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丹,鐘旭丹
(四川自貢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精神科,四川 自貢643000)
精神分裂癥是臨床精神科常見的一種疾病類型,也是精神病的重度發(fā)展時期,此疾病的主要發(fā)病對象為青壯年人群,發(fā)病后,主要以知覺、思維、情感以及行為等多層面障礙為臨床且現,基本不會影響到患者的意識狀態(tài)或者是智力水平,極少數患者在發(fā)病期間會出現認知功能損傷,疾病的病程遷延,容易反復發(fā)作,若在發(fā)病后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導致患者的原有疾病加重,嚴重者甚至造成精神殘疾,嚴重危害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與生活質量[1]。當前,臨床針對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主要還是以藥物為主,常見藥物如利培酮、阿立哌唑等,通過藥物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緩解,阻礙疾病進展,但多項研究顯示,單一性用藥的整體療效不夠理想,故臨床一般以聯合用藥方式疾病療效[2]?;诖耍瑸榱诉M一步探討聯合用藥的臨床療效,本文研究了利培酮與阿立哌唑聯用治療精神分裂癥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內容報告如下。
摘 選88例,2020年1月 至2021年1月 期 間,我 院 接收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現以隨機抽取方式進行對等分組,A組(n=44):男24例,女20例;年 齡:24-49歲,年 齡 均值(35.17±3.09)歲;病程:2-10年,病程均值(4.21±0.70)年;A組(n=44):男23例,女21例;年齡:25-48歲,年齡均值(35.15±3.11)歲;病程:2-9年,病程均值(4.19±0.67)年。此研究已獲我院倫理委員會授權,且組間相關基線數據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具有可行性。
入組標準:年齡≥18周歲;均經臨床確診與精神分裂癥疾病診斷標準符合;研究已征求患者及(或)家屬意見,均表示自愿參與。
排除標準:語言、聽力有明顯障礙者:存在藥物濫用病史者;有酒精依賴史者;認知功能異常,無法正常配合研究者。
A組單獨采用利培酮(廠家:北京天衡藥物研究院南陽天衡制藥廠,國藥準字:H20061072,規(guī)格:1mg/片)口服治療,用法為:第1天服藥2次,1次服藥1 mg,第2天將用藥劑量上調至1天2次,1次2mg;第3天用藥量調整為1天2次,1次3mg,此后持續(xù)保持此用藥量可依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對藥物用量進行適當增加,堅持用42天。
B組在A組的基礎上再給予口服阿立哌唑(廠家:成都康弘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01,規(guī)格:5mg/片),用法為:初始用藥量為1天1次,每次服藥10mg,持續(xù)14天后,依據患者的病情變化對用藥量進行適當增減,注意每日的最大藥量不得超過30mg,堅持用藥42天。2組患者在用藥期間均密切觀察其異常情況,并及時進行對癥處理。
(1)治療前后,采用PANSS評分陽性量表、陰性量表對2組患者的臨床癥狀評分明進行評價,項目共包含14項,最高分為98分,評價所得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精神分裂相關癥狀越嚴重。用MoCA評分量表對患者的認知功能進行評價,項目主要包括短時記憶、視空間功能、執(zhí)行功能、語言、注意力以及定向力等,最高分為30分,評價得分越高則判定為患者的認知功能就越好。
(2)采用社會功能缺陷篩選量表(SDSS),對患者社會功能進行評價,項目共包括10項,每項2分,總分20分,評價0分則為正?;蛘呤菢O輕微社會功能障礙,1-10分為中度社會功能障礙,10分以上則為重度社會功能障礙。采用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量表(SQLS)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價,項目主要包括心理社會(40分)、動力與精力(28分)、癥狀與不適反應(32分),總分100分,得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的生活質量就越差。
(3)統(tǒng)計2組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本研究相關數據均以SPSS 22.0實施分析與處理,計數數據以“[例(%)]”表示,組間差異行“c2”檢驗;計量數據以“(±s)”表示,差異行“t”檢驗,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對比2組的PANSS與MoCA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B組的PANSS較A組明顯更低,而MoCA評分則更高于A組,P<0.05。見表1:
治療前,對比2組SDSS、SQLS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治療后,B組的SDSS、SQLS評分均明顯低于A組,P<0.05。見表2:
治療后,對比2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對比2組的PANSS與MoCA評分變化(±s,分)
表1 對比2組的PANSS與MoCA評分變化(±s,分)
?
表2 對比2組的SDSS、SQLS評分變化 (±s,分)
表2 對比2組的SDSS、SQLS評分變化 (±s,分)
?
表3 對比2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精神分裂癥是一種極常見的精神疾病,病情相對復雜,且復發(fā)率較高,發(fā)病后,大部分患者均會伴隨程度不同的認知功能、思維以及情感等障礙,對其身心健康與社會功能造成嚴重影響。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工作及社會競爭中的壓力持續(xù)增加,精神分裂癥的發(fā)病率也呈現為逐步上升的趨勢,不僅危害了患者的健康,也增加了其家庭與社會方面的負擔,因此,臨床上對于精神分裂癥患者的治療也越來越重視[3]。
目前,臨床主要以抗精神分裂癥藥物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實施治療,通過藥物控制其疾病進展,緩解其臨床癥狀,且多認為單一用藥療效不夠理想,建議聯合用藥。利培酮是臨床用于治療急性或慢性分裂癥的一個種常用藥,除了可以對患者的陰性、陽性癥狀進行改善外,對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此藥是一種新型抗精神病藥物,能與α1受體發(fā)生結合,進而在更短的時間減輕患者的精神分裂癥陽性癥狀,同時降低強直性昏厥。運動功能抑制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藥物通過口服全部吸收,不會受到食物影響,但隨著藥物劑量加大,錐體外系癥候群風險也會升高[4-5]。阿立哌唑則是第三代抗精神病藥,也有學者將其稱為多巴胺系統(tǒng)穩(wěn)定劑,可以在DA能神經傳遞降低時,使得神經傳遞提升,而在亢進時,則使神經傳遞降低,用于精神分裂癥治療,可有效降低亢進DA的活性,從而緩解患者的陽性癥狀,提升DA神經元興奮度,減輕陰性癥狀,促進患者的認知功能恢復,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新型抗精神病類藥物,故臨床認為將上述2種藥物聯合使用,可有效減輕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陽性與陰性癥狀,改善其認知與社會功能,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疾病康復[6]。本次研究也顯示,治療后,B組的PANSS、SDSS以及SQLS評分相較于A組均明顯更低,P<0.05;B組的MoCA評分相較于A組明顯更高,P<0.05;而對比2組的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利培酮與阿立哌唑聯合治療精神分裂癥療效理想,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