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飛,李大衛(wèi),劉小莉,張 鵬,田 華,鐘彩虹
(中國科學院獼猴桃產業(yè)技術工程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湖北430074)
獼猴桃屬有54 個種、21 個變種,共計75 個分類單元,其中我國就有52 個種,73 個分類單元,我國獼猴桃種質資源十分豐富[1-2]。目前,廣泛栽培的種類為中華獼猴桃和美味獼猴桃品種,軟棗獼猴桃和毛花獼猴桃有少量人工栽培[1]。但中華獼猴桃和美味獼猴桃實生苗均為肉質根,分布淺,怕旱忌澇,易遭受澇害,導致生產種植區(qū)域受限[3-4],其他獼猴桃種目前還停留在資源保存階段,未發(fā)現(xiàn)有育種研究和商業(yè)化種植,商業(yè)價值還未完全發(fā)掘出來。砧木對果樹的生長結果等具有重要影響[5-6]。國家獼猴桃種質資源圃保存的豐富物種資源,具有豐富的遺傳多樣性,如山梨獼猴桃在武漢長期梅雨季節(jié)后遇高溫干旱仍表現(xiàn)樹勢極強旺,且果實成熟后不落果,果實豐產性強,風味清甜。因此,采用其作為親本,與中華獼猴桃雜交,希望能培育出新型雜交品種,既遺傳到山梨獼猴桃留樹時間長、耐旱、耐澇的特性,又遺傳到中華獼猴桃大果型、風味濃郁的特性,是新型的獼猴桃鮮食品種。
2007 年,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利用資源圃保存的山梨獼猴桃(Actinidia rufa)‘63104’(二倍體)為母本,中華獼猴桃(A.chinensisPlanch)‘磨山4號’(染色體為四倍體)為父本,人工雜交,11 月收集種子,2008 年1 月溫室播種,冬季獲得F1代雜交實生苗305 株,2009 年春季按3.0 m×0.5 m 行株距定植在資源圃1 區(qū),成活274 株。2012 年部分植株開花,但均未坐果,測定雄花時發(fā)現(xiàn)無花粉或花粉無發(fā)芽力。2013 年所有植株均開花,但幾乎所有雄株無花粉或花粉無發(fā)芽力,所有雌株坐果率均極低,且果實極小,后期大部分脫落,僅編號為1-9-7的單株收獲了果實,果實整齊度高,與母本山梨獼猴桃相似,圓柱形,單果重要明顯大于母本‘63104’,增大30 g 以上。用流式細胞儀檢測雜種樹的染色體倍性,除1-9-7 為四倍體外,其余均為三倍體。當年9 月對1-9-7 果實品質進行鑒定,果肉深綠色或綠色,汁多,風味淡甜爽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12%。
2014 年春季,取1-9-7 母株接穗在資源圃大樹上高接鑒定8 株,2015 年即結果,經(jīng)2015—2016年連續(xù)2 年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行業(yè)標準NY/T 2351—2013《植物新品種特異性、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測試指南 獼猴桃屬》進行鑒定,樹勢強旺,果實9 月下旬成熟,遺傳性狀穩(wěn)定。經(jīng)歷2015 年冬季低溫、2016 年連續(xù)2個月陰雨后突然高溫干旱,該品系表現(xiàn)極端的耐旱、耐濕。2020 年7 月,1-9-7獲得農業(yè)農村部植物新品種權,品種權號:CNA20172334.0,定名為‘RC197’。
‘RC197’1 年生枝陽面顏色為紫褐色,皮孔褐色,長梭形,較大,較多。葉片長164.80 mm、寬161.19 mm(表1),心臟形,深綠色,葉正背面均光滑無毛,葉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葉柄長124.01 mm。花以多歧聚傘花序為主,每花序5.6 朵花,花柄長64.09 mm,花冠平均直徑41.63 mm,花瓣6.53 枚,主色為白色,柱頭白色,水平分布,平均31.28 枚,花絲白色,約55.98 枚,花藥黃色?!甊C197’為四倍體。經(jīng)遺傳物質檢測,‘63104’形成了2 n 配子2 x,與四倍體品種‘磨山4 號’的n 配子2 x,形成了四倍體4 x。
表1 ‘RC197’及其母本葉片、花相關性狀
