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鵬飛
(鄭州西亞斯學院,河南 鄭州 451150)
由于羽毛球運動的趣味性,近幾年在高校中得到了廣泛的普及,大學生也逐步成為該項運動的中堅力量,各省市也積極舉辦大學生羽毛球賽事,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臺與機會。大學生在校接受羽毛球知識與技能主要通過羽毛球選修課,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手段與訓練方法提出了挑戰(zhàn),傳統(tǒng)訓練方法在訓練過程中單一、枯燥,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訓練過程中也沒有針對靈敏素質的訓練。因此本研究將軟梯訓練引入到羽毛球教學中,探索軟梯訓練對學生靈敏素質的影響,為羽毛球選修課教學的創(chuàng)新與改革提供理論參考。
軟梯訓練對高校羽毛球選修課學生靈敏素質的影響。
1.2.1 實驗法
(1)實驗時間
2019 年9 月至12 月,每周進行一次訓練,訓練時長為90min,共計進行32 學時的訓練。
(2)實驗地點
鄭州西亞斯學院羽毛球館。
(3)實驗對象
鄭州西亞斯學院2018 級羽毛球選修課學生40 名,將他們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20 人。實驗組在教學過程中使用軟梯進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訓練,對照組在教學過程中仍采用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與手段。
(4)測試指標
通過查閱靈敏素質的相關文獻與書籍,確定了本研究的測試指標有伊利諾斯跑、8 次低重心四角跑和Nebraska 靈敏測驗3 項指標。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運用SPSS24.0 軟件對所測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相關性檢驗,為研究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
2.1.1 實驗前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前對兩組學生進行該指標的測試,由表1 可知,實驗前兩組學生中男生成績分別為18.59s、19.32s,標準差分別為1.604、1.298,P>0.05,表明兩組男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不存在差異;女生成績分別為22.25s、22.34s,P>0.05,表明兩組女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也不存在差異,符合實驗的要求。
表1 實驗前兩組學生伊利諾斯跑測試結果(n=40)
2.1.2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并將前后兩次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由表2 可知,實驗后實驗組男生成績?yōu)?8.19s,提升了0.40s,P<0.01;實驗后實驗組女生成績?yōu)?1.57s,提升了0.68s,P<0.01,說明通過軟梯訓練使實驗組學生在該指標上產生的差異是有非常顯著性。對照組男生、女生實驗后成績分別為19.19s、22.18s,分別提升了0.13s、0.16s,P 值分別為0.081、0.349,均大于0.05,說明對照組學生在該指標上未產生差異。
表2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伊利諾斯跑測試結果(n=40)
2.1.3 實驗后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對兩組學生的測試結果再次進行對比分析,由表3 可知,實驗后兩組男生、女生的成績均P<0.05,差異呈顯著性,說明軟梯訓練對提升學生的伊利諾斯跑成績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
表3 實驗后兩組學生伊利諾斯跑測試結果(n=40)
2.2.1 實驗前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前對兩組學生進行該指標的測試,由表4 可知,實驗前兩組學生中男生成績分別為19.57s、19.33s,標準差分別為1.549、1.746,P>0.05,表明兩組男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顯著性差異不存在;女生成績分別為20.69s、20.79s,P>0.05,表明兩組女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顯著性差異也不存在,符合實驗的要求。
表4 實驗前兩組學生低重心四角跑測試結果(n=40)
2.2.2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并將前后兩次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由表5 可知,實驗后實驗組男生成績?yōu)?8.39s,提升了1.18s,P<0.01;實驗后實驗組女生成績?yōu)?9.24s,提升了1.45s,P<0.01,說明通過軟梯訓練使實驗組學生在該指標上產生了非常顯著性差異。對照組男生、女生實驗后成績分別為18.94s、20.36s,分別提升了0.39s、0.33s,均為P>0.05,說明對照組學生在該指標上未產生顯著性差異。
表5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低重心四角跑測試結果(n=40)
2.2.3 實驗后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對兩組學生的測試結果再次進行對比分析,由表6 可知,實驗后兩組男生、女生的成績均為P<0.05,有顯著性差異,且女生差異非常顯著,說明軟梯訓練對提升學生的8 次低重心四角跑成績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
