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陳云子
孔子曰:“天下大同”?!按笸钡摹巴保嵭ⅰ抖Y記·禮運》曰:“同,猶和也,平也”?!按笸鄙鐣侨祟愔g“和”的理想狀態(tài),而認同教育就是學校為實現(xiàn)師生的“認同”把不同水平,不同情感、不同認識的個體引導到正確的道路、規(guī)范的準則、集體的意志、科學的決策上來,使之達成共識,并內(nèi)化為自覺行動而開展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形式。美術教育在小學階段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夠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認同教育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使學生通過美術教育認同自己,認同同伴,從而達到師生相互認同的目的,共同構建和諧的美術課堂。
一、在寬松的氛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認同
美術課程是一門以學生的主觀感受為主的課程,美術課上學生將天馬行空的想法和感受和同伴分享,通過畫筆將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展現(xiàn)在繪畫本上,這個過程需要學生認同和肯定自己的想法,也需要學生相信自己能夠用相應的形式描繪出大腦里的藍圖,這就是美術課上孩子的自我認同。例如一年級上冊的欣賞作品是張芝蘭的農(nóng)民畫《花獅子》,這是一幅陜北安塞農(nóng)民畫,在講授時,先分析畫面的內(nèi)容,它描繪的是五顏六色的獅媽媽帶著兩個稚嫩可愛的小獅子在玩耍,這個時候教師引導學生回憶自己和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問學生:“哪個同學愿意和我們分享你和媽媽在一起的開心時刻呢?”大部分同學不假思索的舉起了小手,有的同學說:“我和媽媽玩‘躲貓貓’游戲的時候我很開心?!苯處焼枺骸澳愫蛬寢屖窃趺赐妗阖堌垺挠螒蚰兀磕苊枋鲆幌聠??”同學描述之后,老師肯定他的表述說:“你描述的很詳細,看來你和媽媽在一起的快樂時光深深的印刻在你的腦海里了,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扮演一下吧!其他同學注意觀察我們的表情和動作”。這個小互動將課堂氣氛調(diào)動起來了,表演結束之后老師和這個扮演者握手并肯定他的表演:“你的表演很生動呢,有時彎腰躲在桌子后面,有時在門后露出半個腦袋”。教師在黑板上示范孩子躲貓貓時的主要姿態(tài),開闊學生的思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給孩子營造一個寬松的氛圍,肯定學生的描述,鼓勵學生表演,再將孩子的動態(tài)畫在黑板上,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信心和自我認同的意識,又讓其他同學受到替代強化勇于表現(xiàn)自己。
藝術實踐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我認同的主要陣地,低年段學生的奇思妙想很多,作品也是充滿童趣。孩子們在完成作品后很喜歡和小伙伴們“炫耀”,或者去觀摩別人的作品,這時就能聽到此起彼伏的“你看我畫的多棒!”或者“你畫的真丑!”這樣的聲音,真是好氣又好笑。在上《獅子大王》這一課中,孩子們用各種顏色的皺紋紙和卡紙制作威武的獅子,動手能力強的同學迅速做出了長長的鼻子、大大的嘴巴和尖尖的牙齒等獅子面具的組成部分。而有些孩子的動手能力比較弱,他們制作的獅子五官有些粗糙,這時孩子們的小矛盾就出現(xiàn)了。有次上課時,有一個男生在默默的抽泣,原來是他的同桌說他做的面具太丑了,男生傷心哭了,我拿起男生的作品說:“你的面具作品顏色搭配鮮艷,鬃毛長短不一,很有層次感呢,窄長的眼睛像是一頭剛睡醒的獅子瞇著眼睛的樣子,是一件非常生動的作品。每一個同學做的獅子面具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我們要相信自己?!奔氈碌淖髌酚芯碌拿溃植诘淖髌酚匈|(zhì)樸的美,只有孩子們相信自己的作品是獨一無二的,有特色的,美術課才會百花齊放。
二、在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的相互認同
