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盛業(yè),甘 宇
沈陽市第七人民醫(yī)院,遼寧 沈陽110032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又稱為糖尿病性肢端壞疽,是由糖尿病外周血管病變和(或)神經(jīng)病變感染等因素造成足或下肢組織破壞的一種病變[1]。有研究指出[2],發(fā)生足潰瘍或壞疽的糖尿病患者達15%以上,糖尿病足部潰瘍是85%的糖尿病患者截肢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血管基底膜增厚、內皮損傷、血液高黏滯綜合征表現(xiàn)、微循環(huán)障礙等是形成糖尿病足的主要病理基礎[3],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作為促血管生成的主要因子,能夠促進血管生成及修復,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加快糖尿病足潰瘍的愈合。低氧誘導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缺氧條件下能調控VEGF 轉錄來控制VEGF 表達程度。生肌玉紅膏能促進糖尿病足潰瘍創(chuàng)面愈合,達到解毒生肌效果。本研究通過建立糖尿病足大鼠模型探討生肌玉紅膏對糖尿病足創(chuàng)面局部組織中VEGF、HIF-1α 及bFGF 表達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實驗動物清潔級成年SD大鼠60只,雄性,體質量200~250 g,由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實驗動物合格證號:LNZY遼2017030。
1.2 主要試劑與儀器生肌玉紅膏源自《外科正宗》,藥物組成:當歸、白芷、紫草、血竭、甘草、輕粉、麻油(所有藥物由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制劑室制備,采用適量基質調制成膏劑,外敷創(chuàng)面使用)。凡士林紗布由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提供。 鏈脲佐菌素STZ(美國Sigma 公司,批號:B01106002,規(guī)格:1 g);無菌枸櫞酸緩沖液(北京化工廠,批號:20080429);酶聯(lián)免疫檢測儀、MK3(芬蘭雷勃公司);bFGF(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sc-79,規(guī)格:48T)、HIF-1α(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BKE9281,規(guī)格48T)、VEGF 酶聯(lián)免疫組化染色試劑盒(北京中杉金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CYT-241,規(guī)格96T)。
1.3 動物造模與分組60只雄性SD大鼠用高脂飼料喂養(yǎng),2 周后禁食(不禁水)16 h,一次性腹腔注射STZ 50 mg/kg(用pH 4.4 的無菌枸櫞酸緩沖液配成0.25% 濃度);72 h 后斷尾取血,測定血糖,血糖>12 mmol/L者為糖尿病大鼠,將糖尿病大鼠隨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25 只。兩組動物空腹8 h 后均以10% 水合氯醛1 mL/100 g(體質量)腹腔注射麻醉,足背部剃毛,常規(guī)消毒,用打孔器于大鼠雙足足背部相同部位打孔,形成機械性全層皮膚圓形創(chuàng)面,直徑為2 mm,潰瘍深及筋膜層,止血后以無菌紗布包扎,分籠飼養(yǎng),自由飲水,普通飼料喂養(yǎng)。
1.4 實驗方法造模后實驗組大鼠足局部創(chuàng)面予與創(chuàng)面等面積的生肌玉紅膏油紗布覆蓋,對照組創(chuàng)面覆蓋凡士林紗布,隔日更換敷料,連續(xù)用藥14天。分別于造模后3、7、14天處死大鼠,距創(chuàng)緣0.1 cm 取材,固定于福爾馬林中,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沿創(chuàng)面最大截面切片,免疫組化法檢測大鼠足局部創(chuàng)面組織中bFGF、HIF-1α及VEGF表達。
