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薛
內(nèi)容摘要:《末日遷徙》(Exit West)是英籍巴基斯坦裔作家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于2017年出版的難民小說。小說中,作者聚焦全球化時代下的難民問題,通過對男女主人公在難民遷徙過程中不同跨國經(jīng)歷和不舍、恐懼和焦慮選擇的跨國感受的描寫,表達出他對于難民問題的關注和希望解決難民問題的烏托邦愿景。本文將通過分析科技因素在難民遷徙過程中對母國情感變化的影響,加深對難民問題的認識,從而清楚地了解莫欣·哈米德的跨國態(tài)度。
關鍵詞:《末日遷徙》 莫欣·哈米德 難民遷徙 科技因素 母國情感
莫欣·哈米德(Mohsin Hamid)是一名英籍巴基斯坦裔的作家。他十八歲的時候離開祖國去普林斯頓大學學習。在此期間,他跟隨兩位世界著名的小說家喬伊斯·卡羅爾·歐茨(Joyce Carol Oates)和托尼·莫里森(Toni Morison)學習寫作,這段經(jīng)歷為他以后的寫作生涯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且他曾在巴基斯坦、倫敦、加州等地生活過,具有豐富的跨國經(jīng)歷,這也為他的跨國寫作提供了素材。
他總是能夠敏銳地預見到世界的熱點問題,然后通過自己手中的筆來表達著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最近出版的《末日遷徙》(Exit West)就圍繞著難民危機問題展開。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兩位巴基斯坦的年輕人薩義德和納迪婭因國家內(nèi)戰(zhàn)而不得不逃離自己祖國的故事。他們通過一扇“魔幻之門”先后來到了米克諾斯島、倫敦和美國的馬林縣。在這些不同的地方他們因為難民的身份而受到了不同的對待。隨著科技對發(fā)展,以他們?yōu)槭椎碾y民群體深受其影響,其中如手機、網(wǎng)絡和無人機及監(jiān)控等科技因素在為難民群體遷徙提供便利的同時,也使他們對于母國的情感產(chǎn)生了變化。
1.手機對難民母國情感的影響
作為與外界溝通的媒介,手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使個體與自己親近的人取得聯(lián)系越加緊密,形成的情感紐帶也就更加牢固,這些紐帶的存在使得個體可以擺脫情感上的孤獨和外界帶給他的孤立感。
小說中,薩義德和納迪亞一直是通過手機進行聯(lián)絡的,手機成為了他們之間的聯(lián)系紐帶,他們通過手機來確定約會的地點,來確定對方的行蹤,來進行情感上的溝通與交流。在納迪亞得知自己剛剛回國探親的表弟被炸彈擊中去世時,薩義德第一時間通過手機給予了她最需要的安慰。隨著越發(fā)密切的聯(lián)系,兩人的感情也得到迅速的升溫。納迪亞通過手機來邀請薩義德去她家做客,這讓薩義德又驚又喜。即使是在宵禁期間,雙方不能見面的時候,他們也依然是通過手機來聯(lián)絡感情?!耙粫喊l(fā)一條短信,一會兒發(fā)一篇文章的鏈接,彼此分享在辦公室或家中拍的照片,或在落日的窗前,或在微風吹佛的窗前,或者來來回回地發(fā)好玩的段子?!保镌伱?42)手機的存在讓熱戀中的他們暫時忘卻了戰(zhàn)爭帶給他們恐懼,給予彼此情感上的支持,使彼此暫時擺脫了孤獨。手機讓他們在情感上的溝通與陪伴創(chuàng)造了機會,這使他們在離開祖國時,產(chǎn)生了一絲留戀與不舍。
但是對于個體來說,每個人使用手機的方式是不一樣的,它既可以使人擺脫被孤立的狀態(tài),也可以讓人沉迷于自己的世界中,減少與他人的交流,將自己與周圍的環(huán)境分隔開來,逐漸削弱個體對于母國的情感。小說中的女主人公就是典型的例子。大學畢業(yè)就獨居的她總是通過手機里的軟件來獲得外界給予的安慰,來彌補現(xiàn)實生活中缺少的情感,這樣的狀態(tài)使她沉迷于自己通過手機建立起來的世界中。而且獨居的危險會使她保持高度警惕的心態(tài)來看待身邊的人和事。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會盡可能減少與他人的聯(lián)系,也不會與別人互換聯(lián)系方式,甚至是客戶也不例外。這樣一來,就會更加使自己處于封閉孤立的狀態(tài)中,很少與其他人產(chǎn)生情感上的羈絆,總是將自己與周圍的環(huán)境隔離開來,對周圍的一切都冷漠處之,最后對祖國的情感也會逐漸冷卻漠視。以至于在她離開祖國時,沒有絲毫的留戀。對她來說,離開了自己祖國就會再回去了,離開了就徹底沒有關系了。
2.網(wǎng)絡對難民母國情感的影響
網(wǎng)絡可以使個體對外界產(chǎn)生不可抗拒的吸引力,這些吸引力分散了個體對祖國的情感,使其對外界充滿了向往,從而導致個體對國家的情感逐漸消失。小說中的男女主人公對待如何使用網(wǎng)絡獲取外界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正如書中所寫:“他們手機里都是觸角。這些觸角探尋著一個看不見的世界,好像變戲法一樣,變出一個圍繞著他們的若有若無的世界;這些觸角把他們傳送到或遠或近的地方,傳送到從未去過和永遠去不了的地方?!保镌伱?28)薩義德對于這些觸角幾乎是拒絕接受的。他發(fā)現(xiàn)“這些觸角過于強大,其喚起的魔力猶如催眠術,就像在吃一道無窮無盡的盛宴,填進去,填進去,直到填得自己頭暈目弦,幾欲嘔吐”。(28)但是為了不與社會脫節(jié),他允許自己每晚花一個小時的時間來瀏覽網(wǎng)絡汲取信息。時間一到,就得用技術手段將其鎖起來,等到第二天晚上再打開。
