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源,成永旭,李晨露,劉明明,奚業(yè)文,朱傳忠,李嘉堯
(1. 上海海洋大學/農(nóng)業(yè)農(nóng)村部淡水種質(zhì)資源重點實驗室/水產(chǎn)科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上海水產(chǎn)養(yǎng)殖工程技術(shù)研究中心,上海 201306; 2. 安徽省水產(chǎn)技術(shù)推廣總站,安徽 合肥 230000;3. 大北農(nóng)水產(chǎn)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詔安 363500)
克氏原螯蝦 (Procambarus clarkii),俗稱小龍蝦,屬于淡水螯蝦[1]。2019年中國克氏原螯蝦養(yǎng)殖總產(chǎn)量達208.96×104t,成為產(chǎn)量第一的淡水養(yǎng)殖經(jīng)濟蝦類[2]??耸显r在養(yǎng)殖過程中,可離水存活較長時間,故在其流通過程中多采用干法運輸[3]。
干法運輸時水產(chǎn)動物常遭受干露脅迫,干露脅迫主要包括失水脅迫和低氧脅迫[4]。失水脅迫使機體水分喪失,打破細胞內(nèi)外水平衡,造成組織結(jié)構(gòu)損傷;低氧脅迫下機體氧供應(yīng)不足,制約有氧呼吸,最終導(dǎo)致生理代謝失衡[5-6]。已有研究表明,干露脅迫會影響脊尾白蝦[7](Exopalaemon carinicauda) 的呼吸代謝和日本囊對蝦[8](Marsupenaeus japonicus) 的抗氧化應(yīng)激,降低三疣梭子蟹[9](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的成活率??耸显r幼蝦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完全,體質(zhì)弱、抗逆性差,在進行干法運輸時成活率低,影響經(jīng)濟效益,有些地區(qū)專以運輸成蝦的方法獲得親本,通過繁育獲得蝦苗以保證當?shù)氐囊?guī)模養(yǎng)殖[10]。
目前關(guān)于干露對克氏原螯蝦成蝦影響的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采用溫度為 (16±1) ℃、相對濕度 (Relative humidity, RH) 為 (55±5)% 的干露條件對雌、雄成蝦進行不同時間的干露脅迫,通過記錄成蝦死亡時間、測定相關(guān)代謝酶、H.E染色的方法,研究了干露對克氏原螯蝦成蝦的存活、相關(guān)代謝酶和組織結(jié)構(gòu)的影響,為調(diào)整其運輸時間,改善其運輸方式,提高其運輸成活率提供參考依據(jù)。
實驗時間為2019年9月,克氏原螯蝦取自上海海洋大學崇明基地,選擇附肢健全、活力旺盛的雌、雄蝦各90尾,將雌、雄各30尾分別暫養(yǎng)于單個循環(huán)水槽 (長 293 cm×寬 80 cm×高 20 cm,水深15 cm) 7 d。養(yǎng)殖用水為經(jīng)充分曝氣的自來水,水溫為 (23.0±1.0) ℃,pH 為 7.5±0.5,持續(xù)充氧以保證水中溶氧充足。在養(yǎng)殖水桶中放入適量假水草,供克氏原螯蝦棲息,且減少個體之間互相打斗。每天17時用虹吸管吸出殘餌與糞便,并換水1/3以確保養(yǎng)殖水質(zhì)清潔,投喂蝦體質(zhì)量3%~5%的配合飼料 (大北農(nóng)水產(chǎn)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前 24 h 停止投喂;雄蝦體質(zhì)量為 (44.4±6.5) g,體長為 (79.2±3.6) mm;雌蝦體質(zhì)量為 (41.9±5.9) g,體長為 (82.5±3.4) mm。
實驗在崇明基地實驗室內(nèi)進行,提前24 h調(diào)節(jié)加濕器 (廣東容聲電器,PH-88) 和除濕機(GEDRYC20C),并通過溫濕度記錄儀 (精創(chuàng)RC-4HC) 顯示情況,控制房間溫度為 (16±1) ℃,RH為 (55±5)%。
1.2.1 預(yù)實驗 取雌、雄蝦各 8尾,單尾分別裝于1 000 mL的聚丙烯 (PP) 盒 (14.9 cm×6.2 cm×15.0 cm),觀察并統(tǒng)計克氏原螯蝦死亡時間。根據(jù)死亡率與時間進行回歸分析,建立回歸方程,根據(jù)方程求得干露條件下的半致死時間 (LT50)。
