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勇
重汽(濟南)車橋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50104
弧齒錐齒輪副是商用車驅動橋上轉矩傳遞的關鍵部件,主、從動輪齒面的嚙合質量關乎著車輛運行效率和行駛舒適度?,F(xiàn)階段的弧齒齒面是在德國產(chǎn)Oerlikon C50型螺旋錐齒輪切齒機(以下簡稱切齒機)上,經(jīng)由刀具主軸帶動SPIRON 175-L/R 滲碳硬化成形刀盤旋轉,連同工件驅動系和基角驅動系在內(nèi)的6個CNC坐標軸聯(lián)動,通過34根傾角8.5°的硬質合金刀條進行干式持續(xù)分度切削而成。
在從動輪齒面的干切進程中,切齒機出現(xiàn)尖銳的嘯叫聲[1],噪聲80dB。配裝1FW6轉矩電動機的工件軸B在靜止(操作門關閉時加載使能)及運行時,均會出現(xiàn)嘯叫聲。切制的齒面存在振紋(見圖1),在光亮下呈現(xiàn)明暗條紋,手感為凹凸不平,齒面精度經(jīng)P65測量機檢測為9級,超過DIN3965《錐齒輪公差》要求的6級而報廢。這些造成價值815.22元的從動錐齒輪連續(xù)報廢,該機床停機待修。
圖1 從動錐齒輪齒面振紋及廢品
受產(chǎn)品訂單遞進式暴漲及突如其來新冠疫情的影響,尋求設備服務商現(xiàn)場排查問題真因已無法實現(xiàn)。這就需由公司的智造運維隊伍自主排除故障,以破除生產(chǎn)瓶頸,根治切齒振紋。
596從動錐齒輪(下稱從動輪)的齒頂圓直徑與其整體厚度之比大于4,且輪輻呈連續(xù)的圓盤形。它的成品圖樣如圖2所示,工藝參數(shù)見表1。
圖2 596從動錐齒輪
表1 596從動錐齒輪的工藝參數(shù)
(續(xù))
20工序。在切制齒廓前,用戶會將從動輪的頂錐和背錐等部位進行精車削,使其符合圖樣尺寸。
25工序。將從動輪翻轉180°,使其頂錐和內(nèi)錐朝上,置于切齒機的夾具(見圖3)上,以φ295mm內(nèi)孔和不允許有標記的平面為定位基準,通過定位盤、拉桿和蝶形彈簧等部件的相互動作,進行自動夾緊。接著,采用持續(xù)分度的等高制齒工藝,由切齒機在數(shù)字化電信號的實時控制下,通過刀盤主軸A和工件主軸B的高速旋轉以及基角軸C軸、銑削深度軸X、刀具定位軸Y和工件定位軸Z的多軸聯(lián)動(見圖4),完成弧齒齒廓的一次成形干式切削。切齒后,由切齒機的倒角刀對齒廓兩側進行倒角加工,以去除棱邊毛刺。
圖3 切齒機的夾具及定位夾緊示意
圖4 切齒機各運動軸的分布及旋向
按照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排故思路,綜合運用圖形監(jiān)控、參數(shù)優(yōu)化、儀器測量等模塊化[2]運維技法,進行切齒振紋的真因分析。
1)三相電流平衡性判斷。在B軸1FW6轉矩電動機嘯叫時,用鉗形電流表測量伺服驅動器輸出端的三相電流:U、V、W相依次為32A、76A與19A,嚴重不平衡。切齒機上蝶形彈簧的夾緊力Fz=4.5kN來自B軸電動機電流的百分比,在校對Fz時,B軸電動機先順時針旋轉幾圈,再降低電流來尋找黃銅螺母的螺紋末端位置A;找到A后,電動機立即反轉至給定Fz的位置。如此,電流不平衡就會造成Fz探尋失敗。
2)同規(guī)格部件對調(diào)?;谇旋X機的三個旋轉A、B、C所用伺服驅動器均為611D(另2臺機床為S120),遂對調(diào)刀具主軸A與工件軸B的伺服驅動器,用以排除電氣方面故障。試機后,嘯叫聲與切齒振紋依然存在。
3)兆歐表測絕緣性(見圖5)。用兆歐表分別測量B軸電動機U、V、W每項相對于大地PE的絕緣電阻均良好,并且U、V、W彼此間的電阻值相等。
圖5 兆歐表測絕緣性示意
4)參數(shù)修改去嘯叫?;謴颓旋X機的正常連接,多次修改B軸驅動器數(shù)據(jù)MD1407(速度環(huán)增益)為15000→12000→10000→8000,直至1FW6電動機不嘯叫為止。試切從動輪,弧齒齒面振紋依然存在。