他對網(wǎng)絡的限制使用,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拒絕了外界的某種誘惑,讓他擁有了更多的時間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擁有了更多美好的回憶。這些回憶擁有著可以對抗外界吸引力的巨大的力量,他們可以讓個體與其所在的國家形成一股強大的情感紐帶,這些紐帶將會成為個體與國家間的羈絆,一旦個體離開國家,對祖國情感會逐漸加深。與此同時,他對網(wǎng)絡的限制使用,也減弱了對外界的向往,使得自己對于祖國的情感不易被分散。
但是與薩義德不同的是,納迪亞覺得根本沒有必要限制對網(wǎng)絡的使用。“她駕役著手機進入遠離現(xiàn)實的世界,夜晚因而不再孤獨。她看炸彈落下,看女性健身,看云聚,看海浪拉扯著沙灘,就像舌頭粗糲的舔舐---蕓蕓眾生短暫而漸逝的舌頭,一個終將消失的星球的舌頭?!保镌伱?0) “國家情感的虛無來源于個人對國家的依賴感、信任感和認同感的消失,會使人處于國家無根性的文化漂流之中。”(El Akkad 34)通過網(wǎng)絡獲取的外界信息,使她對外界充滿了向往,這些向往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她對自己祖國的情感,使其不再堅定。她渴望逃離自己居住的地方,自己所在的國家。試圖想象在其他國家開始新的生活,嘗試改變自己目前生活的環(huán)境,勇于嘗試新鮮的事物。
3.無人機和監(jiān)控對難民母國情感的影響
在非和平時期,天空中密布的無人機是監(jiān)視和權力壓制的象征,它可以使人產(chǎn)生一種排斥感,想要盡快地逃離那個地方。小說的背景是巴基斯坦內(nèi)亂時期,大批民眾流離失所,武裝分子和政府軍隊整日進行力量上的較量。天空中到處都是無人機,整日監(jiān)控著人們,排大便這樣的私人行為,現(xiàn)在也要在公共空間上演。(匡詠梅 72)人民整日生活在監(jiān)視和控制中。就薩義德和納迪亞而言,待在家里的時候,他們是最放松的。他們還能避開遠處的監(jiān)視,享受一定程度上的隔絕。無人機和監(jiān)控被看作是一種“凝視”,一種無聲的話語,政府企圖通過監(jiān)視和控制個體來加強自己的權力。正如福柯所說“哪里有權力,哪里就有權力反抗”。國家內(nèi)亂時期的監(jiān)視,促使國內(nèi)更多的民眾想要逃離自己的國家。由于雙方力量上的懸殊,個體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反抗著。在納迪亞家不遠的街區(qū)里,一個勇敢的男人站在自己的手機電筒照出的光線下等待著,他身著一件冬日的厚夾克,夾克里面有一支手槍想,還有一把齊掌長的鋒利的刀子,他以自己的方式來反抗著,來保護著自己,他并不打算去死,只想活下去。在這反抗的過程中,個體逐漸失去了耐心,對于自己祖國的一切而感到無比絕望,最后導致他們對祖國的情感消失不見。
在這樣充滿監(jiān)視的內(nèi)戰(zhàn)環(huán)境中,國家無法保證人民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國家對國民保護能力的喪失會引起民眾對國際情感的淡漠,國家和國民不再是有機結合體。(龐好農(nóng),劉敏杰 91)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個體的低層次需求被滿足后,才會向著高層次需求邁進。個體安全生存的低層次需求都不被滿足,自然也不再全身心去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不再去想為國家實現(xiàn)自我價值,而是想要迫切地逃離自己的國家。因此,在戰(zhàn)亂時期,無人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個體對于自己祖國的情感。
科技在給難民們遷徙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影響了難民對于母國的情感?;蛟S它會使難民更加懷念自己的祖國,也可能會使難民想要逃離母國。在《末日遷徙》中,莫欣·哈米德借助科技因素對難民情感影響的描寫,試圖向讀者展現(xiàn)出科技對難民遷徙的影響,引起讀者對戰(zhàn)爭和難民問題的重視,呼吁世界給予難民更多的容忍和幫助,共同創(chuàng)造和諧美好的地球村。
參考文獻
[1][英]莫欣·哈米德.末日遷徙[M]. 匡詠梅譯.南海出版社,2019.
[2]龐好農(nóng),劉敏杰.從《西去》探析哈米德筆下的難民心路歷程[J].外語研究,2019(4):87-91.
[3]El Akkad, O. 2017. M Hamids Exit West, Reviewed: a masterpiece of humility and restraint[J]. The Global and Mail 18(2): 34-35.
(作者單位:青島大學外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