在建設的,能夠較好地體現城市發(fā)展脈絡并能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景觀空間,呈線形或帶狀分布的文化景觀群落。
本文中城市線性文化景觀概念,意在將青島市零散分布的景觀點,尤其針對有河道、沿海等景觀空間,提煉出青島市線性文化景觀特色,系統(tǒng)梳理青島市綠地景觀空間形式、規(guī)劃結構,以期在城市更新或遺產保護中加以保留,將靜態(tài)的文化“景觀點”延伸到動態(tài)的“景觀線”,以致不僅僅是青島市民活動參與的文化“景觀面”,更是青島市城市發(fā)展的文化“景觀群”。
1.2城市線性文化景觀特征與類型
1.2.1線性文化景觀的特征
城市線性文化景觀是城市中具體的景觀空間與無形的文化內涵相結合的帶狀或線狀的文化景觀族群,它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發(fā)展歷程的延續(xù)性,城市線性文化景觀是源于歷史上某一時期社會文化的發(fā)展或由于某一歷史事件而形成,并在整個城市的演進過程中保持延續(xù)性,例如青島市的沿海景觀帶、張村河景觀帶等,都具有這一特點。
第二,景觀空間形態(tài)呈線性,最主要的表現形式是沿海、濱水空間、帶狀公園、城市街道等,位于城市內部空間,在地理空間尺度上表現多樣,有大有小,成線性或帶狀分布。例如城陽區(qū)綠色軸線景觀就是典型的城市線性文化景觀。
第三,文化景觀的系統(tǒng)性,線性文化景觀由各種不同的景觀文化節(jié)點組合、連線,串聯而成,各景觀節(jié)點之間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支撐城市發(fā)展的文化景觀系統(tǒng)。
1.2.2線性文化景觀的類型
城市線性文化景觀的類型包含很多,根據各自形式特點及地理空間特點,城市線性文化景觀主要包括以下類型:
一是貫穿城市與鄉(xiāng)村地區(qū)的大型線性文化景觀中的城市段部分,主要包含文化道路、遺產廊道、景觀運河等,例如青島市濱海景觀帶等。
二是位于城市內部的線性文化景觀,例如大沽河河口濕地保護區(qū)等。
三是與某一歷史主題或與某一歷史事件相關的文化長廊,如城子龍山文化遺址、齊長城遺址、三里河遺址、八大關近代建筑等。
2青島市線性文化景觀特色研究
2.1獨特的文化景觀生成環(huán)境
青島市線性文化景觀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是典型山海特色,三面環(huán)海,形成獨具特色的半島空間。充分利用濱海的景觀特點,打造濱海景觀帶,呈現青島市文化特色,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特色。青島市的人文生態(tài)環(huán)境是融入了青島“海洋文化”“碼頭文化”,形成了景觀與地域文化的共生共榮關系。
2.2構建了線性聯通的延續(xù)
青島市內部最具特色的道路遺產空間保留比較的好的就是中山路與八大關近代建筑。青島市都線性文化景觀貫穿于整個城市,形成的網狀線性文化景觀主要服務于城市居民日常需求的線性交通。目前青島市的道路交通設置合理,組織豐富,青島市目前已形成諸多城市線性文化景觀互相交織的網狀空間結構。
2.3利于關聯城市服務功能
青島市線性文化景觀點將歷史文化要素與現代文化元素相結合,分布于城市各個空間,結合城市的發(fā)展和城市社區(qū)居民的日常需求,設置了較多的帶狀綠地,如張村河、墨水河等景觀帶,實現了城市空間與文化的關聯發(fā)展。
3青島市線性文化景觀的保護與利用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城市文化景觀節(jié)點是市民需求最搞得,當然最容易受到破壞。同時也是開發(fā)利用率最高,且能讓市民體驗城市文化的重要景觀空間。青島市是一個發(fā)展迅速的時尚旅游都市,城市線性文化景觀的保護與利用既可以給游客呈現完整且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城市,也會帶來城市的經濟與生態(tài)的健康發(fā)展。
3.1帶狀綠地
青島市的帶狀綠地形式主要是濱河綠化帶,如龍泉河綠化帶、大沽河綠化帶、羊毛溝河綠化帶、墨水河綠化帶等,這些綠化帶景觀逐漸成為青島市公園的活力區(qū)。大沽口河河口濕地保護區(qū)就是典型的線性城市公園綠地,既是城市濕地公園,又是市民游玩休閑的好去處。濕地內綠樹成蔭花草薈萃,配合反映當地文化的小品設施,景觀文化融合于其中。
3.2濱海景觀帶
濱海景觀帶不僅是市民游客的觀光旅游場所,也是生物共享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承載了青島市文化的景觀帶。青島的海岸線全長730.64 公里。青島市濱海景觀帶一直在開發(fā)與不斷改進提升中,其中鰲山灣、丁字灣、唐島灣、靈山灣海岸帶等具有較好地景觀資源,青島市的海岸帶整治修復提升應當堅持系統(tǒng)修復、綜合整治,利用自然環(huán)境優(yōu)化海岸帶生態(tài)體系。海岸帶文化景觀作為青島市綠地特色,以獨特的景觀手法,充分考慮海岸帶特點,營造優(yōu)美怡人的城市濱海景觀空間。
3.3文化景觀街道
青島市的城市文化景觀街道主要集中在老城區(qū),如李滄區(qū)、市北區(qū)、市南區(qū)等,是城市歷史發(fā)展的集中體現,一般以步行街或商業(yè)街的形式體現。例如臺東步行街、中山路商業(yè)街和八大關建筑群以及特色道路等,這些街道有突出的文化價值,與其相連的建筑及附屬公共環(huán)境設施,積淀了深厚的文化內涵,賦予了島城地域文化特色。
4結語
城市線性文化景觀是城市公共空間的一種類型,也是文化遺產保護的一個方面,更是整個城市獨具的魅力所在。青島市的線性文化景觀主要表現為帶狀公園、濱水景觀、濱海景觀帶、文化道路等特色景觀,充分挖掘青島市的“海洋文化,”將這些線性景觀與文化形結合,進行組織再現,會呈現出既具文化內涵又不乏城市活力的濱海城市。
參考文獻:
[1]張定青,王海榮,曹象明.我國遺產廊道研究進展[J],城市空間,2016(5).
[2]龔道德,袁曉園,張青萍.美國運河國家遺產廊道模式運作機理剖析及其對我國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與發(fā)展的啟示[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6,23(1):17-22.
[3]單霽翔.大型線性文化遺產保護初論:突破與壓力[J].南方物,2006(3):2-5.
項目:2020年度山東省“傳統(tǒng)文化與經濟社會發(fā)展”專項課題(ZC2020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