1.2.2 正式實驗 雌、雄蝦各 60尾,干露前擦干體表水分后稱質(zhì)量,即為初始濕體質(zhì)量 (WO),于上述溫濕度條件下進行干露脅迫,每6 h觀察蝦體存活情況,以晃動PP塑料盒蝦體包括觸角無反應(yīng)判定蝦體死亡,分別在第0、第3、第6、第12、第24、第36、第48、第60、第72、第96、第132和第144小時隨機挑選雌、雄蝦各4尾進行采樣。
1.2.3 樣品采集與處理 采樣時將克氏原螯蝦體表水分擦干后稱質(zhì)量 (WT),計算其體質(zhì)量消耗率后 [體質(zhì)量消耗率=(WO?WT)/WO×100%],置于解剖盤上,剪開頭胸甲和腹部,取出肝胰腺和肌肉,解剖盤上將其快速切割成約0.2 g的小塊,分裝于0.2 mL離心管中,液氮速凍后放入?80 ℃冰箱中保存用于酶活力測定。另取適量肝胰腺、鰓和肌肉組織于Bouin's液中固定,用于后續(xù)組織切片的制作與觀察。
1.2.4 酶活力測定 樣品按質(zhì)量體積比 1∶9加入0.9%生理鹽水,冰上研磨將其制成10%的組織勻漿,離心取上清液待測。乳酸脫氫酶 (LDH) 活力采用蘇州科銘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的試劑盒進行測定,琥珀酸脫氫酶 (SDH) 活力和乳酸 (LA) 濃度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試劑盒測定,具體方法參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LDH酶活的單位定義為每克組織每分鐘催化產(chǎn)生1 nmol丙酮酸定義為1個酶活力 (U·g?1)。SDH酶活的單位定義為每毫克蛋白每分鐘使反應(yīng)體系的吸光度降低0.01為1個比活性單位。
1.2.5 組織切片 Bouin's液固定 24 h 后換70%乙醇并進行乙醇梯度脫水,二甲苯透明,石蠟包埋,切片機 (LEICA RM2125 RTS) 5~7 μm 切片,蘇木精-伊紅染色,中性樹膠進行封片,研究級顯微鏡 (ECLIPES 80i) 觀察并拍照。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實驗結(jié)果以“平均值±標準差 ()”表示,不同干露時間點數(shù)據(jù)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進行比較,差異顯著時采用Duncan's多重比較,P<0.05認為差異顯著。
預(yù)實驗雌、雄克氏原螯蝦死亡情況見圖1。實驗開始第75小時雄蝦開始出現(xiàn)死亡,在干露258 h后全部死亡;雌蝦第82小時開始死亡,在干露272 h后全部死亡。將雌、雄蝦死亡率與時間進行回歸分析,分別得到干露時間與累積死亡率的直線關(guān)系,線性顯著相關(guān)。由線性回歸方程可以得到該干露脅迫條件下克氏原螯蝦雄蝦的LT50為148.36 h,雌蝦的 LT50為 144.01 h。
圖1 干露脅迫下克氏原螯蝦的死亡率Figure 1 Mortality of P. clarkii in air exposure periods
克氏原螯蝦成蝦的體質(zhì)量消耗率隨干露時間的延長逐漸增大 (圖2)。干露前期雌、雄蝦體質(zhì)量消耗率無顯著差異,雄蝦體質(zhì)量消耗率在干露第72和第132小時出現(xiàn)顯著升高 (P<0.05),雌蝦體質(zhì)量消耗率在干露第36、第60和第72小時出現(xiàn)顯著升高 (P<0.05),干露48 h后,在同一干露時間雌蝦的體質(zhì)量消耗率均高于雄蝦。
圖2 干露脅迫下克氏原螯蝦的體質(zhì)量消耗率大寫字母不同表示雄蝦不同脅迫時間組的差異顯著 (P<0.05),小寫字母不同表示雌蝦不同脅迫時間組的差異顯著 (P<0.05)。Figure 2 Mass consumption rate of P. clarkii in air exposure periodsValues with different uppercase and lowercase letters indicate significantly difference in male and female crayfish among different groups, respectively (P<0.05).
