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婷
摘要:人文故事教學理念是一種富有兒童情趣,情節(jié)生動的教學理念,這一個教學理念一經提出,就在幼兒教學中產生了很大的反響,并且在很大的程度上,被推廣應用到幼兒園教學中去,換而言之,人文故事教學,除了是一種良好的教育方法之外,同時它也是一種不錯的教育資源,因此我們應該要多去探究,如何充分利用這一教育資源來應用到幼兒園課程當中,促進幼兒教育的全面發(fā)展。本文也是就這一問題進行討論。
關鍵詞:人文故事;幼兒園課程;探究
在幼兒教學當中打開兒童認識世界的第一步,就是人文故事教學,人文故事的故事性和趣味性、生動性對于孩子們來說是具有極大的吸引力的,同時故事教學也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孩子們的想象力,逐漸讓孩子們形成真善美觀念,也可以傳遞一種積極向上的能量,讓孩子們能夠在學習當中學到很多關于做人和做事的道理。
一、人文故事教學的概念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人文故事教學的概念,它是指在幼兒園教學活動當中,以故事作為教學的載體,將課程內容以故事的形式來展現給孩子們,或者通過講故事來講明一個道理。老師們在幼兒園課程當中可以通過穿插些小故事,從而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啟發(fā)學生們思考,讓小朋友們在一個相對較為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到知識,也能夠激發(fā)小朋友們對課堂的興趣。幼兒園的學生們,他們的年紀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小的,因此他們的自我控制力是比較弱的,如果在課堂上出現一些晦澀難懂的內容,他們會對教學內容失去興趣,很難去產生學習的欲望。但是如果咱們以趣味性較強的故事來展現教學內容,他們既聽了有趣的故事又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這就能夠幫助他們更好的激發(fā)學習的欲望[1]。
二、如何講“人文故事”有效運用到教學中
(一)讓小朋友參與到故事中來
在我們的傳統教學課堂當中大多都是以老師為主體的課堂,幼兒年紀小,對課堂的參與感不強,因此在幼兒教學的傳統課堂上,很容易就出現一言堂的現象,這樣的課堂模式大多數都是“老師講解-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提問”。這樣的課堂弊端是十分明顯的,首先孩子對于課堂的參與度很低,不能夠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長此以往容易對學習產生倦怠,屬于低效課堂。那么人文故事教學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故事教學可以極大的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讓他們也能夠充分的參與到我們的教學活動當中,在課堂當中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且在故事教學中小朋友們也能夠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學會主動去思考、去想象、去提問,讓孩子們成為知識的創(chuàng)造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比如,當我們學習到“謙讓是一種美德時”,就可以給孩子們講一講孔融讓梨的故事,在這個故事當中我們可以告訴小朋友,孔融把大的梨讓給年長的哥哥,而自己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在這里可以問一問小朋友們孔融這么做的原因,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們有了思考,課堂的氛圍也被活躍起來了,孩子們的參與度也極大的提高了[2]。
(二)開展講故事活動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當中,除了老師們可以給小朋友們在課堂上講故事,以故事作為課堂的載體之外,孩子們也可以自己來講一講故事,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老師可以利用班級活動,組織展開“講故事”大賽,讓孩子們準備一個自己的故事,然后輪流到臺上給大家講一講故事,對于年紀比較小的小朋友可以要求不用脫稿,但是也不能完全照著稿件念,老師們可以先給小朋友做一個示范,在示范過程當中可以再適當的加入肢體的語言,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明白咱們的教學目標。在故事的結尾可以讓小朋友們再去說一說這個故事所想要告訴我們的一些道理以及一些感情,比如,如果有一位同學講了皇帝的新衣這個故事那么,就問一問小朋友們從這個故事當中明白了什么樣的一個道理,這時孩子們就會主動去思考,然后再由講故事的孩子公布這個故事的道理。通過這種方法也讓小朋友們在同學的故事當中學到更多的道理,而且也可以極大的提高孩子們自主思考的能力,思考如何才能夠把這個故事講清楚,講生動,讓同學們能夠聽懂,又能夠把這個道理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當中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都能夠得到極大的鍛煉[3]。
(三)開展“故事表演“活動
小朋友的天性都是比較活潑愛動的,這個特點在幼兒的身上來說更為明顯,因此我們在開展故事教學的時候,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講授的階段,還應該結合一些身體活動、肢體動作。這樣才能夠更加進一步的調動小朋友在故事課程當中的積極性。因此我們可以在教學活動過程當中,以故事表演的形式,讓小朋友能夠將自己所選中的故事,以生動形象的表演展示出來,這樣既可以讓小朋友對故事的內容和故事里的詞匯有著更深的理解和把握,同樣的也能夠提高孩子的表現力[4]。比如在《西游記》當中“大鬧天宮”這個故事就可以作為一個表演素材,讓小朋友扮演幾個主要人物,老師可以幫忙梳理一下主要情節(jié),也可以在過程當中幫助孩子準備一些必備的用具,讓孩子們自由分配角色,這樣也可以鍛煉到孩子的組織能力。通過表演,孩子們也可以重現故事里的臺詞、動作,更進一步的接觸到故事里的人物,了解人物性格,辨別善惡好壞,更直觀的從故事當中學到道理,也對故事有一個更深刻的把握。
結語
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發(fā)展,新的教學理念也在不斷的興起,那么故事教學就是幼兒教學活動當中一種新的教學理念,把人文故事引入到教學課程活動當中,提高孩子們對學習的興趣,提高孩子們在課堂當中的參與度,激發(fā)孩子們的想象力,思考了,促進孩子們全面發(fā)展。在人文故事教學的過程當中,老師們還是要以小朋友們作為課堂的主體,以興趣教學為原則結合小朋友們的生理心理特征,遵循幼兒階段的語言發(fā)展規(guī)律,不斷調整教學模式,讓孩子們能夠在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以及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中去提高自己學習的主動性。
參考文獻:
[1]陳黎明.故事教學法在中職幼師英語口語課堂的運用的個案?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
[2]劉晶.敘事教學對故事結構敘事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某幼?兒園?5-6?歲幼兒為例[D].華中科技大學,2019.
[3]王琪瑤.幼兒英語故事教學法的現狀研究——以?H?市某幼兒?園為例[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9,(6):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