表6 實驗后兩組學生低重心四角跑測試結果(n=40)
2.3.1 實驗前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前對兩組學生進行該指標的測試,由表7 可知,實驗前兩組學生中男生成績分別為15.91s、16.03s,標準差分別為1.826、1.386,P>0.05,表明兩組男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不存在差異;女生成績分別為18.52s、18.48s,P>0.05,表明兩組女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也不存在差異,符合實驗的要求。
表7 實驗前兩組學生靈敏性測試結果(n=40)
2.3.2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再次對兩組學生進行測試,并將前后兩次的測試結果進行對比,由表8 可知,實驗后實驗組男生成績?yōu)?4.48s,提升了1.43s,P<0.01;實驗后實驗組女生成績?yōu)?7.25s,提升了1.27s,P<0.01,說明通過軟梯訓練使實驗組學生在該指標上產生了非常顯著的差異。對照組男生、女生實驗后成績分別為15.89s、18.23s,分別提升了0.14s、0.25s,均為P>0.05,說明對照組學生在該指標上未產生顯著性差異。
表8 實驗前后兩組學生靈敏性測試結果(n=40)
2.3.3 實驗后兩組學生測試結果對比
實驗后對兩組學生的測試結果再次進行對比分析,由表9 可知,實驗后兩組男生、女生的成績均為P<0.05,說明實驗后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說明軟梯訓練對提升學生的Nebraska 靈敏性成績優(yōu)于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
表9 實驗后兩組學生靈敏性測試結果(n=40)
由表1 至表3 可知,實驗前兩組學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不存在差異,而實驗后兩組學生呈現(xiàn)出了顯著性的差異,實驗組的教學方法要優(yōu)于對照組。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在進行伊利諾斯跑測試時需要學生進行不同線路、方向、距離的快速轉化,這對學生的快速轉化動作、快速轉化方向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實驗組在教學過程中引入了軟體練習,此練習過程中的正方形跳、側向進退步等動作時會使學生的肌肉經(jīng)歷離心、離心收縮、向心收縮3 個階段,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快速完成動作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在重心快速變化的情況下對動作的控制能力,此外也加強了學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自身肌肉的刺激,這對提升學生的靈敏素質均具有較好的效果。
由表4 至表6 可知,實驗前兩組學生實驗前在該指標上不存在差異,而實驗后兩組學生呈現(xiàn)出了顯著性的差異,實驗組的教學方法要優(yōu)于對照組。產生此現(xiàn)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下肢力量、快速變向能力和身體的柔韌性是影響該項指標測試成績的主要因素。實驗組學生經(jīng)過軟梯訓練后其骨骼肌結構得到了優(yōu)化,肌肉的彈性和收縮性得到了加強,學生的肌肉爆發(fā)力也更強,使自身運動速度大幅度提升。此外,學生在測試該項目時需要利用羽毛球步法,步法的最后一步要蹬跨出去,最后一步距離的大小也將直接影響測試的時間,實驗組學生經(jīng)過軟梯訓練,學生下肢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得到了有效的提升,測試時間大幅度減少。同時軟梯訓練也改善了實驗組學生的變向能力,使學生在各點變換方向時所花費的時間更短,因此實驗組學生在該指標的測試成績上顯著提高。
由表7 至表9 可知,實驗后實驗組男生、女生成績分別提升了1.43s 和1.27s,軟梯訓練對提升學生的Nebraska靈敏性成績效果顯著。該項測試中學生首先需要進行正向加速,然后變換方向進行側向移動,最后需要進行背向移動,該項測試對學生身體的靈敏素質要求更高。在軟梯訓練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的進行正面、側面和背面的相關練習,逐步加強學生在各方向上的移動能力,提高學生下肢的靈活性和動作的速率。其次,在一些例如轉髖跳等輔助練習過程中發(fā)展了學生的變向能力,因此實驗組學生在該指標的測試成績上顯著提高。
4.1.1 實驗后實驗組學生在伊利諾斯跑、8 次低重心四角跑、Nebraska 靈敏性的成績上均有大幅度提升,并與對照組學生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說明繩梯訓練對提升學生的靈敏素質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4.1.2 實驗后對照組學生的伊利諾斯跑、8 次低重心四角跑、Nebraska 靈敏性的成績上也有小幅度提升,但與實驗前沒有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在提升學生靈敏素質方面,軟梯訓練的教學效果要優(yōu)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
4.2.1 軟梯訓練在提升學生靈敏素質方面有一定優(yōu)勢,在高校羽毛球選修課中可以有針對性的引入軟梯訓練,同時應結合傳統(tǒng)的靈敏素質訓練方法。
4.2.2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探索更新穎的軟梯訓練方式,同時要控制好軟梯訓練的強度,以達到更好的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