‘RC197’平均單果重56.86 g,最大果重72.03 g,果實縱徑55.85 mm,橫徑42.39 mm,圓柱形,果肩方,果喙端微鈍凸,果面密被褐色短茸毛(圖版1),易脫落。果皮不易剝離。果肉深綠色,汁多,風味較淡,軟熟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0.94%,可溶性糖含量4.69%,可滴定酸含量0.98%,維生素C 含量130.1 mg/kg(表2)。
表2 ‘RC197’及其母本果實主要經(jīng)濟性狀
‘RC197’樹勢特別強旺,1 年生枝基部5 cm處平均粗度1.45 cm,萌芽率45%~63%,成枝率71%~100%,花枝率67%~100%,坐果率99%以上。果實主要著生在結果枝1~10 節(jié)位,節(jié)位連續(xù)坐果,后期需要疏花疏果。嫁接苗定植后第3 年開始結果,大樹高接第2 年80%以上植株開花結果,第3 年全部結果。在湖北省武漢市進行區(qū)域試驗,2015 年春季定植嫁接苗,2016 年少量結果,平均每667 m2產量2017 年330 kg,2018 年600 kg,2019年900 kg,2020 年1 100 kg。
在湖北省武漢市,‘RC197’2 月下旬萌芽,4月下旬開花,果實9 月下旬成熟,果實發(fā)育期150 d左右,12 月底落葉。
田間觀察,‘RC197’具有很強的抗旱和抗?jié)衬芰?,在同等干旱條件下,中華獼猴桃品種和美味獼猴桃品種葉片萎蔫,‘RC197’葉片仍然翠綠,對35 ℃以上的夏季高溫具有較強的抗性。2019—2020 年連續(xù)2 年在湖北省武漢市開展水淹試驗,在6 月,將生長勢一致的‘RC197’扦插營養(yǎng)缽苗按20 cm×20 cm 放置在水槽內,水深25 cm,根系全部水淹。在連續(xù)3 d 水淹情況下,‘RC197’能夠完全恢復生長,無死苗;在連續(xù)7 d 水淹后,死苗率為53.85%。在沙土、壤土、黏重土壤均可種植,‘RC197’適宜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獼猴桃產區(qū)種植,也可作砧木,作基砧或中間砧均可。
‘RC197’可組培、扦插或嫁接繁殖,組培苗出圃作砧木使用需要10 個月,組培苗根頸部粗度達0.6 cm需要12~15個月;硬枝扦插成活率42.6%,根系發(fā)達。扦插苗嫁接‘東紅’‘金艷’,成活率分別為68.75%和43.75%,嫁接苗生長勢明顯強于美味獼猴桃砧木。
‘RC197’適應性強,在冬天極端低溫不超過-8 ℃的南方獼猴桃產區(qū)均可種植,最好選擇地勢平坦或較平緩坡、土質疏松、排灌良好的微酸性(pH 值5.5~7.0)土壤建園。一般在冬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定植,營養(yǎng)缽苗木可適當延后種植,盡量早定植,行株距為4.0~5.0 m×2.5~3.5 m,栽苗后要做好澆水和覆蓋工作。
‘RC197’幼苗在3—6 月,每隔10~15 d 噴施1 次氮肥為主的速效肥料,促使盡快上架。上架成形后,全年施肥2~3 次,秋冬季每株施商品有機肥20~30 kg、磷肥0.5 kg,或等量的腐熟農家肥;春季萌芽前,每株可施入復合肥0.5 kg;謝花后1周,每株施高鉀復合肥0.5 kg。施肥后及時澆水。生長季節(jié),特別是高溫期要注意土壤濕度,及時澆水。
根據(jù)地形選擇大棚架或T 形棚架,離嫁接口最近的健壯新梢培養(yǎng)作主干,新梢超過架面15 cm 時回縮至架面以下10 cm,促使其萌發(fā)二次梢,培養(yǎng)主蔓?!甊C197’長勢非常強旺,4—7 月及時抹除主干上的側芽。花后及時抹除位置不當?shù)男律?,不培養(yǎng)作下年結果母枝的枝條花后適當短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冬季修剪首先剪去纏繞枝、病蟲枝,保留的枝條根據(jù)粗度回縮至適當位置。
‘RC197’抗病性較強,病蟲害以預防為主。冬季修剪后及時清園,樹體及地面噴1 次3~5 波美度石硫合劑,減少越冬病菌及蟲源數(shù)量。生長季節(jié)發(fā)現(xiàn)病蟲害,及時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