合作學習是學生發(fā)揚團隊精神,發(fā)揚集體智慧,讓學生共同參與交流,相互學習,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一種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培養(yǎng)了以合作和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爭議的精神,在學生提升個人能力的同時,相互學習、相互認同,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精神?,F(xiàn)在的小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缺乏合作意識甚至不會合作的現(xiàn)象比較普遍。著名教育學家維果斯基曾說過:“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贏得發(fā)展”。
美術學習中的小組討論和小組合作,都需要學生學會傾聽、理解和認同他人,特別是小組合作,同學們相互認同的小組分配任務時更有效率、作業(yè)的完成度也更高。例如在講《用春天的色彩裝扮自己》時,教師分別講解了頭飾、項鏈和手鏈的制作方法,要求四名學生為一組,藝術實踐時,有的組分工明確,分別做頭飾、項鏈和兩個手鐲;有一組任務分配不了,三個同學都要做帽子,覺得自己做的帽子更漂亮,誰也不愿意讓步。這時和沒有分好工的學生單獨聊天,講解認同和謙讓的重要性就更有針對性。在制作時,一部分先做完的同學開心的四處張望,另一部分沒有做完的同學著急的跑來找我求助,我要求學生回到座位上,告訴他們:“制作有困難的同學可以邀請做完的同學來幫忙?!惫膭顚W生們相互認同,幫助別人的同學既鞏固了新技能,又獲得了成就感。小組制作完成以后,每個小組選一名同學做模特,小模特們戴著自己組制作的漂亮飾品在講臺上展示,讓他們相互夸一夸,發(fā)現(xiàn)別人的優(yōu)點,通過這樣的方法感受合作學習的樂趣,體會被認同的愉悅,激發(fā)再次合作的欲望。
三、在對話交流中培養(yǎng)師生的相互認同
陶行知曾經(jīng)說過:“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動,唯獨從心出發(fā),才能到達心的深處”。教學中,教師不僅對學生進行技術的示范和技能的傳授,教師的神態(tài)舉止、行為習慣、個人愛好、儀表與體魄也會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一個衣著得體、充滿朝氣的老師會帶給學生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一個語言中透露著禮貌和溫柔的老師會讓孩子體會到春風化雨的親切,一個時常保持微笑的老師會將開心和快樂傳遞給每一個學生。美術的第一個字是美,這個美首先需要教師來展現(xiàn),提問時一個激勵的眼神,一個溫柔的微笑、和學生對話時一個彎腰的動作,巡視作業(yè)時安靜的步伐都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愛和關懷,這些都是孩子對教師產(chǎn)生認同感的基礎。
在上《誰畫的魚最大》這一課時,教師現(xiàn)場示范,在黑板上畫一條顏色鮮艷、有漂亮裝飾的大魚,旁邊再畫許多小魚,同學們發(fā)出驚嘆:“老師畫的真漂亮!”孩子們的表揚就是對老師的認同,這時老師問:“學生們,你們看到了什么?”有的同學說看到了好多魚,有的同學說看到了一條大魚和他的好朋友,教師點評:“能和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烧婵鞓?,你看這條魚笑的多開心!”引導他們體會與小朋友相處時的喜悅。在分享環(huán)節(jié),學生們有很多有趣的觀點,有的學生說:“我想畫一條機器魚?!边@時我追問:“這個機器魚有什么功能嗎?”學生說:“它可以飛上太空,參加星球大戰(zhàn)”我走上前去跟他握手說:“謝謝你保衛(wèi)我們的地球”這個孩子馬上露出了笑臉,仿佛自己已經(jīng)化身為一名戰(zhàn)士;有的同學說:“我想畫一條大魚公主,給大魚穿上美美的衣服?!蔽覇枺骸按篝~公主的身旁有小魚朋友嗎,如果有的話,記得把他們也打扮的漂漂亮亮哦?!庇捎诓煌纳瞽h(huán)境和經(jīng)歷,孩子們的想法各不相同,老師在和他們交流的時候需要認同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跟著孩子的思路,往往會起到“潤物細無聲”的神奇效果。
認同激發(fā)潛能,它能最大化地激發(fā)一個人的熱情,讓他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一節(jié)開放的美術課正需要教師和學生的這種熱情來讓老師享受課堂,學生熱愛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