1.5 bFGF、HIF-1α 及VEGF 含量測定石蠟切片常規(guī)脫蠟,微波抗原修復,加3% H2O2去離子水3 mL,孵育5~10 min 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PBS 沖洗,3 min×3 次,滴加封閉,用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3 mL,室溫孵育10~15 min,傾去,滴加適當比例稀釋的一抗(bFGF、HIF-1α、VEGF),4℃過夜,室溫30~60 min,PBS 沖洗3 min×3 次,滴加生物素標記山羊抗大鼠Ig G,37℃孵育10~15 min,PBS沖洗3 min×3 次,滴加辣根標記鏈霉卵蛋白工作液3 mL,37℃孵育10~15 min,應用DAB溶液顯色,蒸餾水沖洗,蘇木素復染,脫水,封片。高倍鏡下(200 倍)由兩名觀察者采用雙盲法對各組標本每個切片隨機選取5 個視野,計數(shù)陽性細胞數(shù)及總細胞數(shù),計算陽性細胞率。
1.6 陽性判定標準bFGF 免疫組化標記定位于細胞漿,細胞漿著色呈棕黃色為陽性細胞。HIF-1α蛋白表達以細胞核或胞質內有棕黃色顆粒為陽性,VEGF 陽性表達以細胞質或細胞膜中有棕色或深黃色顆粒狀為陽性,細胞無著色為陰性。陽性細胞數(shù)<10%為陰性(-),>10%為陽性(+)。
1.7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ˉ±s表示,樣本均數(shù)間比較用單因素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bFGF 表達情況干預后bFGF 表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7天bFGF表達兩組均升高,實驗組bFGF表達高于對照組(P<0.05);第14天bFGF表達進一步下降,兩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大鼠不同干預時間點bFGF表達陽性計數(shù)(±s)
表1 兩組大鼠不同干預時間點bFGF表達陽性計數(shù)(±s)
注:與對照組比較,*表示P<0.05
組別對照組實驗組鼠數(shù)25 25 3 d 16.7±4.8 22.6±5.2*7 d 22.5±3.5 30.6±6.1*14 d 10.0±3.8 6.4±3.7*
2.2 HIF-1α 表達情況干預第3 天HIF-1α表達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第7 天HIF-1α表達兩組均升高,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第14 天HIF-1α表達下降,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大鼠不同干預時間點HIF-1α表達陽性計數(shù)(-x±s)
2.3 VEGF 表達情況第3 天,實驗組VEGF 水平升高較對照組明顯,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第7天,VEGF表達量繼續(xù)升高,實驗組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間差異顯著;第14 天,兩組VEGF的表達量下降,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大鼠不同時間點VEGF表達陽性計數(shù)(-x±s)
糖尿病足為慢性進行性疾病,西醫(yī)雖能根治,但耗費巨大。糖尿病足屬中醫(yī)“消渴脫疽”范疇,多因瘀熱邪毒凝滯經(jīng)絡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肌膚失養(yǎng)所致,臨床常用生肌玉紅膏祛腐生肌,潤膚止痛。方中當歸、血竭活血養(yǎng)血,祛腐生肌,斂瘡止痛;輕粉、紫草、甘草清熱解毒,涼血祛腐;白芷辛溫通竅,潰膿止痛;麻油滋潤肌膚,調和諸藥。藥膏外敷滲透力強,能刺激毛細血管生成及擴張,增加創(chuàng)面營養(yǎng)和血供使得肉芽組織中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及組織供氧,加速創(chuàng)面修復愈合[4]。
糖尿病足的慢性創(chuàng)傷,特點是慢性缺氧,炎癥和生長因子分泌不足[5]。HIF-1 是細胞為了適應缺氧環(huán)境而產(chǎn)生的具有轉錄活性的轉錄因子,HIF-1α是HIF-1的調節(jié)亞基,氧氣通過調節(jié)HIF-1α來調節(jié)HIF-1 的活性,因此HIF-1α的表達可以間接反映組織缺氧情況,內皮細胞增殖或損傷導致血管周圍相對氧缺乏時,HIF-1α陽性表達升高。HIF-1α又可促使VEGF 轉錄激活,上調VEGF 表達并且增加VEGF mRNA 穩(wěn)定性,從而促使血管生成。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HIF-1α先高表達,后逐漸下降,兩組比較差異明顯。雖然敷料能夠使創(chuàng)傷部位血管周圍缺氧程度加重引起HIF-1α表達增加,但本實驗結果提示生肌玉紅膏能使大鼠糖尿病足潰瘍組織HIF-1α表達升高,組織缺氧加重,表明實驗組產(chǎn)生大量HIF-1α來促使VEGF 表達,加快血管生成修復。HIF-1α表達逐漸下降說明組織缺氧程度改善,而且創(chuàng)面修復愈合速度較前逐漸減慢,以產(chǎn)生瘢痕。