5)獲取B軸速度環(huán)波特圖。在切齒機PCU50.3內(nèi)嵌的驅動優(yōu)化軟件中,選擇B軸電動機速度環(huán),給定測量參數(shù):增幅0.3r/min,波段寬度4000Hz,平均值30,設定時間100ms,偏置4r/min。點擊[測量]鍵后,設置參數(shù):監(jiān)控選激活,上限設為360°,下限設為-360°,測量類型選參考頻率響應。點擊[顯示]、[啟動]鍵及相應的提示功能鍵后,屏幕顯示B軸速度環(huán)波特圖。點擊[X標記開]鍵,移動光標至圖形尖峰處,記錄下最高點頻率和尖峰寬度。
6)優(yōu)化B軸速度環(huán)。返回驅動器數(shù)據(jù)畫面,修改參數(shù):電流環(huán)濾波器生效個數(shù)MD1200=3→4,阻斷頻率MD1219=1180→510,帶阻寬度MD1220=600→150;速度環(huán)增益MD1407=15000→12000。繼續(xù)5)的操作,看波特圖的增幅響應,曲線20.0平滑且下降處不存在超過3dB以上的尖峰。
7)試切從動輪60件,有6件產(chǎn)品斷續(xù)出現(xiàn)振紋,依次為第10、20、30、31、40、52件。
8)繼續(xù)圍繞夾緊力查找切齒振紋真因。按圖2所示的機械耦合關系,依次拆解切齒機的夾具。拆卸間隙配合的襯套時,發(fā)現(xiàn)襯套卡死在夾具體內(nèi)。這造成工件夾/松時拉桿上下游離行程10mm消失。雖如此,在夾具松開后,從動輪仍呈自由狀態(tài),手動可旋轉。由此,維修者誤以為夾具正常。隨后,采用液壓拉馬等工具,完成異常夾具的拆卸。
9)夾具全部換新,回裝至切齒機。試切從動輪120件未見異常,電動機嘯叫及切齒振紋。切制150、180件時,各有1件產(chǎn)品存在振紋。又加工50件從動輪,有3件產(chǎn)品存在振紋。
10)B軸速度環(huán)再優(yōu)化。修改B軸驅動器數(shù)據(jù):MD1200=3→4,MD1219=510→1080,MD1220=150→500,MD1407=12000→15000。經(jīng)波特圖進行優(yōu)化。
11)變更夾具拉緊方式。分析如圖5所示夾具夾/松的氣動原理,去掉夾緊氣缸的輔助夾緊氣路P120.60,更改為單純的蝶形彈簧拉緊,F(xiàn)z=4.2kN→4.7kN。封堵?lián)Q向閥的閥口B。
圖5 C50切齒機上夾具夾/松的氣動原理
12)優(yōu)化切齒工藝參數(shù)。從動輪齒廓切制采用基于切入深度T的切入法工藝,通常分為3段:粗切T1=19.113mm,精切T2=5mm,光刀T3=1mm。在T1段,進給速度VT1=6.5719mm/min,鐵屑厚度ST1=0.095mm,切削速度VST1=170m/min。在T2段,VT2=5.1883mm/min,ST2=0.075mm,VST2=170m/min。在T3段,VT3=3.113mm/min,ST3=0.045mm,VST3=170m/min。
13)試切從動輪,未見異常。連續(xù)加工10天,狀態(tài)均完好,切制后齒面精度符合DIN 3965的6級。期間,每班次首件在P65測量機上全項檢測,后續(xù)每隔10件抽檢1次。測后修正數(shù)據(jù)經(jīng)工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實時反調(diào),用以確保齒廓形貌的一致性。
切齒振紋的原因有多方面,涉及工藝參數(shù)、切削刀具[3]、工裝夾具及加工設備等。有時為單一因素造成振紋,有時為多個因素同時作用引發(fā)振紋?;诖耍O備運維人員務必熟知崗位業(yè)務,掌握切齒機理,區(qū)分故障在機械側(如滾珠絲杠副、導軌滑塊、齒形帶及軸承等)還是電氣側(速度環(huán)、電流環(huán)、光柵尺及讀數(shù)頭等),了解皮帶張力計、頻譜監(jiān)測儀、PWT18及驅動優(yōu)化軟件的操作方法,會在MDA/MDI模式下編制單軸排故跑合程序。同時,要有高度責任心,盡最大程度不發(fā)生殘次品甚至廢品,并對產(chǎn)品異常實施有效治理。只有這樣,方能正確運維切齒機群,保障運行穩(wěn)定,根除切齒振紋,有效減少廢品數(shù),去除殘次品,培養(yǎng)隊伍,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