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公明
1943 年初夏的一天,延安,毛澤東正在給從抗日前線回來的將領(lǐng)作報告。忽然,一名將領(lǐng)從座凳上站了起來,直奔他而來。毛澤東愣住了,問:“陳賡同志,有急事嗎?”只見這位將領(lǐng)一把端起講桌上的大茶缸,仰頭“咕隆,咕隆”喝個精光,然后嘴巴一抹,立正敬禮:“報告主席,
天熱口干,借主席的水解一下渴,現(xiàn)在沒事了!”全場哄堂大笑,毛澤東也忍俊不禁,馬上宣布中場休息。這個幽默直率的將領(lǐng),
就是新中國的開國大將陳賡。
逃婚入湘軍
1903 年2 月27 日,陳賡出生于湖南湘鄉(xiāng)。因為是長子,13 歲那年,父親中斷他
在東山學堂的學業(yè),命他回家學習,耕讀傳家,與一個比他大3 歲的女子結(jié)婚。當時的陳賡,正滿腦子的讀書學習、富國強兵,無法接受這樣的安排。爺爺了解他,鼓勵他逃婚從軍。
陳賡跑了一天,到了離省城長沙不遠的湘軍招募處。不料,招兵處嫌他太小不收他。這時,天已黃昏,他見招募處不遠有座軍營,于是眼睛一眨,跑去幫廚,順利解決了吃飯睡覺的問題。
第二天一早,軍營出操,陳賡在操場也練起了爺爺教他的拳腳功夫,虎虎生風。一個騎馬的軍官看到,好奇地問他功夫跟誰學的,陳賡告訴他是爺爺陳冀瓊?!瓣惣江偅孳娀岣睂?、武顯將軍!”軍官一聽,興奮起來,“你爺爺與我的長官有過生死之交。他現(xiàn)在可好?”陳賡告訴他,爺爺生病了,自己逃婚出來當兵,結(jié)果招募處不收。
軍官立刻拍板:“你再去,就說我曾君聘說的,補進我的二營?!苯又?,他又補充: “你給我當勤務兵吧,每天有肉吃!”陳賡沒答應,他想當戰(zhàn)斗兵,像爺爺當年一樣。
結(jié)識彭德懷
小陳賡還沒有槍高,但他機靈,又讀過書,深受連長喜歡。陳賡卻不喜歡自己的連長。仗打贏了,連長命士兵敲詐勒索百姓,謂之犒軍;仗打輸了,連長縱兵搶劫老百姓,說是補償。湘軍的長官都是這樣的人嗎?陳賡郁悶不解。
與北洋軍的一次混戰(zhàn)后,很多老百姓被誤殺,尸橫遍野。另一個連長對著士兵感嘆: “他們都是我們的父老鄉(xiāng)親??!我們打輸了,他們連命都沒有了……”陳賡聽后震撼了,通過老鄉(xiāng)結(jié)識了這名連長彭德懷。原來兩人是老鄉(xiāng),兩家僅隔30 里,彭德懷只大他5 歲。
彭德懷問:“你們上月關(guān)餉是多少?”陳賡說5 毛。“我最看不起你們歪老殼連長,你們 5 塊5 的關(guān)餉,他只給了零頭!你們得治治他!”陳賡連連點頭。
沒多久,升任團長的曾君聘來連里巡查,陳賡聯(lián)合大家鬧了起來,歪腦殼連長只好一分不少地吐了出來。陳賡樂得連翻幾個跟頭,拔腿就想去投奔彭德懷。沒想到,彭德懷的救貧會殺了一個地方惡霸,惡霸家很有勢力,彭德懷逃走了。這個善良愛民的連長會不會有危險?陳賡擔心了很多年。
腦子鬧饑荒
一晃,陳賡當兵4 年多了。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發(fā)現(xiàn)湘軍是一支沒有靈魂的舊軍隊。在軍閥混戰(zhàn)的年代,這支軍隊是各種政治勢力爭奪和利用的對象。當時湘軍的師長、旅長,只要哪種勢力給的好處多,就倒向哪方勢力,這導致湖南的督軍、省長換得像走馬燈一樣快。而陳賡這一階層的士兵,就成了一群沒有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人。
