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毅
(遂寧市中心醫(yī)院,四川 遂寧 629000)
慢阻肺全稱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內科較為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患者的病情會反復發(fā)作,在急性發(fā)作時,通常會出現(xiàn)咳嗽、咳痰、氣短喘息以及呼吸困難的癥狀,尤其是在早晨起床之后癥狀會較為明顯[1]。慢阻肺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可能會引起呼吸衰竭等情況,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將本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102例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1例。其中對照組男性28例,女性23例,年齡63~77歲,平均(67.58±4.59)歲;觀察組男性29例,女性22例,年齡64~78歲,平均(66.97±4.61)歲。在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對比中,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
對照組采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觀察組在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同時使用有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將工作模式設定為S模式以及S/T模式,將起始吸氣壓力調整為8 cmH2O,將呼氣壓力調整為4 cmH2O。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逐漸調整為正常治療壓力。吸氣壓力調整為12~20 cmH2O,呼吸壓力調整為4~6 cmH2O。吸氧濃度值為25%~35%,每次持續(xù)時間為2~6 h,2~4次/d。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療效,治療療效分為顯效、有效、無效,顯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好轉甚至加重??傆行?(顯效+無效)/總例數(shù)×100%。比較兩組血氣指標以及住院時間和死亡率。
研究數(shù)據(jù)的處理由軟件SPSS 20.0執(zhí)行,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47%,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n(%)]
治療前,將兩組患者血氣指標進行對比,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經(jīng)過治療后,血氣指標都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效果更加明顯,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s)
組別 例數(shù)PaCO2(mmHg) PaO2(mmHg) pH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51 83.25±9.98 44.94±8.32 55.64±5.31 76.64±9.64 7.52±0.06 7.54±0.06對照組 51 83.65±10.21 58.34±8.31 54.39±5.24 64.67±9.21 7.51±0.05 7.32±0.07 t 0.258 10.506 1.545 8.277 1.180 22.000 P 0.797 0.001 0.124 0.001 0.240 0.001
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15.64±7.62)d,對照組住院時間為(26.67±14.34)d,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少于對照組(t=6.262,P=0.001),組間數(shù)據(jù)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死亡率為1.96%(1/51),對照組死亡率9.80%(5/51),觀察組死亡率明顯低于對照組(χ2=5.553,P=0.018),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肺儲備功能下降,當肺部出現(xiàn)感染、氣胸、手術、高濃度吸氧、氣道分泌物干結或利尿引起氣道脫水等情況,導致?lián)Q氣功能或通氣功能進一步受到損害,使血腫氧分壓下降,二氧化碳上升,就極易引起呼吸衰竭[2]。呼吸衰竭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困難、發(fā)紺和球結膜水腫、頭痛、心悸、心律失常、肝功能損害、胃部不適、腎功能損害等[2]。呼吸衰竭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嚴重的威脅,其可導致低氧血癥和酸中毒,影響人體代謝功能[3]。當發(fā)生酸中毒、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時,大腦會受到影響,使腦功能受損,導致腦水腫、腦疝、腦死亡的發(fā)生[4]。缺氧和酸中毒還可導致心臟、腎臟、肝臟功能受損,對體內毒素的正常代謝造成影響,嚴重缺氧還能夠導致心搏驟停[5]。因此,當慢阻肺患者出現(xiàn)呼吸異常時,一定要及時到醫(yī)院接受治療。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迅速發(fā)展,針對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療方式越來越多,患者的治愈率有越來越高,無創(chuàng)呼吸機就是臨床上用于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常用治療方式之一[6]。無創(chuàng)呼吸機顧名思義就是不需要有創(chuàng)傷性操作就可以使用的呼吸機,其不用氣管插管就可以應用,常用的方式是面罩或者鼻面罩給氣[7]。通過無創(chuàng)呼吸機的治療特點,將其應用到有創(chuàng)機器通氣患者提早拔管中,對患者的康復有著相當大的優(yōu)勢。無創(chuàng)呼吸機常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其可克服氣道阻力,當患者吸氣時產生較高的吸氣壓,增大肺泡通量,提高有效呼吸,當患者呼氣時,可以對內源性呼氣未正壓進行對抗,避免肺泡萎陷,幫助患者排除二氧化碳,改善患者彌散功能[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4.12%,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76.47%,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在進行治療后血氣指標都有所改善,觀察組改善效果更加明顯,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住院時間為(15.64±7.62)d,死亡率為1.96%,對照組住院時間為(26.67±14.34)d,死亡率為9.80%,組間差異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將無創(chuàng)呼吸機應用于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療當中,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縮短患者氣管插管及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時間,同時縮短住院時間,減少死亡率,值得進一步在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