2.3.1 干露脅迫對肝胰腺 LDH 活力的影響 雄蝦肝胰腺LDH活力在第6、第12、第24和第36小時呈逐級遞增趨勢 (圖3-a),在第36小時達到最大(204.16 U·g?1),在隨后的第 48、第 60和第 72小時 LDH 活力仍顯著高于 0 h 組 (P<0.05),但相比前期脅迫稍有降低。在第96、第132和第144小時雄蝦LDH活力無明顯變化 (P>0.05)。雌蝦肝胰腺LDH活力在整個干露時間段內(nèi)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 (圖3-b),在干露第3和第6小時LDH活力顯著降低 (P<0.05),在第12、第24和第48小時LDH相比0 h組有所升高 (P<0.05),在第24小時達到峰值 (154.17 U·g?1)。干露第 36小時無顯著差異 (P>0.05)。在干露后期的第60、第72和第96小時雌蝦肝胰腺LDH顯著低于干露0 h組(P<0.05)。
圖3 干露脅迫對克氏原螯蝦雄蝦 (a) 和雌蝦 (b) 肝胰腺乳酸脫氫酶活力的影響*. 各組與0 h組的差異顯著 (P<0.05);不同字母上標表示除0 h組外不同脅迫時間組的差異顯著 (P<0.05);后圖同此。Figure 3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hepatopancreas LDH activity of male (a) and female (b) P. clarkii*.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group and 0 h group (P<0.05); different letters represen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groups except 0 h group (P<0.05). The same case in the following figures.
2.3.2 干露脅迫對肌肉 LDH 活力的影響 雄蝦肌肉LDH活力見圖4-a,在干露24、第36、第48和第60小時顯著高于0 h組,在第48小時達到峰值 (120.22 U·g?1),隨后 LDH 活力與 0 h 組無顯著差異 (P>0.05)。隨著干露時間的延長,雄蝦肌肉LDH活力整體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干露期間雌蝦肌肉LDH活力先升高后下降 (圖4-b),在第 132小時達到最低 (40.88 U·g?1)。雌蝦肌肉LDH活力在第6、第12、第24和第36小時顯著高于0 h組 (P<0.05),在第36小時達到最大活力值 (104.63 U·g?1),干露 48~96 h 階段 LDH 活力與干露 0 h 組無顯著差異 (P>0.05)。
圖4 干露脅迫對克氏原螯蝦雄蝦 (a) 和雌蝦 (b) 肌肉乳酸脫氫酶活力的影響Figure 4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muscle LDH activity of male (a) and female (b) P. clarkii
2.4.1 干露脅迫對肝胰腺 SDH 活力的影響 雄蝦肝胰腺SDH活力在干露期間呈現(xiàn)先下降后升高趨勢 (圖5-a),在干露第48小時達到最低 (4.36 U·mg?1),第 60小時達到峰值 (11.65 U·mg?1)。而雌蝦肝胰腺SDH活力在干露前期梯度遞減 (圖5-b),第 36小時達到最低 (1.97 U·mg?1),在第 48和第60小時明顯激增,但與0 h組無顯著差異 (P>0.05),在干露 60 h 后活力顯著降低 (P<0.05)。
圖5 干露脅迫對克氏原螯蝦雄蝦 (a) 和雌蝦 (b) 肝胰腺琥珀酸脫氫酶活力的影響Figure 5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hepatopancreas SDH activity of male (a) and female (b) P. clarkii
2.4.2 干露脅迫對肌肉 SDH 活力的影響 雄蝦肌肉SDH活力見圖6-a,在干露第24和第60小時明顯降低 (P<0.05),在第36小時達到最大 (9.76 U·mg?1)。雌蝦肌肉SDH活力在第12小時達到最低 (7.18 U·mg?1),第 36小時后隨干露時間的延長顯著降低 (P<0.05,圖 6-b)。
圖6 干露脅迫對克氏原螯蝦雄蝦 (a) 和雌蝦 (b) 肌肉琥珀酸脫氫酶活力的影響Figure 6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muscle SDH activity of male (a) and female (b) P. clarkii