血管生成由生長因子和受損組織中受損細胞分泌的細胞因子協(xié)同作用[5]。VEGF作為促進血管生成的主要刺激因子,是傷口愈合的主要生長因子之一。有研究指出[6],VEGF 表達活躍期主要集中在創(chuàng)面發(fā)生后的4~8 天;而DF 傷口愈合表現(xiàn)為VEGF 表達延遲,血管生成延緩,表皮細胞再生障礙。提高VEGF 水平能特異性引起血管內皮細胞分裂增殖、血管通透性增加,促進內皮細胞、單核細胞遷移及誘導血管生成[7]。通過血管壁重塑和融合逐漸形成具有功能的側支動脈循環(huán),重建缺血組織血流供應。VEGF 在維持和恢復內皮細胞完整性中發(fā)揮關鍵作用,可防止毛細血管丟失,保護內皮細胞不致發(fā)生程序性死亡,還可通過一氧化氮產(chǎn)生舒張血管平滑肌細胞,促使血流恢復,增加側枝循環(huán)血量,進而起到保護作用[8]。本研究實驗組VEGF 表達于第3、7 天升高,第14 天下降,但均高于對照組。其原因可能是生肌玉紅膏促進HIF-1α的表達進而增加VEGF 表達,亦或直接提高VEGF 水平以增加血管通透性,促進細胞遷移及再生,誘導新血管生成。后期生成的血管逐漸改善了潰瘍組織血供及營養(yǎng),緩解了組織缺血、缺氧情況,因此HIF-1α表達下降進而使VEGF 表達下降。
bFGF 是一種多功能細胞生長因子,能夠趨化炎癥細胞、成纖維細胞等修復細胞向創(chuàng)面聚集,導致修復細胞大量增殖,bFGF 表達增加可上調組織修復細胞上生長因子受體活性,激活細胞增殖和肉芽組織生長,改善局部抗感染能力和營養(yǎng)狀況[7]。姚昶等[9]研究證明在創(chuàng)面修復的炎癥和增殖期,生肌玉紅膏可增加bFGF 水平,促進創(chuàng)面膠原合成和上皮生長;塑形期bFGF 水平降低能促進過度增生膠原降解,使其排列有序,減少瘢痕形成。生肌玉紅膏外用可促進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減少微血栓,因此增加創(chuàng)面營養(yǎng)和血供,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進一步證實了[10]生肌玉紅膏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可能是通過調節(jié)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中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FGF 介導??傊∮窦t膏可改善創(chuàng)面微循環(huán),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其機制之一可能為調節(jié)創(chuàng)面肉芽組織內bFGF 含量。另外,王曉媛等[11]證明外用中藥可上調局部組織bFGF 表達,促進瘡瘍局部血管生成和肉芽組織生長,改善局部營養(yǎng)狀況,促進創(chuàng)面修復,達到治療DF 的目的。本實驗中敷有生肌玉紅膏的bFGF 表達量高于敷有凡士林紗布的對照組,隨著時間的延長,bFGF 表達量降低,但仍高于對照組。bFGF 表達水平的升高,提示著生肌玉紅膏促進細胞增殖和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隨著創(chuàng)面的逐漸修復,bFGF表達逐漸下降,既能繼續(xù)修復創(chuàng)面細胞,增加創(chuàng)面營養(yǎng)和血供,又可防止瘢痕形成。
本實驗采用高脂飼料結合STZ 建立的糖尿病模型與人類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相近,長期高脂飲食誘發(fā)的高血糖狀態(tài)出現(xiàn)的2 型糖尿病符合臨床實際[12]。應用打孔法制備糖尿病足大鼠模型,縮短了模型建立周期,確保創(chuàng)口部位、大小的相似性,以增加模型穩(wěn)定性。不足之處是打孔法造成的足潰瘍與臨床糖尿病足自然發(fā)展為潰瘍的過程不同,另外生肌玉紅膏中輕粉雖然有提毒祛腐的作用,卻在曝光或與水共煮條件下易分解而生成氯化汞及金屬汞,長期應用易導致蓄積中毒,用藥后局部紅腫、瘙癢等不良反應多由此引起[13]。因此,是否需要去輕粉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生肌玉紅膏在治療糖尿病足過程中能促進bFGF、HIF-1α及VEGF 表達,初期及中期能促進細胞增殖,加快肉芽組織生長,促進局部血管生成,以恢復血供。后期,3 個因子表達均有下降但仍然高于對照組,顯示其可繼續(xù)促進創(chuàng)面的修復及愈合,改善組織缺氧狀態(tài)及營養(yǎng)狀況,還能防止瘢痕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