陳賡讀過書,是工具人中醒得最快的。而這種清醒,讓他一度非常難受,整個人像挖空了一般。
他找來報紙閱讀,希望報上的新聞能填充這種空虛。一天,他在《大公報》上讀到毛澤東寫的《發(fā)起文化書社》一文,精神為之一振?!昂先爽F(xiàn)在腦子饑荒,實在過于肚子饑荒,青年人尤其嗷嗷待哺……”這簡直就是他的寫照!新文化和新思想撲面而來,他心情激動地收藏起這份報紙。
這天,連部派陳賡送退伍團長曾君聘去火車站。得知曾君聘要去長沙任粵漢鐵路湘局局長,陳賡也起了退伍的心思。他扛著曾君聘的大皮箱進了車廂,然后摘下軍帽,請求道“:團長,你帶我走吧!”沒等曾君聘反應過來,火車啟動了。
曾君聘笑了:“你這個小鬼,當兵找我,逃兵又找我!”就這樣,陳賡離開湘軍,跟著曾君聘到長沙,在火車站當了一名辦事員。
求學以致用
來到長沙后,陳賡立刻把工作外的所有時間,全部用在求學上。多年的從軍經(jīng)歷,讓他清楚知道自己最缺什么。他選擇中學插班學習,參加各類補習班,甚至去教會學校報名。
教會學校英語教學好,陳賡學得特別認真,他預感,學好英語將來一定有用。多年后,他從黃埔軍校畢業(yè)留校,任入伍生連長。許多投筆從戎的學生看不起他,私底下商量讓他出洋相。陳賡知道后,決定給他們來個下馬威。第一天上課,他一句話也不說,上臺就用英語把講義寫了一黑板,然后叫學生們讀。滿黑板的英文,很多還是軍事術(shù)語,學員們沒人認識,從此再也沒人敢小看他了。
地理,也是少年陳賡特別重視的學科,因為他深知地理對戰(zhàn)爭的作用?!耙环虍旉P(guān),萬夫莫開”,其實講的就是地形與戰(zhàn)爭的關(guān)系。古代的軍事家,無一不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后來的抗日戰(zhàn)爭中,陳賡就充分運用這一時期學習的地理知識,連續(xù)設伏,打得日軍一敗再敗。
找他開藥方
不斷的學習讓陳賡一天比一天充實,但隨著知識的積累,他開始渴望更深層次的追求。
一天,陳賡去貢院東街辦事,忽然發(fā)現(xiàn)文化書社就在面前。他不由自主地走進書店, 捧回了《社會主義史》《馬克思資本論入門》《新青年》《向?qū)А返葧碗s志,沒日沒夜地學習, 他感到思想乃至人生都亮堂起來。他萌生了拜見毛澤東,做他學生的強烈愿望。
聽說毛澤東在船山學社辦自修大學,陳賡直奔學社。一進門,就見到一群學生圍著一個青年在討論,一個個神采飛揚。他猜想,這一定是毛澤東。他擠上前去,一把拉住青年, 興奮地說“:哎呀,真是叫我好找……我叫陳賡,湘鄉(xiāng)嗯嗷人!”
“喔,找我何事?”被他拉住的青年正是毛澤東。陳賡興奮地說:“我讀了你的文章,就想見你人;讀完了你推薦的書,就想成為你身邊的人?!币豢跉庹f完,滿頭大汗的陳賡,自來熟地找毛澤東討起水喝。毛澤東樂呵呵地把桌上的大茶缸遞給了他,他仰頭便“咕隆,咕隆”喝了起來。
從這一天開始,18 歲的陳賡追隨毛澤東,踏上革命征程,開啟了新的人生。
(作者系長沙市委黨校兼職教授,長沙地方文化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