雌、雄蝦肌肉LA水平隨干露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先升高后下降的變化 (圖7),其中雄蝦LA水平在第 48小時達到最大值 (732.33 μmol·g?1),雌蝦在第 60小時達到峰值 (706.01 μmol·g?1)。
圖7 干露脅迫對克氏原螯蝦雄蝦 (a) 和雌蝦 (b) 肌肉乳酸質(zhì)量摩爾濃度的影響Figure 7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muscle LA molar concentrations of male (a) and female (b) P. clarkii
2.6.1 干露脅迫對肝胰腺的影響 干露 0 h 組雌、雄蝦肝胰腺肝小管排列緊密,細胞結(jié)構(gòu)正常,細胞界限清晰 (圖8和圖9)。隨著干露時間的延長,雄蝦肝小管形態(tài)有明顯膨脹,管壁外側(cè)基膜在第72小時開始有離散現(xiàn)象,在第96小時更為明顯;管腔內(nèi)壁基膜逐漸擴張,形狀呈不規(guī)則多邊形,尤其在第36小時之后明顯變大;肝小管內(nèi)部細胞收縮,B細胞以及內(nèi)部運轉(zhuǎn)泡體積增大,數(shù)量增多,雌蝦此現(xiàn)象較雄蝦明顯。雌蝦肝小管在持續(xù)干露時間段內(nèi)除第132小時外始終緊密排列,內(nèi)部基膜擴張明顯,管腔隨干露時間逐漸變大,在第132小時達到最大;內(nèi)部細胞在第48、第96和第132小時結(jié)構(gòu)模糊,細胞界限不清晰。隨著干露時間的增加,雌、雄蝦柱狀上皮細胞的細胞質(zhì)內(nèi)均出現(xiàn)許多空泡,空泡隨干露時間數(shù)量增多、體積增大,干露終期細胞空泡化嚴重。雌、雄蝦干露期間肝胰腺R細胞數(shù)量無明顯變化。
圖8 干露脅迫對雄性克氏原螯蝦肝胰腺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a—i分別代表干露脅迫 0、12、24、36、48、60、72、96 和 132 h;B. B 細胞;R. R 細胞;F. F 細胞;L. 管腔;BM. 基膜;TV. 轉(zhuǎn)運泡;圖 9同此。Figure 8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hepatopancreas microstructure of male P. clarkiia–i represent dry exposure of 0, 12, 24, 36, 48, 60, 72, 96 and 132 h, respectively; B. B cell; R. R cell; F. F cell; L. Lumen;BM. Basement membrane; TV. Transferred vacuoles; the same case in Figure 9.
圖9 干露脅迫對雌性克氏原螯蝦肝胰腺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Figure 9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hepatopancreas microstructure of female P. clarkii
2.6.2 干露脅迫對鰓的影響 干露 0 h 組雌、雄蝦鰓葉結(jié)構(gòu)完整,鰓膜薄且平整光滑、形狀規(guī)則整齊(圖10和圖11),正常內(nèi)部呼吸上皮細胞單層逐個相連圍成微血管腔,微血管腔內(nèi)有血細胞和血淋巴液。在干露第12小時出現(xiàn)雄蝦鰓膜邊緣結(jié)構(gòu)模糊,雌蝦鰓絲輕微腫大現(xiàn)象。在隨后的干露時間,鰓膜皆出現(xiàn)褶皺彎曲,表面有嚴重粗糙感,尤其在干露第24和第36小時上皮細胞有部分脫落現(xiàn)象,隨著干露時間延長,雌、雄蝦鰓組織上皮細胞脫落、壞死愈發(fā)嚴重。干露后期的第96和第132小時鰓細胞數(shù)量減少,鰓膜受損嚴重,微血腔中的血淋巴液彌散嚴重,基本失去正常鰓細胞結(jié)構(gòu)。
圖10 干露脅迫對雄性克氏原螯蝦鰓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GM. 鰓膜;H. 血細胞;CL. 微血管腔;REC. 呼吸上皮細胞;圖 11同此。Figure 10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gill microstructure of male P. clarkiiGM. Gill membranes; H. Hemocytes; CL. Capillary lumen; REC. Respiratory epithelium cells; the same case in Figure 11.
