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柯宇
近期,認真學習了7月7日省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李小敏同志一篇題為《關于學習和工作的幾點認識》的講話,其中“要有感覺地學”的要求讓我印象深刻、感想良多。如何做到有感覺地學習,我認為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與其等風來,不如追風去——主動學習、把握時代風口。面對日新月異的時代發(fā)展,人大干部只有通過主動學習,才能應對挑戰(zhàn)、勝任工作。首先,要增強對時代的敏銳性,積極主動了解科技前沿、輿論熱點、民生動態(tài),做到始終緊跟時代步伐。其次,要拓展渠道,主動學習運用新媒體、新平臺、新技術,到前沿信息最集中的地方去學習新知識,到輿論產(chǎn)生的源頭去感受民情民意。第三,發(fā)揮好人大特有的資源優(yōu)勢,即人大代表。人大代表是各行各業(yè)的精英、骨干和先鋒,人大干部要通過各種途徑收集人大代表對各方面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在改進工作的同時,也能提高自身能力素質(zhì)。
十個指頭彈鋼琴——統(tǒng)籌兼顧、突出重點學。毛澤東同志曾指出,要學會“彈鋼琴”,既要抓緊中心工作,又要圍繞中心工作而同時開展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感覺地學,就要處理好兩個關系:一是要處理好學習與其他事務的關系。人大工作較之“一府一委兩院”人手相對不足,人大干部一天忙下來,學習的精力和時間十分有限。面對這個問題,就是要做到計劃性和靈活性相結(jié)合。既要利用好黨小組、黨支部、機關黨委等組織的學習活動,開展系統(tǒng)性學習,也要利用好平時工作生活中的碎片時間,通過微博、微信等快速獲取各方面的信息。二是要處理好學習內(nèi)容之間的關系。人大干部需要學習的內(nèi)容包含方方面面,每天接觸到的信息也是五花八門,如何從海量的內(nèi)容中,找到我們最需要的,就必須突出學習重點。要結(jié)合崗位、結(jié)合工作、結(jié)合思考,積極篩選學習內(nèi)容,把有限的學習時間用在刀刃上,不斷提高學習效果。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李小敏同志指出,“感覺并非先驗之物,主要來自社會實踐?,F(xiàn)在,承擔文字工作任務比較多的年輕同志,最缺乏的是實際工作經(jīng)驗。”有感覺地學習,就是要從認識到實踐,再到認識,做到知行合一、學以致用。首先,要掌握真實情況。調(diào)研是學習的重要途徑,抓好調(diào)研貴在一個“真”字。人大干部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調(diào)研,特別是以“四不兩直”方式深入基層了解情況,積極獲取第一手資料;要利用一切機會,與一線的代表、專家、群眾直接交流,掌握最新鮮的信息,防止調(diào)研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其次,要在實踐中檢驗所學。人大的每一項工作都是檢驗我們學習成果的契機。人大干部要積極利用每一次起草材料、會議發(fā)言、會務服務、匯報工作的機會,既展示所學成果,也讓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點,以期更大進步。第三,要用思考升華學習成效。把實踐中獲取的知識、信息,凝練為自身的經(jīng)驗、做事的習慣,關鍵靠思考、靠感悟。人大干部要善于思考與感悟,積極總結(jié)實踐中的經(jīng)驗做法與失誤教訓,體悟人大工作、機關工作的規(guī)律和方法,通過思考和總結(jié)把所學、所踐升華為自身的方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