圖11 干露脅迫對雌性克氏原螯蝦鰓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Figure 11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gill microstructure of female P. clarkii
2.6.3 干露脅迫對肌肉的影響 肌肉組織變化見圖12和圖13,干露0 h組肌肉組織結(jié)構(gòu)排列較為整齊,肌纖維間隙緊致、平整,雄蝦在干露第12、第36、第60、第72和第96小時,雌蝦在干露第24、第36、第48、第60、第96和第132小時組織肌纖維彎曲呈波浪狀,間隙褶皺疏松。
圖12 干露脅迫對雄性克氏原螯蝦肌肉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Figure 12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muscle microstructure of male P. clarkii
圖13 干露脅迫對雌性克氏原螯蝦肌肉顯微結(jié)構(gòu)的影響Figure 13 Effect of dry exposure on muscle microstructure of female P. clarkii
半致死時間能反映生物對脅迫因子的耐受能力[11]??耸显r成體在水中的窒息點低至0.061 mg·L?1[12],在本研究 (16±1) ℃、RH (55±5)% 干露脅迫條件下,雄蝦LT50為148 h,雌蝦為144 h。三疣梭子蟹[9]幼蟹在15 ℃干露4 h后全部死亡;未抱卵天津厚蟹[13](Helice tientsinensis) 在 RH 50%~60% 下5 d后全部死亡;克氏原螯蝦[14]幼蝦在20 ℃、RH 50% 干露 24 h 后成活率為 53.3%。相比來說,克氏原螯蝦成蝦對干露環(huán)境的耐受能力較好。機體的耐干露時間與自身的保水能力有關(guān)[15-16],克氏原螯蝦具有獨特的羽毛狀鰓絲,在擴大與水體接觸面積的同時也能保留大部分水分[17],從而能夠在失水環(huán)境中存活一段時間。另外,干露耐受時間與自身水分喪失速度有關(guān)[15-16],體質(zhì)量消耗率可反映機體的水分喪失,雄、雌蝦體質(zhì)量消耗率分別在第60和第48小時后急劇增加,第48小時后雌蝦體質(zhì)量消耗率皆高于雄蝦,因而其干露耐受時間小于雄蝦。雌蝦體質(zhì)量消耗率急劇升高的時間早于雄蝦的原因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本研究干露初期第3和第6小時,雌、雄蝦肝胰腺、肌肉的LDH活力及LA濃度與0 h組相比變化不顯著,機體脫離水體剛進入干露環(huán)境,鰓部仍留有一定水分,以維持正常的呼吸代謝[18]。隨著干露時間的延長,在干露12~48 h 階段,雌、雄蝦的肝胰腺和肌肉LDH活力呈上升趨勢,LA濃度變化趨勢與LDH相同。LDH作為機體無氧代謝的標志酶[19],陶易凡等[20]在研究低pH對克氏原螯蝦鰓的呼吸代謝酶的影響時指出,LDH活力上升,表明此時機體有氧代謝受阻,會迅速提高無氧代謝強度來滿足自身缺氧條件下的能量需求。類似的呼吸代謝變化在日本囊對蝦[21]干露脅迫第1和第3小時也有發(fā)生。本研究在12~48 h干露時間內(nèi)LDH活力升高,表明機體無氧呼吸代謝強度增加,LDH催化還原丙酮酸致使LA逐漸積累[22],同時SDH作為有氧呼吸中琥珀酸轉(zhuǎn)變?yōu)檠雍魉岬年P(guān)鍵脫氫酶,其在干露期間活力降低也同樣反映了機體有氧代謝水平的下降[23-24],克氏原螯蝦的呼吸方式逐漸從有氧代謝向無氧代謝轉(zhuǎn)變。在干露48~132 h階段,LDH活力和LA濃度逐漸降低,脊尾白蝦[7]在常溫干露脅迫末期也出現(xiàn)類似的酶活力下降變化,推測過長的脅迫時間導(dǎo)致機體的代謝系統(tǒng)受到影響,LA濃度的下降是機體應(yīng)對嚴重的低氧脅迫將LA轉(zhuǎn)化為葡萄糖來維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所做的調(diào)整[25],這種調(diào)整是機體短時間內(nèi)為消耗過量LA而采取的糖異生作用[25],但長時間的干露脅迫,使機體耐受能力到達極限,致使酶的調(diào)節(jié)功能喪失,內(nèi)穩(wěn)態(tài)失衡,造成不可逆損傷[5]。
組織結(jié)構(gòu)變化反映出機體生理狀態(tài)的改變[26]。肌肉組織擁有致密的結(jié)締組織,蛋白質(zhì)是肌肉組織的主要組成成分。有研究指出,肌肉蛋白溶解性與蛋白持水性息息相關(guān)[27],尼羅羅非魚 (Oreochromis niloticus) 在冷藏期間肌肉肌原纖維蛋白含量下降,肌肉蛋白溶解性降低[28]。本研究中雄、雌蝦在干露第24小時后肌肉纖維出現(xiàn)有規(guī)律的疏松、褶皺、彎曲現(xiàn)象,推測可能是在干露條件下肌肉肌原纖維蛋白含量和持水量下降,導(dǎo)致肌肉收縮,從而產(chǎn)生組織損傷。
鰓作為參與氣體交換和離子調(diào)節(jié)的重要器官,通常最先受到環(huán)境脅迫影響并造成損傷[29]。本研究中克氏原螯蝦的鰓組織在干露第12小時出現(xiàn)輕微損傷,第24和第36小時大部分呼吸上皮細胞脫落。有研究表明呼吸上皮細胞的脫落使機體氣體交換的能力減弱,造成組織缺氧[20],而本研究中干露第24和第36小時無氧代謝酶LDH處于活力最大值,LA濃度增大,無氧代謝水平增強,結(jié)合組織結(jié)構(gòu)變化可知,干露脅迫導(dǎo)致機體鰓組織損傷,損傷的鰓組織使機體獲氧能力下降,缺氧條件下機體通過提高無氧代謝水平滿足自身能量需求[20,30]??耸显r鰓組織隨著干露時間的延長損傷加劇,本研究干露第96和第132小時的損傷與過量的硫酸鋅 (ZnSO4) 脅迫[30]條件下克氏原螯蝦鰓組織出現(xiàn)情況類似,包括鰓膜和呼吸上皮細胞分離,許多呼吸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失去正常鰓細胞結(jié)構(gòu)。干露條件下鰓缺少用于有氧呼吸的溶解氧,同時鰓組織的嚴重損傷進一步降低了自身氧氣的利用,嚴重影響了機體的離子代謝和滲透調(diào)節(jié)功能[31],制約了呼吸代謝的進行,造成克氏原螯蝦死亡。
肝胰腺是克氏原螯蝦重要的代謝器官,具有消化、吸收、儲存和排泄的功能[32]。對于不同脅迫,甲殼動物的肝胰腺細胞會出現(xiàn)一些相似的變化,鹽度9.0暴露下的三疣梭子蟹[33]、氨氮 (NH4-N) 脅迫 15 d 后的中華絨螯蟹[34](Eriocheir sinensis) 以及在低pH脅迫下的克氏原螯蝦[20]皆出現(xiàn)了B細胞內(nèi)部空泡增多、體積增大的現(xiàn)象。B細胞具有消化、吸收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功能,其數(shù)量多少反映機體消化能力的強弱[35]。本研究中B細胞及內(nèi)部轉(zhuǎn)運泡增多、體積增大,可能有助于加快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運輸[33],進而有助于克氏原螯蝦消耗營養(yǎng)物質(zhì)來提供能量[26]。R細胞除具有吞噬作用外,還可以儲存脂肪和糖原。本研究中R細胞空泡化可能是細胞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消耗造成的[33,36],尤其在干露48 h后空泡化的細胞數(shù)量增多,約占據(jù)整個細胞的80%,甚至出現(xiàn)肝細胞溶解的現(xiàn)象。此外,隨著干露脅迫時間的延長,肝胰腺細胞管腔逐漸變大,在干露第132小時約占細胞體積的50%。干露脅迫下伴隨失水脅迫,肝小管收縮變形,進一步表明機體細胞嚴重失水,過長時間的脅迫已嚴重破壞肝胰腺的正常組織結(jié)構(gòu),可能影響機體的正常生理功能。
綜上,鰓組織在干露第12小時即出現(xiàn)損傷,隨著干露時間的延長肝胰腺組織損傷愈嚴重,兩者在干露第36小時均受到嚴重損傷,影響了基本結(jié)構(gòu)功能。雌蝦體質(zhì)量在干露第48小時后下降顯著,而雄蝦在第60小時后下降明顯,同時以無氧呼吸代謝為主的呼吸強度減弱,機體面臨耐受極限。因此,克氏原螯蝦雌、雄成蝦抗干露脅迫能力存在差異,在進行成體運輸時干露時間不宜超過36 h。